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俑在国家博物馆“醒”来肢体剧场《俑立千年》试演国博剧场

当伏睡的唐代少女苏醒后不断发问,当兵马俑诉说着内心独白,当男女俑互相倾慕表白,当大花女俑生命的花期绽放,当击鼓说唱俑的诙谐赢得阵阵喝彩,当向往大唐的西域商人远眺长安……沉睡千年的俑在国家博物馆“醒”来。9月26-28日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制作,利亚德(北京)演艺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在国博剧场试演。这是两单位自2022年12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打造的首部文物活化剧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7月给国博老专家回信中“要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指示,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致力于打造博物馆文物活化的“样板间”。该剧以国博馆藏精品俑为创作灵感,以博物馆为媒,以俑为介。随着唐代少女——伏睡女俑的苏醒,一尊尊来自不同朝代、行业不同、造型各异、个性明显的俑焕发出生命,通过语言和舞蹈向观众倾诉他们的所见与所思,努力还原从秦至唐跨越千年的文化流淌。以栩栩如生的器物之“形”,展现巧夺天工、传承不息的制俑技艺,以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神”,再现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貌。

该剧是双方通过深化“博物馆+院团”的跨界融合让文物活起来,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团队在文博、戏剧等专家的学术支撑下,打破常规创作模式,采用“话剧+舞蹈”的表演形式,融合“科技+影像”技术手段,带着当代的目光为陶俑二次“开相”,让这些不朽再次从时、气、材、工与时光中显现,从历史中醒来,充分释放俑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活态展示与创意传播中力求准确阐释中国人看待自己,看待生活,看待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使观众置身国博剧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唤醒流淌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国家博物馆全面启动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工程。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和给国博老专家回信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馆藏文物活化工作,立足丰富馆藏,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活化”品牌,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更多精彩剧照

何?将?郝姗姗?饰?彩绘伏睡女陶俑

李??博?饰?铠甲俑

魏健隆?饰?战袍俑

李艳超??饰?彩绘女俑

耿锦先?王?震?付楚尧?周?玉?辛凯丽?阿舒萌

饰彩绘男装女俑

何?将?饰?击鼓说唱俑

郝姗姗?饰?彩绘伏睡女陶俑

张高健?苑小文?饰?绿釉戏弄俑

阿舒萌?饰?杵白女俑

付楚尧?饰?执箕女俑

周??玉?饰?执巾舞俑

辛凯丽?饰?献食女俑

郑盛聪魏健隆张高健苑小文弓丰源

饰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从道具上看,昨晚演出中使用的杵臼、簸箕、食盘之类,均很到位,服装也可以看出下了很大功夫,簪花类装饰也很漂亮。演员们的表演更是精彩,置身于特制的音响和光电场景之中,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与伏睡女俑的梦境紧密相扣。

●???俑是沉睡的历史,是沉默的展示。但能动的俑是活的历史,是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动俑”承担这一重大使命何等不易!但剧作家、艺术家们大胆创新、激情创作,以话舞之形,开泥木之身,栩栩再现秦唐盛世场景,先人沧桑情怀!我们高兴地看到,新时代国家博物馆、文工团更好地扮演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传承角色。不得不说,无论是在姿态展示、肢体造型,还是服饰配色、道具选放等方面,整场舞台剧始终紧扣“俑”字主题,让观众时时置身于俑兵俑马俑事俑情之中,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感。彩绘女俑的举手投足,铠甲俑的高大威武,说唱俑的诙谐幽默,都颇具传神之处。观众既置身剧场,又似倘佯于博物馆中,从各个角度欣赏展品、作品。

●???谈笑风生人倜傥,夜阑虫轻月无声。二我无我结此境,金桂生香入梦中。俑立千年立不易,假面人心难求真。世事无常大浪去,天涯海角化浮云。

●???我挺喜欢的,很唯美同时又很厚重的感觉立意很好,“让文物活起来”的主题立得住,也非常值得做,甚至将来可以出系列剧。演员表演很到位,功底扎实,肢体语汇丰富,表达精准,有人俑合一的感觉,也体现了各自的气韵。舞台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锦上添花。台词的撰写也能感觉到是下了大功夫的,信息量很大。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再加强一点点。

●???该剧挺不错的,让文物活起来,是个新创意,新表达,新呈现。

●???该剧是一部有文化使命意识的创新剧。从“始作俑者”视点,拓展出全新的具有当下所需的传承华夏优秀的文化剧目。创作者给予古俑以新的诠释,美的展示、韵的赏心悦目、特别是生命的咏颂,值得点赞。其形式上舞动、乐韵、语境有着极大地拓展空间。特别是针对当下观众雅俗共赏式结构推进,会使演出形成双赢的效应。

01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又放大招,嗯,这次主打一个“深思”路线。喜欢舞美、灯光、音效以及舞台剧收尾部分,“升华点”稳稳拿捏住了!历史的激荡,文明的交融,生命的归来,在何时在你我相遇时,在你我心灵相通时。舞台剧首收尾造型,也是一个“漂亮”!

——@Xiu

02这场舞台剧十分出乎意料,没想到能以这样极简的手法,如此深入俑的灵魂,探讨一种贯穿古今的人格变化,让俑真正地“活”了过来。全剧以梦开篇,以悟结尾,好像带领观众也沉浸入俑的视角,感受到千年繁华喧嚣与沉静寂寞的强烈对比。特别是舞者用身体的律动,结合语言与戏剧的表达,配合精心设计的音乐,以一种非常新颖的叙事手法,带观众神游一场直击灵魂的精神之旅。

——@莲华

03让文物焕发生命力走近公众的方式有很多种。《俑立千年》蕴含着许多从文物本身出发的思考,很有意味,让人琢磨、回味的地方很多。这样的思考通过舞台剧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这很有意义。剧中每一个俑都有各自的立意,丰富而多样化,既有很当代的元素呈现,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诗意和浪漫。点赞!

——@苹果

04舞蹈很有美感,和灯光音乐配合在一起氛围特别唯美,演员基本功都很好,养眼!一场剧看下来,学到了很多文物和历史知识,下次去博物馆一定好好看看这些陶俑,太有意义啦!

——@香嘴呱呱

05?对孩子来说,理解这部剧还有难度。也许等他再多了解一点中国历史,会好很多。但是看了这部剧,下一次在国博的展厅里遇见这些文物,那就会有不一样的意义。

——@小米妈

06?对博物馆来说,这部剧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意义。文物活化不是做几个视频、拍一些照片就活起来了,需要走进观众的心里,与当代的观众发生连接,从这一点上讲,国博又迈出了一大步。

——@大唐

07?最喜欢结尾的一段,喜欢问去到哪里的时候说“遥远的地方”,喜欢说归去的时候说“长安”,喜欢那一句“历史的激荡,文明的交融”,瞬间就感动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去表达为何会有这种感动,大概是骨子里的精神故乡吧。

?舞台居然是斜面的!跳舞难度很大,说对击鼓说唱佣那段印象深刻,脚踩街拍又唱又跳,气息还那么稳,喜欢三个人wifi站轮着说“艺术!艺术?艺术??”那里的表现力,在拿着一沓纸等着他说“路引”结果等来一句“双语教材”的地方被乐翻了哈哈。花开那段也好喜欢,一种心花怒放的快乐。

——@五月五日小风吹

08我太喜欢这个剧本了,兼顾了文学性和历史性。我终于从那些鸡毛蒜皮的故事里摆脱出来,在这个舞台上看到戏剧区别于生活,戏剧又和生活相互关照的模样。

????写努力生长。写努力生活。

???写穿过历史的长河,我们相遇那一瞬,心中的激荡。

???你为什么在这里?你是谁?我又是谁?

???俑,历千年;

???俑,立千年。

——@宋小雪花花花

肢体戏剧

《俑立千年》

出品/制作: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煤矿文工团

联合制作:利亚德(北京)演艺文化有限公司

出品人:王春法徐晋

总策划:徐晋杨帆

总监制:陈成军?何利山?刘万鸣?丁鹏勃?刘亮??陈莉?张伟明?孟宪璋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国博现有藏品数量140多万件,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14.html
2.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玩攻略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机构,是国家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https://m.ctrip.com/html5/you/sight/takayama1207/62722.html
3.探访党史重大事件发生地: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殿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个梦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夏日的6月,记者走进庄重的国家博物馆,探寻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征程。 走进“复兴之路”展厅,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http://www.81.cn/2016jd95/2016-06/29/content_7125537.htm
4.2015年陕西省文化遗产知识网络竞赛题32.“鸱吻”安装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哪个部位?() A.屋脊B.屋檐C.柱子D.地面 33.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收藏在哪个博物馆?() A.北京故宫博物院B.台北故宫博物院 C.中国国家博物馆D.上海博物馆 34.被誉为“海内三宝”的三件青铜重器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分别收藏在三座博物馆,其中不包括那座博物馆?()http://wwj.shaanxi.gov.cn/ztzl/ndzt/2015n/2015ngjbwgr/zxdt_2347/201505/t20150518_2142892.html
5.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身为国字头博物馆,其地位在众多博物馆中可见一斑,建筑也是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参观国家博物馆,最大的感触就是太大了,面积宏伟,展厅众多,藏品丰富。百度了一下,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参观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丝绸之路https://m.dianping.com/review/562817153
6.虎年“数”虎!最萌最金贵最放飞的虎在哪里?快来看全国博物馆在乐器上放置虎的形象 也是古人喜欢的一种工艺 山东博物馆的“虎钮铜錞于” 是通高44厘米的古乐器 顶中部一虎形钮 虎张口,作欲扑食状 造型生动逼真 ↓↓↓ 最“有身份”的萌虎 “虎符”在古代是一种令牌 代表着身份和权利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阳陵虎符” 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20220130/446921.html
7.休闲太阳系中哪个巨行星因为自转快被称为“灵活的胖子”解析: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8.《开讲啦》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画说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了中国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周《开讲啦》邀请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著名画家——刘万鸣,带领我们从我国古代著名画作中探寻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印记和两千多年来大运河对中国南北方带来的深刻影https://tv.cctv.com/v/a/ARTI0L8uwBoxB2L1ru9qnVrQ210917.html
9.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0.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召开2024年度藏品鉴定会【2024-12-16】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首映礼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2024-12-09】 电影中的文化大课 | 《绝地重生》主创见面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2024-11-30】 光影知识乐园科普课程走进乡村学校【2024-11-27】 2024“多彩世界”国际青少年绘画邀请展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展http://www.cnfm.org.cn/
11.广东省博物馆2020年7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和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广东省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60余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现代的潮州木雕精品、当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师的作品以及部分https://www.gdmuseum.com/cn/col48/15355
12.抖音头号答人答案2021抖音头号答人答题答案大全86、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答案:辽宁、山西 87、顺治出家后的法号为? 答案:行痴 88、地球自转一周大约要多少时间? 答案:24小时 89、大月氏王国在5世纪后半叶亡于? 答案:厳哒 90、最早的纸币源于哪个国家? 答案:中国 91、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 https://shouyou.3dmgame.com/gl/24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