读者喜欢的50本文博图书,看过终生受用!实践发展

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50本文博类图书

(排名不分先后)

1.《20世纪西方博物馆研究著作指南》

2.《全球最佳遗产利用案例集(一)》

3.《博物馆基础》

《博物馆基础》是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基础工作手册,可以为那些专业人员稀缺、经济资源有限的博物馆提供良好的实践纲要,同时也可以作为博物馆员工和志愿者培训的基础工作教程。

4.《博物馆评估工作指南》

本书是指导博物馆参加评估工作的参考书。开展博物馆评估,实现对博物馆的分级管理,是引导博物馆明确定位方向、提升办馆水平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博物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博物馆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全书分为前言、综述篇、定级评估篇、运行评估篇、综合数据篇、附录等几大部分,内容权威,结构完整,对博物馆参与定级和运行评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5.《当代中国博物馆》

上海大学教授段勇从事博物馆运营与管理工作多年,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到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再到登上大学的讲台,可以说,他既是当代中国博物馆的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又是博物馆革新之路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用冷静清醒的笔触,从宏观视角,体察微观实务,使用权威数据做支撑,观察中国博物馆的现状,思考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既为博物馆的成就和进步而喝彩,也丝毫不避讳谈论错误与失败。力图使读者对中国当代博物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

6.《博物馆研究入门》

本书是博物馆研究的基础理论,从文物藏品、陈列展览、诠释与传播、博物馆与观众、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与未来等六个方面,阐释了新时期博物馆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模式,并以博物馆发展新范式为参照,推进博物馆的观念与实践的转型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体系、行业规范和发展指南。

7.《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

8.《博物馆实践百问》

本书以博物馆建设、征集、典藏、陈列、研究和宣传为主要对象,从新时代博物馆如何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解答了博物馆构思筹划、立项审批、空间设计、制作展览、建立馆藏、智慧博物馆、运营保障、宣传推广、引进展览及外展的100余个核心问题,系统汇集了博物馆建设、运营、发展的重要规范性信息,希望对博物馆从业者、爱好者及筹建新馆的同仁有所帮助。

9.《博物馆策展》

《博物馆策展》是博物馆学专家波利·麦肯纳-克雷斯(PollyMcKnna-Cress)和珍妮特·A.卡曼(JanetA.Kamien)的著作。他们独辟蹊径地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来探讨博物馆的五类倡导者如何在策展中“创新观众体验”。在《博物馆策展》一书中,他们论述了策展团队的全部成员如何以“合作”的方式组织展览的策划和设计,从而为“展览体验的创新”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有趣的是,本书不似传统的程序类的策展图书,它在探讨合作策展和创新体验的共性问题上充满着个性。这种突破策展常规的程序逻辑、从内容本身考虑如何策展的做法,也促使译者想叩问催生这本著作诞生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切入口,从纵向演进、横向阐释、观众认知、专业之路四方面探究多样化的博物馆现象背后可能的内在逻辑,并重思这些现象的研究价值。

10.《博物馆藏品管理学》

11.《中国文化遗产知识2500题》

本书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全面阐释了中国文化遗产知识。本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涵盖了文化遗产知识的方方面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物常识、历史事件与人物、世界遗产、文化名城、考古遗址等知识要点。

修订自《中国文化遗产知识2500题》,本书收录、更新了2019年12月31日以来的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利用新知,并对第一版的题目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考证与整理。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滋养。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遗存分布广泛,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价值珍贵。本书从一脉相承、包罗万象的文化遗产中,采撷代表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的簇簇花团,谱就保存记忆、关照当下、启迪未来的悠悠长歌。

本书适合对历史、考古、文物、地理、艺术、旅游、教育等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2.《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

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13.《离家的国宝:中国海外文物寻踪与鉴赏》

14.《来山西看中国古建》

15.《遇见三星堆》

《遇见三星堆》是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编著的三星堆博物馆精品器物导览手册。该书收录了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的近百件(组)出土精品器物,多类型高清大图配合短而精的解说,更精致地呈现了古蜀时代的细节,让你在纸墨间也能完成一次历史的穿行。

16.《三星堆青铜容器研究》

《三星堆青铜容器研究》是一部主要研究三星堆青铜容器的考古学学术论文集。全书共六篇论文,主要对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罍K2②:159、青铜方罍K2③:205、大口折尊K2②:151、青铜龙虎尊等青铜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类比他地的青铜器,凸显了以三星堆青铜为代表的南方风格青铜器的独特性。作者从器物的材质、形态、纹饰、制作工艺等入手,分析器物的用途、风格、产地等,配合多角度器物图片,严谨专业,展现了古蜀人的精细巧思与精湛工艺,反映了当代考古学研究者扎实的学术功力。

17.《麦积山石窟旧影》

《麦积山石窟旧影》讲述了近现代时期对麦积山石窟的勘探与保护。早期丰富的照片、文献以及勘探专家的手稿,为我们展现了大半个世纪之前,麦积山的景象。1941,天水学者冯国瑞先生调查麦积山,后编著《麦积山石窟志》发行,国人始知麦积山石窟。此后先后有西北勘察团和中央勘察团以及一些美术史的学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从这个时期到建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可以称为早期勘察时期。条件艰苦,筚路蓝缕,是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的创始阶段。

18.《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

19.《狞厉与肃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狞厉与肃穆:中国青铜时代的纹样》一书,选取了数十件商周时期装饰华丽的代表性青铜器,从纹饰的单元入手,通过描绘的方式客观真实地凸显了商周青铜器独特的装饰元素,再现了青铜器的纹饰之美。从图像的视角,清晰地表达了各种单元纹饰的细节,展示了华夏文明的一种“中国样式”。

20.《绘长安》

一幅幅精美插图,配合详尽的文字解说,从百姓日常到宫廷雅乐,鲜活的唐人生活跃然纸上,1400年前的繁华盛世,在当下复活。尝试将考古资料与今人想象相结合,以盛世、装束、珍馐、闲居、游乐、节庆、乐舞七大篇章探寻唐人的真实生活。文物研究、史料考证、绘画复原,重现消逝的辉煌。

21.《有豕白蹢:中国古代家猪的考古研究》

22.《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

2022年3—4期:博物馆藏品存储

23.《清代官窑瓷器保护与修复》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根据材料筛选结果和方案技术路线对其中50件典型器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并对研究结果和修复过程加以立体呈现,为国内外同类器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有益示范。本项目保护修复的50件(套)瓷器文物均为清代宫廷日用器具,其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极为典型,本书以此为例,用图文对照的方式罗列了窑裂、惊釉、针孔、串烟等14类制瓷过程中产生的“病害”,以及毛边、惊纹、伤釉、侵蚀等13类受外力作用因素影响而呈现的病害,帮助读者对瓷器文物的病害形成全面认识,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中。

24.《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

轻松看懂繁复的古建结构,本书以作者8年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为基础,采用全图解的形式展现中式古典建筑复杂的结构和营造工艺,系统讲解古建出材、柱、柿、梁、斗拱、析、屋顶、瓦作、装修等知识。

25.《考古队长现场说》

26.《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

2022年1—2期:博物馆与地方发展

本期杂志分为“管理博物馆促进地方发展”“博物馆与区域发展”“博物馆,地方发展与和解”“博物馆,地方发展与福祉”四个栏目。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博物馆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以及博物馆促进地方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只有几百人口的社区)的具体措施。案例分析涉及希腊、波兰、意大利、尼日利亚、克罗地亚等12个国家的博物馆与社区。

27.《塑造中国:东亚大陆腹地早期聚落组织与架构》

本书通过建立空间考古迹象与古代典籍提供的夏、商、西周诸代帝王事迹的对应系统,为有连续考古依据的夏王朝历史叙述提供基础,对商王朝的权力空间变迁框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在指出传统的对西周国土控制格局认知偏差的基础上,对西周时期的空间、政治格局变迁进行了更真切的勾画。研究显示东亚大陆腹地特殊的山河格局和相应人群创造性的活动造成了这里超大型空间权力较早产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超大型空间权力的控制和维护,在中国文化一系列特点的形成上起着关键性的启发作用。

28.《莲与龙:中国纹饰》

29.《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研究》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铸钱工艺的专著。从钱币的产生、范铸工艺的应用与传承到铸钱工艺自成体系的发展演进,都有专业的、学术的论述与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本书深刻阐述了中国古代铸钱工艺的演进发展方向,即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就铸钱领域的两大技术发明叠铸和翻砂工艺作了专门的论证。此外,本书还首次将铸钱工艺与钱范真伪的鉴定作了富有成效的探讨。

30.《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

《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这本书尝试以宋时诸家诗词、笔记小说记载为核心文本线索,对照出土文物,以穿用衣物(服装)、冠梳钗钏(首饰)、梳洗打扮(妆发)三个篇章,分别探寻了解当时佳人妆束流变的具体模样与组合搭配。选取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花蕊夫人、李清照、李师师、白娘子、小青、严蕊……依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加以适当推测,设计各个人物当时可能妆束,服装、首饰、发型、妆面、场景均有据可考。

31.《诗词里的中国史(全4册)》

80首诗词,一部极简中国史,围绕中国历史上古至清末大概10个历史时期,以诗词+历史的方式,每个历史时期选取8首诗歌,通过80首文学性和历史性兼具的诗歌,讲述80个历史故事,将5000年的中国历史贯穿其中。

32.《故宫服饰色彩图典(全两册)》

20种故宫服饰色彩,提取色环可作配色参考,从故宫珍品旧藏中提取色值,让传统色之美沟通古今走进今日生活。

33.《衣冠大成:山东博物馆“明代服饰文化展”策展笔记》

博物馆新策划的展览与原有展览如何进行衔接和配合?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如何将精品文物展提升打造为文化展?有机质文物在展览中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性诠释和表达?展览怎样实现跨界从而形成合力成功“出圈”?“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策展团队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内容挖掘和形式设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书分为“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个部分,着重对展览策划理念和实践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有益的样本。

34.《历史应该这样学系列(全4册)》

35.《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著作,由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主编,初版于1977年,是从考古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先驱著作,既不乏学术深度,又有兼具可读性。全书以朝代顺序为划分,各章由海外汉学重镇负责撰写,考察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饮食文化大观。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饮食习惯与风格、饮食结构、进餐礼仪与观念象征,到不同地区偏爱的食材、烹饪技法、厨具……全景展示中国饮食的诞生、沿革、流变,传统与创新并存,博采众长与对外传播交织,讲述一段关于“饮食”的精彩历史。

36.《埃及博物馆珍宝图鉴》

古埃及专家弗朗西斯科·提拉底提(FrancescoTiradritti)带你零距离感受埃及博物馆珍品的魅力,近500件藏品涉及古埃及所有领域,从早王朝到罗马帝国行省,将古埃及历史的演变、历代王朝的兴衰和诸位法老及官宦贵族的传奇人生融入其中。藏品稀有,内容全面,超高工艺水平的壁画、雕像、珠宝、生活用品全收入。

37.《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

38.《良渚玉器线绘(第三版)》

39.《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翦商》一书针对性地讨论了一个核心问题——人祭。为何在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商代,却如此热衷于杀人祭祀呢?而书名中的“翦商”就是周族翦灭商朝,且一并翦除人祭的陋俗。正因为有着翦除陋俗之举,所以作者认为,这次改朝换代是华夏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新生。

40.《不可错过的云冈》

《不可错过的云冈》为“不可错过”丛书中的一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云冈石窟雕艺术中有代表性的洞窟、石刻等,依次介绍了云冈的开凿历史以及1--41窟的洞窟菁华。在介绍洞窟时,又将每一窟中“不可错过”的看点做单独说明,让读者一目了然,不错过云冈的每一寸风景。

42.《看文明系列》

本书的创作者在历史领域-尤其是艺术史领域-卓有成就,致力于发掘艺术、考古、文物及遗存等历史的痕迹,用一系列精心摄制或绘制的实物图、复原图与剖析图等形象的讲述方式,引领孩子们领略人类自诞生之初到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文明史。

43.《观看之外:博物馆展览中的历史与人》

44.《营造法式》

45.《故事的力量:博物馆叙事展览的结构与建构》

听故事是人类在幼年时期近乎本能的学习方式。在叙事学向人文和社会学科拓展的热潮中,博物馆也开始积极地拥抱叙事。叙事展览成为区别于分类展览的另一种展览组织范式,是在用展品为观众讲故事,故事思维成为策划叙事展览时必要的方法论。展览在构成、叙事空间、真实性等方面体现出与经典叙事媒介截然不同的特点。对叙事展览的结构和建构研究,是对现有展览发展策略的拓展性探索。在混沌的事件之海中,叙事特有的交流结构有可能成为博物馆建构意义网络的新希望。

46.《编织意义之网:博物馆物的语境化阐释》

“缪斯文库”之一种。任何物的意义都形成于特定的语境网络。然而,博物馆通过将物从语境中抽离的行为,实现对物的收藏和利用。这种“去语境化”的现象很容易导致博物馆物意义不明。为深化藏品与公众的意义对话,“再语境化”解读博物馆物成为当代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使命。本书从物的语境的本体论、方法学与实践法三个角度切入,尝试探索一套系统开展博物馆物“再语境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体论层面,以关联物、关联人群、特定时空为语境的构成要素,并从尺度与维度界定语境的基本构。方法学层面,从藏品研究与展示传播两个环节剖析语境化阐释的方法特点。实践法层面,在收藏原则、研究方法、策展过程等实践环节中,分别保存、探索、编织物的语境关系,最终使物回归意义之网。

47.《皇宫故事:我的第一本Web3.0成长绘本》

这是一本将元宇宙虚拟世界与实物图书及现实中绘本共读营链接的创新之作,讲述成长、信任与责任的故事。Web3.0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未来,元宇宙是应用场景和生活方式的未来。阅读本书不仅可以给自己喜爱的共创故事进行赞藏及留言,还可以参与自助创作,成为《皇宫故事:我的第一本Web3.0成长绘本》系列图书的共创读者。

48.《汉服藏美录》

秦汉深衣之妖娆,魏晋袋博之潇洒,唐朝霓裳之艳丽,大宋衣风之优雅,明朝服制之完善....··.本书以300余幅精美电脑手绘矢量图,配上简洁精炼的文字.清楚地呈现出汉服作为汉民族的基本服饰,在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数千年间,由简入繁,由质朴到华丽飘逸,再到简便轻盈的流变路径;对汉服的实用性与审美趣味做了利落的梳理,是一本有关汉服知识的既美观又有趣的专业科普读物。

49.《西洋镜:5—14世纪中国雕塑》

本书为西方中国艺术研究大家喜仁龙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西方奉为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的圣经。书中收录的一些文物已经下落不明,甚至绝迹世间,也使得本书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50.《“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收录了全部特窟以及不开放洞窟中的壁画、彩塑。特窟的全称是特级保护洞窟。莫高窟的特窟都是历朝历代开凿的极具研究与保护价值的洞窟,具有较普窟更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更为丰富。有了《“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便可以轻松一览莫高窟最精华的部分。

-END-

本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分享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THE END
1.文房用品推荐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时间 《文房珍品》安徽省博物馆编香港两木出版社1995年 《文房四谱》(宋)苏易简辑中华书局1985年 《文房集》蔡鸿茹著天津杨柳青画社1993年 《文房珍玩书房中的大千世界》江韶莹等台北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5年 《文房集雅》王青路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https://www.dpm.org.cn/studies/books.html
2.《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国博书籍孩子一定要去的博物馆文物科普百大铁三飞文化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 国博书籍孩子一定要去的博物馆文物科 王大庆 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112968992670.html
3.博物馆书籍有哪些(5本儿童博物馆书籍推荐)潇湘读书社霜降时去景山,欣赏秋季故宫全景, 大寒在储秀宫剪窗花、写福字,在乾清宫门前树天灯。 这套书还开发了同名APP,可以扫码玩节气游戏、看宫殿搭建, 让小朋友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故宫的昼夜晨昏、四季更迭。 许多博物馆教育书籍,多是从文物门类或者朝代更迭为线索来书写,难以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https://www.xiaoxiangguan.cc/11541.html
4.北京故宫介绍故宫博物院在哪里故宫门票多少钱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25年10月10日,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https://www.chinapp.com/ct/LjfEY2.html
5.《故宫太有趣了讲给孩子的紫禁城故事全2册张亚楠故宫博物院研究当当句字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故宫太有趣了讲给孩子的紫禁城故事全2册 张亚楠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向斯带你逛故宫 中华历史文化博物馆科普启蒙【正版书籍】》。最新《故宫太有趣了讲给孩子的紫禁城故事全2册 张亚楠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向斯带你逛故宫 中华历史文化博物馆科普http://product.dangdang.com/11617086417.html
6.故宫书籍故宫书籍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全2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儿童版文物科普百科书籍 杭州润金文化有限公司 1年 回头率: 9.2% 浙江 杭州市 ¥9.00 成交328本 梅花易数易经周易全书故宫珍本梅花智慧入门八卦易经风水入门书籍 北京阔步春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5年 回头率: 7.8% 北京市通州区 ¥94.05 成交13个 打开故宫全景立体https://www.1688.com/chanpin/-B9CAB9ACCAE9BCAE.html
7.新华书单国际博物馆日翻阅书籍品味历史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是文化的记录者。 时间与空间在此凝固,历史与今日在此交织,文明在此汇聚。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你去博物馆了吗? 《了不起的故宫宝贝2 神韵匠心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了不起的故宫宝贝之神韵匠心》系列绘本是故宫博物院献给孩子们特别的礼物。作者从庞大的故宫博物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40517/0a35ad90b7e1483cb0b8ef6774577555/c.html
8.2024台北故宫博物院旅游攻略之藏品藏品图文介绍第一天:故宫博物院→士林官邸→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士林夜市; 第二天:阳明山公园→新北投温泉; 第三天:信义商圈→台北101大楼→西门町→猫空茶园。 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宜。 购物推荐: 纪念品购物:书籍、文物复制品以及文物礼品及纪念品等,有礼品供应中心、停云书店可选。 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taibeigugong-104843.html
9.台北故宫博物院1954年,“中央图书馆”在台北复馆,联管处改组,并开始出版重要资料。 1956年,“北沟文物陈列室”正式开放(后毁于九二一地震)。 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馆的“家底”。 https://www.maigoo.com/citiao/150633.html
10.《故宫博物院》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故宫博物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词语解释 斗拱 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也写作枓栱 藻井[zǎo jǐng] 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7c9b10a288906a9c785577
11.光明日报科普图书,让我们与博物馆距离更近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上,观众在“悦读故宫”展馆选购图书。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24小时博物馆”,图为市民在馆内阅读。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新疆地矿博物馆内,学生们通过立体书了解大陆是如何形成的。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参观者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阅读科普书籍。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https://mus.cug.edu.cn/info/1098/3844.htm
12.故宫博物馆读书笔记.docxWord — — PAGE 1 —故宫博物馆读书笔记 《故宫博物馆》的读后感50字 故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古迹,我们有没有亲身体会到故宫的人文魅力呢?我没有亲身巡游过故宫,这是很圆满的.但我读了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弥补了这个圆满. 黄传惕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故宫的雄伟,如同身临其境. 作品首先介绍了故宫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6/7145140050004130.shtm
13.国家/省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书籍作者: 故宫博物院 / 浙江省博物馆 / 丽水市人民政府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 2022-03-04 13:18:34 来自:豆瓣读书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卷一:千年龙泉) 9.0(10人评价) 作者: 故宫博物院 / 浙江省博物馆 / 丽水市人民政府编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9215467
14.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故宫博物馆订票时间:故宫博物馆一般前7天晚上20:00可以预定,遇节假日如:国庆节、春节则需要提前抢票;?门票价格?:旺季(4月1日-10月31日)大门票60元/人,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40元/人。珍宝馆和钟表馆门票均为10元/人;、游玩路线:想要全面了解故宫,可以从午门开始,途经武英殿、文华殿、太和门、太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s5-d-d-p2.html
15.故宫博物院的故事(2)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想看看昔日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所谓的“博物展出”反而居于次要的地位。也有人对故宫有所忌惮,比如黄郛。沈亦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显得格外小心,她强调黄郛去博物院三次,她都在场:“膺白对故宫,除溥仪出宫时,国务院的封条及以上决议,及介绍前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守和(同礼)先生参加整理故宫书籍,其他善后https://www.cncqt.com/gugong/a34656.html
16.博物馆(一)之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内游旅游先遣队博物馆(二)之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9年2月1日下午,我们是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人350新台币。看了4个多小时,拍了200多张照片,件件真品,价值连城,大开眼界了! 我们觉得还是来得晚了,应该再看久点,看一天都不嫌多,老公跟婆婆都是对这方面很感兴趣的人,老公学识渊博,这种地方很适合他来。 收藏 收藏 收藏 https://www.19lou.com/forum-32-thread-62791597720608148-1-1.html
17.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代、清代皇宫及其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首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814.html
18.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开放:博物馆描摹着城市生活的文化脉络在《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一书中,单霁翔回顾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着重介绍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创新成就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始末。 7月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迎来开放,单霁翔表示,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盛事。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筹建前后,单霁翔曾因工作原因多次赴香港,其间考察了多座博物馆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5667263716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