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该不该规定“14岁以下免进”?或许可以改改“进入”的方式 媒体关注

博物馆不该再是一个沉默、只可远观的‘殿堂’,而应是鼓励观众探索、交流和思考的学习场所。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

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不少人与何先生感受相同,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甚至有人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但也有人认为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控制言行,“只要没有损害展品的过分举动,应适当容忍”。

随着暑假进入倒计时,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迎来一批携家带口的亲子类型观众。低龄孩子该不该进博物馆,近年来争论不休。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将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负有“教育”之责。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不应拒绝儿童入内,但可以创新“进入”的方式。

展览可否设准入门槛?

“这个罐子是什么做的?”“以前的人拿这个来干什么?”上周末,何先生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时,遇上一个大人带着三个孩子观展,围在他身边话音不断。据何先生回忆,这些孩子在10岁以下,很多问题“车轱辘来回问”,“除了不断问问题,这些孩子还习惯将双手放在展柜上,我真怕他们用力会晃动文物。”

何先生将自己的感受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孩子们在场馆里追逐、喧哗、触碰展品,都是被人诟病的问题。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姚女士曾在浦东美术馆参观艺术家蔡国强的展览时,看到有孩子伸手触碰展品;外企职员叶枥则曾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孩子窝在角落里玩平板电脑,还大声喊叫“信号怎么不好”……

“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即使解释展览的导览、讲座也都有一定的专业性,成年观众尚不一定能看懂,小孩能有多少收获”在一家画廊工作的任先生表示,他们一般不太接待年龄太小的孩子,“画作等艺术品大多是裸露放置,顶多拉上一条距离线,但‘防君子不防小人’,而且许多非具象的艺术品小孩子也不一定能看懂。”

孩子应该如何看展览?(摄影:赖鑫琳资料图片)

近年来,“熊孩子”在博物馆内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2020年5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展品玻璃城堡就因两个小孩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时撞到展柜导致损坏。今年1月,湖北武汉一私人博物馆的文物被参加校外冬令营的孩子失手打碎而引发争议。

不久之前,上海市发改委、文旅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可以合理收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到博物馆即是学习

记者日前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举家前来的参观者不少。正在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里,不少孩子未必了解这些数千年前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新奇有趣的造型也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在猫头鹰造型的妇好鸮尊旁,今年9岁的参观者崔玟说,“希望这是我乘坐的飞船。”现场工作人员在展厅内来回巡视,确保观展秩序。当不少带孩子的家长在展厅门口排队时,他们立即上前疏导部分参观者提前进入展厅其他客流较少的区域参观。

在一家私企从事财务工作的刘凌有一双儿女,她经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在刘凌看来,“接近博物馆”就是对孩子一次很好的教育:“比如在上海博物馆门口排队,大家很自觉保持社交距离,这就是教育孩子的契机。在场馆里有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标志,我可以跟他们解释这些图标的意义和原因。多去博物馆,他们才能学会和遵守场馆特有的礼仪。”

刘凌在展览时常常遭遇孩子的“无厘头问题”,比如“中国古人和奥特曼谁厉害”。“有些年轻人听到孩子提问会翻白眼,但我觉得这样的脑洞是孩子最珍贵的地方。”刘凌和孩子对话时,会俯下身或者干脆蹲下,“一方面可以让他们降低音量,另一方面也让孩子觉得平等。”

家长俯下身子和孩子对话,或许是降低孩子音量的好办法(摄影:赖鑫琳资料图片)

能有新的“进入”方式吗?

8月20日在布拉格开幕的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历经18个月、11个步骤、4轮咨询和分析、投票后,两个提案将在此次会议的特别全体大会上由会员代表最终表决。这两个提案中,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为社会服务”“提供教育、深思和欣赏”。

“博物馆不能拒绝孩子。”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想方设法限制孩子在博物馆中的行动,不如创新展陈和活动方式,把馆藏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让孩子通过文物和艺术品获得教育,同时平衡好孩子和成年观众的参观体验。

崔先生一家在成都旅游时,对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一场瓷器展览印象深刻。这场“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设计了一个互动板块,观众可以通过模拟的显微镜观看五大名窑出产瓷器的釉色细节。这一板块中除了成年人高度的“显微镜”,还有按孩子身高设计的“显微镜”,参观时大人孩子高低错落,互不干扰。

博物馆展览应设计适合孩子的互动项目(摄影:赖鑫琳资料图片)

“面对好奇、好动又好问的孩子时,我们策展是否从他们的需求考虑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许多展览策划时侧重学术性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比如一些展览的讲解,成年人听了都吃力,何况孩子又比如,不止‘熊孩子’喜欢触碰展品,很多大人也会,那么是否能设计可触摸展品满足他们的想法?”据介绍,国内外不少博物馆已尝试这样的设计,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未成年参观者较多的场馆也都有这样的互动项目。

在一些参观者看来,博物馆应该成为大人和孩子学习的场所,“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礼仪”。2019年暑假期间,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留言本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参观者留言称“工作人员管得好多”“不给吃东西,又不给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馆方不仅及时回应,还“蹭热度”发布了一则参观礼仪科普视频,号召“拒绝成为‘熊孩子’”。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损坏后,馆方则推出了“儿童礼仪工作坊”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参观博物馆的礼仪和展品保护知识。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博物馆不该再是一个沉默、只可远观的‘殿堂’,而应是鼓励观众探索、交流和思考的学习场所。”在业内人士看来,让孩子感受博物馆的魅力,需要馆方、家长和观众的共同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联系方式:0591-87505960传真:0591-87118173

THE END
1.光明视评文物发霉了,别让责任也“长毛”本来应该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但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怎么就能发霉了呢? 最近,有博主喊话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快救救你家藏品呀!”。从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博物馆展柜中的四件象牙文物,居然三件都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白绒绒的霉斑布满了全身,连文物的质地都分辨不出来了。听到喊话,博物馆表示已派工作https://guancha.gmw.cn/2024-12/10/content_37730455.htm
2.古玩市场上能买到真东西吗古玩市场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古玩艺术市场由于其他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无法再生产性,古玩是我国封建王朝额产物,它只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越来越少,在加上有部分的藏品已经被人收藏,还有的在各大博物馆中陈列着,所以还能散落在民间真品古玩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近年来古玩艺术品的收藏者更是随波涌起,所以等在市面上http://jianbaoshoucang.com/gudong/33271.html
3.湖北省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一看的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一看的博物馆。其中藏品非常的丰富,也有不少国宝级别的。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曾侯乙编钟了。由于编钟的体积很大,搬运不太方便,所以每次都可以看到真的正品。而元青花的瓷瓶去的时候正好是正品出借,去其他博物馆展览了,所以只能看一下仿制品。头骨画师看上去有点吓人,就不在这里吓唬小朋https://m.dianping.com/review/722570624
4.去博物馆看展览的翻译是:GototheMuseumexhibitions中文翻译aI never have difficlty with it and I can do well in tests and exams. 我从未有difficlty与它,并且我在测试和检查可以很好做。[translate] a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used for the tallow 用于脂浊的加工条件[translate] a去博物馆看展览 Goes to the museum to look at the display[translate]http://alaboyu.zaixian-fanyi.com/fan_yi_766305
5.想问问如果我用博物馆展览的文物文样或者是博物馆出版的文物纹样,做你好,想问问如果我用博物馆展览的文物文样或者是博物馆出版的文物纹样,做为创作素材绘制插图,用做二创或者是商用自用,这个犯法吗?130***6847 云南-昆明 知识产权 2023-06-17 07:06 举报 咨询对话 合法继续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咨询助手提示访客: 律师解答内容比较简练。 如果未能解决你的疑惑,请继续咨询我https://www.66law.cn/case/24906124.aspx
6.中国博物馆<正>在我国的博物馆建设热潮中,已有有识之士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博物馆的价值导向与质量提升等关键性问题,探讨诸如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今年1期专题)、什么是好的博物馆、好的原创性临时展览、博物馆社会服务最佳做法(去年4期专题)以及观众参观体验与感受等议题,管理部门也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开展博物馆评估工作。http://gbwg.cbpt.cnki.net/WKH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02
7.如何读懂一个博物馆?超实用参观指南值得收藏“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去博物馆的路上”,刷馆看展,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要如何选择心仪的博物馆,如何才能看懂一个展览,参观博物馆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日为大家奉上一份超级实用的参观指南。 by 盛崖余 1. 如何确定目的地? 博物馆那么多,该如何选择呢?以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5497.html
8.浙江省博物馆更多 之江馆区关注我们 留言簿 官方微博 服务号 订阅号 云上浙博 志愿者 浙江文博集展号 友情链接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浙江文物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5391628(之江馆区) 0571-86013085/87960505(孤山馆区) 信箱:zjmuseum@zjmuseum.cn 地址:浙江省 杭州市 孤山路25号 以人为本 以心传承https://www.zhejiangmuseum.com/
9.清明假期去南宋官窑博物馆看展览中工书画三天小长假,一场雨一阵风一缕阳光,真真符合春天的意境,晴雨不定自带各种滤镜。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的那场“长安春——走进‘一带一路’中的大唐盛世”展也成为了市民从另一个角度去围观春色,还是1400年前的长安春色的好去处。 接下来,这个展还将举办各种衍生活动,主办方表示,要把春天的长安从展柜里搬出来,让观众https://www.workercn.cn/32668/201804/09/180409081441778.shtml
10.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让文物“活起来北青报:各大博物馆在现阶段应如何确定展览主题、展陈方式,才能更好地与市民进行互动,甚至成为“网红”展览,让大众乐于前往? 齐玫:谈到博物馆展览如何吸引观众,实际上,展览吸引人的重点,首先是展览主题的选择,如果是社会热点,会受到市民的关注。比如,去年底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https://china.qianlong.com/2021/0304/5480891.shtml
11.42万人参观破创纪录!一家博物馆连续推出现象级展览背后的思考与探索2021年初英方筹备200周年馆庆修缮展厅,部分馆藏可以借展,合作旋即启动。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用“友好的博弈”来描述策展过程,上博研究了英国国家美术馆,2600余件藏品数量不算多,但涵盖西方经典美术史。“针对特点我们提出‘迷你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概念,对方非常认同。”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610229.html
12.大展——璀璨的长江下游文明造就江南水乡千年文脉南京博物院1989年,南博曾举办“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这是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次创新实践,影响深远。33年后的今天,我们响应国家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号召,再次策划长江下游文明展,集长江下游10家单位之力,精心挑选了约250组(件)展品,通过4个部分,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564
13.如何参观博物馆?一份超实用参观指南请查收→挑选心仪的展览 在博物馆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展览。博物馆展览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内容丰富,长期展出,最少都在一年以上;临时展览内容相对较少,展期也短,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重要补充,主题鲜明,展品也颇具吸引力。一些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外地甚至国外的精美文物,都能在临展上看到。很http://3g.sdchina.com/show/4804536.html
14.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的永久展览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常璩朱桢——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专题展览包括“追溯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搏·艺术——中国体育文物特展”金色名片”阿富汗国家宝藏”天山下的游客——哈萨克民俗展”古都郑州”天宫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钱球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等。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22.html
15.圆桌丨国内外馆长专家论道“博物馆建设及展览诠释”由首都博物馆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当代博物馆建设及展览诠释国际研讨会”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博物馆业界、北京地区博物馆从业者共计两百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以“当代博物馆建设及展览诠释”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圆桌会议及互动交流等形式,就博物馆筹建、改扩建及如何通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8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