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2,你好2023!旅游发展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隆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国旅游行业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稳住了行业发展基本盘。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逐步优化,旅游消费和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旅游业恢复发展步伐明显提速。2023年已经到来,让我们努力谋求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旅游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做出积极贡献。

20

23

北京

双奥之城魅力北京

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天津

天地人和津彩呈现

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河北

京畿福地乐享河北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山西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2022年9月21日至23日,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运城市举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内蒙古

亮丽内蒙古

莫尔格勒河积极创建5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辽宁

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

2022年雪季,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区员工在挑战冰雪欢乐赛活动中合影留念。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辽宁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美好蓝图,充分阐释“美好辽宁”精彩故事。高标准编制实施冰雪、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新增多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持续推进,多处资源纳入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城主题精品线路;红色场馆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4家红色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入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助推东北亚旅游目的地建设。

吉林

长白天下雪

2022年11月13日,第一波强降雪后,万科松花湖度假区迎来今冬首场雾凇景观,吸引众多摄影和滑雪爱好者。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供图

2022年,吉林省踔厉奋发,让优势产业更优、新兴业态更新,以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名片为底,以创意创新为笔,描绘文旅发展新篇。冰雪产业实现创新突破,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冰雪市场占有率、产品综合销售额、市场承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再创新高,持续巩固冰雪产业领跑地位;避暑休闲产业持续壮大,一批体验性更强、度假属性更高的夏秋季休闲度假产品及线路集中发布;乡村旅游精品化提升,全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村崭新亮相,乡村旅游推进大会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体验式沉浸式业态不断丰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旅游演艺、“剧本杀”等更具内涵与特色;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文旅市场快速复苏……吉林省正用文化和旅游开启新生活。

黑龙江

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

2022年12月22日,第35届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正式开园。太阳岛资产管理公司供图

2022年,黑龙江省充分挖掘、转化和释放独具禀赋的冰雪资源优势,打造冰雪经济新增点,编制《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明确进一步完善冰雪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先行区、后冬奥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出台《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若干扶持政策措施》《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成为首个省级层面出台文旅产业招商和冰雪经济扶持政策省份。施行《黑龙江省促进旅游业发展条例》,编制《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等规划和行动方案,健全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进文旅产业项目120个、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新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36亿元。连续10个月入列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全国前十名。

上海

乐游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悠游苏州河”水上航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奋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着力打造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着眼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创作一批重大文艺精品,创新推出上海“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打造一批家门口“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和休闲好去处,“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获评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重振,连续三年出台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措施,激活文旅转型发展动能,增强文旅韧性发展能力。坚持投资消费两端发力,持续推动“双千亿”重大旅游投资项目,第33届上海旅游节“最上海、苏州河”12小时大直播传播量2.6亿人次,“海派城市考古”开启都市旅游新方式。积极抢抓数字化新赛道,建成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构建上海文旅元宇宙顶层框架,完善“一码畅游”服务体系,打造更具获得感的数字文旅新体验。

江苏

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

2022年6月25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第三季启动仪式在宿迁举行。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江苏坚持促复苏与增后劲相结合,出台《关于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纾困政策,围绕优化江苏“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空间布局,印发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建设、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建设等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小剧场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等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同时,成功举办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十三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第三季等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持续擦亮“水韵江苏”文旅品牌。

浙江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

2022年9月30日,“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仪式在杭州举办,其间,经典器乐演出“听见江南”在杭城街边奏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年,是浙江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面落实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的关键之年。浙江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全年工作主线,先行探索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路径,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竞争力:“一县一策”推进山区26县旅游业高速发展,“一带四极六湾十岛”布局推动海岛县旅游跨越提升,文旅惠企惠民政策措施出台加快全省文旅产业有序复苏,“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即享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浙里文化圈”应用服务端使文化生活变得“触手可及”,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为市民展现现代宋韵“清明上河图”的美好场景,打造主客共享的诗意栖居地。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奋力打造全国文化高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魅力。

安徽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2022年7月28日,2022“安徽人游安徽·红色大别山”宣传推广活动启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复苏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安徽深入开展“安徽人游安徽”活动,推出系列产品线路900余条;策划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美食行动,充分挖掘徽菜美食文化。聚焦“大黄山”建设,认真谋划、反复研究,编制“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计划、产品建设任务清单、招商项目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加快推进,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90多个;开展演出展览、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各类活动2.6万场、参加人次4000多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聚焦机制共建、产品共创、服务共享、市场共管,牵头召开2022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推动长三角A级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社保卡“一卡通”全覆盖,推出《长三角区域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福建

清新福建

江西

江西风景独好

首届“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系列推介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江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奋力促进文旅市场有序复苏。纾困助企,推动出台帮扶文旅企业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引导各地出台150余条政策,开展140余场政策宣讲培训,为文旅企业发放各类贷款273.69亿元,暂退旅行社质保金2.56亿元,拨付纾困资金4960万元。项目拉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800余场文旅招商活动,新签约文旅项目359个,签约总金额2415.55亿元,总投资达1677.44亿元。扩大消费,创新开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活动,累计举办1.9万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实现文旅消费553.22亿元,线上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62%,线下消费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4.4%,文娱消费恢复至83.98%。提升品质,全年新增1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展“全国学子嘉游赣”、首届“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推介会等活动,联合新媒体开展组合营销,“江西风景独好”抖音号多次上榜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

山东

好客山东共享美好生活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河南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红旗渠标志性建筑廊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时的重要讲话为动力,直面疫情反复,推出纾困扶持旅游业10条措施,整合全省惠民举措拉动文旅消费,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河南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率先制定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建设标准;策划文明起源、国家起源、逐鹿中原、中国功夫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建设“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4条一号旅游公路;创新元宇宙创造者大赛,抢跑数字科技新赛道;推进“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行动;启动全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持续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奏响新时代河南文旅最强音。

湖北

极目楚天钟情湖北

“远亲近邻惠游湖北”惠民卡赠卡仪式陈明摄

湖南

三湘四水相约湖南

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高慧摄

2022年9月5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按照“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理念,省、市州每年举办一届旅游发展大会,推进承办市州、县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整体环境优化提速、产业融合发展提速、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内各市州积极响应,形成省市县联动的“1+13+N”办会机制,共同推动湖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18日至20日,“三湘四水,相约湖南”,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张家界举办,共签约省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85个,投资总额1147.17亿元,为湖南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劲动力。张家界共铺排文旅项目546个、总投资708.86亿元,其他13个市州依托市级旅游发展大会,共推进文旅项目193个,总投资1537.16亿元。借助旅游发展大会的带动作用及一系列政策举措,湖南省旅游市场不断复苏。2022年1月至9月,湖南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3.16亿人次,同比增长2.99%,实现旅游总收入4746.48亿元。

广东

大美广东现代湾区

2022年12月24日,“2023粤澳璀璨光影秀”与“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横琴站)暨第三届粤澳文化美食巡礼”在横琴开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供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广东统筹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和“双区”建设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全域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认定22个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公布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推出9家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7条“乡村四时好风光——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制定《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广东省旅游资源普查整体方案》,推出11个首批乡村旅游优质项目并给予资金奖补。推进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保护修复300多个重要历史遗存和588个重要节点,形成总长1280多公里重点线路网络。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着力构建八大世界级旅游品牌。

广西

秀甲天下壮美广西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夜景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建设,打响“秀甲天下壮美广西”品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精准把握目标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发展大旅游、打造大品牌、培育大企业、推进大开放、开拓大市场,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高标准举办了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重大文旅盛事,开启了广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海南

阳光海南度假天堂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供图

2022年,海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培育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大力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处处有旅游、时时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与此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布实施《促进旅游业恢复重振超常规措施》等政策,推出十大主题营销活动,开展促进旅游业恢复重振营销推广百日行动,有力拉动重点时段的旅游消费,积极减缓疫情对海南旅游业冲击,有效重塑了市场信心。2023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将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文旅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抢抓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着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大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进一步发挥文旅优势,以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添彩。

重庆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行千里·致广大

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闭幕式陈潜摄

2022年,重庆市深入落实《加快建设重庆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意见》以及“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武陵山片区已经形成“大武陵”地区文旅协作互动、区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自2021年3月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出台了《“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等文件,举办了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2022武陵山原生民歌大赛、武陵山文旅吉祥物设计征集大赛等活动,建成了武陵山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组建了重庆武陵文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建大平台、创大品牌、联大市场、畅大通道”,加快推动武陵山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7月17日,渝鄂湘黔川五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签署了《中国武陵文旅目的地共建计划》。五省市将共同携手,逐步将武陵山片区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2022年12月20日,武陵山片区的重庆市武隆区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四川

安逸四川

新晋天府旅游名县——眉山市东坡区水街游人如织。王长生摄

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统筹做好文旅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恢复发展,推动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艺术创作再攀高峰取得新突破,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四川扬琴《蜀道》揽获第十九届群星奖。三星堆遗址、稻城皮洛遗址双双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470个在建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4亿元。安仁古镇创建为5A级旅游景区,宜宾蜀南竹海新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命名公布新一批“天府旅游名县”8个、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69个。近百个县(市、区)文旅局长拍摄发布《文旅局长说文旅》主题视频,全网播放量达3.5亿,成为文旅界现象级事件,“天府之国”“安逸四川”“熊猫家园”“古蜀文明”形象品牌得到持续提升,有力助推了全省文旅经济恢复发展。

贵州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

2022年3月,贵州铜马拉松智慧赛道入选全国6个典型智慧健身步道项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旅游产业化“两大提升”“四大行动”,聚焦融合创新、助企纾困、招强引优、低效盘活等重点难点集中攻坚,全省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大但整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稳就业、稳增长作出了新贡献。新增5A级景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个;14个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打造全国首个省部共建、兄弟省、市联建的省级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坝陵河大桥观光、科普、高空蹦极项目等交旅融合项目;推出茅台酒镇等10个酒旅融合体验景区;创建体旅融合示范基地16个;黄果树景区荣获全国“2022智慧旅游创新项目”;海龙屯城址等4项成果入选新时代百大考古新发现,音乐作品《守望·撒麻》荣获第十九届群星奖。截至11月底,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共732个,累计到位资金538.81亿元;投放45亿元文旅基金,共带动23个“四大行动”项目总投资158.26亿元。

云南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楚雄州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何新文摄

西藏

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

林芝市巴松措景区的湖心岛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供图

2022年,西藏自治区旅游业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重点任务,着力创建“三区一高地”,争当全国旅游“四个排头兵”,组建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分解工作任务,全面推进落实。一年来,西藏大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旅游经济发展,积极助企纾困,创新开展“本地游”活动,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5月份旅游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区内外游客逐步增加。同时,西藏还不断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资源开发与景区评定,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和宣传营销,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提升游客满意度,取得了多方面积极成效。新的一年里,西藏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旅游复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塑造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陕西

三秦四季畅旅欢歌

2022年12月,“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项目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着力打造“三链”,构建“六大体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复苏振兴,为推进文旅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年实施高质量文旅项目445个、总投资2376.8亿元,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成为全国首家跨省共建共创的5A级旅游景区,“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被评为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新增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7个旅游景区被列入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旅游“硬件”大幅提升。扎实开展“三秦四季”旅游推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旅游业逐渐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甘肃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

环西部火车游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纾困解难普惠政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高质量举办喜迎冬奥·乐享陇原——“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文化旅游惠民活动、“陇上乡遇”乡村旅游品牌发布暨“我从陇上跑过”乡村旅游欢乐跑、甘肃人游甘肃等系列文旅惠民活动,政企合力推动省内首条旅游串飞航线和“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品牌列车开通运营,实现陇南官鹅沟景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等2个景区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张掖市甘泉文化街区等3个街区创建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60个、乡村旅游合作社89家,引导全省广大文旅企业创造性推出旅游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努力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全省旅游业总体发展呈现“顾全大局在路上、爬起来再冲锋”的坚韧态势,正在扎实开展全省“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行动,为迎接2023年旅游市场“三个月大局可定,六个月大局可起,一年内市场可以恢复”预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青海

大美青海生态旅游

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2022年11月,青海省龙羊峡工业旅游基地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53个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宁夏

到宁夏,给心灵放个假

沙坡头星星酒店赵学军摄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文化和旅游列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有利契机,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音乐剧《花儿与号手》继2019年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后,再摘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广场舞作品《塞上儿女心向党》荣获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实现评奖制度改革以来宁夏在群星奖评选中零的突破。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32个建设项目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库,实施项目19个。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西夏区怀远观光夜市等3家单位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定7个自治区级休闲街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六大示范工程,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星星故乡”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

新疆

新疆是个好地方

2022年12月18日,“冰雪之美·尽在新疆”2022冬季旅游宣传推广季在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启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踔厉奋进,笃行不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现代公共服务和文艺创作,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水平,举办2022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加速S101天山地理画廊、G219国道等风景道建设,推出丝路古道旅游精品线路、自驾旅游主题线路等一批特色线路。江布拉克景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新增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各2家。新增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文化和旅游迎来了大好发展局面。

兵团

红色之旅壮美兵团

2022年5月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在芍药谷景区开展中国旅游日兵团分会场活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中国屯垦旅游”主体品牌更加响亮,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一心一圈两带多点”旅游产业布局更加坚固、更显张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江布拉克景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可克达拉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第二师21团8连等5个连队和第一师11团花桥镇等4个团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名单。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关于促进兵团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方案》《支持兵团旅行社引客入兵团奖补暂行办法》《〈兵团旅游品牌创建奖补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等系列惠企政策措施,精准优化旅游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更多具有兵团精神、兵团文化、兵团印记丰富内涵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诗与远方”美好生活需求中突显兵团特色、兵团风格、兵团气质。

青岛

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2022年10月11日,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动员大会召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022年,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扎实推进旅游秩序整治、景区品质提升、海洋旅游拓展、海岛旅游突破、旅游业态创新、基础设施提升六大攻坚行动。组织11家国有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累计接待游客666.7万人次,拉动直接收入46亿元,国民经济增值超200亿元。青岛市入选国务院认定的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青岛啤酒博物馆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红树林度假世界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开辟转型升级新路径着力打造海洋研学旅游首选目的地》入选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名单。

THE END
1.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1537671524282423831
2.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原标题: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5/18/033059955.shtml
3.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4月30日,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初评结果揭晓。37个展览项目入围终评,包括境内展览29项,出境、入境展览各4项。5月15日、16日,入围项目代表、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细数精彩展览,共同见证2023年度“十大精品”展览诞生。http://m.cyol.com/gb/live/articles/lives/content_nyGNmqFeM3.html
4.公布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2) 03:09:42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刘旭解读2024“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00:04:18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第五届博物馆青年论坛 03:28:55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暖场展演1 00:03:59 “博物通达知闽都” 福州市博物馆2024年5·18https://yangbo.cctv.cn/2024/05/18/VIDEWBqs2An4otG4YBkSrEgw240518.shtml
5.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十大精品展览和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公布古代艺术今天是国际博物馆馆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和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福建揭晓。 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建主会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128963
6.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 中国考古博物馆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精品奖 “晋魂” 山西博物院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 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 山东博物馆 http://www.ncha.gov.cn/art/2024/5/18/art_722_188935.html
7.中国考古博物馆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荣获本届精品推介特别奖。 获奖证书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https://www.cssn.cn/kgxc/kgxc_xccz/202406/t20240603_5756559.shtml
8.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05/18/030754544.shtml
9.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https://m.hf365.com/article/364260
10.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州中国主会场活动上揭晓。敦煌研究院与香港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荣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11.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中山市博物馆获优胜奖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揭晓,共27项境内展览和6项出入境展览入围终评。其中,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仃洋——中山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优胜奖。 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揭晓,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https://www.zsnews.cn/index.php/news/index/view/cateid/35/id/707493.html
12.山西省6个项目入围全国博物馆展览“十大精品”黄河新闻网讯(记者牛牧瑶)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公布入围名单,山西省6个展览入围。 入围的展览分别是:山西博物院的“晋魂”基本陈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的“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4-03/19/content_13189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