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ingintheFieldofPost-Internet-Art
主讲人:克劳斯·默克尔(KlausMerkel),教授
主持:陈焰,教授
翻译:张錡玮,博士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山书屋(南山路210号,潘天寿纪念馆门旁)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
——引《东来信·携:2018–2019国际青年绘画展》巡展邀请函(LetterfromtheEast:2018—2019Inter—YouthInternationalPaintingexhibition)
主讲人克劳斯·默克尔教授用以上这段话作为开场白,来讲述他作为画家是如何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他开门见山地说,对于主题转换为客观形式的理解而言,“再生产/复制”(Reproduction)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就扮演了“关键角色”,无论这种转换发生在绘画还是其他形式当中,正是被称为“艺术作品”的这种事物的观念塑造了这种转换的中间地带。“复制”在这里,并非为了创造特定主题的可能性,而是为了在通常情况下学习关于“差异的本质”(德里达)的基本知识。认识到这点,有助于我们在绘画中摆脱“天真的原创立场”,从而进步成为观念性的信息“生产者”。默克尔教授认为,倘若我们将这些问题并置于新媒体和后互联网的时代,那么这就是绘画在今天的主要课题。因此,本次讲座的主题也可称为“当代艺术场域中的绘画图像”。
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1930-2004)
MasterSlaveSystem(afterglow)
在当代艺术这样个涵盖所有媒体的领域,默克尔教授说他八年来直以下术语来描述观念与技艺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的关系:“主从系统(返照回光)”。“主从系统”是个计算机信息科学术语,代表台主机和数台从属计算机所组成的以处理纷杂信息的系统性架构。为了形象化地描述这种由主到从、再由从到主的“集中—分散—反馈—集中”式的信息处理模型,默克尔教授添加了个颇具诗意的意象——经云层而漫射的落日余晖。鉴于系统构架中有主体的存在(主机/太阳),所有分散反馈的信息或者漫射的光线不仅仅具有自我指涉性,同时也构成了个相互指涉的关系系统,并且最终都回馈到主体,服务于主体的“再产/复制”(Reproduction)。因此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恰恰对应了佛教所谓的“返照回光”。
(彼得·奥斯本)
BrilloBox(SoapPads)布里洛盒子
AndyWarhol
Syntheticpolymerpaintandsilkscreeninkonwood
43.3x43.2x36.5cm,1964年
现代艺术博物馆:
TheMuseumofModernArt:
4.“南德语法”
SouthGermanGrammar
作为时代见证者,默克尔教授认为,他与绘画的特殊渊源,就是个从所谓的“德国绘画英雄”发展到通过“重复绘画”(repainting)来构建系统性绘画的过程。“重复绘画”乃至于以后数字化/互联网为参照系统而不断质疑绘画本身。默克尔教授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勾画了他过去四十年来作为名艺术家的作,简短地说,就是构建个自我指涉的替代模式,而不是寻找叙事性解决方案。在这部个艺术史中,自然少不了关于1980年代榜样们的那些绘画,尤其是制造了“德国绘画英雄”之类东西的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比如他的教授们:乔治·巴塞利兹(GeorgBaselitz)、马库斯·吕佩兹(MarkusLüpertz)和安塞姆·基弗(AnselmKiefer)以及作为他们反面的彼得·德雷尔(PeterDreher)。
KatalogbilderMonogramm画册绘画单色
KlausMerkel,个展现场
德国,科隆,1993年
KLAUSMERKEL个人网站:
Katalogbilder画册绘画彩色
德国,斯图加特,AnnetteGmeiner画廊,1993年
Models(Poseuses)女模特
GeorgesSeurat,Oiloncanvas
200x249.9cm,1886-1888
巴恩斯基金会:
TheBarnesFoundation:
作为“时代的记录”,默克尔教授又转向了的作品,谈起了他的作为展览装饰和背景的绘画作品——《永远回顾的作品》。他问道:幅绘画必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才有可能融入个(展览的)内在系统?进步说:展览究竟扮演了怎样的?默克尔教授随后例举了五个历史上的重要展览,它们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且最近都被“再产”了:
(1)2013年,普拉达基会重新推出了1969年的展览“当态度变为形式”(WHENATTITUDESBECOMEFORM)。
2013年,展览现场
威尼斯,普拉达基金会
图源:PublicAction:
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Prada
1969年,展览现场
瑞士,伯尔尼博物馆
(2)2014年,纽约犹太博物馆在它1966年的“初级结构”(PrimaryStructures)展览的基础上推出了“其他初级结构”(OtherPrimaryStructures)展览。
2014年,展览现场
纽约,犹太博物馆
犹太博物馆
TheJewishMuseum::
1966年,展览现场
(3)2014年,在汉斯-于尔根·哈夫纳(Hans-JuergenHafner)策划下,莱茵兰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艺术家协会推出了“非物质”展(LesImmatriaux),以致敬弗朗科斯·利奥塔(FrancoisLyotard)和特艾瑞·夏普(ThierryChaput)于1985年在法国巴黎蓬杜艺术中策划的同名展览。
德国莱茵兰与威斯特法伦州美术馆
KunstvereinfürdieRheinlandeundWestfalen::
1985年,展览画册
法国巴黎蓬杜艺术中
monoskop:PDF
-Documents-Catalogue,Vol.2:AlbumetInventaire.
(4)2015年,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它2005年的伊莱恩·斯图尔特文(ElaineSturtevant)的个展“残酷事实”(Sturtevant:TheBrutalTruth)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她的完整回顾展“绘画反复”(Sturtevant:DrawingDoubleReversal)此后在维也纳和柏林进行巡展。
2015年,展览现场
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
inexhibit.com
图源: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fürModerneKunst:
2005年,展览现场
indexmagazine.com
(5)2018年,纽约巴德学院海塞尔博物馆举办了个名为“成为艺术的条件1983-2004”(TheConditionsofBeingArt,1983-2004)的展览。这是两家画廊的联合艺术项,即由两名杰出的八十年代纽约艺术界代表——科林·代·兰德(ColindeLand)和帕特·贺恩(PatHeam)——联合推出。
2018,“成为艺术的条件1983–2004”,展览现场
纽约巴德学院海塞尔博物馆
纽约巴德学院海塞尔博物馆:
HesselMuseumofArt,BardCollege:
讲座的最后部分是默克尔教授介绍他参加过的两个属于这个话题领域的重要展览:其是2015年,波恩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后互联网艺术家作品展,参展人还有亚历德拉·多曼诺维克(AleksandraDomanovic)和因格维·赫伦(IngveHolen);其是2019年,伦敦画廊ProjectNativeInformant组织的后互联艺术家作品展,由DIS小组和朱丽安娜·胡克斯特(JulianaHuxtable)策划并参与。默克尔教授引导我们去思考以下问题:要成为反映/反思后数字时代的艺术作品,论它是关于未来的幻想,还是关于乌托邦场景的当代游戏,绘画的究竟何在?
écartArrière,展览现场
Bonn,Kunstverein,2015
波恩艺术家协会:
BonnerKunstverein:
Condo,展览现场
London,ProjectNativeInformantfeat.GalerieMaxMayer,2019/AusstellungmitKlausMerkel,JulianaHuxtable,DIS
讲座的最后高潮,是对法国艺术小组Obvious的简短介绍——这个艺术小组以创建人工智能绘画/印刷而著称。
Obvious的“宣言”
Obvious艺术小组:
2019年3月13日,讲座现场
杭州市,南山书屋
关于主讲人
克劳斯·默克尔(KlausMerkel)
1953年生于海德堡,1975-1980年在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988年至2009年在卡尔斯鲁厄、布加勒斯特、里昂和弗莱堡等多所美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2009年至今在明斯特美术学院担任绘画教授。其作品经常参与欧洲和美国各地的展览,并在当代绘画教学与实践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