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参观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青铜华章

就个人而言,在博物馆里,最喜欢看的是青铜器。

厚重朴实的大方鼎,造型特异的三星堆面具,各种各样的兵器、饪食器、酒器、乐器等等,透过时光穿梭而来。

凝视这些器物时,你会感受到几千年历史迎面而来。

1、三大青铜器

在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中,最显眼的当然是三大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大盂青铜鼎、子龙青铜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曾被释作“后母戊”,近期又有学者认为,应该为“司母戊”)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也是殷王武丁之后)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后母戊大方鼎,特地带上观众,体会一下它的体量。

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气势宏伟。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后母戊大方鼎纹饰华丽。鼎身四面的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特色。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身四面的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注意人的表情是愉快的,据说当时人相信被老虎吃是一种幸运。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耳侧以鱼纹为饰。

鼎耳外廓饰有猛虎食人图案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鼎足纹饰

后母戊大方鼎采用陶范铸造,鼎身和鼎足整体铸成,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后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后母戊大方鼎出土墓穴原状(摄于安阳殷墟王陵区)

此鼎于1939年3月被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盗墓挖出,后来为了防止日本人夺走,又把大鼎埋起来了。抗战胜利后,当地国民政府再次挖出,交给中央博物院。

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子龙青铜鼎

子龙青铜鼎据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是商代末期文物。

铭文"子龙",二字上下分布。"子"字在上,字体较小;"龙"字在下,以双线勾勒,似龙形,如一个尾部向右上盘卷的竖立龙形。

子龙鼎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立耳较厚,略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有三蹄足。

子龙鼎是现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目前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的青铜器,与后母戊大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

子龙鼎能现身国家博物馆,也颇费一番周折。

20世纪20年代出土后,很快被一个叫"山中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买走,此后一直销声匿迹。2004年,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了一次私人藏品展,"子龙鼎"在展览中露了面,并引起轰动。

2005年负责承办国家重点文物的专家前往日本,追寻"子龙鼎"的下落。对方得知我国要追回"子龙鼎"时,开出了上亿元的报价,不得不暂时放弃买回"子龙鼎"的想法。

几个月后,"子龙鼎"现身香港,专家马上前往香港。经过六七次的洽谈,买卖成交。2006年4月,在中央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子龙鼎征集回国。2006年12月,"子龙鼎"入藏国博,价值4800万元人民币。

大盂青铜鼎

大盂青铜鼎是西周康王时期贵族盂所作的祭器,又称廿三祀盂鼎,属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据传当时共有大小两件,小的现已佚失不见。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圆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口沿下一周饰以饕餮纹带。

盂鼎是西周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凝重,庄严和谐,纹饰和细部结构洗练而严谨,已没有商代青铜器的狞厉色彩,更具有礼制化色彩。

大盂鼎腹内壁刻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铭文大意为,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

相传此鼎於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郿县礼村,先后为岐山首富宋金鉴、岐山县令周庚盛、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所有。袁保恒得宝鼎后献给左宗棠。后左宗棠为感谢潘祖荫救助之恩,将此鼎献给潘祖荫。潘祖荫将这件宝鼎定名为“大盂鼎”,沿用至今。

抗战时期,潘家后人将大盂鼎和另一件家传宝物大克鼎深埋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大盂鼎的第八位主人、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将此鼎捐献给国家。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大盂鼎与大克鼎便陈列在馆内。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大盂鼎从上海来到北京,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最早的青铜器: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

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

3、商周之际的重要历史见证:利簋

4、妇好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甗是蒸食用具,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zèng,就是笼屉,底部有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高44.5厘米,器身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量138.2千克。

该甗由并列的三个大圆甑和一长方形承甑器组成。甑为圆形敞口,敛腹,腹两侧有牛首半圆形耳。

腹底内凹,有三扇形孔。口沿下以雷纹为地,饰由二夔纹相对组成的纹带,以扉棱相间隔,夔身上下饰以涡纹。

此器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是前所未见的商代大型炊具,迄今国内仅发现这一件,弥足珍贵。

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

青铜鸮

5、一组三星堆青铜器

6、四羊方尊

7、青铜“虎鎣

青铜“虎鎣(ying)”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陈设于圆明园。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0月英法联军大肆破坏洗劫圆明园文物,并将这座“万园之园”焚毁。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哈里·埃文斯将“虎鎣”劫掠回国,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4月底,青铜“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11月23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安全顺利地将“虎鎣”运回北京。

2018年12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虎鎣”正式入藏的移交仪式,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的珍贵文物,终于找到它的归宿。

THE END
1.服务欢迎您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 预约须知: — 、为提升观众参观体验,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措施。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采取全员实名免费预约参观。未满14周岁(含)的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代为预约,并与预约人同步核验入馆。 https://www.chnmuseum.cn/cg/
2.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通用13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1 8月9日,https://www.oh100.com/w/177893.html
3.私人博物馆如何申请国家补贴私人博物馆如何申请国家补贴更新时间: 2023-06-08 18:18:55 1.78万人浏览 律师解答 私人博物馆申请国家补贴,市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非国有博物馆专项资金申报书;参观人数统计材料;房屋租赁合同、发票;自有房产的,提供房产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其他。市文物行政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https://www.lawtime.cn/tuwen/693105.html
4.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5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1 https://m.unjs.com/fanwenwang/xdth/20190327144755_1941568.html
5.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怎么样 展览介绍 古爬行动物 古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恐龙公园 植物世界 人之由来 神奇的非洲 动物--人类的朋友 走进人体 实用信息 交通线路 参观须知 教育活动 历史沿革 荣誉及其他国家自然博物馆怎么样 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21.html
6.国家博物馆参观全攻略,省时省力国家博物馆参观全攻略,省时省力! 想要高效参观国家博物馆?这里有一份超详细的攻略,帮你轻松规划行程! 1 预约参观:为了确保参观体验和文物安全,国家博物馆实行严格的预约和错峰措施。未成年人(14岁以下)需由成年人代为预约,可通过国家博物馆官方公主号或网上预约系统进行。预约成功后,系统会自动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848796887198872663
7.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心得和教训,旅游攻略国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目前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端庄巍峨地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进入国博,宽阔的大厅,安静的环境,立即让人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国博开放的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分为南厅、北厅。可以扫描一个小程序,付费40元,收听讲解。而且有些文物铭牌上有二维码,扫描https://m.mafengwo.cn/i/21236893.html
8.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1】 今天我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真的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https://mip.wenshubang.com/guanhougan/385686.html
9.国家博物馆的观后感悟2015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161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