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继续紧紧围绕名胜区管委会中心工作任务,抓住杭州亚运这一重大战略契机,以弘扬宋韵文化为重点,深挖馆藏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博物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集宋韵文化,做强系列品牌活动

擦亮青少年三大教育品牌。今年,博物馆以“宋韵迹忆”为主题,继续推出三大品牌赛事——杭州市第十一届青少年西湖明信片大赛、杭州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生陶艺大赛、第十三届“童画杭州名人”主题绘画大赛。西湖明信片大赛与陶艺大赛同步启动,以“宋韵杭州”为主题的历届明信片与陶艺优秀作品展同步开展,得到“人民网”“浙江新闻客户端”“橙柿互动”“钱江晚报”“杭州第二课堂”“杭州网”“天目新闻”等媒体全方位报道,同时被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转发。西湖明信片大赛已完成决赛,中小学生陶艺大赛已完成初赛、复赛,第十三届“童画杭州名人”大赛即将启幕。

打造社会教育新品牌。以“宋韵迹忆”为主题,推出“乐游南宋官窑”AR陶瓷文化研学、“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研学课程、“苏东坡传说”国家级非遗研学课程,共开展系列研学活动50场,3000余人参与,广受好评;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文化体验空间,推出“南宋官窑·非遗文化体验空间”“宋韵生活·文化体验空间”,以“微型主题展+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共走进5所中小学校,吸引了9000余名师生参与;推出“宋韵寻踪”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5期活动,线上、线下参与活动超过10000人次,参与人群以大学生、亲子家庭、文博爱好者居多,反响热烈。

重视非遗传承。“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项目成功入选首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积极培育“苏东坡传说”“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两项非遗项目传承人,三名传承人入选首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第十七届杭州市“公民爱心日”吴山广场的公益活动,通过南宋官窑·非遗文化体验空间、市民领取爱心陶艺漂流瓶、利用AR技术再现南宋官窑制瓷工艺、南宋官窑非遗技艺拉坯体验,让市民朋友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

二、立足三大文化,文物保护研究不断深入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完成苏东坡纪念馆陈设提升工程,试开放后,馆内数字化陈列、“智慧场馆”与“无障碍场馆”的建设获得了市民游客一致好评;完成张苍水先生祠修缮工程;基本完成唐云艺术馆展陈提升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场馆整体内部环境,打造智慧化展陈设施,目前正在对文物储藏室进行改造提升;完成西博总馆官窑馆区“南宋官窑历史文物陈列馆”建筑紧急抢修工程;完成龙窑遗址保护建筑屋面修缮工程;积极推动南宋官窑馆区整治提升工程、“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保护工程、西博总馆安防系统提升改造工程、西湖博物馆文物库房提升工程前期工作。

夯实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健康码、场所码查验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及制度建设,开展系列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即查即改,整改率100%;强化安全培训宣传工作,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报、发放知识读本和宣传手册等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反恐演练、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微型消防站队员培训、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等学习培训工作;加强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主要领导带头值班制,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稳步推进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最新制度,完善管理、查阅等流程,强化档案工作规范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及时整改各类隐患,强化保密措施;做好档案收、管、用工作,收集整理管委会2021年度各类档案,共计文书档案2061件,业务档案152卷,专题档案59件(其中新冠肺炎专题12件,党史学习教育专题47件),照片档案4卷,实物档案14件(其中光盘7件,印章7件),同时做好档案查阅工作,共计借阅利用44次,累积借阅文件63件。

三、优化社会教育功能,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精品展览层出不穷。全年共策划及引进临时展览共12场。推出“宋韵文化”主题的原创展览,如《跟着苏东坡游杭州——青少年教育体验展》《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展、《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以研究为础,打磨优质临展,推出《天堂之城印象——西方人眼中的近代杭州·西湖》《百年织锦绘西湖——西湖织锦精品展》《千帆之下——唐宋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众生相》《三十·蜕变——南宋官窑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展》;引进《湖上清风——西泠五友书法篆刻邀请展》《元启——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网络与游戏系2022年毕业作品展》《“喜迎二十大,颂扬新杭州‘五彩缤纷·中外艺术名家画杭州’”交流展》《西湖之光——诗书画印大展》等。其中,“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说明牌获得全省博物馆十佳展品说明牌推介活动“优秀展品说明牌”,“金石之味——馆藏章太炎藏金石碑帖与钱币展”海报获“全省博物馆展览海报十佳案例推介活动”十佳展览海报。

宣教方式持续创新。2022年“名人讲堂”结合即将推出的《千帆之下——唐宋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众生相》展,引进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学术资源,邀请四位国内知名学者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打造四场精品访谈式讲座,以直播和B站视频进行传播,第一讲、第二讲广受好评,点击量创新高,第三、第四讲将在12月底前推出;承办“文事集——西湖西溪宋韵生活节”,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获评“2022年西湖西溪宋韵人文空间”,《赴一场南宋宫廷美学之约》项目获评“2022年西湖西溪宋韵精品项目”。

做优社会教育。截至11月底,第二课堂共刷卡29933张,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280场,馆校联动开展活动5次,除推出三大青少年品牌赛事、研学课程、流动的博物馆空间外,开展“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展”配套社教活动76场,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推出“寻宋韵、喜迎二十大、文明出行”主题夏令营活动,让“小候鸟”深入学习了解西湖文化遗产知识,共有170名“小候鸟”和带队老师参与,举办“喜迎国庆,共庆华诞”红领巾奖章初级章校外争章主题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庆为契机,让少先队员们在寻宝探珍游戏中了解和学习西湖文化,培育青少年核心主义价值观。

优化志愿服务,成立“非常西湖”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志愿服务队,共安排志愿服务851人次,开展专题培训5次,完成新志愿者招募3次133人报名,提供公益导赏、协助体验活动120余场,全年志愿服务时长达6808小时,服务人数130847人。其中,由博物馆组织策划,志愿者协助实施的“‘宋小西’助力‘双减’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2年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铜奖,市级银奖,该项目实施近两年来开展线下活动15次,宣讲学校师生超过2000人,开展“宋小西云上博物馆”活动6次,通过直播课、短视频、“文物之声”电台专栏等活动形式辐射受众超过8万人,在“宋小西带你逛博物馆”活动中,接待中小学校350余所,服务青少年超过30万人次,真正做到了助力“双减”,多方面提升青少年素质。

四、拓展发声渠道,讲好西湖故事

做优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331”考察调研两周年、“践行嘱托十年间”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以景区疫情防控、迎亚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推进一体化保护等重点工作,多渠道实现宣发;持续挖掘中秋拜月及各类主题花事活动、宋六陵考古成果展、宋韵千年——百馆联动等系列主题展览特色亮点,展现西湖西溪独特韵味。

五、党建工作精益求精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线上线下学习,定期通过读原著悟原理、书记上党课等方式开展集体学习,同时利用学习强国和西湖先锋APP进行理论学习;加大党员教育投入,订阅整理学习资料,如《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召开党建业务培训会,提升各支部班子成员支部工作业务水平;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提高支部凝聚力,如组织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开展外出参观学习等;加强社区共驻共建,与净寺社区等共建单位开展丰富的共建活动。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将继续以“迎亚运”为契机,以推动宋韵文化传播为导向,做好西湖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现将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不断完善藏品管理工作。完善藏品管理制度,做好文物清点保养维护、定级、建档、征集等常规基础工作;以文物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馆藏文物文化资源,形成以西湖文化、宋韵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文化四大文化为核心的收藏研究体系,争取在2023年底出版馆藏精品图录(第一部);做好藏品寄存工作;做好藏品征集工作。

推进文保工程建设。2022年度苏东坡纪念馆陈设提升工程、唐云艺术馆展陈提升工程项目、张苍水先生祠修缮工程三个工程项目已完工,2023年度将完成工程审价和财务决算工作;积极推进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保护工程项目、西博总馆南宋官窑馆区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进程,争取早日立项;完成西博总馆安防系统提升改造工程;推进西湖博物馆文物库房提升工程立项。

二、提升博物馆软硬件实力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博物馆工作建设,激活机制,探索博物馆特色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强化人才教育培养,依托博物馆现有人才资源,强化日常培训考核,做好亚运会专项业务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加大人才引进,继续通过公开招聘、交流等方式引进高素质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学术专业性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安全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围绕杭州亚运会,每季度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及时整改隐患问题;抓实反恐、消防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演习,不断提升安全保卫的能力;严格落实防疫工作,保障游客、职工生命安全;优化提升各馆区卫生、绿化等环境。

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在立足本馆实际的情况下,采用全息投影、AR等先进技术,增加数字化展示内容,丰富展陈形式内容,强化观众交互体验;在总馆安防监控系统基础上尝试发掘系统数据的附加价值,结合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尝试开发适用于自身实际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博物馆在日常管理、运维方面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持续擦亮活动品牌

举办第十二届青少年西湖明信片大赛、第十六届中小学生陶艺大赛、第十四届“童画杭州名人”绘画大赛三大青少年品牌赛事,面向全市中小学生,通过绘画、陶艺等形式,以赛事促进馆校共建,实现教育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

全新策划“流动的博物馆”文化体验空间。推出“走近身边的世界遗产”西湖主题文化空间,主要内容为西湖十景、西湖节俗文化等西湖小讲堂,配套课程举办西湖诗词吟诵挑战赛,结合假日小队设计博物馆研学学习单,升级雕版印刷、寻宝探珍互动体验项目;推出“走近,苏东坡”非遗文化空间,通过展示苏东坡的在杭政绩、轶事及传说故事,宣传苏东坡,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并配套互动项目——表忠观碑的碑拓体验等,积极传播、推广“苏东坡传说”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校园中培育小小传承人。

深化杭州市红色影视基地建设。在七一、八一、十一重要节日,进行红色电影展播;结合市少工委红领巾争章、红领巾e站、市文明办红色根脉活动,推出爱教基地打卡活动;与学校大队部、社区文化站联系,送电影展板、光盘进校园、进社区;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开展红色电影中的党史宣讲活动。

四、活化宣教方式

2023年,西博总馆将以迎亚运为核心,推动宋韵文化传播,围绕西湖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文化展示,做好原创特色展览的策划与落地。通过策划《亚·韵——杭州亚运会文化特展》,梳理杭州历史文脉,展示杭州三大遗产特色,并将着力点放在西湖元素的挖掘和展示,重点突出杭州亚运会中的西湖角色和西湖力量;通过策划《梅韵鹤魂——林和靖与西湖文化特展》,系统梳理宋韵文化代表之一林和靖与西湖的渊源,以梅花和西湖角度切入,全面展示西湖遗产要素之隐逸文化;推出《文荟江南——宋代文人生活图景展》《夜宴——敦煌的宋韵时空》等宋韵特色展览,展示杭州城市文化和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宋韵”为主题开展2023年度“名人讲堂”,拟邀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包伟民、中国宋史学会会长李华瑞等宋史研究学者就宋代的城市文明、政治结构、经济制度、文化品位等各方面举办四场讲座,以线下录制、新媒体平台推送的方式,传播宋韵文化,讲好杭州故事。

孵化“迎亚运品宋韵”红领巾志愿者文化传播项目。计划依托“流动的博物馆”文化体验空间开设一批馆校共建“亚运小志愿者工作站”,小志愿者们既是宣讲员又是工作站的管理员,通过“微型展览+文化体验”的活动形式,在校园里培养“传统文化守护人”,形成“童言文化、宣传亚运”良好氛围。

五、拓展多渠道发声,讲好西湖西溪故事

拓宽平台,注重高端展示。利用西湖西溪得天独厚的宣传资源,进一步构建起中央、省市大宣传格局,壮大主流舆论。在中央主流媒体互动合作上下功夫,讲好西湖西溪故事;在省市主要政务服务号上下功夫,发出西湖西溪好声音;在各级媒体融合上下功夫,展示西湖西溪新发展;抓实宣传载体,延伸宣传触角。

六、强化理论学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突出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博物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筑牢组织基础,提升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党内制度,不断夯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贯彻执行,充分调动各个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丰富党内组织生活;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的示范表率作用,在结合实际工作深化研讨上多下力气,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THE END
1.?文化博物馆国际海报展呈现创意图像之“无域”上图:“无域──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2024”展场一隅。下图:“商业与广告”组别金奖作品《实用之美》。 【大公报讯】香港文化博物馆正在举行“无域──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2024”,展出155组来自世界各地设计师的得奖及入选海报作品,以及评审的个人创意作品,透过平面设计与观众一起穿越创意图像的无限界域。 https://www.takungpao.com/231106/2024/1210/1039377.html
2.2024年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海报设计年度推介活来自设计竞赛网2024年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海报设计年度推介活动 L设计竞赛网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3 公司 设计竞赛网 ü 简介: 设计竞赛网(http://www.shejijingsai.com)是以设计竞赛资讯分享为核心的https://weibo.com/7436638755/5110044892594952
3.今日封面丨爆火文创的“出圈”密码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文创产品被追捧热议,有的还供不应求。这些博物馆里的文创产品,设计感十足,品类丰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它们是如何以小巧之姿,圈粉无数的?小小文创产品频频出圈背后的密码究竟又是什么呢? 在文创出圈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一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让文创产品拥有持久的吸引力,进http://lanjingshare.qtvnews.com/share-html/lanjing/share/newsDetailsLj.html?id=16339933
4.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河北博物院邀您共享“文化大餐”积极响应今年“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河北博物院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系列文化传播活动,向社会呈上一份有关“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思考,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来融入社会发展,实现新作为。 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133d74f7-c515-454c-a29c-9c598e4c0f93&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5.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课程思政优秀作品线上汇报展第一季▲《辽沈战役纪念馆文创》 书籍与交互媒体设计工作室 2017级 郭舒萌 李雨珊 指导教师:李嵘 于小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百年历程》 视觉创新设计工作室 2016级 李宛真 王鑫洋 指导教师:刘亚璇 白新蕾 博物馆设计类 作品展示 ▲《抗日战争数字展厅 》 https://www.lumei.edu.cn/info/1171/5162.htm
6.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线上展览——中国青年网“周秦汉唐”系列课程12期;利用官微推送系列精美文物图文和“青铜”“金银”“玉杂”“壁画”等多个文物宣传专栏,已推送图文10余篇、浏览超过30万次,其中“当文物宅在家”在线阅读达到1.7万次;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博物馆文化小使者”活动,利用自媒体以海报绘画、诗歌文章、吟咏诵读、音乐舞蹈等形式向“最美逆行者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gzy.youth.cn/qsnag/zxbd/202003/t20200312_12235934.htm
7.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这些博物馆获奖了5月17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在重庆长寿举行。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十佳文博海报”“十佳文博短视频”“中小博物馆提升优秀案例”“博物馆志愿服务案例”“数字文物创新应用案例”等奖项新鲜出炉,它们分别是—— 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47140
8.比实地还带感!8座VR线上博物馆,好玩到不想睡觉!目前,卢浮宫VR线上展览共有5个:从远处——旅行之物、艺术家的问世、权力游戏、运动中的身体、创始神话:从赫拉克勒斯到达斯·维德。不过,VR展览仅是卢浮宫展览的一小部分。 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wps/portal/hermitage/panorama/ https://travel.ifeng.com/c/8FMUpeAYc7o
9.博物馆文创真的不能看因为看了就种草国内我最常去的博物馆其实也只有国博,一是常设展的藏品数量之多,每次看都觉得看不完没看够。二是因为免费,而且每次提前网上预约还可以免排队,非常方便。不过最近为了写这篇【好好玩儿】搜集信息时才发现,线上文创店除了出名的国博、故宫之外,非常值得推荐的还有几家,包括1家城市博物馆、1家省级博物馆、1家国外https://www.douban.com/note/690744440/
10.国庆中秋8天假,海丝泉州准备了100+打卡活动!地点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四楼 邀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刘莉及越南艺术家Ngoc Nau围绕海南岛独特的海洋族群—疍民女性、越南三府四府信仰与妈祖(天后)信仰的关联进行线上讲座,并开展线下沙龙活动。 05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0-09/27/content_7058770.htm
11.5.18国际博物馆日湘博线上线下活动精彩亮相~湖南博物院参与方式:线上预约 碑帖古韵·传拓千秋现场活动 打造复合式文化教育,满足多年龄段活动需要,湘博教育中心结合“烟云尽态——湖南省博物馆藏《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设计推出碑帖古韵·传拓千秋现场活动,在展览尾厅,观众们就可以现场通过传拓体验,品味传拓之趣味,感受传统书法艺术之美。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8863
12.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活动地点:贵州省博物馆与线上分享 3.民族风格插画分享会 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结合同时开展。 “民族风插画分享会”特邀《图话贵州》品牌创始人兼插画师冯婷女士,契合贵州特色多元化民族主题为核心内容畅谈创作心路历程并进行现场互动,展现创造民族多元化作品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172003.html
13.上海博物馆2024年清明假期开放公告中国历代绘画馆 中国历代书法馆 四楼 中国明清家具馆 少数民族工艺馆 当前特别展览 对话达?芬奇 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 2023年12月10日-2024年4月14日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第二、第三展厅 点击海报跳转 “对话达·芬奇”特展导览 线上购票方式: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28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