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连接的故宫博物院:采取新方法,迎接新公众文化

超级连接的故宫博物院:采取新方法,迎接新公众

——写在2018年世界博物馆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开幕式致辞。中新社记者杜洋摄

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均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主题。回顾这些主题,可以反映出当代的博物馆职能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关联。例如1992年的“博物馆与环境”,1993年的“博物馆与土著人”,2001年的“博物馆与建设社区”,2002年的“博物馆与全球化”,2003年的“博物馆与朋友”,2004年的“博物馆与无形遗产”,2006年的“博物馆与青少年”,2009年的“博物馆与旅游”,2011年的“博物馆与记忆”,2016年的“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等。

分析历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今日博物馆早已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体系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博物馆自身如果缺乏对不断扩大的社会职能保持正确认识,不重视创造博物馆与各个领域保持密切联系,社会公众将无法正确了解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加大故宫文化传播影响力;通过古建筑维修保护、故宫文物医院文物藏品修复、国际组织培训、故宫研究院、境外考古合作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太和论坛、重大外事活动、重要外事接待、外交使节进故宫活动等方面,树立故宫博物院良好形象;通过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观众限流、全网购票、环境整治等方面,实现良好接待参观质量;通过影视、话剧、重要国际论坛等方面,传播故宫精神,感动社会;通过扩大朋友圈赢得社会各界赞助、捐赠和支持。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能量还有很大潜力,需要在新时代不断加大释放力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客厅。

紫禁城在北京这座文化古都里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北京城区从永定门到钟楼,有一条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中轴线,在这条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上,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组建筑,就是拥有9371间房屋、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故宫古建筑群。正因为如此,故宫被列为最高的保护级别,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人们访问故宫博物院的理由,最主要有两条:

第一,故宫博物院所在的紫禁城,既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世界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紫禁城周围设置了14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不能建设高楼大厦,保证故宫文化景观的完整与和谐。壮美的建筑、严谨的形制、壮丽的彩绘,都表明它是中国官式古建筑的最高典范。其中还有很多生动的空间,精美的装饰、独特的色彩、真实的信息、典雅的园林,使紫禁城充满了时代感、历史感。

第二,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186万余件文物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论时代,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论范围,囊括了古代中国各个地域的文明精华,包容了汉族和古代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精粹;论类别,包含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论国别,包含了科技仪器、西洋钟表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众多国家的外国文物。而且,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大多为清宫旧藏,传承有绪、保存完好、品相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大,品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例如在书画方面,除收藏有大量中国早期著名书画作品外,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绘画数量最大、精品也最多,不仅有各大画派的大批代表作品,还有不少地方画派的作品入藏,对于系统研究明清画史十分有价值。数量庞大的清代陶瓷、玉器、家具、漆器、雕塑、玻璃等器物类、工艺类文物,是研究清代社会经济、生产力和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实证。由车马轿舆、中和韶乐、品级山等组成的典制礼乐类文物,是研究清代政治礼仪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证。3.3万余件武备类文物,则是研究清代武备状况、军事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实证。大量的各民族文物,则全面记载着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真实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还保留着大量明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流传到中国的工艺品、科学仪器、艺术作品,丰富多彩,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最直接的证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全国共有近5000座博物馆,共收藏国家珍贵文物401万件,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168万件,占全国珍贵文物的42%。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型的藏品结构,塔尖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而故宫博物院是个例外。故宫博物院藏品结构是个“倒金字塔”,90%以上的文物藏品是珍贵文物,可以说几乎件件都是珍贵文物。所以说,故宫博物院的责任不可谓不大,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持续加大文物藏品保护的最重要的原因。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故宫博物院的各类文物藏品里,均能得到印证。紫禁城有丰富的文物收藏,这些文物所体现的是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平。例如建筑艺术体现中国传统砖木结构的鲜明特点,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砖石结构建筑;绘画艺术往往表现人们内心世界而具有民族特色,不同于西方的油画;书法艺术作为深奥的艺术形式,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瓷器、珐琅器等制造技术,玉雕、木雕、石雕等雕刻艺术,体现东方文化的审美特点;戏剧和音乐文物也都展现出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境界。

一、通过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加大故宫文化传播影响力。

1、陈列展览

紫禁城是故宫博物院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空间格局,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从建院之始就独具特色,即从故宫博物院的皇宫建筑和文物藏品出发,确定了宫廷原状与历史艺术的陈列体系。通过不断改进与发展,形成了拥有包括宫廷原状陈列、固定专题展馆和临时专题展览在内的完整展览体系,成为世界著名的综合博物馆。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展览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内外合作、惠及全国、影响世界,不仅在学界具有影响力,在观众中也形成观展热潮。例如,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参观,成为现象级的传统文化展览。此后又有多个展览引发观展热潮,成为公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故宫博物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故宫文化资源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切实“让文物活起来”。

目前,故宫博物院每年展出的文物藏品约2万件,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越来越多的文物藏品与广大观众见面。2017年,故宫博物院内举办专题展览约20项;赴境内文物博物馆机构举办或参展31项,赴境外举办展览8项。2018年,院内10余项临时专题展览、10余项提升改造或新设展馆正在紧密筹备和有效推进中;已完成及计划举办的赴境外展览10项、引进境外博物馆的专题展览8项;还有15项举办或参与国内文物博物馆机构的展览也正在推进。

(1)院内展览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提升和改进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从一个个细节出发,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展厅,在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中徜徉。例如,筹展思路的改变,如今的展览前言、展览说明摒弃了以往平淡的呆板说教,不再出现晦涩难懂的生僻名词,而是用充满情怀的文字,简单明了地向观众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形式设计的改变,展览不再是仅仅通过概念对文物进行简单摆放,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情节、画面、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形成故宫博物院特有的设计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引发情感共鸣;展厅外环境的氛围营造,例如“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期间,在午门-雁翅楼展厅外搭起了气势恢宏、连绵起伏的“群山”,“我的家在紫禁城展”在乾清门广场上设立展板,吸引观众进入景仁宫的甬道,展厅外卡通形象的明清皇帝画像,也引发了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好奇心。

在展览设计上,综合运用景观、色彩、音乐等手段来烘托展览主题。例如书画展为了营造文人雅士的氛围,特别在展柜中增加盆景、奇石、文玩摆件等辅助展品,“四僧书画展”则在展厅中搭建僧房,将古琴、香案、佛龛布置其中,特别请插花大师制作枯山水花艺,再现四僧的精神世界;在色彩设计上,“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的青色主调、“赵孟頫书画特展”的绿色主调,反应的是文人的精神世界,“天禄永昌——故宫藏瑞鹿文物特展”的褐色主调,令观众仿佛回到了深秋的木兰围场,“茜茜公主与匈牙利展”的大红主调,彰显了欧洲皇室的气质,最有特色的是“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大胆地运用了中黄色和浅蓝色作为主题色,这两种明快亮丽的颜色,正是取材于弘治时期著名的浇黄釉瓷器和正德时期的青花瓷;在音乐设计上,“四僧书画展”中淡淡的潇湘云水古琴曲与黄山奇景投影相配,将四僧孤寂的心绪投影到观众心中,“茜茜公主与匈牙利展”的加冕曲与“匈牙利舞曲第五”则令观众仿佛置身欧洲皇室。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还举办了多个影响很大的国际合作展览,享誉海内外。

2018年春,“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武英殿书画馆拉开帷幕,是张伯驹先生鉴藏书画的一次大汇聚,并引发了人们对民国大家张伯驹先生的追忆与思考;随后,以卡塔尔皇室成员阿勒萨尼的珍藏为主,故宫博物院藏品为辅的“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在午门-雁翅楼展厅精彩亮相,其中“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部分,以270余件珠宝杰作,展现跨越五个世纪的精致艺术品味和完美手工工艺,“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部分,以280余件来自世界各古代文明的文物和现代艺术佳品,前后跨越5000年历史,见证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

2018年,故宫博物院展览将迎来新的提升和改变,以“艺术向新”为目标追求,力求在“文化+”的道路上作出新的尝试,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例如与凤凰集团合作研发《清明上河图》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项目,让这幅国宝书画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筹备许久的故宫南大库“古代家具馆”预计今年5月对公众开放,将首次采用仓储式展示,观众可以走近这些精美的家具文物,细细观赏其珍贵的材质与精巧的设计;今年5月对观众开放的新馆还有位于箭亭的“石鼓馆”;为回应广大观众希望参与文物藏品修复保护的热切愿望,故宫博物院计划今年6月正式对公众预约开放故宫文物医院;故宫城墙在基本修缮完成后,将继续扩大开放;珍宝馆、钟表馆、陶瓷馆、书画馆将于今年全面改陈,武英殿与文华殿展示功能对调,武英殿变为陶瓷馆,文华殿成为书画馆,计划在今年相继开放;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四王”书画展等书画专题展览,将于2018年年内相继举办。

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每一项展览,都是在精心策展、提升展览内涵与展示效果的同时,展览图录和书籍制作、学术研讨会、数字影像辅助导览、展览宣传策划等都同时展开,并且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应的随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每一项陈列展览“立体化”,让社会影响最大化、观众体验最优化。随着“原状陈列是重点、专馆展览是特点、临时展览是亮点、年度大展是热点”的展览特色的深化,故宫博物院的各类展览将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精彩独特的内容,向社会公众传递故宫文化信息,讲好故宫故事。

(2)境外展览

文物对外展览交流作为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现在和未来,都在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从初开国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到改革开放40年来,故宫博物院共组织实施了200余项重大文物对外展览交流项目,其足迹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观众人数超过1亿人次。故宫博物院文物展览每到一处,均会引起文化轰动,成为当地的文化时尚。此外,作为建交纪念和中外互办文化年的重点活动,故宫博物院还与德国、法国、墨西哥、日本、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开展了大型展览交流,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大局。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既稳步推进和传统欧美著名博物馆的长期合作,还不断探索与欧亚中东区域的文化合作交流,同时在展览主题和展陈内容上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学术性,让丰富的故宫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THE END
1.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为国护史藏史弘史的文博传奇事实上,“国博”不仅是这枚“顶流”冰箱贴创意设计者,更是它“前世故事”的守护者。20世纪50年代,“冰箱贴”的原型“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经考古学家发掘与修复后珍藏入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这顶惊世宝冠彻底摆脱了地宫的沉寂,在一次次的展出中化身为灿烂明清文化与厚重华夏文明的特殊见证与生动言说。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1334
2.之境——“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一讲该讲座为“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一讲。此次讲座由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张淑娴老师主持,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和一汽集团红旗品牌主办,故宫博物院研究室、数字与信息部承办。讲座在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数字所演播厅)举行,来自院内外50余名听众现场听取了讲座。 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0840.html
3.故宫黄传惕人教版的文化传承者.docx故宫黄传惕人教版的文化传承者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社会课程第四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文化遗产一章。具体内容包括:故宫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艺术价值以及故宫的文化传承者黄传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沿革,知道故宫是中国古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9997110.html
4.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故宫博物院达成战略合作刘延东表示,国际儒联多年来致力于做儒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维护者、不同文明对话的践行者。故宫是我国现存古代宫城的最高典范、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双方的合作优势互补、特色鲜明,一定会结出硕果、创造新的高度。期待双方在学术研讨、文化传播、人文交流领域加强合作,在讲好中华文明https://tour.dahe.cn/2022/08-08/1074594.html
5.依托藏品资源,做故宫文化的传承者——访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刘辉出版社; 故宫; 总编辑; 传承者; 资源; 藏品; 刘辉; 文化; 入库时间 2024-01-27 13:00:10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将故宫博物馆建设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故宫看门人”推开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之门 [J] . 乔珍 . 中华建设 . 2012,第004期 2. 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 谁的文物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national-new-books-information_thesis/0201236351573.html
6.军旅作家对话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历史传承与文化自信也是我从故宫“看门人”的角度,回顾了自己在七年院长任内,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理念,带领全体“故宫人”通过不懈努力,让故宫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让故宫博物院成为“活起来”的博物馆的故事。在这套书里面,也涉及了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管理改革、学术与教育、品牌建设、http://www.81.cn/wh_208594/9951485.html
7.结合故宫博物院和本文谈谈你对故宫的认识2、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故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3、故宫博物院是故宫的守护者和传承者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1622794835113644.html
8.传承者: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中国青年网故宫多年来文物收藏的日见丰富、文物的逐步发掘,都离不开这些故宫薪火传承者。正是他们一代一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香火,延续着故宫博物院的精神。 故宫陶瓷鉴赏专家耿宝昌先生说:“故宫过去称孙瀛洲、陈万里和韩淮准是‘三希堂’,意思是,这三位大师就像故宫三希堂的珍宝一样宝贵。”一代代故宫专家,正是守护并收集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book.youth.cn/tbtp/202104/t20210406_12834249.htm
9.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同时,由于消费者必须在理解和认同产品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购买行为,致使那些仿制品难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在新的消费环境下,文创产品设计应体现“轻文化”的特征,将馆藏文物中的文化情怀和经典元素与当代生活相融合,引导消费者成为文化传承者。 故宫文创产品中有书签、钥匙扣、水杯等日用品,这些产品提取馆藏文物https://www.cnpiw.cn/a/luntanliuyan/tuijianyuedu/2019/0508/17619.html
10.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应邀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专题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单院长全程站立无休息,没有喝一口水,有的只是坚定的声音,震撼的语言。讲座结束,热烈的掌声却持续不断,不仅仅是向单霁翔院长致敬,更是对故宫博物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表示敬佩! 赵越书记在总结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激励https://www.pkuph.cn/pxjz_details/15841.html
11.文化之约丨914件故宫文物将亮相香港故宫开幕展“文物能够反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予人永恒的艺术美感,还能够增强公众的历史自觉,提升文化自信。”通过把故宫文物生动、有趣、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期待香港故宫能够承担起鼓励年轻人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的使命,从而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01446
12.盛世莲花开丨我在故宫做实习生这个夏天,20名澳门青年来到故宫博物院,在8个部门不同岗位上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习交流。 自2018年起,澳门文化局先后支持共68名澳门优秀青年来到故宫博物院实习。丰富多彩的实习内容,让澳门青年真正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知厚重历史沉淀和悠久中华文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https://m.huanqiu.com/article/4KcnuVZmX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