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网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皇家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基本建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建造及使用的宫殿,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整体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共114座建筑,600余间。

沈阳故宫的创建

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明朝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清太祖),在反抗明朝官吏民族压迫、统一女真各部的进程中,以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赫图阿拉为都城,建立“大金”地方政权(名称后金),建元天命,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军在取得辽东地区的军事优势后,攻占辽沈地区,并将都城迁至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农历三月初三,努尔哈赤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率众群臣由辽阳启程,次日迁入沈阳,并于是年开始在沈阳城中心营造宫殿,即以此为盛京皇宫之开端,包括现存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以大政殿和十王亭为主体。这组建筑供汗王和八旗大臣们处理国政时使用。努尔哈赤在定都沈阳第二年八月因患病去世,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年号为天聪,后继续修建皇宫,在原有一殿十亭的西侧,修建汗王日常居住临朝听政的皇宫大内,至天聪六年(1632年)主要建筑竣工。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历经十二年新都皇宫才全部建成。这部分建筑因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将沈阳城命名为“盛京”,因此这些宫殿也被称为“盛京皇宫”。

皇宫的增建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继承康熙皇帝开创的东巡谒陵的礼制,根据需要对皇宫加以增修扩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始,历经两年除对原有宫殿附属建筑重加改修,使之整齐之外,并在原有宫殿两侧增建供皇帝东巡时在宫内驻跸使用的行宫。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在故宫大东门东修建了盛京太庙。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造文溯阁用于收藏刚修成不久的《四库全书》,这次增建不仅包括一座藏书楼,还有戏台等十几座建筑,共计一百多间,组成了与大政殿、崇政殿并列的沈阳故宫西路建筑群。至此除了日常修缮和小规模的改建外,盛京皇宫的主要营建全部结束,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格局,历经一百五十八年(1625年-1783年)。

几经变更

道光九年(1829年)皇帝东巡后,就再也没有来沈阳。

1900年,沙俄军队大举进占东北,盘踞三年才撤出,盛京皇宫在俄军的控制下,成为俄军的操练场。不久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此举行“奉天大决战”,获胜日军进入沈阳,日军随军记者进入皇宫,将一些清宫秘藏的书籍档案拍照带走。

1912年,清帝退位后,沈阳故宫仍作为“皇家产业”由逊位小朝廷管理。

1924年,溥仪被赶出北京故宫后,沈阳故宫归属地方政府管理。

1926年11月16日,经奉天省议会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

1929年4月,东三省博物馆经两年多筹办正式对公众开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博物馆改称“奉天故宫博物馆”。

1936年,该馆被关闭,故宫归属伪“奉天陵庙承办事宜处”管理。

1945年,抗战结束后,地方政府在故宫内设立“辽宁省民众教育馆”。

1947年,在此筹备“国立沈阳博物院”。

1949年,设立沈阳故宫陈列所。

1955年,正式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馆”,确定为清代历史、艺术性质博物馆。

1961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8月5日,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

2004年7月1日,经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参观路线图

二、沈阳故宫内的主要建筑

沈阳故宫建筑布局分为三路。东路为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和永福宫等;西路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沈阳故宫大清门前有两座牌坊作为宫前的左右阙门,东侧称为文德坊,西侧称为武功坊,是崇德二年(1637年)修建的。

武功坊

(一)、东路

1、大政殿与十王亭

大政殿匾

大政殿

大政殿在清代俗称“八角殿”或“八方亭”。殿顶琉璃瓦为黄色,边缘部分改用绿色,即“黄琉璃瓦加绿剪边”。大殿外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南侧中间两柱上有金龙,昂首探爪仿佛正在争攫中间的火焰宝珠。殿体各装有六扇隔扇门而并无砖墙,门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则各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

金漆团龙

大政殿下部是两米多高的“须弥座式”砖石台基。周围有石雕栏板、望柱、抱鼓、石狮等。大政殿顶为不设天花板的“露明造”装修[无平暗(吊顶)的做法],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八根十余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抵殿顶。

降龙藻井

大政殿内悬挂“泰交景运”黑漆金字大匾,其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两侧殿柱上书御书对联。

大政殿内部

入关前大政殿的主要功能:

一是召开由汗王与八旗中的议政贝勒和议政大臣共同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专门场所;

二是国家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每年最重要的国家大典为元旦,清太宗时期固定在大政殿前举行,与崇政殿不同,大政殿举行大规模重要集会时才会用到,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

三是大政殿也作为临时召集官员的集合地点。

清入关后,大政殿最重要的用途是皇帝东巡盛京祭祖期间举行仪式之所。

2、十王亭

大政殿前宽阔的庭院中左右两侧各排列有五座方亭,他们样式基本相同,为青砖青瓦,红柱红门,亭子为前面开门其余三侧不开窗。十王亭按八字排开,东侧(右手)由北向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左手)相应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

十王亭之一

(二)、中路

1、皇宫正门——大清门

大清门

大清门建于清太宗天聪初年,分为大清门及东翼门、西翼门。当时规定自亲王以下所有官员,都只能由左右台阶出入,中间的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两旁左、右翼门供平时官员及宫女、太监等因事进出宫殿之用。

大清门的墙体上镶有四角琉璃“墀头”浮雕。

墀头

2、清太宗的“金銮殿”——崇政殿

崇政殿匾额

崇政殿

崇政殿是沈阳故宫外朝的中心,位于大清门正北,坐北朝南,殿左右连接翊门各三间,分别称为“左翊门”和“右翊门”,是进出殿后内庭的通道。

崇政殿是皇宫的正殿,皇帝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一般重要的庆典等仪式在此举行,也是皇帝接见处邦宾客之处。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清军入关后,崇政殿用于举行皇帝亲祭盛京三陵的告成典礼。

崇政殿内部

3、凤凰楼

凤凰楼原名“翔凤楼”,清宁宫内院的门楼,是盛京城著名的“八景”之一,称“凤楼晓日”。是一座歇山琉璃瓦顶的三层楼阁,自身高20多米,又建在4米高的高台上,是当时盛京城内的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凤凰楼是清太宗时期皇后妃居住的地方。从乾隆年间起,此地用于存放一些重要的宫廷文物如《实录》、“圣容”和“行乐图”、清初皇帝御玺。

凤凰楼

凤凰楼的“紫气东来”匾额

4、清宁宫

清宁宫建成于清太宗天聪初年,崇德元年改国号为太清后正式定名。为五间硬山顶前后出廊式建筑,东间为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西四间为宫廷内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和皇帝宴客之所。清宁宫于东次间开门,俗称“口袋房”或“筒子房”。清宁宫外间于南、西、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坑”。满族尚西,西炕设神位、神龛及祭祀用器。清宁宫充满了满族传统建筑的典型风格,通常概括为“口袋房、万字坑、烟囱建在地面上”。

清宁宫

万字坑

清宁宫西四间也是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西墙正中安设祭祀祭祖的供位,民间称为“祖宗板子”。

祭祀时煮肉用的锅

烟囱

这种烟囱满语称为“呼兰”,由下至上逐级收窄,共十二层,有人说象征清朝的十二个皇帝。沈阳故宫里只保留了这一座烟囱,据说是当年皇帝特意安排,其用意“一统(筒)天下”。

索伦杆

索伦杆是萨满祭天的崇拜物,民间又称为“祭杆子”或“立杆大祭”。上面的锡碗用于盛切碎的猪内脏,以备饲喂乌鸦。

在清宁宫前东西两厢排列着四座皇妃的寝宫,每宫五间,建筑风格与清宁宫相同,只是体量与装饰等级略低。东侧从北向南依次为:关雎宫、衍庆宫,西侧从北向南为麟趾宫、永福宫。

关雎宫,亦称东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寝宫。

衍庆宫,亦称为次东宫,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淑妃。原为林丹汗夫人之一窦士门福晋,是蒙古阿鲁阿巴海部落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马·璪。

麟趾宫,亦称西宫,是清太宗皇太极贵妃蒙古阿巴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其原为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

永福宫,亦称次西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寝宫。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生皇九子福临,后来的顺治皇帝。

5、碾房和磨房

位于清宁宫后面,建于清入关前,宫内加工谷物之外,后毁于火,1987年复建。

碾房和磨房所在的院子

6、东所与西所

东所与西所是乾隆年间修建东巡期间使用的行宫。位于崇政殿至清宁宫的两侧。

东所是皇太后居住之地,从南向北依次有颐和殿、介祉宫和敬典阁。

颐和殿,为皇太后居住期间接受朝贺之处。

介祉宫,是皇太后的寝宫。

敬典阁,是乾隆皇帝为存放爱新觉罗皇族族谱《玉牒》特旨建造的。

敬典阁

西所是皇帝居住之地。是皇帝与后妃的行宫。从南至北依次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和崇谟阁。

迪光殿,皇帝东巡驻跸期间处理政务、批阅奏章的便殿。

迪光殿

保极宫,皇帝寝宫。

保极宫殿匾额

(注:在北京故宫匾额汉文在左边,满文在右边)

继思斋,具体用处记载不明,据推测为后妃们居住之所。继思斋的屋顶从侧面看是三个相边的三角形,称为“悬山卷棚三波浪”或“勾连搭”样式。其内部用“井”字形间壁平均分成九个小间,也不同方式相连,而只有南面正中一个出入口。这种样式在清代宫廷中十分罕见。

继思斋

崇谟阁,用于收藏《清实录》、《圣训》、《满文老档》等内府秘籍。

崇谟阁

7、翔凤阁与飞龙阁

大清门与崇政殿之间两侧对称排列着五间和七间楼房各一座,东为飞龙阁和东七间楼,西为翔凤阁和西七间楼。这四处是沈阳故宫收藏文物的地方,到乾隆后期,入储文物达十余万件。

翔凤阁,主要收藏有供皇帝东巡时帝后行宫陈设物品。

飞龙阁,主要收藏清历代皇帝的“御用武备”,包括弓、箭、刀等。

西七间楼,清代也称“书籍墨刻楼”,下层存放清代盛京内务府历年档案,上层存放从乾隆时期运至盛京故宫的清内府所刻图书籍(殿版)和墨刻。

东西间楼,原本是宫中收储銮驾卤簿之所。乾隆时期楼中物品移至大政殿北直房(后称銮驾库),该处改为收储磁器,也称瓷器库。

8、太庙

沈阳故宫大清门东侧,有一处红墙黄瓦的独立院落,这就是乾隆中期以后的盛京太庙。皇太极称帝之时,在沈阳抚近门(大东门)处五里的地方修建太庙。顺治迁都北京以后,陆续把各殿神位迁往北京太庙,盛京原建筑也就荒废了。大清门东侧原本是一座明朝的道观,称为“三官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传旨在三官庙旧址上重建太庙。

这座太庙在沈阳故宫中并不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但在这里曾关押了两名著名的明朝将领张春和洪承略。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在辽西大凌河一战,俘获明臣张春,张春宁死不从,被带回沈阳后关押在此近十年时光,崇德五年(1640年),七十三岁的张春绝食四天自杀身亡。

另一位重要的明将洪承畴被俘后也被关押在三官庙。在此发生了著名的“庄妃劝畴”的故事,洪承畴归降清朝。

太庙

(三)、西路

1、戏台

戏台位于嘉荫堂正前方,背南向北。下为高二尺余的台基,台面约30平方米左右,上为青瓦卷棚式顶。

戏台

2、文溯阁

文溯阁是乾隆皇帝为在盛京故宫储藏《四库全书》而专旨建造的。名字是取“溯间求本”之意,表达乾隆皇帝“为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文之模”的用心。文溯阁分为两层,每层六间。文溯阁殿顶用黑琉璃瓦镶绿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这样做目的在于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在观念上强调防止火灾。

文溯阁

文溯阁内部文溯阁书架配置图

文溯阁东山墙边建有一座红墙黄瓦的方形碑亭,内立满汉合璧的石碑,正面为《文溯阁记》,背面为《宋孝宗论》,为乾隆皇帝御撰文。

文溯阁碑亭乾隆皇帝御笔

三、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

武斌院长

武斌,男,祖籍山西省盂县,1953年4月11日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82年初在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此后一直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经在辽宁社会科学院担任过研究所所长、副院长,研究员。

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哲学、中国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出版的学术著作有40余部,其中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三卷)、《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中国文化史概说》、《中国文化地图》、《中医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时尚史》、《文化后院的眷恋——彭定安学传》等,主编《沈阳故宫志》、《清沈阳故宫研究》、《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等,同时兼及传记文学和散文随笔创作,出版有随笔集《望湖书屋纪事》、《漫步在哲学家小路》;近年来开始尝试辞赋的创作,创作的辞赋有《盛京皇宫赋》、《满族赋》、《汉族赋》、《浑河赋》等。

2004年开始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还兼任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员,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其他社会职务有民进中央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是辽宁南开大学校友会会长。

参考资料:

佟悦:《沈阳故宫》,沈阳出版社,2004年。

《盛京风物——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人历史图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THE END
1.导览故宫之旅,即刻起航 1.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免费参观,但须预约。未满14周岁的 未成年人入院参观须有成年人陪护,1名成年人最多可带3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18周岁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可购学生票,淡旺季均为20元/人。检票时需出示学生证、https://img.dpm.org.cn/Visit.html
2.故宫博物院单位简介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https://www.mct.gov.cn/gywhb/jgsz/zsdw_jgsz/202205/t20220517_932995.htm
3.故宫博物院简介和历史故宫博物院简介和历史如下:故宫博物院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48249690319101572.html
4.故宫简介和历史图片门票故宫简介 >> 对北京故宫建筑、故宫历史做简明介绍,分享故宫游玩攻略,展现精彩北京故宫! 故宫门票预约流程 北京故宫简介和历史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1406年,到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皇宫。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次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后,这座经历了数百年兴衰荣辱的宫殿才第http://www.qugugong.cn/
5.故宫的资料整理北京故宫简介和历史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https://www.zboao.com/cgal/4893.html
6.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故宫博物院,旧称为紫禁城,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曾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家宫殿,现在则是一个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博物院。故宫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亮点包括: 1.建筑艺术:故宫的建筑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html
7.故宫博物院导游词(通用10篇)听了故宫导游词,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进行参观,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同揭开故宫神秘的面纱。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们热忱欢迎你们来到故宫参观游览,请让我向大家介绍故宫的有关情况:故宫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https://yjbys.com/daoyouci/905096.html
8.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修建而成的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https://www.maigoo.com/citiao/3376.html
9.石景山区博物馆《石景山区历史文化展》一、博物馆简介 石景山区博物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内四至六层,是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于2021年5月起对外开放,馆藏文物15000余件。 石景山区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修复、宣传教育、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形成固定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性展览的陈列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石景山区作为“首都城市西大门”在北https://www.douban.com/note/858814032/
10.故宫介绍导游词(通用20篇)故宫介绍导游词 1 游客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又称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它建于公元1406年,历时14年,共有24位皇帝登基。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故宫博物院最著名的三座寺庙: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最华丽的建筑,又称“金銮殿”,殿高28米,宽11间,深5https://www.jy135.com/daoyouci/2435150.html
11.北京的故宫的说明文(通用11篇)口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什,而日.大小相若,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内底錾刻有乾隆御制诗。 汝窑天青釉圆洗北宋,高3.7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9.3厘米。1958年拨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敞口,深弧壁,平底。通体内外施淡天青色釉。是传世汝窑洗中少见的造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lcv722y.html
12.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6.主讲人简介 严勇,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宫廷历史部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故宮博物院宫廷服饰织绣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https://ihmm.ustb.edu.cn/tzgg/14dd4d925a9144afbf6c9720235739b4.htm
13.北京故宫简介.doc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 艺龙旅行网提供故宫旅游指南,包括故宫门票价格、故宫开放时间、故宫风景区概况、故宫旅游攻略、故宫旅游线路、故宫旅游地图、故宫住宿、资讯、旅游贴士等信息。 故宫,全称为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北京故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北京故宫也是世界现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721/4881882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