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何以为家:外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媒体关注

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捐赠的两尊我国流失海外的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苏珊娜说,两件陶俑回归故里,不是通过金钱或政治手段,而是因为爱的力量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不少国人在海外旅游时,都曾被外国博物馆中数量庞大、精美绝伦的中国文物震撼到。我国是历史大国,但却不是文物大国。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止于20世纪末,法国每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和荷兰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日本每1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中国是平均60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以外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为视角,试图以此窥见中国文物流失与回归问题。

外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百余年来,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不法途径流失到海外,现藏于公、私博物馆或私人收藏者手中。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物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漆器、雕塑、典藏等各类珍品。

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几乎都能见到中国文物的身影。在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50年代,几乎美国所有的博物馆中都有收藏中国文物。

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易县罗汉像,这组辽代等身三彩罗汉像总计16尊,旧藏于河北易县白玉山峨嵋寺八佛洼山洞中,民国初年被日本人寺泽鹿之助首次发现后,又被德国汉学家贝尔契斯基所注意。

随后,各方古董商勾结村民欲将罗汉偷运至北京售卖,虽易县官衙加以制止,但为时已晚,大部分罗汉已被窃走,一时未运出的罗汉也因村民的争夺而被打碎。

▲易县罗汉像,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梁思成先生留美期间在其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见到了易县八佛洼所出的一尊三彩罗汉像,他这样评价:“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这组佛像的写实风格在中国佛像像中独树一帜。

根据目前西方对幸存大罗汉的调查,现收藏三彩大罗汉的博物馆或机构分别为:大英博物馆一尊、波士顿美术馆一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尊、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一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一尊、日本私人收藏一尊、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一尊、德国柏林博物馆亦曾收藏一尊(但已毁于二战),中国本土无一个存在。

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图的《女史箴图》,原为清宫旧藏,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由此而言,《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目前世界上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专业绘画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

▲《女史箴图》,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劫掠,1903年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

流失在外的文物其中不乏精品、孤品,若将在外国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与海外私人收藏者手中的中国文物合计,总数可高达1700万件,是我国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总量的9倍,触目惊心。

中国文物为何离家

“盖自元明以来至储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鸦片战争的大门不但炸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也拉开了我国文物大规模流失的序幕。

清朝晚期以来,国力衰微的中国抵不住东、西方侵略者的枪炮轰炸,国门数度洞开,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屠杀和掠夺,其间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大洗劫。

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长达14年的日本侵华史,摧毁的不仅是生命,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自然传承,其损毁的文物数量之多无法准确统计。

据《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记载,战时损失的书籍至少300万册,重要文物被劫15245件,而日本公开收藏的文物大致有501件。据统计,中国抗战时期公私文物损失数量总计3607074件另741处1870箱,估计价值约为9885546元。

而在那之后,一些打着“文化考察”、“地理探险”旗号的所谓外国“学者”和“探险家”,在未经中国政府的允许下,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石窟、壁画和古文化遗址进行的肆意盗窃和非法挖掘。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中国时代的百科全书”,但其在十九世纪末大量流失海外。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他借口自己是玄奘的崇拜者,骗取王圆箓的信赖,并以五百两银子的价钱“买”走了经卷8082卷、木版印刷20卷以及其他文物共29箱9000件。

1914年,斯坦因重返敦煌,再度从王道士手中购得5大箱、600多卷佛经,藏于大英博物馆。

▲敦煌遗书

此后,敦煌藏经洞的文物又遭到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的抢劫,据统计,英国收藏敦煌藏经洞遗书与绘画约12000至15000件;法国收藏约7000多件,全是敦煌遗书的精华部分;俄罗斯收藏敦煌遗书1800件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在原因,当时人们大多挣扎于生计,并未有文化保护和文化主权意识,这也是导致文物大量流失的另一原因。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打开和中外交流的频繁,中国文物价格在海外走俏,在暴利引诱下,我国文物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走私方式日益多样化。

2002年“3·25”安徽倒卖走私文物第一大案,就是犯罪团伙从内地盗墓分子手中低价购进青铜文物,然后高价售卖至海外地区。此案共追缴和扣押各类涉案文物417件,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文物13件、二级珍贵文物32件、三级珍贵文物83件、一般文物289件。

文物流失似乎轻而易举,但文物回归却道阻且长……

中国文物何以为家

我们所熟知的十二生肖,原坐落在海晏堂前的扇形水喷泉南北两岸12石台上。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

十二兽首不仅是喷泉,更是展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自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十二兽首纷纷脱离身体,在颠簸的车中看着大火中的圆明园,被带往异国他乡,自此开始近百年的流浪与漂泊。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失在外的圆明园兽首陆续现身国际拍卖会。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回归之路坎坷不平面临重重障碍。

2019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交换了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返还证书,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但应该认识到,和浩如烟海般的海外流失文物相比,这批文物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除了购买途径外,一些爱国华侨、企业人士将自己购买的或者收藏的文物捐献给国内博物馆永久保藏。如张伯驹先生捐赠的珍贵书画、周叔弢先生捐赠的古籍善本等,其中一些捐赠文物的数量足以开设一个小型博物馆。

然而,许多国外拍卖行利用中国买家的爱国情感哄抬价格。例如,2000年保利集团购回虎首、牛首、猴首时,其价格还只是800万港币左右,到2008年的兔首和鼠首拍卖估价已经约合2亿人民币。

因此,为了更有效率地寻回文物,中国与联合国等多方合作,签订需索公约(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纳入到国际社会的视野中。

可现实是,通过国际公约追回流失文物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许多公约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例如,一些公约对公约生效前的文物流失不具有追溯力,因此许多流失的文物没有办法查证,没有办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资料以进行依法追索,从而导致文物回归工作的失败。

与此同时,政府在进行协商时也会遇到重重的障碍,每个国家有各自国内立法保护文化财产的不同立场,持有国和追讨国的立场冲突。

我国作为历史上被掠夺的国家,更偏向“文物国家主义”,即强调文物应保存于其所在的原生环境和背景中,主张收回非法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而“文物国际主义”是文物市场国所持有的普遍观点,他们认为文物无国界,并主张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财产都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不能永远保留在一个国家。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物不仅仅是一件物品,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个统一的家国概念。它们真切地见证过睥睨天下的英豪,经历过金戈铁马的浩荡,证实着改朝换代的兴衰。

那是我们中国的血脉,在你我的身体里奔流;那更是我们中国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或许在某一个瞬间,它让我们想起几百年前,古人在它身上留下的心愿……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愿所有散失海外的文物都能够早日归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联系方式:0591-87505960传真:0591-87118173

THE END
1.我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偷中国文物是违法的问题描述: 我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偷中国文物是违法的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83544 人·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偷窃文物的行为涉嫌犯罪,而偷窃文物的量刑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1746855.html
2.流落英吉利的中国文物,美到心痛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在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有两件是中国的顶级国宝。一件是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另一件是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E5MTg1MA==&mid=2247533052&idx=1&sn=2616fb7a45923b436904b7db2dbaa167&chksm=979c14cf943bf9e931e140b3e4154aca922ea7545b3b6cc1a7ef450f8f810fb2093bb97543cd&scene=27
3.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有人曾经说过,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在被称为“赃物大教堂”的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那些沉睡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205/17/32242323_1106405330.shtml
4.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被盗原标题: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被盗 新华社伦敦4月19日电(记者 顾震球)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巴斯市东亚艺术博物馆17日凌晨失窃,数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文物被盗。 警方说,4名蒙面盗贼从博物馆一楼破窗而入,得手后乘车逃离。据悉,被盗文物包括明朝早期的猴抱桃玉雕、明代成套十四件黄金带銙和清代玉鸳鸯等。 https://news.sina.cn/2018-04-19/detail-ifzihneq1344000.d.html
5.2024英国大英博物馆旅游攻略之中国馆中国馆图文介绍8.中国馆景点照片中国馆介绍: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博物馆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BritishMuseum-19261.html
6.再访大英博物馆:对中国历史文物的交融与思考提及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我的心情不禁变得复杂起来。《女史箴图》这一我国东晋时期的瑰宝,原本应在故乡的博物馆中静静绽放,然而在八国联军侵华的硝烟中,它却被英军掠夺至异国他乡。每每想到此,心中便涌起一阵痛惜。 然而,也有一些展品,比如大维德花瓶是英国人大维德花钱1935年在智化寺花钱买将它带回了英国作为https://www.meipian.cn/57dwxddd
7.[视频]英国博物馆发生大火文物命运堪忧CCTV节目官网CCTV[视频]英国博物馆发生大火 文物命运堪忧2013-03-26 14:17:04 [视频]中非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宣布中止宪法 称将重新组建联合政府2013-03-26 14:17:00 [视频]习近平抵达比勒陀利亚开始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2013-03-26 14:15:36 [视频]习近平凭吊援坦中国专家公墓2013-03-26 14:15:https://tv.cctv.com/2013/03/26/VIDE1364278563493138.shtml
8.大英博物馆里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为何拒绝归还?大英博物馆里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为何拒绝归还? 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也使得这座本就声名赫赫的艺术殿堂以一种令人心痛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的中心。 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储藏室内一批“用于学术和研究目的”,且未在近期公开展示过的“小件文物”被盗。这批文物包括从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404799
9.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哭泣的中国国宝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里中国馆中央墙上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就足以体会我国的文物流失之痛。这幅巨大的壁画中,三位菩萨雍容华贵,而壁画边缘的割痕却十分醒目。 1856年~1932年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联合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多达60余次,被掠走的文物是空https://www.jianshu.com/p/dd2eb5648398
10.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展出的中国文物两千多件,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展出的中国文物两千多件,不到其所藏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但就这十分之一也能看出,英国佬当年连哄带骗带偷抢掳走多少中国文物,而大英博物馆沦为最终销赃之地。虽然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国宝,很大一部分是当年英国强取豪夺而来,但是有些华人导游在讲解大英博物馆藏品时,三观不正,帮英国洗白,说大英博https://m.dianping.com/review/1004714277
11.英方应正视多国诉求归还掠夺的文物为了追索被掠夺文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英国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归还。1963年英国议会还修订了《大英博物馆法》,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指出,大英博物馆至今仍怀有“帝国怀旧情结”,认为自己“拥有某种特权,可以不经说明占有文物”。 https://m.gmw.cn/2023-11/28/content_1303584854.htm
12.流失海外的中国国宝当中国风刮进欧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城市:英国伦敦 穷游er@Gesine 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数量之多,我们很难用几段话浓缩其中的精华。据统计,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达 23000 多件,从远古时代的玉器、青铜器到唐宋元明清的瓷器、造像、书画,无所不包。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来自敦煌的文物了,20 世纪上半叶英国人斯坦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00811
13.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多图宜收藏)俄罗斯的冬宫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六宫殿建筑群”中的一个宫殿。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该馆的三楼远东艺术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240337_1140485455.html
14.《逃出大英博物馆》:我们一个也不能少,一点也不能少!视频里是一个个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古迹,令人无比痛心、愤怒。一位名叫“有理言之”的网友留言提议,可以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作为主角,拍摄一部动画,让它们回到家乡过年。 1月24日,这个创意被博主“煎饼果仔”看到,他瞬间产生了兴趣,留下一句“等我”,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剧本创作工作。关于《逃出大英博物馆》,“煎饼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298/
15.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有多少英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2.3万件中国文物。作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大英博物馆内馆藏品数量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2.3万件属于中国文物。这个数字远超过英国本土文物的数量,英国本土文物的数量仅占收藏总数的不到10%,这个比例着实让人感到吃惊。英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其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8326751576791579.html
16.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5725666345641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