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里“逛”博物馆:让古文字“活起来”甲骨文文化

抖音里“逛”博物馆:让古文字“活起来”

一个人戴着羊角状的头饰,以走路姿态展示了“美”;静坐在床边梳妆打扮的女子,代表着“妆”;下雪、下雨、下冰雹的动画则由“雪”“雨”“雹”三个字的甲骨文改造而来……几个简单动作的线条,便将抽象文字的释义通俗易懂地展现出来。

从甲骨到竹简,由绢帛至石碑,再行文至于纸上,历经三千余年的演变的汉字,在一横一竖、一转一折中形成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形。

如今,一群爱好传统文化、擅长新兴科技的年轻人,正尝试着穿越时空,在一笔一画中探寻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魅力,将这些古文字以“活起来”的姿态呈现在短视频中,同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呼唤着人们对璀璨文明的向往。

用甲骨文动画还原3000年前的世界

点开“博物汉字”账号主页,丰富的系列视频,持续的创意产出,古老汉字与现代动画碰撞燃烧的奇妙化学反应,将“博物汉字”推向了一场高潮。

这些极富专业性与益智性的解字视频背后,是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90、00后组成的年轻团队。他们从一年前开始研究甲骨文字体,起初尝试用图文的形式解释一些常用字的甲骨文写法,但很快便发现,这种静态的形式无法生动展示甲骨文的含义,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那么能不能让文字动起来呢?团队尝试了第一个动图“爽”字,在甲骨文里,“爽”像人腋下有火,表示光亮,仿佛一个人提了两盏灯。

这种肯定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信心,他们开始以大众视角挖掘甲骨文中比较有意思的字形,“大家虽然对甲骨文比较陌生,但有时候又会感觉某几个字形很有意思,我们就是将这些一眼看过去就比较有意思的字形摘出来,放到一个“选题池”中,再挑选着进行动态的甲骨文和表情包制作。”博物汉字的运营人黄丽洁介绍道。

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的意义却不止于此。为了将最古老的甲骨文字和传统文化更紧密地结合,黄丽洁所在的团队开始尝试用甲骨文演绎四大名著《西游记》或者《三国演义》,以及广为人知的古老中国神话。

他们首先选择了西游记。作为一个本身偏冷门的话题词,“博物汉字”更希望甲骨文能够和一些大的IP结合起来,“甲骨文里的字形是千变万化的,西游记里的人物也是千变万化的。”

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身穿虎皮半裙翻起一个筋斗“云”,婀娜多姿的“嫦娥”旋转作“舞”,片头曲中奔腾的马儿有近十种形态……

“我们最开始的创作方向,就是把握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群更愿意看什么样的内容。”黄丽洁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更愿意把甲骨文置身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回归我们内容创作的主线‘3000年前系列’,让组合起来的甲骨文图形去演绎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

作为“博物汉字”账号的运营负责人,黄丽洁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创作的内容层层递进的,大众对于他们的认知也是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最开始看到表情包,大家只是觉得我们把甲骨文做得非常有意思,后来做甲骨文名著的时候,观众的反馈就是:哇!甲骨文还能这样玩,因为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也从未预想过的内容表达形式,直到现在去用甲骨文去还原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大家的感受就是两个字,‘震惊!’”

一场从爱好到职业的神奇体验

毕业之后进入职场,她将这份热爱转化成动力,从国风到汉服,一直走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直到2021年入职汉仪字库公司,她结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对待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挖掘也达到新的高度。

“我们的团队属于汉仪字库公司,扎根汉字领域30多年,本身在汉字及甲骨文方面的深厚积淀。”于是这群年轻人生出更加大胆的想法:我们只要谈起来汉字文化就绕不开甲骨文,为什么不直接选择甲骨文方向呢?

“大家对甲骨文不熟悉,有距离感,也比较敬畏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不敢主动去接触。”黄丽洁认为,只要大家主动愿意去接触,就会发现其实甲骨文很有意思,“就像十年前的汉服一样,会迎来‘甲骨文的春天’”

黄丽洁发现,众多的知识创作者活跃在这片蓝海中——甲骨文、古建筑、海洋生物、气象风暴等小众冷门学科的教师和爱好者,都在用抖音做科普,并且在这里找到了感兴趣的受众。

他们也决定让甲骨文“活起来”。

漫长的研究与调查工作后,这个专注于甲骨文文化传播,致力于让古文字“活起来”的账号——“博物汉字”在2022年夏天正式诞生。

从短视频到博物馆甲骨文传承遍地开花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甲骨文的书写,透视出独有的东方美学基因,简洁的笔画之间,汉字结构美感的起源清晰可见古人造字的智慧以及对诗意的追求变得具体可感。

黄丽洁认为,只有真正看到、切身体会,才能感受到甲骨文所蕴含的真正魅力,“线上的宣传之外,我们还是需要扎根土地、回归大众,也希望能更深一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他们在线下发起过甲骨文资格考试的活动,在2023年厦门的甲骨文文化节中,“博物汉字”设置了一个小小的互动区,放着甲骨文的印章,甲骨文的读物,还有甲骨文和简体字对应的翻翻乐,他们还给观众们发放甲骨文试卷,附近的居民、年轻人、游客带着自己的孩子纷纷前来参加活动。

“效果最好的居然是做试卷。”黄丽洁敏锐地发现,大众对甲骨文的热情和求知欲,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

这个发现让她非常惊喜,也激发了团队将甲骨文从线上到线下推广的信心。“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把对甲骨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互联网上,而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实地触摸感受到。”

黄丽洁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与后浪出版社合作策划一款图书——一套适合少儿的甲骨文漫画读物,如果顺利的话应该是在今年5、6月份就会上线。

“我们的账号叫博物汉字,也包含着希望能够将汉字与传统文化、与世间万物都产生一种连接,尤其是希望跟博物馆的这个圈子也产生一些连接。”黄丽洁表示,作为国风文化的一个爱好者,她其实能感受到,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现在是一个空前高涨期。

“抖音作为大众平台,潜藏着大量科普需求,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让大家对高深晦涩的甲骨文感兴趣。”黄丽洁认为,短视频平台中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体量,还有更加丰富的用户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大众,“再走进线下就会更加容易。”

那么如何抓住这个热情期,将这些古老文字的魅力呈现给受众?这是“博物汉字”团队一直寻觅的方向,除了趣味生活的动图表情包,他们也不断尝试举办甲骨文字的文化节,以及联合博物馆、展馆,举办甲骨文字的活动展览。

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一场与安阳殷墟的合作展览,将会让甲骨文字的传承与传播走向新的高峰点。

THE END
1.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7篇)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7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博物馆观后感 1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42351.html
2.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精选23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10 军事代表着一个国的实力,科技代表着一个国的未来。它使我们敬畏;使我们向往;使我们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有幸和九班一起参观军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 来到军事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一个特殊的展馆——轻武器展览馆,里面展览了各式各样的枪和弹。那些都是不同年代的,不同样子的,不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3421740.html
3.博物馆观后感作文(精选16篇)导语: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博物馆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博物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784098.html
4.参观博物馆有感(精选25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6 开学典礼上,我参观了自然博物馆,看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我走进了一个学习的世界。里面有地球的生命,有昆虫,还有蝴蝶。有很多很多的动物。动物有两类:一类是生活在水里,一类是生活在陆地上。 三楼有很多东西,比一楼和二楼还要多,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是多么有趣。 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963412.html
5.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一些参观者把博物馆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点,以逛景点的心态走进博物馆,呼朋唤友、高声喧哗、随地坐卧、随意拍照、乱摸乱碰,不顾别人感受和馆内禁令随意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却忽视了保护博物馆内应有的静雅和秩序。甚至发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极端低级”的不文明行为。 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6.陪孩子逛博物馆的心得句子1、今天陪伴孩子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真是收获颇丰 2、陪伴孩子漫步博物馆,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憧憬,在此刻交织 3、看着千年艺术品,我们感慨时代的喧嚣,陪孩子静寻历史的痕迹 4、我们一同走进博物馆,探索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熏陶,真是收获满满啊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753807243070857521
7.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逛博物馆文案短句干净→MAIGOO知识摘要:逛博物馆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人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和人类的智慧,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确实是一个值得分享的时刻。以下是一些适合在朋友圈发布的关于逛博物馆的朋友圈说说,如果你去了博物馆却不知道怎么分享自己的感受,不妨可以参考看看。 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NzQ2.html
8.逛商场里的“丝绸博物馆”感受服饰自然之美近日,“衣尚自然:服饰的自然之美精选展”在杭州大厦国丝·时尚博物馆开幕。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的展览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跨越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分为美和责任两部分,展示了设计灵感来自于自然美和取材于自然的古今中外服装与服饰,展览旨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时尚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们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2/9/16/art_812268_59065500.html
9.北京必去的9个博物馆,去狠狠感受国家级的震撼北京必去的9个博物馆,去狠狠感受国家级的震撼 逛博物馆既能涨知识,还能遛娃增加趣味互动。当遇上雨天、太热或太冷的天气,还能避开风吹日晒雨淋~ . 【 北京9个必去博物馆/美术馆 】?故宫博物院?故宫出品,必是精品,大热门不必多说展厅主要集中在珍宝馆、钟表馆、雁翅楼等处门票:旺季60,淡季40,提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199394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重庆哪些博物馆值得逛?去这13座特色博物馆,感受重庆的前世今生渝中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点击进入 渝中区:重庆湖广会馆》》》点击进入 渝中区:红岩革命历史https://go.cqmmgo.com/forum-233-thread-174611589442383959-showthread-27534387-puid-27534387-1-1.html
11.游博物馆有门道?文博专家谈如何带青少年观展带孩子从身边的博物馆逛起,感受多种博物馆之美 当下,大馆以文物取胜、小馆做精品特色,面对如此庞杂的博物馆资源,什么更适合青少年?落鑫表示,自己曾经到挪威、爱尔兰、瑞典等国家进行访学,发现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不论城市的大与小,都有一个针对社区的小型博物馆,保存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展示当地的艺术品。因此,落https://edu.sina.cn/2023-05-19/detail-imyuihuw4137012.d.html
12.在博物馆逛五个小时是一种什么体验?(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在博物馆逛五个小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 1短:用短短五个小时来参观经历了千年岁月流转的古文物是远远不够的。好在这有限的五个小时,也足以让我有一次沉浸式体验 2大:湖南博物院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展厅众多且宽敞,常设的展馆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仅逛完一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03080/
13.逛博物馆住好酒店体验端午民俗,端午假期人们玩了这些好玩的来自驴妈妈的数据显示,也有近40%的游客因防疫谨慎态度,选择本地(省)游。假日期间,本地人游本地玩出多样乐趣,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所,空气流通、视野开阔的户外景区,游客们纷纷排队登记,测温后有序游览。 客群方面,90后成为最积极的“玩乐”人群,00后不甘示弱,游客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家庭出游占比最高,举家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263529.html
14.博物馆里过大年感受别样年味文博院所向民众发出盛情的文化邀约,不少人也选择欣然赴约。在不少人的春节假期行程单上,“逛博物馆”已是必选项。或携家带口,或与好友结伴,来博物馆感受别样年味,已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过年新选择。“博物馆里过大年”,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项新年俗。 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40208/363dd193b4d9484ab3eaaf6ca3d2bef3/c.html
15.杭州气质最佳博物馆推荐,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古建新闻资讯来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吧! 1、浙江省博物馆 论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可以说是浙江博物馆届的老大——馆藏文物有十万余件。 这里比较有名气的展品有: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https://www.bshib.com/mobile/news/show-119856.html
16.m.dbw.cn/lvyou/system/2016/10/12/057405344.shtml2.去博物馆感受万年历史 陕西博物馆收藏着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文物,博物馆里浓缩着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华,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不可缺少的去处。 陕西博物馆 门票:免费 交通:乘坐5、24、27、游8路等公交车在“翠华路(陕西历史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https://m.dbw.cn/lvyou/system/2016/10/12/057405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