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藏品管理办法(精选5篇)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有效管理模式

一、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现状

博物馆依靠藏品发挥社会功能,藏品体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只有加强藏品的有效管理,保护好藏品,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藏品。目前,博物馆藏品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藏品保护设施方面的不足

博物馆藏品管理资金少,需用资金项目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藏品管理的问题。作为地方的非营利公益事业单位,博物馆的财政支持力度小,自身经营管理收入不多,相反,管理使用的费用数目较大,造成管理中的支出大于收入,很多的管理系统和管理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

3.藏品保护技术方面的不足

由于博物管理技术的不足,很多馆藏品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自然和人为损坏严重,很多馆藏品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统计阶段,而一些以外的问题则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很多馆藏品的消逝。

4.藏品保护制度方面的不足

没有完善的馆藏品保护制度,是很多博物馆管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缺乏制度的约束,管理工作中的岗位、个人都会相对缺乏约束,没有明确的分工,在管理中常常会疏忽很多的问题,对藏品的保护缺乏必要的责任和意识。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管理设施,提高藏品保护水平。

三、加强人文管理的建设,提高藏品保护的技术水平。

博物馆的藏品,需要进行人文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馆藏品展开新的保护,积极的开展馆藏品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藏品量体裁衣地设计保护的方案,发展新的保护技术。要想提高馆藏品的保护水平,首先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保管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管理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博物馆的职业道德情感;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创造条件,培养出更多热爱博物馆工作,致力于博物馆事业的专业管理。同时,也要专业的藏品保护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也哟啊善于引进高水平的准也技术人才,借鉴好的藏品保护方法,用于自身的管理工作中。

四、完善管理制度制度,采用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针对不同的馆藏品、不同的管理岗位和管理者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对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人员建立一套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层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精神要求法人代表要对馆藏文物的安全负责,制定明确分工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具体到个人,加强管理者的藏品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宣传藏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藏品的价值及其历史意义,要保证藏品的安全和价值,并将保护和管理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博物馆藏品发挥其社会职能。

其次,对物要有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水平。对博物馆藏品的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藏品账目、数量明确;编目要详尽详明,查用时比较保方便,在管理中,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组管理。对馆藏品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要加强藏品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各管理员要明确各自的管理任务。熟悉藏品管理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在博物馆日常管理中不断学习具体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最后,就是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进行藏品的管理,使管理数字化、高效化、公开化。对博物馆藏品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快速将馆藏品各项的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社会职能进行分工,能够系统、准确、全面地位人们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同时也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使整个管理系统高效地运转。

参考文献:

[1]段少京,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探讨[J];南方文物;2004年03期

[2]朱珠,有关近现代藏品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李南书,卢升弟;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规范化初探[J];四川文物;2000年04期

[4]刘静贤,浅谈博物馆藏品管理与养护[J];才智;2009年12期

[6]庄文静.博物馆藏品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中国文物信息网.

关键词:藏品账目传统管理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文化传播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博物馆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基于计算机网格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产生的。藏品信息数字化是数字博物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数字博物馆的基础。

2001年,山西省作为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首批馆藏文物调查项目试点省份,山西博物院率先使用单机版文物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了文物底账和藏品影像的数据采集。2008年3月,山西博物院搭建了内部局域网并投入使用了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研发的《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V1.5》管理软件。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和探索,藏品账目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下面笔者拟从内容、目的、对象、形式、认识、管理等的变化将藏品账目的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的异同作比较,并初步谈看法,以探索今后藏品账目管理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

一、藏品账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

藏品账目,是博物馆对入藏的文物、标本进行逐件、逐项登记建立的各种账册等,主要包括藏品总登记账、藏品分类账、参考品登记账、复制品登记账、注销文物登记账、索引卡、库藏卡、藏品编制目录、《藏品档案》册等。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规定:保管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总登记账,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账;必须建立藏品编目卡片,其能反映藏品情况的基本资料,是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的基础工作;必须建立藏品档案,这是藏品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藏品科学有效管理和对藏品深入研究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基础,也是博物馆依法保护国家科学文物财产完整和安全的必备依据。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简单介绍

目前,我院藏品账目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对Excel电子表格和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和完成的。

三、相同之处

要深入了解藏品账目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相异之处,必先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

(一)管理对象相同

这两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对象都是经过鉴选而作为国家文化财产的博物馆藏品。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藏品质量和数量是衡量该馆社会利用价值及遗产实力的一个主要条件。账目管理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损坏或丢失,而且能为文物保护、陈列、研究及社会人士使用藏品提供方便和更好的服务。

(二)管理内容相同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模块中各个指标项的内容是以传统纸质账本、编目卡和档案中的内容为数据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将藏品蕴含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信息。目前,我院数据库中原有馆藏文物信息由馆藏文物电子总账直接导入,并根据编目卡和档案里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新入藏文物通过业务流程从基本信息指标到动态指标逐一汇聚至数据库,将藏品信息充分提供给各业务部门做查询、研究、展陈、统计使用。

(三)管理目的相同

无论是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还是信息化管理,都是藏品管理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无非是:一方面延长藏品的寿命,尽可能保护藏品的自然属性,使其不改变或少改变。另一方面做到账目清楚、记录翔实、提用方便,为藏品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为藏品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四、不同之处

传统账目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管理介质、工作程序和工作效率方面。

与之相比,信息化管理则是以信息采集文本、藏品信息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交换和存储设备、特殊数据采集和加工技术等为介质,资料的存储、调用非常方便,大大加强对藏品账务、业务资料的管理,实现账目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们新入藏文物账目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程序大致如下:藏品在接收、鉴选之后,总账管理员按照收入凭证、鉴定意见表等原始凭证中的内容采集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逐项录入在Excel电子表格中,特别着重藏品总登记账十四项内容的正确无误。确认信息无误后,由总账管理员填写至藏品总登记账,且由信息录入人员负责将数据导入数据库,并打印编目卡。一级文物及时建档。

由于Excel表格具有无限的可复制性,我们可根据业务工作的不同需求编辑形成不同的电子模版。藏品总登记账电子模版的格式和栏目与纸质总登记账本相同,故只需将采集的信息按对应项复制到相应单元格中即可形成电子总账。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中每年新增数据可通过Excel电子模版导入,只要将采集的信息对应在相应指标项下,就可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语言代码导入数据库中。这样,信息录入人员不必逐条新增数据,既避免重复性劳动,又提高工作效率。

藏品的编目卡、库藏卡告别了手抄的填写模式,我们在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增加了“编目卡打印”这一界面,勾选某件文物,选择打印“编目卡”,便可将其藏品信息打印于卡片的对应栏目内。与手写卡片相比,打印编目卡要快得多,且卡面干净整洁,字迹清晰,字体标准统一,内容准确。目前,我们打印两套卡片,一套做藏品编目卡,用于检索或编制藏品目录,供陈列和研究等使用。一套做库藏卡,同文物一并交于库房管理员,便于其检索文物,减少对藏品总登记账的翻阅。

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有简易查询、标准查询、历史查询、同义词查询四种查询方式。标准查询具有模糊查询功能,查询人员只需要在“查询条件”中输入部分字段,即可查询到包含该字段的所有文物,供查询人员参考、拣选。质量高、速度快,效率高、信息量大。工作人员在不进库房的情况下亦可对文物进行初步鉴定、研究,降低了藏品实体利用的频度,从而保护了藏品实体。

五、藏品账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1.藏品电子总账和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超强的查询功能,快速便捷高效,因此,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基本不使用卡片进行查询。从实际利用意义上讲,卡片逐渐成为一种形式,一种即将被信息时代淘汰的产物。因此,这类卡片的去与留,将是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2.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中新增数据的批量导入需要系统开发人员,运用语句代码才能将Excel电子模板中的数据导入;导出的数据文件为gcc格式,唯有开发人员方能编译、转换打开文件。因此,藏品数据信息的导入与导出,都需要开发人员进行编码转换才能实现,无疑给开发人员带来额外工作负担,同时给藏品账目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障碍。故笔者认为,研发升级版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非常必要,该系统自身设置有可直接导入和导出数据的Excel电子模板,可满足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需求。信息录入人员只需下载电子模板,录入信息,就可将数据导入系统中。

3.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我们要重视人才培养,改变或提升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知识,更要有高水准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才能。这是藏品信息化管理对藏品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对藏品账目的传统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两种模式的初步分析比较,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化给藏品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优势――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整合全面、信息利用最大化、查询调用方便,既改善了藏品管理质量,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对进一步全面了解文物藏品,解释文物藏品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角度。当然,信息化有诸多不足,如数字化信息储存载体寿命有限,数字化方式存储信息极易受到磁场、计算机病毒、黑客侵入等外力的干扰、破坏;数字化信息极易下载和复制,知识产权难以保障,等等。

总之,在现阶段,我们要做好藏品账目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型工作,使传统和信息化两种管理模式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博物馆藏品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吕军.藏品管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10(第1版).

[2]安莉.关于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模式转型的思考.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10-1.

[3]霍楠.博物馆藏品从传统管理到信息管理.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09-10-1.

【关键词】博物馆,人才,培养

引言:什么是博物馆学以及博物馆学要研究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博物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也关系到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向,因此,它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但目前博物馆学术界对此认识莫衷一是,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廓清,以明确博物馆学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端正博物馆经营的理念和方向。

一、博物馆展望与未来

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无疑,博物馆学是以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因此,要回答什么是博物馆学的问题,首先必须从弄清现代博物馆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开始。博物馆是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为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目的,对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搜集、保管、研究、传播和展出的非营利的永久开放机构。

二、博物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文博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现有博物馆已经超近约三千余座,文博从业人员已达数数万人。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始终是一项必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国家文物局教育处早在1991年6月就曾发出了《关于加强博物馆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几项措施。一直以来,我国文博人才的培养多是提倡岗位培训、自学成才,国家文物局先后建立起十来个个培训中心,并曾多次举办各种专业学科的培训班,使全国各地各级博物馆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要想使文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度、高质量的提高,单靠业余培训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发展文博教育事业,加强正规的专业教育,是文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三、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简析

3.再次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是解决教学问题并达到教学目的的门路、措施、程序等,而教学手段是为进行教学工作并达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制作了教学课件,并尽可能地使用教具和教学标本。例如:在讲到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鉴定和定级问题时,我们一方面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rPoint大量播放文物藏品的彩色图片,以增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摆出实物,给学生进行实例分析与讲解,不仅增强了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更加深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印象与吸引力,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们对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鉴定和定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毕业后加入到文博队伍之时,能够胜任博物馆的文物鉴定研究工作。

四、结束语

博物馆藏品管理学的改革也为我国文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今后,我们会把经验发扬光大,继续坚持教学改革,为我国文博事业培养高水平的合格人才而不断的努力。

[1]李美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浅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

[2]申红,高校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山西财经大学

(一)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即国家机关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而形成的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从本质上讲,一切犯罪都是对社会管理秩序的侵害。但是,由于刑法对侵害或者破坏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市场经济、人身权利、家庭婚姻、公私财产、国防与军事利益以及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等社会秩序的行为列入了刑法分则的其它章节,故本章所规定的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对社会的日常管理活动和秩序,换言之,是刑法分则其他各章规定之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以外的国家对社会的日常管理活动与秩序。

(三)本类犯罪中的多数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但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例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所有犯罪,制作、贩卖、传播物品罪中的全部犯罪,以及其他某些节中的部分犯罪;还有个别犯罪的主体仅限于单位,例如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就自然人犯罪主体而言,多数是一般主体,但也有少数是特殊主体,例如脱逃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只能是医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多数犯罪为一般主体,但个别犯罪则为特殊主体,例如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特定单位。

(四)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除少数犯罪以外多数犯罪都是由故意构成,亦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妨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和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故意犯罪中,有少数犯罪还要求行为人出于特定的犯罪目的,例如赌博罪,要求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物品罪,也要求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

国内博物馆文物征集管理程序透视

博物馆作为国有文保机构,对藏品征集极其慎重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或许并非如此——去年,央视爆出一条“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文物疑为赝品”的新闻。这家颇具知名度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在接受民间藏品捐赠时栽了大跟斗。但是据称该博物馆在进行藏品征集时也是严格按照规定,请了权威专家对瓷器进行鉴定,而且该馆的征集流程中也有“一票否决”的规定。但这批存疑的藏品为什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收入馆中?谁来对此负责?

博物馆在进行藏品征集时应当如何克服程序方面的漏洞,保证入藏文物货真价实?

文物征集理应“高门槛”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600余件瓷器来自安徽淮北一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捐赠,600余件瓷器中有不少还被认定为珍贵文物。杭州市政府为此还对捐献者给予了1500万元的奖励。就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对这批藏品进行陈列展示时,其藏品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质疑。

某电视台记者在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发现,虽然该馆在进行藏品征集时按照规定,请了权威专家对瓷器进行鉴定,参与鉴定的专家事后也承认藏品有存疑,但这批藏品为什么最终还是被顺利收入馆中?

“这就突显了个别博物馆在民间征集程序方面的漏洞。博物馆在收购藏品或接受捐赠时,前期鉴定一定要做到位,等到藏品被征集到馆里再去鉴别真伪就非常被动了。”一位文博界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一件私人藏家手里的贵重文物,如何才能通过层层关卡,转变成为国家机构的馆藏文物?博物馆通过收购、接受捐赠等手段充实馆藏文物,那么哪些文物才能够得上进博物馆的门槛呢?

博物院的文物征集采取“三审制”,即预审、初审和复审。“除非一件准备征集的文物已经被文物主管部门评定为‘重要文物’,可直接进入‘复审’之外,其他计划征集的文物必须严格走完这三道程序,才可能获得落户资格。”

预审结束后,就开始了初审程序。“院长指派一位副院长做主席,同时至少指定5位院内专业人士作为委员。在评审过程中,认为‘应该买’的专家,要向认为‘可以不买’的专家说明为什么要买这件文物,对博物馆有什么好处,不买会怎样。只要有一人持反对意见,该征集计划将被缓议。”

而后是复审。博物院每3年聘任一次“征集审查委员”,聘任人数大于30人。在复审中,院长从“征集审查委员”中挑选4至7位进行最后把关,三分之二以上赞成才算通过。“而如果是计划购买这件文物,则还要进入鉴价环节,再由另外的专家组成‘鉴价委员会’。”嵇若昕说。

不过也有博物馆界人士提出,如此繁琐的程序可能并不利于该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对于真的好东西,流程就显得太复杂”。

疑品何以鬼使神差入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博物院本是同根。几十年来两岸故宫一直都在各自进行文物的盘点、清理与充实工作,在藏品征集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北京故宫博物院或许是中国大陆博物馆的一个代表与缩影,其展品征集渠道主要依靠政府拨交、文物收购、接受捐赠。博物院主要靠社会捐赠、私人寄存、收购。

那么大陆的博物馆在具体到藏品征集时是怎样操作的呢?是不是也像博物院一样严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告诉记者:“博物馆在征集文物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分类、定名、定级’这都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必须要遵循的。在具体的执行上,每个博物馆又会有不同的传统和习俗,但基本流程是一样的。”

某省级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他们虽然不像博物院那样在网上公布具体的“藏品征集办法”,但其内部都有极其严密的流程,并且每一环节之间都存在互相制约。

“我们有自己的征集原则,首先要看是不是我们博物馆收藏的缺环,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收藏范围和特色;其次要符合我们的研究需要;再就是要满足我们的陈列需要。最重要的一点是红线不能踩,非法文物我们坚决不征集。”

而藏品也并非各博物馆需要什么就能够收到什么,还要看社会上出现什么。“在有了一定的目标之后,再由具体部门提出需求,然后通过很严密的鉴定制度、定价询价制度以及批准制度,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存在制约。”

不过该省级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博物院所谓的“严门槛”更多的应该是从文物的价值和珍贵程度的角度来理解的。就征集流程来看,最普通的文物与最贵重的文物其入藏流程都是一样的。

而哪怕再严格的制度,如果没有很好执行,也会沦为一纸空文。上述收到存疑品的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在征集之初,也邀请了4位权威专家,“4位专家对每一件藏品都一一上手鉴定。按照规定,每件藏品必须得到4位专家的一致肯定才能得以征集,每位专家都有一票否决权”,但最后藏品还是鬼使神差地入馆了。

一些偏远地方出土的文物,博物馆进行征集的惯例是,文物在哪里出土,就归哪里博物馆保存,呈报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样后续的登记、管理工作自然无法实施。于是,一些地方博物馆的内部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又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难免会铤而走险,甚至发生监守自盗的事件。事实上,这样的报道并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不同博物馆的业务水平以及馆内专家的水平。没办法一概而论或将文物征集流程推而广之。国内博物馆也有文物征集方面做得很好,被视为业界翘楚的。”一名省级博物馆负责人说。、

“不会无条件向社会开放文物寄存”

接受寄存始于1967年,学者罗家伦先生将其所藏明末四僧画轴5幅寄存。一些寄存后来改成了捐赠。如罗家伦先生的画,在其卒后,由其夫人依其遗愿改为捐赠。

虽然大陆的博物馆没有明确接受私人寄存这一说,不过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案例。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李鸿章的侄孙李荫轩收藏有很多商代青铜器。“”抄家时,他的藏品被上海博物馆所收藏,“”结束清理抄家物资,上海博物馆又将其藏品悉数返还。其太太邱辉说,在李荫轩去世时,认为文物还是捐了好,就又捐给了上海博物馆,不过也留了几件给儿子做纪念。因为他的儿子远在加拿大,从1980年代至今已经30多年过去了,其儿子的藏品一直寄存在上博。

“因为库房条件有限,我们一般不接受社会寄存,除非那些曾经对我们有贡献、捐了很重要文物给我们的捐赠者,当他们的生活发生困难时,我们会提供免费寄存。”陈克伦说。

宋向光说,虽然有一些博物馆表态说可以接受私人寄存,但也极少听到有民间藏家愿意把私人藏品送到博物馆寄存,“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一直有这样的做法,不过中国民间好像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需求,不能排除私人藏家有个人方面的担忧。”

THE END
1.线上展览馆藏文物精选十九馆内动态 线上展览 | 馆藏文物精选十九来源: 作者:寻乌县博物馆发表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1 第一个下一个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寻乌县博物馆 地址:寻乌县客家风情小镇规划三路中段西侧 邮编:342200 参观咨询电话: 0797-2846986 Email:xwxbwg2020@.163.com 赣ICP备2023002461号 赣公网安备 36073402000041http://www.xwxbwg.cn/show/?90-91-856.html
2.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 朱晓云:今天在国家博物馆中,您还可以闻到古希腊的味道、香气。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多元的、多维的立体式的展览体验。 走进国博,看过展览,观众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也把极富创意的纪念品放进口袋,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一经推出便一“冠https://www.cprt.com.cn/culture/pc_content_183596.shtml
3.鉴赏看得见的自然:一本捧在手上的自然博物馆古代艺术澎湃新闻作为当今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大约有6800万件藏品,汇聚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积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不可或缺的关于大自然的词典。近期,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引进了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倾力打造的“珍宝级”收藏画册——《看得见的自然史》,科学家们从400年的馆藏积淀中万里挑一,并对这些稀世藏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75018
4.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 朱晓云:今天在国家博物馆中,您还可以闻到古希腊的味道、香气。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多元的、多维的立体式的展览体验。 走进国博,看过展览,观众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也把极富创意的纪念品放进口袋,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一经推出便一“冠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5.保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140余万件(套),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典藏宝库。作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国博建立了一整套严格http://m.chnmuseum.cn/zp/
6.博物馆进化论:从聚焦“藏品”到聚焦“观众”每年的5月18日,全球各地的博物馆都会迎来一个共同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博物馆界共同回顾博物馆发展历程、展望博物馆未来的重要时刻。 自1992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也是32年来国际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5183080585992.html
7.重庆珍档丨这家藏于乡野的博物馆,藏品可供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走访中我们多方核实,其实这座民间博物馆相当低调,早在3年前,就经重庆市文化委、市民政局、市文物局批准成立。占地5万余平方米,藏品数万件。据有关专家统计,这些收藏品可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是中国巴渝古建收藏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https://www.cqcb.com/hot/2017-11-09/547621_pc.html
8.山东博物馆馆史介绍与时偕行——山东博物馆的藏品体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一直肩负着展现山东地区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以丰富的藏品资源、广阔的平台优势、与时俱进的展览方式,为来往不绝的观众带奉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让他们感受齐鲁文明的博大精深。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4/7/19/art_350049_12476.html
9.佛山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资料,是博物馆藏品收入、转出、清点、保管的依据。是藏品定级、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也是藏品建档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据了解,不少博物馆在建立文物藏品档案或进行藏品陈列、研究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碰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一些藏品在当年征集进库时没有认真做好原始记录,以致藏品的征集时间、https://www.foshanmuseum.com/learning/detail.html?id=9465
10.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痛点在哪?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是开展其他业务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购买、接受捐赠逐渐成为博物馆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而博物馆也开始注重“为明天而收藏今天”。 然而,藏品征集实践工作中存在着文物来源的合法性较难把握;新征集藏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利用;捐赠者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困难等瓶颈问题。 https://new.qq.com/omn/ENT20190/20220329A01F6P00.html
11.博物馆藏品既然都已经是一座博物馆了,为什么还要征集藏品?其实,征集藏品对于国有博物馆尚好,不管多少钱都有各级财政为藏品征集行为买单;但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而言,征集藏品可都是得花真金白银的!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博物馆需要进行藏品征集,已是一种共识。分析其原因,博物馆进行藏品征集的动力既有内在的,也有外界的,概括说来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29.html
12.博物馆物件与藏品区分“离散的板块”和其他板块——在我们的意义上,是指构成“可移动的部分”——的是它被赋予的文化价值,而不主要是赋予它形式或内容的技术,尽管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创造模式。关键的理念是选择,正是选择的行为把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物件和一件博物馆藏品。在华盛顿特区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 Air https://m.douban.com/note/849478188/
13.博物馆概论3藏品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藏品的材质研究、藏品的败坏机理研究、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技术、藏品的日常保养、藏品的价值和真伪的科学评估与鉴定等。 三、藏品保护的基本理念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依靠合适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需要贯彻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体现藏品真正价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4.博物馆藏品的著作权归谁享有市场如果博物馆的藏品是今人作品且仍在著作权法保护期内,藏品的著作权人也未将著作财产权转让给博物馆,那么博物馆就对其藏品享有民法上的物之所有权,博物馆可就该藏品进行处分或收益,例如将藏品进行出借或所有权的转让。如果藏品作者明确将著作财产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博物馆,那么博物馆方可行使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https://news.artron.net/20130522/n485023.html
15.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以下简称“本馆”)所有藏品和展品的管理。 第四条 藏品是不可再生资源,藏品管理人员要担负起保护此“资源”不被灭绝的责任。藏品管理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藏品管理人员要加强藏品管理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本制度。 https://bwg.cumt.edu.cn/info/1041/1729.htm
16.洛阳博物馆如果你还有藏品需要进行鉴定,今年年内可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免费鉴定。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 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6时30分 联系电话: 0371-68108999http://www.lymuseum.com/bencandy.php?fid=58&id=643
17.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巡礼(三)此铁券实物弥足珍贵。一千多年来历经战乱,但多数时间一直由钱镠后裔小心收藏。1951年由浙江嵊州市长乐镇钱民后裔将铁券献给人民政府,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太宗李世民像 据故宫南薰殿藏品摹绘 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杰出的政治家。在其统治的贞观时期(公元627-649年),他革新完善https://www.meipian.cn/4wrz27at
18.浅谈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相关法律规定“博物馆藏品应根据可采纳的专业标准进行记录,藏品记录应包括每件物品的全部识别信息和状态描述、附件、出处、保存状况、处理措施和现在存放位置。这些信息应存放在安全环境中,并得到信息检索系统的支持,以方便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和其他合法使用者查询使用。”随后,登记著录委员会于2012年6月发布了《博物馆登记著录原则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307/27b6ab11d906410e829fed6aaf1e00e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