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回延安》)
到延安去,到宝塔山下的夙愿终于实现了。5月24日早上6点,我们一行15人由县老促会会长、原县政协主席刘五娥带队乘车从兴县出发,踏上了奔赴延安接受红色教育的征程。一路上大家兴高采烈唱红歌,情绪高涨讲红事,不觉间就来到了魂牵梦绕的革命圣地,午饭后,大家就迫不急待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25、26日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以及梁家河知青点。
旅程虽短,但稇载而归,受益匪浅。延安是精神富有的家园,是永远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圣地!逢到之处,都是初心和使命的感悟,初心和使命的坚定,初心和使命的加强,初心和使命的夯实,所闻所见都是警醒和呼吁,都是宣誓和动员。
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于为民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从3.6万多件馆藏文物,1万余张历史照片,3万余册图书,1700余件一、二级文物,以及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100余种报刊杂志,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的点点滴滴中,看到党植根于民,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亲民爱民为民。
在南泥湾革命旧址,通过观看实物、图片,详细了解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这些都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和体会到,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及党的领导人自始自终保持党的自严自律、党的纯洁伟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改变。
最触动心灵的是,深感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意义深远。
党的灵魂和精神是不负人民
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昔日的杨家岭、枣园、南泥湾,走进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看到土墙窑洞、破旧的窗棂和开裂的木头,看到毛泽东住过的简陋的房屋、周恩来用过的破旧的纺车、朱德睡过的单薄的床铺、刘少奇用过的熏黄的油灯,还有那小菜园、小石桌,看到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时,内心激荡起无限的崇敬。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影像,听到了时光的对话。
在展厅,当孙明忠副会长看着“榆木炮”和铁桶、鞭炮说,我们就是用这些武器,照样打败了日本鬼子时,我暗自思忖,坚炮利舰也比不上人民的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睹物思人,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我们的榜样;睹物思事,更坚定我们永跟党走的决心;抚旧思今,我们没理由不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延安之行,更坚定了我们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到延安学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共产党人永远是人民的公仆,绝不能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
三、入党誓词永远是前行不辍的宣言
在延安参观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胸前都一直戴着党徽,此地此时,我们觉得共产党员最骄傲、最自豪。
特别是当走近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时,革命的激情油然而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声音不停地在脑海中萦绕着、回响着。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东方红》词曲展板前,大家情不自禁地齐唱了《东方红》,在南泥湾展馆,齐唱起了《南泥湾》,我们的歌唱引起了众多游客的共鸣共唱。我想,这是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是人民情感的真挚表达。走进新时代,我们齐声高歌《东方红》,唱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及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永续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在南泥湾广场的党徽下,刘五娥会长带领我们十五名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我们还独自在党徽下,照相留念。此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若忘初心,幻湮迷灭”的警句,在心头不停的回响。
面对党徽,重温誓词,我们心潮起伏,深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重大,也清醒的认识到,当今,让每一个共产党人做到不忘初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采取切实有力的方式,通过强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将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结合起来,才能让“不忘初心”的宣言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对此,我们还需要持续地努力。
四、红色元素沁心入肺
在延安,处处是党史党建知识,处处是党的红色元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深刻地感受到延安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
当我们近距离领略伟人风采,面对丰富的文史资料时,也深感平时积累的党史党建知识的匮乏,对党在延安13年的经验、延安精神的领会原来是如此的肤浅。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阅读伟人原著,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践行入党誓言,努力增强党性、信念。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前行的指导思想
5月25日上午,我们走进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恰好时值78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期间。身临其境地感受和想象着78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次历史性会议的场景。
综观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点点滴滴的史实,我们认识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正是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永远坚持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六、农村是个广阔的地方,在那里大有作为
26日,我们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落户的梁家河村。这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农耕式小村庄。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劳动生活了7年。
在梁家河村我们参观了知青窑洞、村史馆、铁业社、知青井、民间艺术馆等景点和旧址。边看边想:现在的年轻人以及领导干部是不是缺少了点什么,在“高校人才”、“后备干部”、“部委干部”的光环下,是乎应将“小我”融入基层,找“民间高手”补课,到农村拜群众为师、向实践学习,常走乡村小路,常睡农家土炕,常吃农家饭菜,把基层实践锻炼作为“充电”的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磨练意志、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因他们都是从农村走出的共产党员,他们来自农村,他们心怀百姓。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更是对年轻人的一种期待和呼唤,一种使命和责任。(兴县老促会教育卫生工委主任裴海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