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2023年度报告武博年度工作报告

2023年,武进博物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区文体广旅局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馆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努力奋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武进文化软实力,贯彻落实“532”文旅中轴发展战略,助力“淹城文博区建设”贡献了武博力量。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参观接待稳中有进。作为省最美文化空间打造对象、江苏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武进博物馆始终秉承“让公众再一次走进博物馆”的服务宗旨,通过阵地优势广泛传播文化自信。2023年,武进博物馆总计接待观众306871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95021人次。讲解接待共计83批31410人,圆满完成国家、省、市、区各级接待工作。统筹全馆力量完成常州大市各中小学春游、秋游接待任务。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新途径,加强馆与公众有效互动,我馆全新升级自主语音导览系统,在博物馆及晓园艺术馆投入使用,让公众自主参观更加便捷。

(二)社教活动多向发展。武进博物馆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研发与实践,力争将武博社教活动品牌化、课程化、差异化、持续化。推出主题鲜明的节日活动、展教联动的展览配套活动、寓教于乐的假期研学活动、多学科交叉的节气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等。全年开展主题社教活动40个,共计167场次,其中线下163场次,线上4场次。

1、主题鲜明的节日活动。“我们的节日”从“衣、食、住、行”出发,围绕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武”有好“市”——2023年武博新春市集,“我们的节日·元宵”——“萌兔闹元宵”“咬春正当时·最忆是青团”“九九重阳,情暖人间”等武博节日艺术课程。“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了“汲古润新”掐丝景泰蓝技艺体验活动,动手间感受非遗魅力,全面实现了节日活动的双向互动。

2、展教联动的展览配套活动。全年开展活动共计90场次。例如配合“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展”策划的“不忘来路·脚踏星辰”系列活动,顺应当前“打卡博物馆”热潮,将革命元素融入其中,以印刷、盖章的形式,让广大社会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邮海拾贝”系列活动则侧重文物展示与自然科普,动静结合,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花间闲事”武博特展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不相蹈袭——刘海粟艺术之路上的恽寿平”馆藏书画展,感受了传统绘画中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精神,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拼贴想象,完成了一场与古代文人的诗意对话。

3、多学科交叉的节气活动。武博联合“武博文化联盟”成员单位和“武博教育推广人”团队,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各类“节气美育课”“节气食育课”。全年共开展22场二十四节气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审美鉴赏力。“你好,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2.0版获评“2022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项目”。

4、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为了开拓社会教育新方向,在可持续性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与德国华尔中文学校、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等6家单位共同签署了“2023—2025年博物馆教育共建书”。馆校共建签约是构建常态化馆校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日后我馆将与共建学校在人才培养、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文艺创作等各方面加深合作。同时,我馆与学校、社会机构密切合作,结合馆藏文物、传统习俗,采用“剧本杀”“拓印”等形式,开展了“行走的博物馆”武进博物馆文化行、《万国来朝》儿童研学剧本杀、“香伴童真”香牌系列活动、“浓墨淡彩总相宜”扇面拓印。依托馆藏精品文物,打造精品课堂,推出“璞玉芳华”武博馆藏精品系列活动等,新颖的参与感、沉浸式的体验吸引了一大批社会公众参与。“博物馆之友”发挥各自特长,完成14场文学讲座进社区、31场书法讲座进校园文化惠民活动。

5、寓教于乐的假期研学活动。在暑假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共计10场次。采用“课程+体验+实践”,打造了“多维一体”的研学模式,依托馆藏明代文物,组织开展“七彩夏日”系列活动,推出“绣罗衣裳品明风华”第九届武博夏令营研学活动,积极打响“博物知旅”武博暑期研学品牌。

(三)志愿工作脚踏实地。“武博红”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在各个岗位的公众服务中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服务内容包括参观引导、讲解接待、社教活动策划实施、公众号发推等多个方面。截止目前注册志愿者118人,服务716人次,总时长2584个小时,义务讲解69批,约1860人。“武博红”电台作为武博志愿团队的常设活动,以“朗读书信”的形式,重述历史,见字如面,在书信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目前已推出4期,收听量近千次。

(一)武博文创自我革新。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文创发展困境,我馆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不断调整定位,自我革新,通过“馆企合作”模式,以“馆藏文物”为主,“展览、活动配套”为辅,设计研发16款融入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比较有代表性有自主研发“恽氏系列”“璞玉芳华”文创产品;与常州喜来登酒店联合推出的“中秋节日红色限量礼盒”;为“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展论坛”配套设计“茶余饭后”礼盒等。与此同时,不断拓展线上渠道,加快“武博文创微店”建设。通过参加多场文创产品推介展示活动、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定制伴手礼、邀请企业入驻代售等途径,持续扩大武进博物馆社会知名度与文化品牌影响力。

二、坚持开放共享,推出区域广泛影响精品展览

(一)临时展览再添新篇。2023年,武进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16个。围绕书画主题,策划推出原创展览10场。其中“不相蹈袭——刘海粟艺术之路上的恽寿平”遴选馆藏精品书画,从一个侧面向观众们展示恽寿平的艺术和人格魅力,共同见证刘海粟对恽寿平艺术的肯定和人格的钦佩。本次展览主题角度新颖,是对馆藏书画的全新解读。“儒风冠东南——武进名人翰墨展”展示了明清至近现代武进乡贤书画作品,包括清代恽氏家族、常州庄氏家族等常州画派作品,向观众展示武进地区的乡贤传统和艺术传承,呈现本地自古繁荣的文化气象。

为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展体验,我馆与淮海战役纪念馆、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丰县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合作,引进临时展览6场。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的“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是淮海战役纪念馆建馆50多年来第一次文物巡展,并将武进作为江苏省首站,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成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此外“礼赞二十大起航古丝路——郑和时代特别展”“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春诵夏弦书声琅琅——百年老课本展”“邮票上的贝壳”等展览涵盖红色革命类、文物类、民俗类、书画类、自然科普类等不同主题,在临展数量和质量上不断突破。

我馆与全国高校书法学年会组委会、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武进区慈善总会、牛塘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积极交流,合作举办在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临时展览,共同打响武博展览特色品牌。

(二)春秋淹城大幕重启。春秋淹城展厅于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向观众开放试运行。春秋淹城展厅分为“水乡古城”“古城遗物”“发现淹城”“历史迷雾”“今日淹城”5个部分,展出独木舟、原始青瓷鼎等珍贵文物200余件,为观众提供沉浸式氛围、交互式体验,讲述春秋淹城前世今生的故事。“春秋淹城”厅展陈改造提升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春秋淹城”专题陈列荣获第二届(2019-2022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评审“精品奖”。省十大精品展览评审活动每3年评选一次,是江苏省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代表过去3年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水平,武进博物馆作为区县级博物馆,从全省众多优秀展览中脱颖而出,是业内专家同行对我馆陈展水平的高度肯定。

(三)基本陈列常展常新。我馆根据市委宣传部意识形态检查要求以及观众参观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基本陈列内容。为配合纪念袁晓园逝世20周年活动,10月对晓园艺术馆部分基本陈列进行了提升改造。

一、坚持规范管理,筑牢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根基

(一)藏品管理不断强化。武进博物馆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为进一步完善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夯实文物安全责任,守牢文物安全的红线底线,以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认真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我馆持续做好藏品日常保养工作,及时排除库房恒湿典藏柜故障,实现藏品预防性保护的环境条件。在霉虫高发前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监控及藏品防虫处理,营造良好藏品保管环境,保证藏品安全。

(二)藏品征集持续向好。藏品征集一直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社会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全年共接收54件(套)藏品。其中展览捐赠藏品5件(套),社会捐赠藏品14件(套)、区纪委移交35件(套),藏品采集登记后,均进行消杀再排架入藏,并集中备案。这些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藏品体系,也将成为武进博物馆藏品、展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文保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完成“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馆藏一级文物淹城独木舟修复保护项目”“武进博物馆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独木舟预防性保护项目”验收工作;有序推进“馆藏竹木漆器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武进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二期项目”。

二、坚持安全第一,持续打响平安武博运行品牌

武进博物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各项安全措施,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上半年安全无事故。

(一)安全培训狠抓不懈。博物馆每月召开安全例会,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到实处。全年开展13次安全知识和设备操作规程培训,累计参加人数达70人次。全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11.9”消防日活动,安排一线保安参加安全知识竞赛、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防暴反恐演练和微型消防站实操培训,进一步提升我馆安全保卫理论化、系统化、实战化水平。

(一)安全自查不走过场。博物馆针对安全重点部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现场抽查各部门员工对岗位安全知识、应急预案掌握情况。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问题现场整改;无法整改的隐患建立问题隐患“五定”措施,确保整改期间安全运行并跟踪复查整改结果。保安坚持每天巡查,认真做好双休日、日班夜班和重大节日假的值班工作。

(三)隐患整改卓有成效。全年我馆接受省市区安全督查5次,馆内开展自查12次,发现安全隐患16项,目前所有发现的安全隐患已整改到位。

(四)基建维修有序推进。在维修上我馆投入5万元完成晓园馆门厅和食堂墙面脱落瓷砖的修补工作,投入8万余元对空调系统进行维修。今年完成二层平台防水维修工作,基本解决楼顶常年漏水问题。在基础建设上投入13万元对博物馆出口处门斗进行改造,投入19万元对二楼社教区进行改造。在安防上投入12万元完成二楼周界报警系统改造,投入3万元更换消防系统报警终端设备。

五、坚持党建引领,笃定党建业务互联互通互融

博物馆党支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首要、最突出的政治任务。根据局机关党委统一部署,认真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馆落到实处。教育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打造“线上+线下”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及时传达“主题党日”学习材料,提升学习效果。

支部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引导广大党员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想方设法为公众服务。坚持“党建+”服务模式,促进党建和业务互联互通互融,做到规范、创新、优质服务。支部前往岑村、王诤故居、澄西烈士陵园、冯仲云纪念馆开展支部主题活动,通过情景式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党员邹利华、吴示昌、庞宗怡组成的3人团队荣获“新党章新时代新思想‘学习新党章’‘七一’知识竞赛”一等奖,庞宗怡代表局参加区机关“阳湖学习达人挑战赛”进入决赛。

与淹城社区签订党建联盟协议,未来将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共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等方式,进一步支部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坚持齐抓共管,因时因势应变促进长效发展

认真贯彻区政府“建设淹城文博区”工作部署,围绕“常州画派”“常州名人”等主题,前往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常州家谱档案馆等单位开展调研,拜访常武地区文史研究专家,梳理武进优秀文化遗产,助力淹城文博区建设。

我馆按照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文明城市迎检要求持续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高标准完成2022年博物馆年报、2022年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报、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省社科普及基地复评等工作,为博物馆长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的一年,武进博物馆将继续对标国家等级博物馆工作标准,凝心聚力,奋发前行,为推进武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强文化供给力度,让更多优质巡展直达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_wap.shtml
2.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强文化供给力度,让更多优质巡展直达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何思琦 王珏)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3.国际博物馆日那些小众宝藏博物馆,你去过几个?南京博物院国家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 张泽昕)近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确定并公布新一轮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博物馆纷纷上榜。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除了这些盛名在外的博物馆以外,有哪些宝藏博物馆值得推荐?一起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F9GG830514R9NP.html
4.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1537671524282423831
5.公布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2) 03:09:42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刘旭解读2024“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00:04:18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第五届博物馆青年论坛 03:28:55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暖场展演1 00:03:59 “博物通达知闽都” 福州市博物馆2024年5·18https://yangbo.cctv.cn/2024/05/18/VIDEWBqs2An4otG4YBkSrEgw240518.shtml
6.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重庆两展览获优胜奖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结果揭晓,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基本陈列展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荣获优胜奖。 https://www.cqcb.com/chengshier/2024-05-23/5574636_pc.html
7.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州中国主会场活动上揭晓。敦煌研究院与香港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荣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十大精品展览和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公布古代艺术今天是国际博物馆馆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和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福建揭晓。 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建主会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128963
9.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中山市博物馆获优胜奖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揭晓,共27项境内展览和6项出入境展览入围终评。其中,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仃洋——中山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优胜奖。 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揭晓,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https://www.zsnews.cn/index.php/news/index/view/cateid/35/id/707493.html
10.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4月30日,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初评结果揭晓。37个展览项目入围终评,包括境内展览29项,出境、入境展览各4项。5月15日、16日,入围项目代表、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细数精彩展览,共同见证2023年度“十大精品”展览诞生。http://m.cyol.com/gb/live/articles/lives/content_nyGNmqFeM3.html
11.入围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近日,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初评揭晓,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入围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冲刺本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湖南博物院新馆基本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曾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12
12.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5月18日,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 精品奖 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和合中国 辽宁省博物馆 纯粹江南 技忆苏州——苏州博物馆西馆基本陈列 苏州博物馆 南国烽烟举红旗——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518/8031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