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博物馆,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给宅家抗疫的人们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和旅游部调集、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推出了“在线图书馆”“在线博物馆”“在线剧院”等一系列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推出“云看展”“云旅游”服务。2月20日,抖音联合国内九大一级博物馆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引发了一场持续不断的博物馆直播热,给大众带来一场文博盛宴。这些在线产品,既是一次全国数字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和应用,也唤起了公众对文博事业的热情,更激发了文旅人对于线上线下结合、科技为文旅赋能的新认识、新思考。

线上博物馆带来快乐亲子时光

“这个特殊的长假里,我和读二年级的儿子一起了解、体验了多类博物馆线上儿童教育资源。逛线上博物馆是我们的欢乐时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沈莉对记者说。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上的小游戏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真是一个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博物馆网站。网页以卡通漫画形式呈现出浓厚的中国风,从色彩、内容到音乐都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孩子一下子就被‘故宫大冒险之微剧场’的视频吸引了,这个卡通剧融入诙谐的漫画风格和搞笑的对话,非常符合酷爱漫画的这代儿童的口味。小观众跟随两个小学生来到故宫进行一番冒险,与神兽们并肩作战,最终使故宫重返太平。”沈莉向记者介绍道,对孩子而言,光有视频还是不够的,他们喜欢线上的互动游戏。这个网站还有与故宫文博知识相配套的游戏区,小朋友需要结合故事情节找寻答案,比如,你可以自己做主为“皇太子”设计一个课表,也可以动动鼠标把太和殿上排列混乱的神兽重新归位。这些为故宫精心设计的儿童游戏令人耳目一新,一下子拉近了博物馆与孩子的距离。

“芝加哥美术馆官网有一个‘CuriousCorner’(好奇角)版面,网页巧妙地在游戏中植入了与馆藏作品有关的游戏。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叫TheGoldenBird(《金鸟》)的绘本,每一个故事页面都以动画呈现,画面十分精美,在视觉得到享受的同时,还能得到鸟鸣、风声等听觉享受。你需要边阅读边闯关才能读到下一页,最后,一件精美的《金鸟》艺术品豁然呈现在眼前,你才明白原来刚才的故事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之源。这样的设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对艺术产生好奇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官网还为教师提供了免费线上教学资源——由美术馆编写的180页的《美国艺术》,从18世纪到冷战期间馆藏的重要作品一一呈现。博物馆希望这本手册能有效指导学校的教学,使教师不是只就艺术谈艺术,而是可以从一件艺术品拓展出很多不同的学科知识和专题研究,如社会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从而通过艺术品培养孩子的认知力和创造力。家长也能利用这本《美国艺术》,为孩子提供优质的陪伴。”

和沈莉一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戴俊骋也带着孩子体验了不少线上博物馆。他告诉记者,最经常看的是“全景故宫”、国家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敦煌的云游博物馆等。“6岁的儿子最喜欢全景故宫,喜欢其中的音乐以及对重要节点的解说。线上博物馆为疫情防控期间游览博物馆提供了重要途径,也是日常学习中值得浏览的重要资源。”

线上展览如何提高用户体验

海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如何选择这个“幸福的烦恼”。

戴俊骋认为,现阶段线上博物馆有几个特点,一是仍然以展示为主,互动不足,形式上多以点击型的图文展示搭配背景音乐为主,更富有层次性的高端互动体验相对较少;二是内容上多是线下文博资源的线上化,缺少延展,往往就文物谈文物,可以充分利用的互联网知识链接运用较少;三是针对不同细分受众的垂直领域产品欠缺,一般就是直接面向大众,缺乏针对老年人、亲子家庭、专业文博人士等不同受众的特色产品。

罗文斌分析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本还是以视觉、听觉体验为主,多感知性不足,比如无法触摸;二是体验效果依赖于体验者所处的网络环境和硬件环境,比如WIFI、VR头盔;三是用户处于被动体验状态,缺少即时互动设计。因此,要不断提高VR技术实现手段,增强体验的全方位性;要多从体验者角度出发,降低设备端的技术障碍;要区分不同的游客群体需求来提供VR文旅产品;要区分实地体验与VR体验的本质所在,强化两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博物馆直播是这场文博热的新亮点。网上搜索“博物馆直播”,淘宝开展博物馆“云春游”、腾讯开启沿黄九省区博物馆“云探国宝”直播、百度百科上线直播节目《行走的文明》“云逛”海外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推出教育公益直播课……各种信息扑面而来。

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科技为文旅赋能

2月22—24日,四川泸定县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与中国联通联手开展线上5G文旅互动讲解直播服务,在斗鱼、虎牙、沃视频、快手上实时播出,这是长征沿线纪念馆首次尝试5G直播,3天直播的总点击量近446万。

刚刚给学校上传完线上教学课程的黄雪莹告诉记者,线上教学需要大量的素材支撑,线上博物馆和图书馆为教师准备线上教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旅游专业来说,许多课程需要实地考察,才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加深专业认识和理解。在无法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云旅游和线上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和缓解对实践教学的迫切需求。虚拟场景可以和真实景点相互补充,但线上体验无法取代实地旅行。

“线上体验在满足受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手段。为了给疫情结束之后的旅游市场做准备,可以考虑通过开展参与线上活动赢门票、机票、住宿和美食的方式,更好地使线上服务和线下产品互促互助。”黄雪莹说。

沈莉表示,对于市场开发,博物馆应该有信心,因为家长日益热衷于孩子的博物馆教育,也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多投入。做教育需要有情怀,前期投入可能不见收效,但细水长流,培养出博物馆“迷一代”,就有望培养出“迷二代”和“迷三代”。线上与线下的教育资源可以彼此呼应,博物馆在线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合作共赢,从而使更多孩子在线上爱上博物馆,在线下多多走进博物馆。

邓昭明告诉记者,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了五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数字再现工程”。该工程要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有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空间”。用科技为文旅赋能,是来自中央层面的明确要求。

THE END
1.“夜游博物馆”激发文旅新活力暑期是广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高峰期,面对旺盛的文旅需求,全国多地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并推出富有特色的“夜游”活动,让“走进博物馆”添彩夏日生活。 在AI、VR等前沿科技赋能下,一些博物馆还推出新意十足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既让文物更加鲜活、历史人文景观更加生动,也让游客能够“常逛常新”。 http://paper.people.com.cn/mszk/html/2024-08/05/content_26073539.htm
2.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丝路数博”致力于开展丝绸之路相关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实体藏品与博物馆的线下空间局限,实现线上资源互通和共享,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二·XR眼镜成为 进入博物馆数字世界的主要入口 XR眼镜作为三维数字内容的最佳载体,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走近”藏品,并“走进”藏品所处的历史时代,将替代手机成为人们与博物馆数字http://jyc.hbwgyxy.com/user/allContent/1953
3.博物馆亟需破题“冷热不均”博物馆火到什么程度?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随便搜一搜去某省旅游的攻略,当地博物馆大都榜上有名。“博物馆比菜市场还挤”的话题讨论冲上微博热搜,一票难求、黄牛炒作等乱象成为游客新痛点,也向博物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38856
4.羊城晚报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报道:深圳即将迎来又一项世界性盛事。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博物馆高级别理事会合作单位——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宣布,第二届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线上和线下会议将于9月23日至24日在深圳隆重开幕。 据介绍,此次论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全球范围内的高级别博物馆会议。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1-09/17/content_692_428365.htm
5.5.18国际博物馆日湘博线上线下活动精彩亮相~湖南博物院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为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出“美俗于斯——木雕里的桃源印象”展、5.18相关教育活动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线下主题活动,线上联合新华社、新浪、抖音、腾讯、FM97.5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等多家媒体平台,策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8863
6.成都:博物馆里过大年线上线下文化“大餐”等你来位于天府广场的成都博物馆,“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两场特展及三场常设展,持续搅动着观众的热情,市民携老扶幼,有序排队入馆。除了成博,成都的各大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开展雅俗共赏的新春文化活动,线上线下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https://sc.cri.cn/chinanews/20210214/69df978a-b41b-5810-aed3-47f84821f633.html
7.潍坊市博物馆带你走进城市灵魂深处国际博物馆日潍博线下+线上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经过2020年全球疫情的特殊情况“恢复与重塑”作为今年国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1489.html
8.当下人们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及对线上博物馆的了解程度加大线上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用视频替代文字类的介绍 其他 * 12. A您认为线上博物馆的前景如何?(单选)【最少选择1项,已选择0项】 积极态度,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观望态度,未来发展的好坏无法确定 消极态度,它的使用体验完全比不上线下博物馆 其他 * https://www.wjx.cn/vm/OpP2rSr.aspx
9.国际博物馆日主持词(通用5篇)第六项: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介绍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您可以参与线上展览、博物馆知识竞赛等互动环节,还可以分享您的博物馆参观经历,与更多人一起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让我们共同为博物馆的影响力助力! 第七项:总结与结束语 https://www.ruiwen.com/zhuchici/8172001.html
10.新型消费观察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云”遨游玩转博物馆近期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等消费新业态。今年来,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09/7286008.shtml
11.春风习习启新程释放博物馆活力,唤醒“橱窗中的历史”记者了解到,扬州博物馆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多元化形式对馆藏文物进行活化利用,实现云端与线下、创新与传承双向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取‘智’于民、用之于民”教育模式的辐射范围。近年来,扬州博物馆已成功推出“云上观博”“云上课堂”“在线虚拟展厅”“3D文物珍赏”等各类线上博物馆教育资源,成功构建博物馆“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830719.html
12.邯郸市博物馆二、原生线上展览寥寥无几。 疫情期间中小型博物馆鲜有推出原生线上展览,大多是线下展览的翻版,没有进行后期再加工,缺乏对展出内容的深度解读与挖掘,展线也没有改变,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线上仍然得不到满足,线上线下没有什么区别,这对于从未进馆参观的游客是有利的,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https://www.hdmuseum.org/Home/abouts?id=-24723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