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举办的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公布结果。“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入选“全国十大陈列精品”终评,这是全国文博同仁的肯定,更多的是对湖北省博物馆的鞭策与鼓励。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全国同行的关心和支持下,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全新的基本陈列,包括:“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楚国八百年”、“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以及“天籁——湖北出土早期乐器”展览,去年12月份正式开放,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和湖北省委书记、省长出席了开幕式。
习总书记在湖北省博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基本陈列的各专题展览,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紧紧围绕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的主题,以“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成果”为展览理念来策划展览。
“越王勾践剑”在展示剑本身精美绝伦的同时,补充了墓主人悼固的身份地位、健康状况及求医问神等新内容。
“曾侯乙”以反映音乐理论、乐悬制度的编钟为主,以反映天文历法、祭祀传统的天文图衣箱、兽面纹玉琮等文物为辅,展现了曾侯乙所处时代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
“曾世家”通过湖北考古重大发现讲述考古如何破解“曾国之谜”。
“梁庄王珍藏”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梁庄王和王妃的贵族生活为叙事线索。
“天籁”梳理了湖北出土的早期乐器,及其衍变,见证了礼乐文化的滥觞、发展、鼎盛。
新馆展览设计紧扣主题,提炼元素,生动展示荆楚文化的丰富绚丽、博大精深。各展览合理布置文物、装置、数字媒体、艺术展项等,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展示效果。强调文物的关联性,通过文物组合展示,深化主题。
展览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给观众更佳的参观体验。“曾侯乙”展厅上下两层之间,设有残疾人电梯,“天籁”展厅设置盲道和盲人体验互动区。多媒体项目运用独立空间展示,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增强了展览的多样性、趣味性、互动性,并减少了与主展线的互相干扰。
文保科技支撑展览。展览所有文物均采用恒温恒湿保护措施,展柜、灯光等设备,也充分考虑了文物预防性保护要求,为大量的漆木器、竹简原件展出,保驾护航。曾侯乙编钟的超大型展柜,运用了智能的恒温恒湿和机械控制技术,为特大型智能展柜的开发与运用积累了经验。
配合新展,开发了玲琅满目的文化创意产品,广受欢迎。“越王勾践剑”新型公交卡“上市秒光”。
配合展览推送的线上线下系列教育活动,深受欢迎,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文化和旅游部等7部委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博协举办的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推介等活动的最佳课程,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十佳文博社教案例”等殊荣。
湖北省博物馆将以新馆建成开放为新起点,全面提升博物馆科研、文保、公共服务能力,为新时代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