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而美”的博物馆们,如何出圈出彩?文博文物藏品考古博物院全国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G.B.古德曾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中小博物馆虽在藏品总量上难以匹敌大型博物馆,但却可以在“小而美”“小而专”“小而活”方面深耕细作。中小博物馆如何发挥优势实现“破圈”?一起来看。

找准中小博物馆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在目前已备案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占据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为未定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有承载丰富地域文化的县级及以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有展现所属行业或企事业单位特色的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还有充满收藏者个人文化情怀的非国有博物馆;等等。单从藏品特征来看,或体现在地化,或体现行业化,或体现个性化,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宽度。面对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等挑战,中小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生态位优势,从资源、需求、支持性业态、同业竞争四个要素着手,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求要素。中小博物馆常被视为“小众”文化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容易受到各类媒体信息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加之个别网红博物馆的限流措施,容易形成“大型博物馆是稀缺资源”的认知。此外,受到免费开放政策广泛实施的影响,近九成博物馆已经实现免费开放,这使得中小博物馆在吸引大众参观方面面临挑战。在现有收费的博物馆中,部分是古建、遗址类国有博物馆,部分是社会力量及民间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对于收费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其收费策略与运营投入通常不成正比,影响了参观流量。由此,大型博物馆与中小博物馆在参观需求上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博物馆的“小众”特色与当前消费者细分化的趋势相契合。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基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知识内容而聚集形成趣缘群体,进而促成更多具有专业诉求、深度爱好的文化消费/体验行为,这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机会。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主题展览与活动,由公共文化空间转向趣缘文化空间建设,更好吸引并服务观众。

体验经济驱动下的中小博物馆发展

1内容创新:多方协同模式增强中小博物馆临展灵活性

不可否认,中小博物馆常面临藏品丰富度与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尽管其常设展览可以充分利用在地化资源优势展现独特魅力,但长期不变的常设展览也容易让有限的观众感到乏味与单调,从而降低活力。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协同资源,增加临时性展览,成为不少中小博物馆的创新方向。

“组合拳”模式,即借助区域接近性或文化亲缘性,通过结盟合作方式联合策展。这已经成为中小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选择各馆共同感兴趣且具备丰富资源储备的主题,确保展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联合策展能够合理分摊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馆的专长和优势。例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联合京津冀地区的十余家博物馆,共同策划了“燕国达人游”活动。以燕国历史故事为纽带,引导观众通过主题参观及研学等方式,在京津冀多家博物馆之间探寻藏品间的内在联系。2023年,唐山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株洲博物馆三馆跨地域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近代釉下五彩瓷器”为主题的特展,集中展示了超过230件的釉下五彩瓷器精品,让广大观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釉下彩瓷器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这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兴趣。

2形式创新: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线下观展趣味性

此外,受实景剧本游业态兴起的影响,不少中小博物馆成为“剧本游”的场地。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在NPC(非玩家角色)的引导下,以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为线索,在展厅内展开探索之旅,寻找答案。这一新颖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比如,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让玩家穿越时空至民国时期,亲身体验国宝文物保护战的紧张刺激。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则通过沉浸式“剧本游”《越博奇妙纪——穿越历史来看你》,让年轻人与十位NPC扮演的南粤先贤互动,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魅力。

3空间创新:通过特定选址促成文商旅融合

为了提升小型博物馆与公众的接触可能性,许多博物馆选择将特色展览融入文化商圈、文化街区。同时,也有不少公共商业空间有意识地引入小型博物馆,以提升其文化场域特色,有效推动了中小博物馆的观众拓展。例如,以古陶瓷与古灯具为特色的中山龙泉博物馆,便坐落于同名酒店之中,让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也能轻松游览博物馆,了解中山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灯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文化色彩。又如,以古代壁画为主题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大雁塔旁的威斯汀酒店内,不仅增强了酒店的文化感,也确保了博物馆的日常观众流量。

在文商旅融合的趋势下,将小型博物馆作为典型文化场景引入商圈,带动品质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新风尚。例如,坐落在广州正佳广场中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通过一站式展示地球诞生、生命形成、生物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了大量游客。又如,坐落在宁波海港城内的地质宝藏博物馆,通过展出数千件地质标本、矿物晶体、宝石原矿等,实现了博物馆观众流量与商场消费者流量的双赢共促。

4参与创新:社区居民的共建共创

数字科技赋能中小博物馆发展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广泛产业应用,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正逐步成为引领各行业变革、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博领域,这些技术的融入不仅促进了数字化内容的研发,还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化传播的边界,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通过单点突破来提升影响力、实现生态位扩充的重要路径。

数字虚拟人:破解中小博物馆讲解资源瓶颈。受限于整体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人力资源紧张,部分中小博物馆在专业人才配置方面捉襟见肘,难以配备充足的专业讲解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藏品资源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而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则如同“永不疲倦”的讲解员,能够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导览服务。它们不仅能够详尽阐述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科学原理,还能够支持多语言解说,以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借助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数字虚拟人能够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对话,激发观众对藏品背后故事的探索兴趣。例如,“苏小妹”作为三苏祠与三苏纪念馆的数字虚拟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带领观众游览古迹、体验非遗技艺与传统美食,有效促进了文博资源与城市其他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线上小程序:一站式展示博物馆资源特色。当前,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展现藏品魅力、践行资源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自建小程序或共建资源平台等方式,将馆藏资源、特色活动等重要信息以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公众,增强博物馆资源的可及性与影响力。同时,通过小程序或应用的使用数据分析,中小博物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目标观众与潜在观众的兴趣偏好,进而推出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的线下展览与服务。

以“共生”理念推动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若将所有博物馆视为一个生态整体,我们需要深思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超级连接:新方法、新公众”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共生”理念对于包括中小博物馆在内的所有博物馆而言,显得尤为关键。这体现在博物馆需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积极与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文博文创商业主体展开合作,以保障博物馆生态的良性建构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在文化传承的宏大背景下,数字科技、体验经济与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博物馆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待见证更多的中小博物馆突破传统框架,通过与多方主体及机构的互动合作,响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共同挖掘并实现文博资源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潜能。

上文略有删减选自|《人民论坛》杂志原标题|中小博物馆的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委员杨越明

THE END
1.文物明年仍继续巡回!最新档期公布:将亮相五地博物馆最新档期公布:将亮相五地博物馆 2021年夏天,“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开展,这是叙利亚文物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大型展览。 近两百件(组)展品来自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贾颇勒博物馆、拉塔基亚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79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3.文博圈上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李群表示,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成果。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收藏亚洲文物的重要机构。国家文物局愿支持中国文博机构同美方在展览交流、藏品保护、研究出版等领域开展合作。 罗宾逊表示,愿深化同中国文博机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1ODU3OA==&mid=2650076843&idx=2&sn=69d495db940212839f10f84ade1a98bf&chksm=bfa93aec60c1cdf3d7fad3c92d55a781b00e985eda12dac0b41750fddeb1fcb54211d2193c7e&scene=27
4.看展览博物馆展讯速览中国国家博物馆 风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 时间:9月14日至12月16日 简介:展览分“南公封国”“楚祀八百”和“惊采绝艳”三个单元,选取来自湖北地区五家博物馆青铜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一系列材质、风格迥异的两百余件曾楚文物。展现了八百年间曾、楚两个诸侯王国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769193980515966&wfr=spider&for=pc
5.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活动在蓉举办为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提升,增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4月22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活动在成都举办。 2023年是四川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全省共举办1012个展览,展览主题百花齐放,展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4/22/033023203.shtml
6.关于举办全国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展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为落实《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推动博物馆展览创新发展,提升展览从业人员的策划实施能力,由人民文博主办、文博圈承办的“全国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展能力提升培训班”,拟于2024年3月26日至4月2日在线举办。现面向全国公开招生,具体事项如下: https://www.gujianchina.cn/zhusixiang/show-2333.html
7.民国时期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展览但经过博物馆人的不懈努力和苦心经营,至1949年10月前,国立历史博物馆根据社会需要,共举办了十几个展览,展览题材广泛。除常年开放的十余个陈列室用于展览金、玉、刻石、明清档案、国子监旧存文物、兵、刑器,发掘品外,还根据社会需要,单独或与其它学术机构合作,举办了多次临时展览,开展社会教育。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56.shtml
8.上海市博物馆年度报告:科技类最受欢迎文创销售创新高展览:全年共举办临时展览282场 2021年,全市博物馆共设有基本陈列245个,全年共举办临时展览282场,举办数字展览90场。 值得一题的是,在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上海博物馆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9082504430275.html
9.上海市博物馆年度报告:科技类最受欢迎,文创销售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类博物馆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排名前二的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青少年观众皆逾60万。 展览:全年共举办临时展览282场 2021年,全市博物馆共设有基本陈列245个,全年共举办临时展览282场,举办数字展览90场。 值得一题的是,在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中https://www.yicai.com/news/101531163.html
10.2017年上海博物馆临时展览经费项目绩效跟踪结果报告.PDF文档全文年度临时展览预算调整情况 32 附件三 2017 年度临时展览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33 附件四 绩效跟踪表(项目分阶段完成情况表) 34 附件五 专项产出结果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39 附件六 专项执行的工作情况表41 2 摘要 一、概述 临时展览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可以突破本馆藏品范围的 限制,扩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208/5001041223001334.shtm
11.信丰县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为了激发观众参观兴趣,提升观众对博物馆满意度,我们创新展览形式,创新展览内容,借鉴其他省市办展经验,举办六县市联合书画展,引进展品共108项。全体博物馆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加班加点,精心布展,按时对外展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4:举办书画临时展览 (五)做好文化文物普查,开展文物惠民行动 http://www.xfbwg.com/index.php/news/569.html
12.博物馆展览项目实践探析——以苏州博物馆临时特展为例2013年苏博成功从台湾古越阁征集到包括吴王夫差剑在内的58件/(套)青铜兵器,2014年苏博以此为基础,举办了“吴勾重辉——苏州博物馆藏吴越青铜兵器特展”(图1),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年海内外有关吴越青铜兵器特展的媒体报道逾千多条,成为2014年苏博最受关注的展览之一。如果说,几年前来苏博参观的观众重点还在https://www.szmuseum.com/AcademicResearch/Detail/f2bd7c1d-23d7-4c42-8cfb-3a7a5308377e
13.展览信息—宁夏固原博物馆官方网站由宁夏固原博物馆和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于2024年10月15日在宁夏固原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展期至2025年1月14日。本次展览精选展品79件/套,从[详情] 2024-10-15 “中国科举文化展”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开展 由宁夏固原博物馆和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于2024年10月15日在宁夏http://www.nxgybwg.com/e/action/ListInfo/?classid=12
14.文物工作个人总结范文(精选10篇)六、举办临时专题展览,扩大群众受众面 为了激发观众参观兴趣,提升观众对博物馆满意度,我们创新展览形式,创新展览内容,借鉴和省博物馆举办“甘肃文物精品展”的经验,引进民乐县博物馆水路画31幅和民乐县文物局副局长陈志伟个人收藏的毛主席纪念章3000余枚,举办了“中国水陆画”和“毛主席纪念章”2个专题展览。全体干部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0916085754_5612950.html
15.管理信息第二条 拟于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校内、校外单位或个人,均应按照下列程序提出申请: 1.拟举办临时展览的单位(或个人)填写展览申请表,校内单位或个人需经分管单位及主管理博物馆校领导批示。 2.办展单位(或个人)应事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商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场地布置要求,同时提交单位有关背景资料、展览策https://bowu.hebtu.edu.cn/a/jj/glxx/index.html
16.纵观临时展览,是闪现还是必然趋势?湖南博物院此外,当今的许多临时展览受流行IP以及寓教于乐倡议的影响,不再是像传统巡回展览那样受历史、科学和其他教育内容的深度影响。 不过,临时展览的概念对文化机构来说并不陌生。自古以来,文博机构有专门的展厅用于举办内部临时展览或巡回展览。 随着“限时体验”的发展,博物馆是否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时展览中?常设展览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824
17.临时展览首页/陈列展示/临时展览/列表 陈列展示 《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 展览时间 :2024年5月11日—8月11日 展览地点 :中国海盐博物馆临展厅 5月11日,由扬州博物馆和中国海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在中盐博临展厅正式开展。凌波秀色拥红妆,素影清风遣淡香。https://www.chinahymuseum.com/list/37.html
18.闵行区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闵行区博物馆规划每年举办2-4场临时展览,选题主要聚焦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脉络。数字· Numbers闵行区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现场馆展陈面积约5400平方米,藏品逾2300件(套),年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近年重要展览 · Important Exhibitions万历那年:明十三陵万历文物特展展期:2023-09-15 ~ 2023-11-26汉·无极:长沙马王堆https://art.icity.ly/museums/yunmy4x
19.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2014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https://v.huatu.com/gktk/1F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