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天津文博场馆各展风姿线上“云观展”线下“不打烊”

“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展

李叔同故居展

昨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契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题,我市各大文博场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的方式推出多项活动,让观众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云端体验,都能收获一段全新感官的文化之旅。

5G展让文物“活”起来

由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博物馆和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天津九宸数字影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能互动体验展”,昨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记者走进展厅,看见一名观众正拿着类似放大镜的工具对着机器屏幕扫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工具叫“探究镜”,扫描后,探究镜里就会讲述馆藏文物──西周太保鼎等文物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5G智能互动体验展的开展,正是以新技术对天津多元而包容的历史文化的全新展示。通过多种数字互动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展陈参观模式,实现了展览空间协调化、虚拟内容景观化,进一步增强了文物和历史的表现力、感染力、趣味性,提升了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和娱乐功能。

作为天津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场馆,此次5G智能互动体验展是一个良好开端。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陈卓表示,下一步,天津博物馆将开通线上功能,让文物和历史“走出去”,实现异地在线游览,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真正打造“永不闭馆的5G展”和“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今后,天津博物馆5G智能互动体验展,还将进一步建设和推广线上天津运河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VR数字实践中心等内容,实现景观全域式、5G全覆盖、处处可游览,让游客充分体验“文化旅游+互联网”带来的高水准、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天津文化中心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和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特色展览“品”津味文化

昨日,“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分“南北对峙”“天津发轫”两个单元,展品包括瓷器、铜印、佛像造型等,共同勾勒出天津在这一时期的独特历史面貌。

观众李桂巧看完展览后告诉记者:“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特意来馆里参观这个展览。看到这些精美文物,感觉非常惊艳,它们呈现出了辽金时期天津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感觉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推出的“兼收并蓄──李叔同与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展览,介绍李叔同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展示其在话剧、音乐、美术等领域的贡献,同时也将文化兼收并畜的理念传播四方。

在中国近现代中华儿女奋斗史中,产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名人,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实践者与推动者,同时也为时代增光添彩。“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专门以20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泰斗茅盾、“人民艺术家”老舍、中国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中国现代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李四光、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中国近代文化大师李叔同、“先进的中国人”康有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红线女、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为主体,举办“平等·多元·包容──文化名人的艺术世界”展览。展览于昨日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展出,从14位近现代文化名人的历史功绩入手,展现了他们追求独立自主、科学真理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艺术之美的理念观感。

“云”端活动“闻”古今天下

昨日,一场跨越千年的直播活动正式上线,本次活动以天津博物馆推出的新展“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为主线,在天津博物馆设主会场,在元明清天妃宫博物馆、宝坻陀罗尼经幢、独乐寺、鼓楼设置分会场,进行互动联播,让观众在云端了解“辽金时期的天津”。截至直播结束时,活动在各大平台的点击量约300万人次。许多网友在观看完直播后表示没看够,希望这样的直播方式以后多多开展。

“津汉同心、风雨同行──寻访津汉老街、解读双城故事”云游两地城市建筑,也于昨日正式上线。天津与武汉近代史上曾有相似的境遇,都有租界,都是水陆码头、交通枢纽。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天津则有“九河下梢、三北通衢”的美誉。两座城市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带领观众线上漫步天津和武汉的历史文化街区,寻找身边的历史。

天津的每一栋洋楼里都蕴涵着一个历史故事,铭记和见证着一段生动的历史。直播中观众跟随天津博物馆志愿者的镜头,看梁启超纪念馆、张园、天津工商学院(今天津外国语大学)颇具异域风情的小洋楼背后,珍藏着一个多世纪里蕴涵的故事和文化。直播中观众也聆听了来自武汉博物馆志愿者的讲述,一起了解大孚银行大楼、金城银行大楼等建筑背后的光影。

天津自然博物馆“缪斯听听”小程序昨日上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看展览,畅享文化大餐。该馆品牌活动“自然微课堂”通过连线等方式,把青少年喜欢的各类科普小课程送到农村学校,由学校按年龄、年级或不同学科类别对学生进行传送。学生们学习科普知识,通过网络知识答题加深记忆。据统计,活动受益学生约500人,效果良好。

巡展提振观众复工复产信心

昨日,平津战役纪念馆送进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巡展的《走进平津战役》《信仰的力量》两个展览吸引了不少职工观看。这是该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走出去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基因的又一举措,对增强必胜信心,激励企业员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阵地战、发展变革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进平津战役》通过5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从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和英烈业绩五部分内容,真实还原平津战役的全过程。《信仰的力量》通过1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讲述江姐、小萝卜头、华子良等红岩革命志士,在渣滓洞、白公馆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生动展现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利用此次巡展,该企业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分批、分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团员青年站在展览前驻足观看,感受着红色情怀,追忆着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每一位烈士都是为了革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打下了今天的江山,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记者刘茵摄影姚文生)

THE END
1.足不出户云看展一天逛满各大博物馆疫情当下,线上看展成为一种新颖有趣的博物馆打卡方式。许多博物馆都开设了数字展厅,推出虚拟展览,有的还打造了线上博物馆,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馆内风景和馆藏珍品。 一起体验“云上”展厅吧! 故宫博物院:《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这一展览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旨在探讨和阐释中国书房的https://hct.henan.gov.cn/2022/11-07/2635725.html
2.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展览资源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3.#引客入遂##带你看展览#遂宁市博物馆瓷色来自遂宁文旅#引客入遂##带你看展览# 遂宁市博物馆“瓷色·中国青——3至13世纪青瓷名窑特展”,本周四开展!特展还选定了14件珍贵文物制作成限定印章,记得来四川宋瓷博物馆观展哟~#青春不消停周末到遂宁# http://t.cn/A6myZ43V https://weibo.com/3605211801/P23Xw8trV
4.嘉定博物馆真的很不错,秋霞园特展也好看博物馆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无需预约。开放时间为每周三、周四、周六、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国定假日另行公告。 (小贴士:周三、周四、周六参观请走北苏州路258号入口;周日参观请走天潼路395号入口) #0元玩转这座城@点小评#记录历史的痕迹#寻找1000位点评展博推荐官#免费展览去哪儿看#那些不能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454523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一天可看20多场直播!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虽然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到博物馆去实地感受,但是通过线上导览、直播等方式,我们可以更便捷高效地云游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非凡魅力。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在武汉,大家可以通过直播收看国际博物馆日开幕式、论坛以及博物馆之夜等活动。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71DAD72C1892C22D81DFD309CC3D4CECED3545D0BBA42CBC02ED6DD8187CEDB
6.生活·随感“看展”的意义除了长江万里图,还有雕塑馆,有主题展览等等。如果一个个细致地看,逛一个下午也不成问题。 马术博物馆里最吸引我的当属主题群雕。 一进入大厅,一尊由飞马马车和浪花构成,纯青铜铸造的飞马奔腾雕塑赫然入目。铜雕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重达400吨。16匹奔驰的骏马或低头奔腾,或昂首嘶鸣,牵引着马车以雷霆万钧之势,极https://www.jianshu.com/p/daff2735803c
7.天津博物馆这份详尽的看展指南将为您揭示天博展览的精彩之处,穿越千年,跨越山海,与文物对话。现在就与我们一起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吧! L1:天津人文的由来 展览名称:天津人文的由来 展览简介:“天津人文的由来”是天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通过“引子:‘天津人’,你在哪里?”、“文明初晓—史前的天津”、“青铜岁月—夏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8646
8.闪耀淮河文明之光,带你看懂蚌埠市博物馆!看·展陈 蚌埠市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展厅共有四层,有7大常设主题陈列,进入大厅,扑面而来的是淮河古象的骨架模型复原,一层南侧的展厅通常会用作临时展览。中庭上方连接各个楼层的红色走廊则象征着时光的长河。 二楼有两大关于蚌埠历史的常设陈列,分别是“孕沙成珠?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和“城市崛起?蚌埠近现代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7396.html
9.首都博物馆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日-2022年11月30日 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河日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13日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 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 京城旧事·老北京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
10.湖南博物院2024年展览计划@爱看展的你凤凰网湖南本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和甘肃省博物馆联袂策划,汇聚了来自甘肃省的200余件新石器时代彩陶精品,囊括了从大地湾文化时期到沙井文化时期跨越5000年的代表性器物,通过解读彩陶上的各类纹饰,展示先民审美情趣的变迁、知识观念的进步,诠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而探析早期信仰的初始面目与抽象化的象征符号的形成过程,旨在追寻华https://i.ifeng.com/c/8Wlds8wavGi
11.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本次展览共分为“龙之为字”“龙之形貌”“龙之历书”“人中之龙”“典籍载龙”五个单元,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之象征的“龙”的方方面面,为甲辰龙年增添一抹书香。 ▼ 丹青望河山——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天津博物馆藏·三大师精品力作真迹+数字画境展 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12.博物馆旅游博物馆看展览博物馆游学网-在线看展、活动预约、社区互动http://www.bwgyou.com/
13.上海博物馆东馆 10:00~18:00 17:00后停止入场,基本陈列免预约,除国定节假日外,周二闭馆 9:00~17:00 16:00后停止入场,参观需预约,除国定节假日外,周一闭馆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
14.安徽博物院天·地――倾听澳洲大地之声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展出时间:2024/7/2 - 2024/9/1 展出地点:安徽博物院蜀山馆(新馆)二楼 澳洲大陆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从沙漠到雨林,从海滩到丛林。其悠长的人类史,可追溯到最早的原住民。由ZAKPAGE公司的电影制作人爱丽丝·佩姬和尼克·拉恰伊扎克创作的沉浸式https://www.ahm.cn/Exhibition/
15.首都博物馆全新通史展惊艳亮相!带娃到底怎么去?怎么逛?看这份攻略盼望着,盼望着,改陈一新的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北京通史展,终于开展啦~展览定名“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出文物1100余件(套),近年来北京地区考古新发现、北京史研究新成果等在展览中有体现。 朵朵最近去看了首博新的北京通史陈列,接下来就把“保姆级”看展攻略呈现给大家。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020443_111488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