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文物”,有些问题不得不聊

有一件事最近冲上热搜,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竟然丢了2000多件藏品。

那些“背井离乡”的流失文物,它们怎么样了?

今天,有几个问题不得不聊。

1

文物有哪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这只是计入统计的官方数据,实际的数量可能更多。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专门陈列中国文物。里面沉睡着上万件石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书画、壁画、经卷、雕塑、丝绸服饰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几乎整个中国历史。

刻着“家国永安”的石枕,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情怀;原本栩栩如生的明代龙纹琉璃砖,身上多了几道扎眼的割痕;本是绚丽夺目的敦煌壁画,也留下了被强行剥离的痕迹,这些痕迹,成了文物身上永远的伤疤……

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在这里,关于清朝的历史印记似乎更完整,明艳、精细、刺痛般的完整。

大维德花瓶。图源:文汇报。

2

文物都怎么来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无论是哪一种,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劫掠或盗取得来的。

过去数十年间,许多曾被英国殖民或侵略的国家都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非法所得的本国文物,但大英博物馆经常用“英国保护外国文物”的可笑借口为自己的不当行径正名。

他们曾经大肆劫掠、公然展出“盗窃所得的文化财产”,文物损毁、遭窃的事件不胜枚举。归还非法所得的他国文物,让其回到原生文化环境彰显价值,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对世界文明的保护。

3

为什么一直不还?

中国日渐强大,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海外流失文物迟迟未归,为什么?

法律困境仍是阻碍文物回归的最大障碍。

1954年的“海牙公约”开流失文物归还先河,但法律实际操作性不强,相当于一纸空文。

就在中国人民满心欢喜,以为能够通过合法途径将流失文物收回时,再度面临3个难题:

首先,“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

其次,以英国为代表的“文物流入国”并未加入公约,它们或奉行所谓的“文物国际主义”、鼓吹“人类共同享有遗产”,为自己抢掠而来的文物珍宝辩解,或以公约与其本国法律冲突为由而拒绝加入。也就是说,公约对他们不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要实现流失文物“回家”,须对追索的文物定性,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搜集证据资料、法律依据,并与外交手段配合索回。而很多文物由于年代久远,能够证明其流失的证据很难搜集,这也成为法律技术上的瓶颈。

敦煌壁画。图源:大英博物馆网站。

4

还能还回来吗?

不可否认,文物归还“道阻且长”,但从不意味放弃争取。

多年以来,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追索这些流失的文物。

在我国多方长期努力之下,已与美国、意大利等24个国家达成协定,并逐步形成了外交谈判、国际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捐赠、商业回购、第三方斡旋等工作模式。

至今已有流失于美国、瑞士、德国等国的部分文物成功归还我国,引导两国间履行契约的路径为如今的“谈判”提供着借鉴。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上下而求索,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期待着那天:流浪的国家宝藏能在中国博物馆一尘不染的玻璃橱窗里焕发光彩,孩子们闪亮的眼眸里满是惊奇。我们在一旁看着这些“饱经沧桑的老朋友”:“欢迎回家!”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宝藏:中国文物探秘走进大英博物馆,我被这里的中国藏品深深震撼! 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中华文明的瑰丽与辉煌。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流传已久的传说。 “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这句话在我心中回荡,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期待。 这次伦敦之行,不仅领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167177592939197228
2.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那里都有哪些失落的瑰宝?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 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 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03 大英博物馆还有哪些 珍贵的中国文物? 康侯簋,又名沬司徒疑簋 出土于1931年的河南辛村 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礼器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96130003519336450
3.《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流浪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藏在这7家博物短片上线前期,正逢大英博物馆爆出藏品被盗,被多个国家要求归还本国文物,我们更加强烈期盼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加之走私、偷盗等不法行为,导致我国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 有人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走出,然而我国文物流落之所又何止是大英博物馆一家。 https://m.douban.com/note/854213633/
4.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究竟“收藏”了多少中国的文物? 我们如何将它们收回? 大英博物馆作为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馆藏数量超过了800万件 但最有名的 却不是英国本土文物 而是它的东方馆和埃及馆 就像大家猜的那样 这两所馆藏内的展品 几乎每一件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5.大英博物馆藏有23000件中国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笑着走出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 下列软件均已通过安全验证,您可放心安装 谷歌浏览器 QQ浏览器 360浏览器 热度:7 年份:2023 首播时间:20230903 语言/字幕:汉语 更新时间:20230903 简介:学长赵小浪上传的教育视频:大英博物馆藏有23000件中国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笑着走出,粉丝数242,作品数257,免费在线https://www.iqiyi.com/v_27k11z2m4mg.html
6.一图看懂大英博物馆弄丢哪些文物【一图看懂大英博物馆弄丢哪些文物】有着270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又被称为收藏英国所谓“殖民战利品”的仓库。馆内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大部分是被盗取、劫掠到英国。近年来,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频传,安保漏洞百出,疑似“家贼”犯案,大量珍贵文物下落不明,其保护文https://m.gmw.cn/2023-11/22/content_1303579059.htm
7.@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下一站,瑰葭路(归家路)!△大英博物馆,西周兽面纹簋。 △大英博物馆,元代的元青花玉壶春瓶。 △大英博物馆,明代河北清凉寺壁画。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之五个双峰骆驼的陶像。 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61155449673127893
8.图集拥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2019年6月03日,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明成化斗彩螭龙纹天字罐。 2019年8月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青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2019年8月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明代河北清凉寺壁画。 2017年2月15日,北京,即将开幕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部分展品的开箱布展。中英双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99387.html
9.揭秘大英百物展8件中国文物能否“回家”?听听专家怎么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将于6月29日起亮相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的“百物”中有8件来自中国,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康侯簋、商周时期的镈、东汉釉陶六博俑、唐代刘庭训墓的三彩文官俑、唐代龙首双耳瓶、元代青花瓷盘和中国产的太阳能灯具和充电器。这8件来自中国文物也是最受国内观众关注的,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7324
10.2024英国大英博物馆旅游攻略之中国馆中国馆图文介绍8.中国馆景点照片中国馆介绍: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博物馆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BritishMuseum-19261.html
11.大英博物馆十大馆藏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大英博物馆值得看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石雕 世界上最好的浮雕 争议最大最持久文物 馆藏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 帕特农神庙石雕,又称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原是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顶部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雕刻十分精美,亦是帕特农神庙雕塑中最精华的部分,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存大英博物馆,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品之一,有大英博物https://www.maigoo.com/citiao/list_77697.html
12.看完了这20套书,相当于走遍世界上百家博物馆,各年龄孩子都适合上河图童话版》独特视角看文物《国宝里的汉字》《奇思妙想一万年》《中国服饰通史》《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故宫里的博物学》文化遗产《时间的礼物》《打开故宫》《敦煌》《长城绘》《建筑的故事》综合推荐《和朋朋哥哥一起逛北京》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动物简史》《我看得懂博物馆》特别推荐《奇趣博物馆https://post.smzdm.com/p/a3gq9k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