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思路:文物专题展览,解锁文明密码

摘要:我国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通常采用“物以类聚”的文物分类方法,根据质地将文物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保护。文物专题展览是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与基本陈列不同,更多地从艺术、题材、文化、流传等方面展现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且更注重视觉表达。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要充分分析本馆展览定位、馆藏优势、目标观众等,以避免出现“千展一面”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博物馆;专题展览;展览策划;古代钱币

文物专题展览(或称文物专题陈列),通常指基于某一收藏品类的文物而组织的展览,是我国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在基本陈列之外较为常见的常设展览类型之一。文物专题展览基于传统博物馆的藏品分类体系而产生,常见的文物专题展览有书画展、陶瓷展、玉器展、石雕展、彩陶展等。这些文物专题展览往往能够拓展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内容覆盖面,并且能够丰富博物馆的展览艺术表现形式。

自2011年新馆建成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以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钱币等为专题的文物展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细化职责定位,结合新形势下观众观展需求,原有的专题展览陆续进入改陈阶段。本文以2021年初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陈完成的“中国古代钱币展”为例,从策展思路、目标观众定位、层次结构、展品遴选、信息表达、展示技术等方面系统梳理该专题展览的策展过程与实践,以期给从业者提供多维度参考价值和意义。

一、展览框架制定——展览沿革与馆藏文物梳理

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的办展传统,结合近十年馆藏钱币文物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策展组梳理了馆藏文物特点与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收藏门类,藏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版别众多,是研究古代钱币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中国古代钱币藏品体系完备,脉络清晰,能够系统反映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历史,以及其所承载的古代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的文化内涵。这些藏品中不乏诸多珍稀钱币,如战国“三孔布”、“共屯赤金”圜钱、三国吴“大泉五千”、唐“咸通玄宝”、十国楚“天策府宝”鎏金钱、北宋“靖康通宝”等钱币,可谓名品荟萃、珍泉渊薮。除古代钱币之外,钱范亦是馆藏钱币类藏品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古代钱币铸造技术及进步的关键物证。

第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西域及外国钱币,主要集中在西域地区古代钱币、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钱币、中亚地区古代钱币、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及近代钱币、欧洲地区晚期贸易钱币、北美及南美国家贸易钱币等。其中,东亚地区包括古代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等地区钱币体系较为完整。202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征集一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钱币,更加丰富了钱币藏品种类。

第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40余万件,涵盖各个历史时期,非钱币类文物资源丰富,可作为文物类专题展览的重要补充,增加展览视觉多样性,亦能延伸展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二、专题展览定位——确定目标观众群

2018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将自身功能职责进行明确及细化,将“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发挥好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国家文化客厅作用”作为自身首要职责。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专题展览也需要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展厅,看懂文物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从而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

基于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的职责以及对近年来博物馆展览的趋势分析,策展组将扩大展览受众面作为第一要务,最终确定将普通成年观众、中小学生及大专院校学生作为主体目标观众群体,此目标观众也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其他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的目标观众相契合。新的钱币专题展览力求降低展览的背景知识门槛,将必要的背景知识通过文字、表格、图版、文物的不同组合等方式加以展示,让普通观众不因某一方面知识储备有限而感到参观困难。

三、文物信息表达——钱币类文物展示特点

钱币类文物不同于其他类别文物,绝大部分金属钱币直径集中在3厘米左右,个别较大者也不过11厘米左右。纸币相对体积较大,大者长3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小者尺寸与目前流通人民币纸币尺寸相仿。中国古代钱币以铜钱为主,表面多为文字,因此展品具有体积小、视觉表现单一等特点,这是展览展示的一大难点。

钱币类文物虽存在诸多视觉展示方面的劣势,但其本身的流通属性,也使得其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文物内涵表达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因此,策展组在分析钱币自身文化特点及展示效果后,将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进行整体设计:

第一,在展览内容的设计上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在保证观众能有效获取展览信息的基础上弱化次级信息。如,展览第一部分“泉林漫步”以叙述中国古代钱币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古代钱币发展的重要节点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选择了1~2件代表钱币发展阶段的重要实物在单元开始进行重要展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记住这几件重点展品,就可以简单串起整个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另外,对于重要的部分说明及各单元说明,设计师将文字设置在观众适合阅读的高度,保证内容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其他诸如小组说明、普及知识点等次级信息,这些信息多为背景及拓展知识,因此设计师将其设置在龛柜上方,一方面在观众有需要时可以找到这些信息,另一方面在观众不需要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在其视线之中,不影响观展的节奏。

第二,在展览内容的表达上增加与观众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作为展示切入点,积极调动观众自身储备知识,避免造成展厅文字信息过载。诸如,“布币”小组利用工具铲与不同阶段的布币组合展示,让观众完全可以在不阅读说明文字的情况下理解布币的发展过程。“两宋宝文钱”小组通过宋代皇帝像与钱币表格相结合的方式,直观表现出两宋15位皇帝发行铜钱规律,诸如早期以小平钱居多,中后期以折二等大面值铜钱为主等规律(见图2)。再如“食足货通”单元,通过其他类别文物直观展示当时货币的购买力,与观众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第三,在展陈形式的设计上进行创新突破,利用空间、平面等不同的组合设计,将钱币的视觉展示劣势转化为优势,让观众在视觉上形成整体感。实际上,新的“中国古代钱币展”共有两千余件展品,展览大纲分为三大部分、十二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下又分组与小组,最底层是展品说明牌内容,层级多达五级,展览信息量巨大。展览设计师首先利用空间与色彩将三大部分进行物理分割,完成第一层级的划分。再利用龛柜进行单元、组与小组的分割,完成了第二、三层级的划分,之后结合展览内容,通过展品表格、展品组合排列、展品标签等形式,完成第四层级的划分。最后,通过说明牌完成第五层级的信息传达。

四、展览内容提升——叙事切入点及重点内容补充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浸润下逐渐演进出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重要代表性物证。策展组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观众的观展需求,结合各种科技手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展览内容的提升:

第一,把握展览内容核心,确定展览叙事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自成体系,对周边地区及国家的货币形制及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体系,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展览在序厅部分增加了欧亚大陆钱币、东亚及东南亚钱币,通过文物地图、多媒体地图等形式向观众直观展示我国古代钱币体系对世界货币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见图3)。

在展示我国古代钱币发展的同时,展览内容还增加了十余个知识点,如“钱是怎么产生的?”“五铢钱都一样重吗?”“我国是何时使用十进制的?”“银锭名称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本位货币?”等问答内容,丰富了展览内容,为普通观众提供了所需的背景知识。

第三,发挥综合博物馆的优势,展现馆藏特色。与财经类行业博物馆不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藏品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其他类别的文物藏品丰富多样。利用多类别文物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弥补钱币展示视觉单一的缺陷,同时也为深入挖掘钱币文化内涵提供了机会。因此,此次新展览增加了第二部分“圜宇方圆”展览内容,主要通过专题的形式,结合其他类别藏品展示钱币在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的内涵。

五、互动形式创新——丰富观众多感官体验

调动观众多感官体验是一种高效的展示方法,能够加深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同时缓解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感。策展组通过对钱币类文物展示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观众的观展需求,精心安排了多感官互动的展览装置,以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这些装置不仅通过视觉刺激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还通过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互动,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第三,通过展览整体的形式设计、灯光设计将数量巨大的钱币聚零为整,提升展览的整体表现力,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观展感受。《周礼》记“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即泉府掌民间调剂物资,取其如泉水流通之意。至王莽时期铸六泉与货泉、布泉,“泉”开始成为钱的代称,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设计师以“泉”为主体设计概念,在展览整体色调、龛柜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与之对应的抽象化处理。

六、结论

受文物保护以及传统金石学传统影响,文物专题展览一直是我国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应充分考虑本馆专题展览定位和馆藏优势,使之能够成为基本陈列的有效补充。相较于基本陈列完整而宏大的叙事,专题展览应更加注重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同时也需兼顾艺术、文化、技术、流传、题材等方面的表达。在深刻理解文物内涵的基础上,顺应新兴技术手段发展,丰富设计形式,调动观众各方面的感官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表达。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近年来,文博游成为许多青年人追求的新风尚。他们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买文创,感受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领略古今中外璀璨多元的文明永恒的魅力。 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https://www.cprt.com.cn/culture/pc_content_183596.shtml
3.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从秦汉文明看到世博光影古代艺术澎湃新闻除了中国主会场活动,全国各地也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扩大、拓宽、延伸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影响力。 上海“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8日在世博会博物馆WE剧场举行,当天上海会有135家博物馆减免费开放;结合世博会博物馆正在举行的展览,世博会博物馆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97278
4.博物馆进化论:从聚焦“藏品”到聚焦“观众”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淡蓝色的巡展房车停靠在活动现场,观众们可以通过楼梯登上这座移动博物馆内观展。车内的展览版内容主要通过“南越立国”“海丝遗风”“越行千里”三个部分讲述南越国向海而生的历史往事,也讲述了南越王博物院流动展的送展历程。车内还有展陈七件院藏文物的仿制件,都是首次随巡展专车出行,各自体现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5183080585992.html
5.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有网友说,炎炎夏日,有一种避暑胜地叫博物馆。推荐16个暑期博物馆精品展览文物瑰宝、人文历史、创意主题、时空交响,总有你感兴趣的一款。文化中国行看暑期博物馆精品展,收藏! ?https://m.gmw.cn/2024-08/06/content_1303813288.htm
6.博物馆概论3(一)什么是博物馆展览 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陈列艺术形象序列。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7.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Luxes”主题展览:当谈论奢侈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今年10月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开幕的“Luxes(奢侈)”主题展览,是2019年于阿布扎比卢浮宫(Louvre Abu Dhabi)举办的“10,000 Years of Luxury(一万年的奢侈)”展览的延续,通过呈现约100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探索不同年代下“奢侈”的不同概念。 https://m.cls.cn/detail/768950
8.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本次百展访谈邀请了苏州丝绸博物馆魏保信馆长聊一下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Q1 本次展览的亮点是什么? 魏馆长:苏州丝绸博物馆原创展览“经纶映辉——苏州丝绸文化技艺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这是从全国文博界240个申报项目中遴选而出,也是苏州市唯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9.博物馆展览的阐释与叙事:背景路径与方法【摘要】在博物馆收藏史中出现了大量为认知服务的展品,这些展品的集合所形成的主题性展览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某一事件、现象或进程。对展品进行阐释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的必要工作,也是展览策划与设计的核心任务。阐释工作可以从个体的和群体的两个层面展开。在对个体展品的阐释中,主要要解决实物展品在传播中的信息隐蔽性与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51.html
10.春节期间北京多家博物馆推出龙年主题特展春节期间,北京多家博物馆挖掘馆藏资源,推出“十大新春主题展览”,充分突出农历龙年特色。例如,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化联展”,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推出“2024(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推出“‘龙的传人’非遗景泰蓝传承艺术展”,可让人充分感受龙年魅力。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2/14/032943545.shtml
11.10个在博物馆能推出的人气的项目/活动/展览景盛龙翔10个在博物馆能推出的人气项目/活动/展览 博物馆(恐龙主题、地质主题、自然主题等)所推出的乐趣项目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孩子们而设的。其实,博物馆是应该具备不可思议的潜力的,不仅可以教育孩子和成年人,同样可以针对成年人而推出乐趣的项目。通过有历史价值或教育价值的藏品和互动的社交空间,博物馆可以吸引成年观众来https://www.idinosaurx.cn/10-popular-projects-for-museum/
12.展会策划布展搭建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點意空間历经20年发展,是一家综合型展览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布展搭建,展会策划,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企业展厅,展台搭建,展览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开启数字化体验新模式。http://www.spaceidea.net/
13.博物馆宣传策划方案13篇(全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__——__年)的意见》等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法律法规、重要文件、国际公约,以及文物和博物馆知识。 (二)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举办主题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2043dz9.html
14.首尔四大主题展览馆,人偶模型粉们别错过首先,这是一条以观览人偶娃娃手办等展览为主的首尔旅游路线。途经多个首尔旅游名所,有精力的朋友可以沿途体验其它的,这篇攻略重点讲几个首尔有名的主题展览,为喜欢人偶模型等展览的朋友专门设计的噢。 路线规划 第一站 东大门区:泰迪熊主题博物馆 第二站 麻浦区:特丽爱3D立体美术馆(弘大)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54572.html
15.博物馆奇妙耶带你领略创捷传媒之八大特色主题博物馆体验馆创捷主题博物馆之旅 你以为博物馆只有枯燥的历史文物和冷冰冰的标本吗?有一种博物馆叫主题博物馆,她是品牌的文化名片。小编带你领略创捷传媒展览倾力打造的八大特色主题博物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 中国西游记博物馆 品牌名片:目前全球唯一一座综合应用声、光、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对《西游记》进行全面溯源和演绎http://www.multispace.cn/news/read.aspx?id=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