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博物院三种虚拟博物馆形态及对我国博物馆的影响

本文以不列颠博物院的三个不同的线上虚拟博物馆项目为例,根据其独立程度分为克隆型虚拟馆、重组型虚拟馆、完全型虚拟馆三类;探讨了从再现实体博物馆到扩展实体博物馆,再到自成体系的虚拟博物馆设计理念发展;并从策展、实施、适用性等方面对这三类虚拟博物馆进行了对比分析。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网上博物馆”对践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网络基础建设的升级,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网上博物馆高级模式的虚拟博物馆也开始在我国逐步普及。

纵观国内各博物馆的虚拟博物馆项目,几乎全是对实体博物馆的仿真。而仿真的极致不过是无限地接近被仿真物,而无法超越。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虚拟博物馆固然可以做到越来越逼真,但是,网络世界中的博物馆是不是只有模仿实体博物馆这一条发展道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与原本业态大不一样的全新模式,那么互联网+博物馆是不是可以有不同于传统虚拟博物馆的道路呢?

对比国内虚拟博物馆,在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早的欧美,以各种形式建设虚拟博物馆已经屡见不鲜,很多博物馆都建设了独具特色的虚拟博物馆。不列颠博物院(又称大英博物馆)作为欧洲博物馆的代表,近些年在线上博物馆,尤其是虚拟博物馆领域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在引入了Google的技术支持后,可以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创意,策展人和博物馆管理者对虚拟馆的各种想法都有了尝试的机会。这使得不列颠博物院在虚拟馆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

所以,本文将以不列颠博物院的各个线上博物馆项目做示例,来分析虚拟博物馆的分类以及发展方向。

一、虚拟博物馆的意义

与博物馆网站单调的静态网页不同,虚拟博物馆借助U3D、Java3D等技术,观众可以获得类似实地参观的感受,随着这几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VR眼镜,观众还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虚拟参观体验。观众的参观体验不断升级。

二、虚拟博物馆的分类

从虚拟博物馆出现到现在,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已出现多种类型的虚拟博物馆,根据其形式不同,现将其分为:克隆型、重组型、完全型三种类型。以下将以不列颠博物院的例子来分别说明这三类虚拟博物馆的特点。

1.克隆型虚拟馆

克隆型虚拟馆是以场馆本身作为克隆的对象,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观景式的博物馆,是比较传统的虚拟博物馆的方式。随着WebUnity等B/S三维技术的发展,现在观众仅通过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克隆型虚拟馆是一种将现实中的展览尽可能完全复制到网络空间中进行展示的一种虚拟展示方法。

不列颠博物院的克隆型虚拟馆无缝嵌入谷歌地球(GoogleEarth)、地图、街景。同国内很多虚拟博物馆一样,这个项目也是使用360度全景照片制作的。其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点击图片下方的展品陈列栏,就会直接跳到展品所在的展厅,还可以看到展品四周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选择楼层进行预览,也可以像其他的Google街景一样前进、后退。如果点击具体的展品,这里也会显示展品的详细说明。这个虚拟馆目前已加入VR支持(通过GoogleAPP),较之前的屏幕浏览会更有临场感一些(图1)。

图1不列颠博物院克隆型虚拟馆

国内大多数虚拟博物馆都属于这一类。有极少数使用基于三维建模的Web3D、UnityWeb等技术,将所有场景、展品建模,前期需要大量建模及渲染工作,但完成后可以直接修改虚拟馆的布置或装饰。其他大部分的克隆型虚拟馆使用造价更加低廉的360度全景照片技术,无需建模,通过拍照,直接将博物馆空间记录。虽然节省成本,但一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要重新补拍照片,十分不便。无论哪种方式,所有工作都是计算机工程师完成的,无需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参与。

2.重组型虚拟馆

既然线上博物馆本身是虚拟的,那么在虚拟的博物馆中建筑的空间就可以是无限大的,甚至可以复制出多个展厅。这也就为完全保存一个已经闭展的展览,或完全设计一个从没出现过的展览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重组型虚拟馆是一种与现实展览无关的,基于虚拟建筑空间的以及三维数字化展品的虚拟博物馆展览。

图2为虚拟“玛雅文化展”而制作的三维数字模型

3.完全型虚拟馆

既然虚拟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展品等都是服务器中的数据,那就可以凭借设计者的想象,全新设计一个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博物馆,而并不需要考虑现实世界的物理定律。完全型虚拟馆就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把这样一个“不可能”的博物馆呈现给全球的观众。而且在设计的时候,既然是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博物馆,那也就不必遵守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更不一定在所谓的建筑里。也就是说完全型虚拟馆无需构造一个虚拟建筑,更无需考虑展柜、灯光等。完全型虚拟馆不用考虑展陈设计的制约因素;另外,策展人在策展时常常遇到的逻辑展线与实际空间相冲突的困扰,以及所需文物缺失的问题,在一个完全型虚拟馆中也可以完全避免。

综上所述,完全型虚拟馆是一种完全脱离了实体博物馆的虚拟博物馆,不考虑实体博物馆的陈列规则,完全基于在线空间特点设计。所以从外观上,甚至实际使用的感受上已经完全找不到实体博物馆的任何踪迹了。

不列颠博物院的TheMuseumoftheWorld项目就属于此类(图3)。此项目已经完全脱离了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而完全在虚拟世界中组织内容,串联展品。可以视为完全型虚拟馆的典型代表。

图3Themuseumoftheworld项目

它的界面就是一条人类历史的“银河”,不同颜色的节点分别代表五个文化区域(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年代的节点上会展现不同展品,通过点击这些节点,你可以看到每个节点展品的介绍,而节点间的线条则体现着这些节点间的关联性。一部人类文明史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分支、联系、节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比起满布文物的展厅,主题更加清晰,脉络也更加明确。

当然,在不受限制的网络空间中,完全型虚拟馆的形式除了线性组织外,应该还更多可能,比如按照文化、宗教传播辐射区域形成的区域型组织等。

完全型虚拟馆给策展人以及设计师更大的自由。观众在参观时,获得的体验完全不同于参观实体博物馆。可以将一个完全型虚拟馆看作一个独立的、全新的博物馆,而非某实体博物馆的附属。设计一个完全型虚拟馆对传统策展人来说,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没有了空间的限制,虽然大大拓展了策展人的发挥空间,但也对策展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展览主题的理解,对观众情绪把握,对展品的分析等。

然而,完全抛弃了建筑本身,虽然更容易表达主题,组织内容,但也让观众失去了欣赏博物馆建筑本身的机会,同时使一部分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的传统观众难以接受。

在国内目前完全型虚拟馆的土壤还十分薄弱。“线上虚拟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的附属品”的思想还占据着主流。而且,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像不列颠博物院一样主题跨国家、种族、文化、领域的超级博物馆,这也限制了完全型虚拟博物馆的应用;但许多跨博物馆组织或产品的出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在这方面发展的可能(例如,腾讯博物官等)。随着中国博物馆文化的逐渐成熟,超级博物馆一定会出现,而且很可能会首先出现在线上,而非线下。

三、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理念的更新,虚拟博物馆的形式从克隆型到完全型,逐步脱离实体博物馆,走向独立。纵观三种虚拟博物馆的形式,虽然有早有晚,单就其功能与用途来说各有特点。

克隆型虚拟馆实施简单,造价低廉,最重要的是无需重新设计,而且可以很好地实现虚拟馆突破时空限制的功能。但灵活性不足,而且也很难引起观众互动。

重组型虚拟馆虽然造价较高,但可以让策展、设计人员更为自主地发挥才能,且可以用于制作全新的展览,可以使线上博物馆对观众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完全型虚拟馆可以说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完全没有实体博物馆的种种限制,可以实现策展人和设计师的全部天马行空的构想,但对于策展及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对部分传统观众来说,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所以这三种形式的虚拟博物馆可以互为补充,并不存在哪一类取代另一类的问题。这也是不列颠博物院同时运营三个不同类型虚拟博物馆项目的原因。

国内的博物馆多把虚拟展当作实体博物馆的一个附属品或宣传手段,所以,虽然不断在光影效果等技术层面进化,但就其作为展览的本质,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对于虚拟博物馆的理解还停留在克隆型虚拟馆的层面上。而以不列颠博物院为代表的欧洲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将虚拟展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展览进行策划与设计,并且在完全型虚拟馆的设计中已经熟练运用虚拟展厅空间无限、设计自由等特点来更好地表现主题。

通过对虚拟馆页面与程序的分析发现,欧洲的虚拟博物馆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并不比国内先进,其中设计和策划的理念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方面。同时更需要我们学习的是勇于尝试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相信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一定可以在虚拟展策展以及设计层面上有更多的创新,为世界博物馆界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改编自《不列颠博物院三种虚拟博物馆形态及对我国博物馆的影响》

本文改编自《不列颠博物院三种虚拟博物馆形态及对我国博物馆的影响》,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20年第4期(总第22期)。作者:王琪北京绿岩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HE END
1.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4. 推广了文化交流。数字化博物馆使得博物馆之间的跨国、跨区域文化资源共享和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数字化博物馆提供给人们了解其他文化的更多途径,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5. 加强了文化教育。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根据观众的不同需求和水平,开设不同的虚拟课程和交互式学习任务,**文化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https://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3799049.asp
2.探索世界历史网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征程虚拟博物馆的一大优势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与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世界历史网便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它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教育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不断扩展其资源库。此外,该平台还开放了API接口,为开发者提供数据支持,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创作和分享中来。 https://www.akce0ljv0.cn/zhong-guo-li-shi/223160.html
3.在线企业展厅让展品活起来,拉近你与客户的距离在线企业展厅打破了传统实体展厅的时空限制,使得展品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在互联网上展示。这不仅提高了展品的曝光率,还使得客户能够随时随地浏览和了解企业的产品信息。通过高质量的3D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线展厅能够逼真地还原展品细节,提升客户的观赏体验,从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https://blog.csdn.net/starsongda/article/details/144379593
4.揭秘AR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如何重塑展览新风尚?现代时代ar技术ar博揭秘AR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如何重塑展览新风尚?400<993<1009一、展厅建设目的和意义 本次展厅建设旨在通过AR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一个沉浸式、互动性强的体验空间。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同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厅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9TF7K0553AAYG.html
5.3DCAT实时渲染云让元宇宙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穿越虚拟世界3DCAT实时渲染云平台本文探讨了元宇宙宇宙的概念、虚拟现实(VR)技术对元宇宙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元宇宙解决方案将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源网络 1、元宇宙简要概述“元宇宙”这个词是由科幻小说作家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在他的 2024-11-14 元宇宙虚拟展厅开发_元宇宙体验馆需要多少成本? 技术进步了,元宇宙https://www.3dcat.live/share/Metaverse
6.网络中心构建虚拟校园社区,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体现在: a)支持学生创建网上社区,鼓励学生反思并分享不同的观点,倡导师生平等,创设开放、民主的文化; b)提供网络公共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营造诚信和自律的文化氛围; c)汇聚互联网上的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发展师生人文素养;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虚拟博物馆的好处虚拟博物馆的好处-参观虚拟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 一、虚拟博物馆的好处 1、融入文博衍生品 虚拟博物馆的AR技术可以以生动的方式展示博物馆收藏,也可以让用户与收藏互动,让收藏不再显得冰冷。现在,AR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博物馆。只需用手机扫描相应的项目,文物模型、声音、文字和特效就会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用户不仅可以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568.html
8.VR虚拟仿真博物馆互动展示为更多人提供参展可能性深圳华锐视点vr全景博物馆可以随时更新内容,让观众不断地了解到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展览信息,这也为博物馆的管理和更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三,虚拟在线博物馆的意义 1,虚拟在线博物馆可以增加人们在博物馆取得的获得感.这也是文化博物馆未来数字化的重要部分,数字文化博物馆需要给用户带来足够多的获得感,让参观者真正的满意.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U5NzY0MA==.html
9.我校召开教育博物馆全景虚拟馆评展会议会上,党怀兴对与会嘉宾的参与表示真诚的感谢,他表示在全国抗疫的特殊时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来召开“教育博物馆全景虚拟馆评展会议”具有特殊意义。他为参会人员介绍了我校教育博物馆、全景虚拟馆以及历史文化学院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并希望能通过此次会议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与建议。 https://www.snnu.edu.cn/info/1272/16214.htm
10.数字媒体影响下虚拟博物馆的研究数字媒体影响下虚拟博物馆的研究,数字媒体,交互性,虚拟博物馆,传统博物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虚拟博物馆应运而生。虚拟博物馆是将传统博物馆长期积累的藏品,进行系统数字化并建立多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242716.html
11.当我们无法亲临现场,有时虚拟观展可以看到更多线上展览推荐无论从展览规模还是艺术价值上,此次古埃及文物特展都是令人震撼的。展览虽已在2018年年底闭幕,但有幸的是,今天观众仍可以在湖南省博物馆的网上展厅中回顾展览的全貌。进入网上展厅,观众可以选择“全景看展”,依次浏览展馆外景和展馆内部三个单元的展品,也可以在“电子展厅”中单独查看各项展品的图文介绍。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943684.html
12.2024年展览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览馆行业近年来受到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许多博物馆和展览中心开始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多媒体技术,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同时,展览馆的功能从单纯的展示向教育、娱乐和社交中心转变,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然而,场馆的运营成本、展览的更新频率和观众流量的不确定性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览馆将更加注重创新https://www.cir.cn/8/51/ZhanLanGuanDeXianZhuangHeFaZhanQ.html
13.重大学生探访东京国立博物馆1月16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日本媒介文化考察实践团在上智大学的老师带领下,来到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针对课程中的文化传播主题进行自由采风。在参观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东京博物馆的传播意义进行深入调研。 https://www.cqcb.com/chongqingcaijing/2024-01-18/5484109_pc.html
14.北京语言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数据库包括视频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音频数据等。通过配套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建设网站系统,最终建成一个可方便电脑和手机浏览的网上虚拟博物馆,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数字资源,从而实现北京语言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传承。https://jw.beijing.gov.cn/language/ywsh/201612/t20161219_1056746.html
15.首都博物馆(精选十篇)纵观历史, 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阶段, 并且正朝着智慧博物馆的趋势发展, 事实上每一个新阶段的出现都是博物馆功能不断扩大的过程, 是服务方式转变的过程。传统的博物馆服务是相对被动的, 博物馆提供相对单一的服务, 人们只能实地参观, 被动接受;虚拟博物馆实现了网上远程访问浏览浏览, 拓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0tzwev.html
16.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0篇)组织全校师生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师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同时开展“网上祭英烈·传承英烈魂”活动。可以组织少先队员们开展网上祭奠活动。通过网上献花、网上献歌、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等形式,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https://www.yjbys.com/huodongzongjie/2601253.html
17.VR/AR+博物馆丨全新的“历史长廊”漫游体验Pick一下?博物馆数字化一直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两年伴随着VR/AR的兴起,也有不少VR/AR+博物馆的案例出现。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VR/AR在博物馆方面的应用。 大英博物馆就与VR开发商合作,推出全新展览方式 博物馆对人类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各种博物馆人们能够体验到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81474
18.24小时不打烊的Google虚拟博物馆,在家就能被艺术熏陶与传统意义上的全景不同,这里的全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通过谷歌街景地图和VR视频的结合可以帮你实现360°的虚拟观展。 你可以自由地走进大英博物馆中看看某幅画的具体位置,或是浏览凡尔赛宫和白宫等地标建筑的内部景观。 身临其境感受和探索虚拟现实中的艺术绘画、雕塑和建筑。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5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