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报告敦博动态

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现馆建成于2011年,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敦煌文化元素于一体,地域特色鲜明。博物馆建设用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内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现馆藏石器、陶器、铜器、瓷器、丝绸、汉简、砖刻等14类馆藏文物1352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8件(套),二级文物411件(套),三级文物1404件(套)。上迄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代,以汉唐文物最为丰富,史料价值最高,是古丝绸之路兴盛辉煌的历史印记。敦煌市博物馆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分6个展厅。2022年被甘肃省科技厅评定为“甘肃省科普基地”。2023年被甘肃省文物局认定为甘肃省首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省级资源单位,2023年入选为第二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研究基地。

二、加强文化传播,创新社会教育形式

1.引进特色临展,深化馆际交流

2023年共举办临时展览8个,其中3个为引进展览,5个为原创展览。其中“横跨亚欧大陆的彩虹——马家窑文化和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展”入选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其中精心准备“关隘驿站——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敦煌文化特展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文物专题特展”走进敦煌机场特色展览;“横跨亚欧大陆的彩虹——马家窑文化和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敦煌文化专题展获省级核心价值观优秀展览。有针对性地选择旅游专线、城乡专线等受众面广、客流量大的公交线路,打造了1路、2路、3三条文化主题线路,让敦煌城乡公交成为弘扬敦煌文化的流动窗口。

2.加大业务培训,提升讲解水平

3.优化教学产品,改进教育内容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建立符合敦煌市博物馆实际的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机制,因地制宜设置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敦煌博物馆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制定了博物馆青少年课堂主题菜单,遴选出了“走向世界、畅通丝路、敦煌诞生、家国情怀、敬畏自然、中国智慧、从书写到书法”等16个针对性课题课程。同时,敦煌市博物馆文化资源进校园辅助教学文本《阅读敦煌》《烟火敦煌》《故事敦煌》《手绘敦煌》《诗词敦煌》《演绎敦煌》《敦煌博物馆课堂课例》经市委宣传部审定,同意向全市中小学开放使用。还利用自身出版的青少年读本《走进敦煌启蒙绘本》(共四册)、青少年读物《丝绸之路》立体书、《华戎所交一都会》等科普书籍开展精准教学,引导青少年代认知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自信。

4.开展“四进”活动,拓展服务平台

赴敦煌中学、敦煌二中、敦煌市东街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与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教育工作者的意见,结合学校课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对敦煌博物馆展陈进行深入挖掘提炼,针对性课题课程经敦煌市教育局审定,同意据此供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选择,开展精准教学。

5.情景教学,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

在敦煌市西关小学举办小小讲解员定向培训班,选派经验丰富的讲解员为小小讲解员授课,结合小学生群体特点,敦煌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从站姿、坐姿、走姿等基本礼仪规范多方面给同学们做了现场示范。课堂中,还通过互动游戏、寓言故事等趣味活动,让小小讲解员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礼仪知识。培训完成后,还将选拔优秀小讲解员于假期在敦煌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讲解。与西关小学合作举办“小小讲解员”社团培训活动13次。

6.搭建平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7.开发文创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三、优化媒体宣传,满足公众多样需求

四、加大藏品管理,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2023年完成敦煌市馆藏金属文物修复项目,修复所涉及金属文物共160套(234件),其中二级文物13套(20件),三级文物14套(15件),一般文物133套(199件)。完成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改造提升文物展柜、改造展台照明、定制文物保护装具、配置检测装置等。

2023年完成铁器类一般文物藏品档案完成四十余件,石器类一般文物藏品档案完九十余件,写经类一般文物藏品档案完成一百余件。二是积极推进馆藏文物修复及数字化工作。委托山东文物保护中心开展了160件(套)金属文物的修复,目前已完工;委托敦煌研究院完成国家版本馆征调3件馆藏一级文物的数字化拍照和显微镜的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化技术工作;委托甘肃省文物服务中心编制《敦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并在五展厅陈列货币展柜开展前期保护实验项目。三是不断提高馆藏文物收藏研究与展示利用价值。委托敦煌研究院、山东文物保护中心及南京莫愁图书保护修复中心完成国家版本馆征调3件(套)馆藏一级文物的仿制;委托敦煌市瀚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完成6件(套)馆藏写经的仿制;委托河南仰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完成22件(套)彩陶的仿制。

THE END
1.文化中國行中國國家博物館: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文化中國行|中國國家博物館:淡季不淡 旺季更旺-據統計,截至2024年11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年內觀眾累計預約已達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觀眾2萬人左右,“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為一種常態。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20241204/80ad0cfb3d414f0ab8e59c5546205068/c.html
2.中国文明网联盟·扬州站博物馆何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方面,现在博物馆陈设和展览善于创新创意,现代化布展与古老文化交相辉映,深受年轻人喜爱。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越来越多年轻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出由衷的尊崇之情,文化自信与日俱增,很想对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http://yz.wenming.cn/rdpl/202412/t20241209_8758625.html
3.事业单位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024.12.11由于我单位实行免费政策而导致的人流量大增以及参观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我会这样来解决:首先,考虑到博物馆所承担的文化传播和普及的功能,我仍然会坚持实行免费政策,但我会要求游客在参观前提前预约,预约步骤可以在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和现场进行,同时为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我们还会实行人数限定政策,即对每天参观博物馆的https://www.eoffcn.com/kszx/detail/1534451.html
4.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法律法规规章博物馆条例http://yjglt.nmg.gov.cn/yjt_index/law/202412/t20241213_2624104.html
5.文物保护要力戒六种倾向时事评论媒体关注最近,有博主发现某地博物馆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发霉、馆藏多件文物展标文字出现错误,博物馆变身“毁物馆”,爆料后该博物馆迅速改进工作,但此事背后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值得反思。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https://www.zgcsswdx.cn/info/12429.html
6.文博圈上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李群表示,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成果。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收藏亚洲文物的重要机构。国家文物局愿支持中国文博机构同美方在展览交流、藏品保护、研究出版等领域开展合作。 罗宾逊表示,愿深化同中国文博机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1ODU3OA==&mid=2650076843&idx=2&sn=69d495db940212839f10f84ade1a98bf&chksm=bfa93aec60c1cdf3d7fad3c92d55a781b00e985eda12dac0b41750fddeb1fcb54211d2193c7e&scene=27
7.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等各项工作进行规划,以传承优秀园林文化、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战略为导向,借助中国园林博物馆的优势,打造中国园林沟通世界的重要交流平台,并逐步成为风景园林、城市绿化、历史名园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学术、科研和展览展示中心,力争2030年之前,将中国园林博物馆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以高标准进入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https://www.gardensmuseum.cn/web/zcqfzgh
8.省博物馆实习报告(精选9篇)湖北省博物馆资料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名未董必武同志题写。经过近年的扩建、新建,现已有编钟陈列馆(1999年2月)、楚文化馆(2005年12月27日)对外开放,另有综合馆正在建设之中。三馆呈“品”字形排列,均为高台阶、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7wgn677.html
9.论博物馆性临时展览与其相关临时展览的举办,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对外文化的交流活动,也成为博物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博物馆展示内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加博物馆对社会各界的吸引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馆际交流,实现文博资源共享,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https://www.udooo.com/lsjxgglw/lw339110.html
10.博物馆服务范文12篇(全文)3. 规范制度体系,建立专业的考核制度,博物馆要依据实际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建立相关的制度,完善讲解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的考核制度,加强福利制度,提高讲解人员的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原则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的质量,随之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品位等也在不断的上升。讲解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hxsfakw.html
11.关于博物馆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当下中小型博物馆对传播媒介的提升知名度,最直接的社会效应既是吸引广大游客前往馆区参观.门票、游客人数增长率是目前博物馆发展的两项硬指标.通过有效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切身了解博物馆的具体性质、展示内容,感受优质化服务,让博物馆真正贯彻到“以人为本”社会服务理念. 2.加强馆际交流,做到互通有无 https://51elaw.com/fabiaolunwen/48102.html
12.博物馆教育和研究之二文化旅游专项工作,推动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经与天津市河北区深入沟通对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与“2024年清水县丁香文化旅游活动”之际,2024年4月30日由天津市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震带队,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专家等一行莅临清水县博物馆进行了深入的馆际交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06697
13.孔子博物馆“十四五”发展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孔子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公众服务、教育推广、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https://www.kzbwg.cn/news/tzgg/2020-06-20/1267.html
14.博物馆展览内容如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的临时展览中“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岭南文脉——王贵忱捐赠南越陶瓦展”“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文化展”“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粤匠神工——广作家具特展”等以主标题作为释义,以副标题作为展品基本信息;而“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虾兵·蟹将”“《红楼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64.html
15.郑州博物馆临时展厅坚持馆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内外精品展览。黄河之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42件(套)国宝重器,掀起“黄河文化月”的高潮;显微作品——吉尔伯特精品展在大英博物馆”这是吉尔伯特精品系列首次登陆中国;星空——中国百年考古发现展”,集中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让观众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文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22.html
16.重大纪事1月4日,谱写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题图片展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四楼展厅内正式开展。10日,我馆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志(2006-2018)》审稿工作。10日,馆编研陈列室主任饶道良代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加井冈山大学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评估验收会议。12日,https://jgsgmbwg.com/list/1662282795342016514
17.辛亥革命纪念馆(二)创新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使纪念馆“收藏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种职能有机统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幅度提升专业化水准,促进能力建设。 (三)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博物馆领域及其它的基础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https://xhgmjng.com/About/Rule/137
18.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反腐倡廉图片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图片展”、“纪念香港回归图片展”、“纪念澳门回归图片展”、“台湾问题图片展”、中国侨联“20世纪华侨华人图片展”、“泉州市侨联成立四十周年图片展”、“纪念孙中山先生图片展”等临时展览80余个,使博物馆经常有新内容、新形式出现,工作比较活跃。https://www.maigoo.com/citiao/58567.html
19.临时展览–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由肃北县博物馆、瓜州县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瓜州东千佛洞壁画作品馆际交流展”在县会展中心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为期20天,共精选东千佛洞第2号、5号和7号洞窟的代表性壁画18幅,展示东千佛洞石窟壁画艺术魅力。活动举办旨在加强馆际互动,深化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让广大观众享受到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让优秀的传统文http://www.subeim.com/linshizhan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