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作者简介:覃琮(1974-),男,壮族,广西大化人,社会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广西桂林,541004);

“文化空间”自被引介到我国以来,便成为学界频繁使用、着力探讨的学术用语,也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或公共场所,甚至有时候还成为追求新奇感的媒体时尚用语。至今,国内对于“文化空间”已有不少的理论探讨,但没有一个共识的定义,特别在范围界定和未来研究走向上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有鉴于此,本文将从两条线索梳理国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一条是狭义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把文化空间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另一条是广义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强调文化空间不应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而应该成为探讨各种文化形式和空间形式一种研究视角。希望藉此厘清国内文化空间的研究脉络,找出争议的根源,明确未来研究走向,期待对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类型的“文化空间”

(一)“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

(二)“文化空间”何以存在

(三)“文化空间”具备什么资质

(四)我国的“文化空间”有哪些资源

二、作为研究视角的文化空间

(一)文化空间的内涵和外延扩大

概括起来,这些主张扩展文化空间范畴,强调文化空间不仅包括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空间载体,也包括这一空间内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互相碰撞、互相渗透又相互促进的文化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各种文化既各有特点、相互独立,又互相碰撞、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形成一种互生、依生、竞生、共生的立体化存在,也包括这一空间内的思想文化、观念意识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等要素。这些主张反而与列斐伏尔强调空间研究必须包括物质、精神和社会三个层面相一致。

(二)从文化空间的视角探讨各种文化形式的保护与重构

学界从文化空间视角探讨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可以说包罗万象。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介绍包括传统节庆、庙会、历史文化村镇、民族村寨、歌会、村落等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和空间形式的保护与重构的探讨,以管窥这些探讨的基本思路、内容、具体措施等内容。

萧放从传统节日与新型节庆的角度考察了城市文化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营造过程与历史流传变化,发现神灵信仰是传统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要素,世俗游戏娱乐是城市文化空间的活跃力量,而营造城市文化空间的积极力量是精神信仰。所以传统节日在营造城市文化空间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有助于文化传统与城市当代生活融合,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建立沟通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机制。

陈勤建以上海龙华庙会和宁波梁祝庙会为例,认为非遗时代语境下的庙会文化空间重建既要能适应当代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和经济活动的需求,还要让庙会文化空间重新获得其载负中华传统文明的场域的身份。这就要求地方庙会主办者要从庙会产生、发展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出发,从应俗、应时、应需出发,提炼出其最隽永、最能够契合当代文化语境的传统文化内核与文化元素,结合当下都市社会形态与民众心意,综合、整体、系统地予以观照,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传统庙会文化间找到能够体现传统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契合点。

张晓萍、李鑫认为,文化空间是天然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化生存是增强文化空间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型歌舞实景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的生存路径。寇怀云、周俭认为,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和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

邵媛媛指出,彝族“打歌”(民间歌舞)的根基和土壤是当地民众生活的“文化空间”,它的舞台在郊野、寺庙和百姓家的庭院,必须从“文化空间”理念出发对其整体性地加以保护和利用,既要留住民族和地方的“文化之根”,又可以尝试走高端旅游路线,即通过将游客带入“打歌”的原生情境,就地实现“打歌”的舞台化(前提是游客数量需控制在当地生态负载力允许的范围内)。郑春霞、周常春认为,福建土楼的文化空间的维护主要包括政府的重视、民俗活动的支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客家方言的使用;文化空间的再造主要包括以申遗为机遇、以区域联合为基础、以遗产旅游为依托、以教育引导为保障、以大众传媒为指引来共同营造文化空间。

温莹雷以朱家峪村为例,认为古村落文化空间的生产与重构,在物质层面要注重传承与再生,在意识层面方面要注重还原与开发,才能积极引导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进而形成强有力的生产力,更好地引导乡村的发展。秦红增、曹晗则乐观预测,村落生计模式、生活方式和网络三种文化空间的营造让乡村社会展现出新的风尚,已使时下的农村有了质的变化,实现食物、田园景观和人文精神的三位一体,构成一种人类发展的可能路径与前景。

从这些探讨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空间不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而是一种研究视角,成为分析这些文化形式的现状、保护与重构的理论依据和参照。

三、文化空间的使用范畴和未来的研究走向

关于文化空间的使用范畴和未来的研究走向,国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国内关于文化空间的许多争议,包括定义、范围、类型、状态、所指等难以达成共识,其起点源于究竟该把“文化空间”仅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还是把它视为一种研究视角,由此带来狭义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和广义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的不同界定。

行文至此,我们也无法给文化空间提供一个精准的定义,更谈不上具体量化的指标。但我们可以明确指出,文化空间虽然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那里被赋予了人类学意义,从而被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但它决非只有人类学上的意义,也不应局限于人类学上的意义。随着文化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学、民俗学、乡村研究、都市研究等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介入,以及伴随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不断加深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新空间形式的出现,“文化空间”不断地被观照、被融合、被生成、被发展,呈现出多重概念和复义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既彰显出这一概念的魅力、活力,也意示着它未来可以开拓出更多无限的可能,那种仅将“文化空间”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的观点已不能容纳这么多的主题和内容。也因此,我们倾向于把文化空间视为一种研究视角,这样它可以进入更多的研究领域和更大的知识系统。

(原载《文化遗产》2018年0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收藏!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收藏!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截至目前,全国一级博物馆有327家。收好这份最新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录↓↓数数看,你去过多少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840177981841539&wfr=spider&for=pc
2.博物馆里有什么?跟小编一起来逛逛——中国园林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什么?跟小编一起来逛逛——中国园林博物馆新华网客户端 2024-07-25 09:08:01 138.6万 北京的博物馆资源丰富, 截至2023年底,北京地区共有备案博物馆226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8家。 暑假逛博物馆既可以消暑纳凉,也可以增长见识。 博物馆里有什么?跟小编一起来逛逛 本期小编带大家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e64a5f9335a57b06f449b3007a2cd5db
3.博物馆的类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认为,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适合的。 1、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https://www.xybwg.cn/wenbochangshi/83.html
4.人文景观一部搞笑又神奇的《博物馆奇妙夜》让所有人对博物馆开始有了期盼和想象,那么你知道国内有哪些博物馆吗?博物馆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中国著名博物馆(博物院)包括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等都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包括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https://www.maigoo.com/biaoqian/3544.html
5.有哪些博物馆app?博物馆app大全博物馆类型的app博物馆app是由各个博物馆推出的官方手机应用软件。这些博物馆app不仅能为用户对博物馆中的各个藏品进行详细的讲解,还会为用户推送博物馆中各个场馆不定期所举行各种活动。让用户能够更好的掌握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同时还帮助用户对博物馆中的藏品拥有了更好更细致的了解。http://m.downcc.com/k/bowuguanapp
6.博物馆的类型有哪些?2、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划分,文化系统博物馆、国家安科技系统博物馆、教育系统博物馆、军事系统博物馆和纪念馆、民政系统管理的博物馆和其他有关部门主观或筹建的博物馆 3、按博物馆的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划分,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科技类、综合类 研究意义: 1、可以更科学把握某一类型博物馆的特点https://www.examk.com/p/1141202307.html
7.博物馆的类型有哪些?博物馆的类型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汇总的一些常见的博物馆类型,供您参考了解。 博物馆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博物馆类型: 一、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例如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等。此外,一些http://www.hxlxsy.com/content/1229.html
8.博物馆的类型有哪些?点击查看答案https://www.netkao.com/shiti/828697/429311954wi6h1mbe.html
9.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通信类博物馆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通信类博物馆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历史文物的地方。参观博物馆,既可以回顾历史往事,也可以学习知识。 那么,作为通信人,你知道国内有哪些通信领域的博物馆吗? 今天,就让小枣君给大家介绍介绍。 █中国电信博物馆 首都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例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ithome.com/0/674/887.htm
10.幼儿科普类书籍有哪些对孩子来说,好奇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成长时期的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探索欲,经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的问题家长也无法科学全面的解答,因此,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科普类书籍,就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刚需。 今天为孩子们精挑细选了10本值得一看的少儿读物,从自然万物到科学原理、天文地理等等.https://www.jianshu.com/p/1adffc0dc460
11.目前我国博物馆大体上可分为哪些类型?互动交流知识库2.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划分为:文化系统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科技系统博物馆(中国科技馆)、教育系统博物馆(北京大学博物馆)、军事系统博物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园林管理系统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民政系统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博物馆(煤炭博物馆、邮票博物馆)。 https://wlt.fujian.gov.cn/hdjl/wdxd/202006/t20200610_5300028.htm
12.历史学类包括了哪些专业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历史学类包括了哪些专业?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学类专业包括了哪些专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历史学类包括了哪些专业 历史学类包括了哪些专业 历史学类专业属于历史学门类,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https://www.liuxue86.com/a/5020034.html
13.深度游览河西走廊之武威,请拿好这篇攻略!一、博物馆类 西夏博物馆 博物馆绝对是避暑的好去处。武威有一座西夏博物馆,这个党项人建立起来的王朝,印象中西夏的都城在今天银川,那里留下了太多的西夏记忆,但是武威在当时作为西夏的陪都,是第二大城市,所以今天的凉州大地依然留下了一些西夏的印迹。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