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为追索流失文物密织“大网”新华报刊

3月22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人们穿过钟阁走进古埃及文物展厅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被认为是近年来追讨文物成功案例最多的国家。自2011年以来,埃及追讨回国的海外流失文物近3万件。

文/《环球》杂志记者沈丹琳(发自开罗)

编辑/胡艳芬

近来,大英博物馆监守自盗丑闻曝光,约2000件藏品不翼而飞,使这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博物馆陷入信誉危机。

关于流失文物追索的世界难题也重回公众视野。8月底上线的自媒体短剧《逃离大英博物馆》一周内播放量即达3亿次,引发网络热议,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和美国大都会等西方知名博物馆均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希腊等文明古国的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非法劫掠流落海外。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被搬到英国;古希腊雕塑代表作之一《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被搬到了卢浮宫;去埃及看不到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和纳芙蒂蒂半身像,只能去英国和德国看。虽然中国、埃及和希腊等国多年来一直通过官方和民间的种种途径追讨文物,但由于这方面的国际公约缺乏强制执行的约束力,又受到“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干扰,文物追索之路变得难上加难。

尽管面临西方国家的重重阻挠,但中国、埃及和希腊等国并没有放弃追讨文物的努力。其中埃及更是想方设法密织追索文物的“大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不舍追索30余载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被认为是近年来追讨文物成功案例最多的国家。自2011年以来,埃及追讨回国的海外流失文物近3万件。2021年1月,美国圣经博物馆就一次性向埃及返还约5000件文物;2022年9月,美国纽约州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宣布向埃及归还16件珍贵文物,其中有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追索到的5件文物,包括可追溯至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101年的石灰石碑和法尤姆木乃伊肖像。

为追索流失文物,埃及成立了专门部门。埃及早在1835年就颁布了禁止运送文物出国的法律,并在1858年成立了专门的文物局,但在殖民统治期间,这样的举措几乎没有成效,珍贵文物仍源源不断流失海外。1983年,埃及颁布《文物保护法》,宣布私人持有或买卖文物为非法行为,并宣布所有具有文化意义且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物品都属于国家。

5月27日,媒体记者在埃及塞加拉地区举行的考古新闻发布会上拍摄一具彩绘木乃伊木棺

2008年,埃及成立了追讨文物的跨部门机制“全国返还被盗和走私文物委员会(NCRSSA)”,由该国外交部、司法部、国际合作部等机构的代表及总检察长组成。该委员会负责在各部门之间协调追讨流失文物的工作。2021年6月,埃及总检察长哈马达·萨维从法国接收了114件走私到那里的古埃及文物,这批文物就是在埃及检察机关与法国司法机关的合作下追回的。

对不配合追讨文物工作的海外机构,埃及态度强硬,拒绝与其合作。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西方著名博物馆均有专门的埃及馆,同时许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埃及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针对西方博物馆拒不配合返还文物的局面,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早在2002年就宣布,如果持有从埃及被盗文物的博物馆、大学或其他机构拒绝返还非法获得的埃及文物,埃及将切断与它们的科研联系,不允许它们在埃及研究考察或举办展览。

2009年,埃及用这种方式成功从法国卢浮宫索回5件文物。这些文物在古城卢克索的一处墓地被盗,卢浮宫明知这些文物来路不正,却仍然将它们买下。在卢浮宫表示拒绝归还后,埃及立即宣布断绝与卢浮宫所有合作,不允许其在埃及从事任何考古活动,并且叫停了正在进行的一些考古项目。两天后,卢浮宫表示同意归还。

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密切监控,阻止走私文物拍卖。埃及文物部密切监控佳士得和苏富比等国际拍卖行的动向,一发现非法获得的埃及文物,便想办法阻止拍卖,并积极追索。

2019年1月,埃及文物部发现伦敦的一家拍卖行将拍卖一块从卢克索走私的阿蒙霍特普国王石碑。在埃及驻英国大使馆和英国政府的协调下,拍卖最终被叫停,当年9月这块石碑回归埃及。

国际公约效力欠佳

目前国际社会追索流失海外文物应用最广的两个公约,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下简称“1970公约”),另一个是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颁布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以下简称“1995公约”)。但这两个公约的实际效力非常有限。

根据“1970公约”,文物是原产国的财产,走私出去的文物必须退还,但此前已经流失海外的文物不在此列。而“1995公约”对追索文物设定了追诉时限,通常为75年;另外,该公约不能约束非缔约国,而缔约国又几乎都是文物流出国。

基于此,针对一些流失年代久远、依据现有法律难以追讨的文物,埃及动用“软办法”,通过发动民间和学界力量施压,并以租借的方式劝说文物持有方返还文物。

2019年,已经卸任文物部部部长的扎希·哈瓦斯组建了一个由埃及和西方有识之士组成的团队,向包括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在内的文化机构施压,呼吁后者归还流失已久、依据现有国际法规无法声索的5件极为珍贵的文物——大英博物馆的罗塞塔石碑、柏林新博物馆的纳芙蒂蒂半身像、卢浮宫的登德拉生肖雕像、德国罗默尔-佩利扎乌斯博物馆的赫米努雕像、波士顿博物馆的安卡哈夫王子胸像。

哈瓦斯也知道,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单凭民间压力索回这些“镇馆之宝”是很难的。于是,他同时向国外著名博物馆提出租借埃及文物长期在埃及展览的要求,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德国的一家博物馆同意他的租借要求。

业内专家表示,埃及索回罗塞塔石碑等“镇馆之宝”的可能性极小,但在埃及方面的施压下,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于归还流失文物的呼声日高,一些博物馆可能会同意把比较不为人知的文物送回埃及。

多方合作,互帮互助

埃及还与一些重点国家(尤其是文物主要流入国)签署了打击非法文物交易的协议,将追讨文物纳入对方的法律体系内,利用别国执法部门追讨文物。

2016年12月,埃及与美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对从埃及进口非法文物施加了限制。谅解备忘录中最重要的条款是,美国政府必须将埃及政府指定名单上的任何文物归还埃及。美国还应向埃及提供文化资源管理和安全方面的技术援助。美国当年向埃及返还的9件文物就是在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HIS)以及入境和海关执法局(ICE)的帮助下追回的。埃及与法国和瑞士等国也签署了类似协议。

埃及还同附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合作密切,将一些重要文物列入红名单,一旦在博物馆发现红名单所列文物,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帮助流失国找回文物。

埃及还与其他国家互帮互助,形成国际追讨力量。在追讨文物方面经验丰富的埃及积极向其他国家输出经验,并帮助有困难的国家追讨流失文物。2010年4月,埃及牵头召开了文化遗产保护与遣返国际合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将受到文物走私负面影响的国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共同努力追讨文物。

2020年12月,埃及和伊拉克两国文物部长签署协议,双方同意通过经验交流与合作,共同追讨流失文物。2021年1月,埃及文物部宣布,埃及将帮助伊拉克追讨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被掠夺和盗走的文物。埃及文物部还对伊拉克人员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在其他国家追查被掠夺的伊拉克文物,以及证明伊拉克有资格追回这些文物的法律起诉方法。

THE END
1.788件古埃及文物运抵上博,2件展品率先开箱亮相这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展览将持续13个月,向观众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及其最新考古发现,推动中埃文明互鉴。文物飞越重洋顺利抵沪为正式开展打下重要基础6月16日凌晨,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kxMDk4NA==&mid=2652334538&idx=1&sn=f22e4a276a73e26d9758d0e41c3e601d&chksm=bc5e1fcbcc39e73d1f1ec0cba2d6fbe5526b6a7b191808b63284493b67dc891631288b6653b1&scene=27
2.抵达上海!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都来了古代艺术澎湃新闻三周时间,788件古埃及文物要从埃及搬到上海……最高的一件石雕文物麦伦普塔站像,高2.4米,重2吨…… 埃及国家博物馆偌大的展厅宛若一个“大工地”,贴着上海博物馆封条的板条箱遍布展厅,法老埃赫那吞半身像正在装箱,有在埃及旅游的中国网友感叹,“为了上海的大展,偌大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感觉要被搬空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53773
3.[中国新闻]埃及国家博物馆展出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中国新闻]埃及国家博物馆展出考古遗址出土文物 选集 更多 《中国新闻》 20241207 12:00 《中国新闻》 20241207 07:00 《中国新闻》 20241207 04:00 《中国新闻》 20241207 03:00 《中国新闻》 20241206 21:00 《中国新闻》 20241206 19:00 《中国新闻》 20241206 18:00 《中国新闻》 20241206 12: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336/2ba491e2d9a14ac9b2179ea49289a8df/index.shtml
4.古埃及国宝展今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一个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苏省演艺集团主办,北京倍思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协办的“走进金字塔——古埃及国宝展”,于2003年12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1个月,预计2004年1月5日闭幕。 这是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古埃及文物展览。本次展览的展品共143件,是埃及政府提供外展https://news.sina.com.cn/c/2003-12-05/11542293494.shtml
5.一周观展古埃及大展开幕倒计时,最大规模华嵒真迹集结备受关注的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已进入开幕5天倒计时,此次展览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将共计展出800余件文物,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 在广东,迄今为止华嵒真迹最大规模集中亮相的“空谷之音——华嵒绘画艺术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展览集结了8家博物馆单位近70件/https://i.ifeng.com/c/8bD4lFVgy1j
6.上海博物馆埃及文物展埃及的国宝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这次展出中,会有一些非常出色的文物,堪称埃及的国宝,收藏于埃及的各个博物馆之中。本文是我作为一个纯外行的、业余的观众的角度聊一聊埃及的国宝和埃及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果在这次上海博物馆的展出中看到了,想必也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呢! 当然本次展出的参展文物绝大多数都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本文根据我https://m.douban.com/note/863708249/
7.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收藏 本帖全文贴出北京大学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颜海英教授于2006年在《中国历史文物》(现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中发表的《国家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收藏》一文,以飨观友。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252995
8.古埃及文明大展上海博物馆部分文物图示按照时间的脉络,由远及近排列各种文物。。。 涡旋纹陶罐 陶、颜料 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5300一前3000年) 埃及国家博物馆 带有赛门凯特王名的石碑 第1王朝(约公元前3000一前2890年) 阿拜多斯出土 埃及国家博物馆 奥赛里斯三神像 石灰岩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 https://www.meipian.cn/57mj8yyr
9.探访埃及亚历山大国家博物馆历史文物琳琅满目4ByaVAAfJoUgo.huanqiu.comzh-Hansgallery探访埃及亚历山大国家博物馆 历史文物琳琅满目当地时间2023年3月2日,埃及亚历山大,探访亚历山大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来自古埃及、古罗马、拜占庭和伊斯兰时期的1600件历史文物,展出古埃及国王的雕像和古罗马皇帝的雕像,以及反映埃及文化和艺术的文物。/e3pmh1tuv/e3pn7g2vahttps://m.huanqiu.com/gallery/4ByaVAAf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