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传统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种美食佳肴也让人为了一日三餐吃啥而烦恼。科技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各种洋美食、洋快餐变得触手可及。致使现在的90后、00后只知道各种洋快餐,却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已发明了专门制作粗粮面条的加工工具。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古称“河漏”,是我国北方汉族民间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传统面食,广泛的流传在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等地区,由于饸饹美味可口,香气扑鼻,在我国北方地区颇为时尚。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重新认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饸饹床,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年代】:民国

【材质】:木制

【用途】:传统面食饸饹制作工具

【馆藏】:北京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集市上的饸饹面摊,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灶台上,使用杠杆原理将和好的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等粗粮面团塞入饸饹床床壶的空腔内,人坐在压杆上使劲向下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轻轻搅,一边加入冷水,水滚过两三次后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卤汁”,就可以吃了。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床构造

饸饹床构造分为:1、支架;2、压杆;3、壶柱;4、床壶;5、床身。

饸饹床制作

饸饹床是加工饸饹的唯一工具,多数为木制,用杏木、梨木、枣木等硬杂木制作而成。饸饹床的骨架,一般木工都可以制作,关键是床壶及壶柱。带床壶的横梁,即床身,是饸饹床的主体,其次压面条的壶柱都必须选优质的硬杂木,达到不裂,不朽,耐磨,禁碰等特点。过去,只能是用手工加工,用凿子和木锉,一点点地凿,精心地锉,加工后还要用粗砂纸、细砂纸一遍遍细细打磨。有的饸饹床特别讲究,装饰得十分漂亮,算得上家庭中的宠物。

床壶及壶柱必须不紧不旷,机械术语叫“滑动配合”,压饸饹时面不能往上跑。使用前先在床壶内部涂满食用油,这样达到省力又不粘面的作用,干净又利落。床壶底部镶有一个带孔(一般都是圆孔)的圆铁片儿,它是个重要部件,必须精心制作。不生锈是最起码的标准,还不能太薄,确保耐用;镶得必须结结实实,因为它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铁片儿上的圆孔很有讲究,孔的大小决定着面条的粗细,一般都由本家权威人士或是最高长辈决策,孔间距离决定着饸饹的质量。疏了,压着费力不说,面条少而供不上吃;孔太密了,饸饹条容易粘在一起。

饸饹面食历史

饸饹这种美味柔和的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种大众化食品。

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慨:“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诗中的“银丝出漏长”说的就是饸饹挤压成形时的状态。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

到了清代,有关饸饹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尔雅谷名考》等,对“河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就连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围场狩猎,途经一百家子时,都要吃这里的白荞面饸饹,而且还特地传旨,调承德一百家子的厨师进宫,专到御膳房为皇帝和后宫皇妃们做饸饹。

(传统面食饸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名称典故

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遂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河道治理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然而在众多面食中,只有饸饹的叫法最多,其中叫法比较多的有:饸烙面;廊坊一带叫“和乐面”;洛阳一带属于河洛文化,河洛和饸烙正好同音,所以这一带把饸饹面叫“河洛面”;山西有些地方把饸饹面叫“和捞面”;一些地方把做饸饹面的机器成为形象的比喻成床子,所以就把饸饹面叫“床子面”;另外,不少地方还把饸饹面叫成“合罗面”等等。

结束语

古代民间人们还把吃饸饹赋予美好的象征,因为饸饹面食柔软绵长,以图长命百岁为吉利,故每逢红白喜事、老人寿诞或小孩满月,节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特别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荞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木质的饸饹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根据木质饸饹床的原理,发明出了简便耐用的钢制手动饸饹床,一个人操作就能轻轻松松做好全家的饭。满大街的饸饹面馆,则用的是更先进的电动饸饹床。虽然饸饹形状没变,时代却在悄然改变着。

博物馆创始人简介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创始人谷建华先生,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翰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位于通州区凉水河畔,于2010年由民营企业家谷建华发起成立,为通州区第一家民营博物馆,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大运河民俗文化综合展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文化场馆。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的著名文博专家吕济民先生为博物馆题名。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藏品数万件,均系谷建华先生的个人收藏。现有玉器展厅、瓷器展厅、石器展厅、现代工艺品展厅、古代计量器展厅、陶器铁器展厅、景泰蓝工艺品展厅、青铜器工艺品展厅、书画展厅等26个,各展厅藏品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博物馆的宗旨是:“传承保护珍贵遗产,突出彰显艺术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展藏科研并举,弘扬悠久历史,光大运河文化,服务通州新城建设,致力首都科学发展”。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藏品展示

仿明精铸紫铜胎鎏金狮首耳炉

【规格】高11.2cm;口径18.8cm;耳距25cm;重5.7kg

【款识】光风霁月并置

【详述】此狮首耳炉口外撇,微束颈,溜肩,鼓弧腹下收,矮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分饰双狮首为耳,狮首鬃毛翻卷,涡旋粗眉,双目圆睁,蒜鼻,阔嘴,气势逼人。整器造型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为文房雅室陈设的上佳之器。

仿明精铸紫铜胎鎏金夔龙纹龙首耳簋式熏炉

【规格】高22cm;口径15cm;耳距26cm;重5.85kg

【款识】晨兴半柱茗香

【详述】此炉分炉盖、炉身两部分,匏形盖,其上镂雕祥云纹,盖顶中央置盘龙为钮。炉身作簋形,与炉盖子母口相连,溜肩,鼓腹深峻,肩腹两侧铸饰龙吞式双耳,腹部铸饰凸弦纹,上下菱形花纹锦地,高浮雕铸夔龙纹、饕餮纹。器形端庄,材质精良,皮色红润,局部鎏金,雍容典雅,为文玩清供之佳器。

让我们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重新认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THE END
1.北大清华中的博物馆,12座高校博物馆值得被更多看见中国各大名校在博物馆建设上也不甘人后,有些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与公立博物馆相比都毫不逊色。他们不仅普及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培养出了许多人才。 中国现在一共有超过400家高校博物馆,这次我们整理出12家,对公众开放的,值得我们走进围墙去看看的博物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818107977
2.人文景观一部搞笑又神奇的《博物馆奇妙夜》让所有人对博物馆开始有了期盼和想象,那么你知道国内有哪些博物馆吗?博物馆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中国著名博物馆(博物院)包括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等都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包括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https://www.maigoo.com/biaoqian/3544.html
3.国际博物馆日6833家博物馆,选出了“十大精品”展览内蒙古博物院、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推介活动,至今已持续举办二十一届,是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奖项。全国有六千多家备案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362032273421608&wfr=spider&for=pc
4.世界科学博物馆有哪些名字(世界十大科技馆排名)潇湘读书社世界科学博物馆有哪些名字(世界十大科技馆排名) 现在社会人们对于科学文化越来越重视,因此博物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种种类也越来越多,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主要依据是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展出教育活动性质等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科学博物馆。https://www.xiaoxiangguan.cc/76410.html
5.好听的博物馆展厅名字(博物馆展品名称)行业新闻橙牛数字四川博物院有哪展厅名字! 1、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百年四川馆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1952年由“川西博物馆”更名为“四川博物馆”。 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43561.html
6.清徐全域旅游攻略:热门景点特色玩法与文化体验一览四、清徐旅游景点有哪些名字 清徐旅游景点名称一览: 1. 清西陵 2. 晋祠 3. 龙林山风景区 4. 清徐文庙 5. 清徐古长城 6. 清徐博物馆 7. 清徐农业生态园 五、清徐旅游景点有哪些景区 清徐旅游景点的景区介绍: 1. 清西陵景区 清西陵景区以清西陵为中心,涵盖了永定陵、泰东陵等多个陵墓是清徐最关键的历史文化https://www.jiceng.org/post/baiye/ynwenhua/135661.html
7.老电影反特片有哪些好看的呢?100部反特谍战电影名字有哪些呢?老电影反特片有《古刹钟声》《徐秋影案件》《铁道卫士》 《寂静的山林》等等。100部反特谍战电影名字有《虎穴追踪》《黑三角》《秘密图纸http://m.wybstv.com.cn/xw/xw/2022/0830/39341.html
8.博物馆公司名字第1篇 2023年博物馆新注册公司起名字大全 1、结合数字为公司取名字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用比较符合公司的数字为公司取名字,简单有深度。这种取名方式很好的减少了公司注册的重名度,好听且独特。另外,三星在韩语中代表着永恒强大的意思,因此以数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寓意好的公司名字。除了三星,还https://www.1566.cn/gongsimingzi/44832.html
9.原来宁波有这么多博物馆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特色原来宁波有这么多博物馆 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特色_北京时间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它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5月18日,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诞生。记者精心制作了一个图表,搜集了宁波各个区80家博物馆,没想到博物馆主题内容如此丰富。大家有兴趣不妨收藏一下,带着它,去认识宁波。 https://item.btime.com/06ajfe8ruur4rghjjv89849l9g0
10.优秀研学方案分享诗画江南,非遗传承研学旅行4.走进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制作彩绘手工、探访龙坞茶镇体验茶文化、寻觅乌镇古代邮局邮寄明信片,参访兰亭学习书法知识并体验扇面描红,学习浙江大学古代建筑学课程,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开放性学习思维,感受非遗文化,传承非遗精神。 4.了解古代传统江南建筑,杭州西湖馆舍建筑文化、乌镇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绍兴老台门和明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62731610&efid=uEpwG9PzL7m0fTJlqwzN1Q
11.可以玩的博物馆,听名字就感觉很好玩。地址可以玩的博物馆,听名字就感觉很好玩。地址就位于朝天门来福士一楼。大门处就有会动的大象和长颈鹿,不仅是小朋友,就是大人看到了也会被吸引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新奇的东西。走进去里面有一些鸟禽类动物的标本,还有恐龙的模型。再往里走,就是类似电玩城的娱乐设施了,很多小朋友在这里游玩。 https://m.dianping.com/review/621573088
12.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命名规则为博物馆起一个好名字的确很重要,名称寄予着举办者对博物馆的期望和定位, 是大家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举办者不仅仅需要发挥文采,更需要从博物馆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并到相关部门备案和登记。本文将介绍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命名规则,并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几个命名原则。 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390.html
13.头条文章(1群Alex-纽约-设计师)推荐理由:与众不同十分具有价值的‘时装’杂志,没有明星广告 全部是一篇篇来自业内人士对时装,衣物,的见解,或者一些有趣的实验项目,sponser里面有LCF的Dean,和FIT博物馆的curator,Tim blanks(Bof的主编经常供稿子) 。 10、《032c》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86382453506199
14.一只手机敲不出名字的青铜器首都博物馆。乳钉纹(钅和),春秋一只手机敲不出名字的青铜器|首都博物馆。乳钉纹(钅和),春秋中期,北京延庆玉皇庙出土。首都博物馆藏。没查到尺寸信息,目测十三四厘米高。 “钅和”在博物馆中不是太多见。我自己大概是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中第一次见,陕考博展签上给的名字是“舟”,后 - 稻草男人于202https://www.douyin.com/note/7323609308518698276
15.5·18国际博物馆日云南省博物馆文博“大餐”等你来!当文物遇见汉服,当国风邂逅青春,当传统对撞时尚,会有怎样的火花? 直播:“在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文创探店 直播平台:云南省博物馆抖音号 直播时间:5月16日11:00~12:00 跟着文创开发中心负责人逛一逛云博全新的文创区,什么有意思、哪些值得买,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5/16/0325889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