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韵千年——河北四大名窑之旅

陶瓷是水与火的艺术。在燕赵大地,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河北发展出了邢、定、磁州、井陉四大古窑。邢窑创烧白瓷,类银类雪;定窑脱胎于邢窑,成为宋代五大官窑之一;磁州窑虽为民窑,却独具风格,最受百姓喜爱;井陉窑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其从北朝至清代从未断烧,也是一个奇迹……

邢窑白瓷绝技形意之美

■文/徐东坡■图片由景区提供

到邢台内丘县旅游,强烈建议您去中国邢窑博物馆和邢窑遗址博物馆看一看。这两座展馆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邢窑文化的魅力和邢瓷的神韵之美。

古城内丘繁华的邢瓷大街上,一南一北,一圆一方坐落着两座造型独特的展馆,北侧为中国邢窑博物馆,南侧是邢窑遗址博物馆。

内丘是历史久远的燕赵腹地,神医扁鹊长期在此定居,广收门徒,传道授业,终成华夏医祖,逝后葬于当地的鹊山,留下了全国最大的扁鹊庙群。内丘还有著名的牛王庙古戏台、古朴率真的木刻版画、特色美食炒肉挂汁,它们和邢窑文化一起,构成了内丘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说起邢窑,它是世界陶瓷史上第一次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白瓷的古窑口。内丘县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是邢瓷的主要产区。在中国瓷器早期的烧造中,对釉色追求是从深到浅的过程。魏晋时期,白瓷略泛青色,直到邢窑出现,匠人们对胎、釉里的杂质与铁含量加以有效控制,白瓷烧制技艺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并有了“南青北白”之说。茶圣陆羽盛赞邢窑“类银”“类雪”。邢窑大量生产的碗、盘、壶、杯等白瓷,极大地推动了唐代的饮茶之风,唐代《国史补》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而邢窑出土白瓷中带“盈”字款的器皿,为当时的皇家御用。

走近中国邢窑博物馆,参观者无不为它独特的造型设计而由衷赞叹。展馆主体是七个大小不一的碗状建筑物,高低差落,排列精巧,显示出古代邢窑器物的优雅姿态。当地人说,邢窑博物馆以圆形为主要设计元素,是出于“圆”是邢瓷最常见的形式,寓意着圆满吉祥,和谐如意。七个碗状的空间,两个“大碗”是主展厅,序厅顶部设计巧妙借助了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的含义,象征为“贡窑”和“官窑”,展厅分层设有圆弧型展台,精致的古窑炉模型和窑工劳动场面雕塑,生动展示了邢窑的历史脉络与烧制过程。其他五个碗状空间是辅助建筑,兼有采光的效果。

这是国内首家以邢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分序厅、公共区域互动区、临展厅和两个基本陈列厅,2020年8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收藏的三大“镇馆之宝”不得不看,首先是唐代“翰林款”白釉罐。它是典型的盛唐白瓷实物,为翰林院定制烧造的瓷器,质坚色白,外型典雅,釉色莹润,代表着唐代制瓷的最高水平。还有一件黄釉印花鸳鸯系扁壶,1985年5月出土于内丘城区窑址,你看它宽唇扁嘴,外形椭圆,古朴可爱,通体施的黄釉细腻光亮,从器型、图案、纹饰、工艺来欣赏,可以明显感受到外来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最后一件白釉黑彩鹅柄三足炉,极其罕见,鹅的头、颈、尾及三足均为模具制成,手工粘贴于炉身,烧制精美,造型特别传神。除了这三件“镇馆之宝”外,还有罕见的隋代透影白瓷等珍贵文物。

内丘邢窑遗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文化馆(文物)工作者调查发现,当时共发现了窑址28处,现在建有遗址博物馆的地方只是其中的一处。邢窑遗址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是河北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它像一座巨大的天外飞舱,严密地罩在内丘老县城裸露于世的发掘现场之上。其建筑主体采用正方体钢结构,顶层设天窗,同时配备遮阳设施,既合理利用了自然光线,又有效避免阳光直射对文物造成的破坏,游客可以从栈道步行至遗址上方,向下俯视全景,被发掘出的老窑遗址一目了然,其中有一组隋代的窑炉,呈“品”字型布局,保存完好。遗址内北朝时期的窑炉,现存的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完整,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瓷器史上极其珍贵的实物。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烧制陶瓷是人类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两座以邢窑为主题的博物馆,构成了内丘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大道至简”,欣赏精美的邢瓷,它的纯净、素洁入眼入心。洗练的线条,简约的造型,高古的风格,透出素朴自然的天趣,令观者感喟至深。千年邢窑将“形”与“意”之美挥洒得淋漓尽致,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怀。

邢窑博物馆上演梦幻灯光秀

■文图/郭贤芳

今年2月春节假期,邢台内丘邢窑博物馆上演了以邢窑文化为主题的梦幻灯光秀——“邢白瓷之光”。邢白瓷广场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打卡游玩。

“邢白瓷之光”灯光秀于2021年开始打造,根据节日特点,结合内丘县乃至邢台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展示。灯光秀以“三大碗”为幕,以广场为台,以城市为景,以光影的形式展现了邢白瓷的高雅之美。整场灯光秀共分为六个单元,以四季倒叙的形式展开,从“冬·素坯”“秋·红炉”“夏·釉妆”到“春·大器”,每一幕都堪称绝美。其中还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如沙河皮影戏。

灯光秀以新颖的方式宣传普及了内丘的邢窑文化,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城市的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内丘县夜游的一大亮点。

定窑宋瓷古风重现洗去世间尘埃

在曲阳开启一场定窑审美之旅,在钢筋丛林的夹缝中寻觅唐宋气度,从绵延不断的文化意象里体验心灵温暖。

“残片依稀窥巧匠,荒炉寂寞忆平生。”这是后人游览曲阳定窑遗址后,发出的感慨之言。昔年定窑繁盛的景象变成了今天的黄土桑田,残存的古窑址成为历史久远的回音。它们饱受千百年风雨侵蚀,却芳华犹存,时常吸引客人专门前来造访——古窑址已成为文脉传承的见证。

曲阳古属定州管辖。它位于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阳”而得名。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千年古县,尤以石雕、古建、定瓷三绝闻名于世。曲阳石雕技艺相传自西汉始,兴盛至今,有“雕刻之乡”美誉。县城西侧的北岳庙,是古代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现存有国内最大的元代木构大殿,庙内珍藏着许多古代的刻石经幢。曲阳定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汝、钧、官、哥、定”是两宋时期皇家的御用窑,定窑又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归潜志》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好诗擅题的乾隆皇帝曾写道:“瓷中定州犹椎轮,丹青弗藉傅色纷。”数十首《咏定窑》诗作,洋洋洒洒,显示了这位皇帝对定瓷的偏好,足以印证定窑在古代陶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宋代是文化艺术极繁盛的时期,它延续了唐五代的美学精神,在前朝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最终形成了独特而含蓄的艺术审美观。这种高古、清雅、内省的美学特征,直接投射到书画、诗文、瓷器等门类,展现着简朴平淡而又意韵深邃的精神境界,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及世界艺术的审美风向。定窑风格以简约为美,它脱胎于邢窑,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它胎体轻薄,质细而坚,釉色属于暖白的牙黄色调,给人以柔润、明快、恬静的美感。定窑中的刻花器物,风格鲜明,纹饰流畅,题材众多,器形风格在古瓷中独树一帜,或给人带来轻松自如、简约明快的运动美感,或透露着精细隽永、恬淡雅致的幽然之趣。

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几百年后,曲阳出了一位定瓷艺术大师陈文增。他从事定窑研究生产近40年,对定窑工艺过程、造型风格、装饰特点及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破译,使失传的名窑技艺再现人间。

步入位于曲阳县城的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拾阶而上,那股久远的宋瓷之风迎面而来,宋代文化之痕在这里影影绰绰,依稀可辨。陈列架上,一件件定瓷作品,素净的釉色,精致的刻花,简约的器型,静默无声,又似乎诉说着千言万语。

陈文增定瓷艺术馆的负一层,是定窑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集宣传、展示、交流、科研于一体的定窑文化平台,600平方米的陈列面积,分成先民制陶、恒山初冶、炉火纯青、刻镂万象、模印群芳、技艺传播、窑火不熄、美器由来八个部分,清晰展示了中国陶瓷和定窑的发展脉络。位于艺术馆旁侧的陈氏定瓷公司,工坊内摆满了各类定瓷的坯体。看着艺人手中的陶泥逐渐成形,看着刻刀在瓷坯上欢快地跳跃,莫不是一种极美的艺术享受。

“一脉馨香千载月,花瓷白釉写芳名”。如今,古老的定瓷在曲阳的土地上生机勃勃地延续着。在位于定窑遗址区的灵山镇涧磁村、野北村、韩家村、岗北村,多位定窑大师开设了工坊,刘清海的兔毫紫定盏、韩涛的安泰壶、庞永克的龙凤杯口盘,是他们的得意之作,是定瓷文化这株老树上绽放的新花。

在宋代,五大名窑的盛行绝非偶然。其中,定窑以其“象牙白”的釉色,刻花、印花、划花的高超工艺,层次分明的纹饰布局,独步天下,使中国瓷塑技艺达到了新的高度。憨态可掬的孩儿枕、端庄细腻的白釉五兽足薰炉、法象庄严的刻花莲瓣纹长颈瓶,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定窑首创的覆烧工艺,提高了窑炉的生产效率,极大推动了中国瓷业发展。

有一副名联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诗中的山水,是自然的写照,也是观者入眼入心的精神感怀。定窑崇尚天然意趣的简朴之风,不正是我们想回归天真自我的写照?我们来到曲阳,欣赏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在钢筋丛林的夹缝中寻觅唐宋的气度,从绵延不断的文化意象里体验心灵的温暖。

磁州窑黑白二色中的人间百味

■文图/徐东坡

以黑白二色为主的磁州窑瓷器,具有洒脱、活泼的自然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味道。

初春的彭城,一早一晚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落日的余晖中,一座座斑驳的笼盔墙静静诉说着那段沧桑的历史,仿佛遍布的古窑依然承载着千年炉火的余温。

彭城,这座以磁州窑闻名的古镇,坐落在邯郸市峰峰矿区、苍翠的元宝山下。清澈的滏阳河绕城而过,寻常巷陌,流水淙淙,静心体会,小镇安闲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起彭城的山水风物,绕不开的话题当属磁州窑了。走在彭城老街上,随处可见几座古代的窑址,一座座状如馒头的古窑藏在街巷深处,尽管荒草覆盖,瓦石堆集,它们古朴的颜容依旧穿越历史尘埃,勾起重重叠叠的辉煌记忆。

彭城古镇烧制瓷器自两晋始,兴盛于宋元,至明清民国仍具有相当的规模,民间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说法,《增修磁县县志》记载:“瓷器产于县境之彭城,由宋至今相沿已久,窑场麇集,瓷店森列,所占面积二十余方里。四郊则矿井相望,废物堆积如山……车辆此来彼往,犹有肩毂相摩,街填巷溢之概,诚吾磁州惟一之工业重地也。”

走近位于彭城镇滏阳西路的盐店遗址,高大的古窑体刹那间映入眼眸。没有赣浙古窑那般细致精巧,却别有一番伟岸的气概,它静静伫立在院落中央,淳朴安然,浑圆的顶部暗合了“天圆地方”的寓意。看着它,我的脑海里不禁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古老的画面,曾经的老窑场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窑工淘泥、洗泥、拉坯、剔花、煅烧、绘画……再繁复的工艺也难不住技法娴熟的工匠,他们把心血融入其间,泥土在熊熊的火焰中升华成一个又一个优雅的形体,它们出窑的瞬间,在阳光照射下透出柔和的光芒。

一座古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文化。在彭城,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磁州窑有关,老街上流传着磁州窑的故事,博物馆里摆放着精美的磁州窑器皿,小饭铺的美食有窑工饭,县志里记载的历史人物、人文掌故、民间风俗,无不与磁州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平民百姓的眼里,一件精心烧造的瓷器,是实用的器具,又起到了警示教化的用途。在一件别致的磁州窑枕上,书写着这样的诗行:

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

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

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

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

这样的古诗来自民间,接地气,言语直白,朴实真切。

磁州窑所产瓷器,自古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洒脱、活泼的自然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味道。“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如今人们来到彭城,可以在展馆欣赏磁州窑出土器物,也可以选一家制瓷工坊,亲手体验瓷器的制作过程,感受磁州窑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这些以黑白二色为主的磁州窑瓷器,展现着工匠率真质朴的个性、自由激荡的心灵和狂放不羁的情感世界。它们是地母与火神的完美结晶,秉承水火相济的灵性,在彭城的土地上扎根生长、走向四方。

井陉窑在南横口解开神秘古窑之“谜”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井陉窑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古窑,曾经,其确切烧造年代是一个“谜”,而南横口成为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钥匙”。

地图上查找南横口,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点儿,绵河与甘陶河在这里交汇,并入冶河,一路向北,蜿蜒而去。如果把纵横交错的河流比作一条巨龙,河口则像巨大的龙首,把南横口村钟爱地含在口里,像呵护着一颗倍显珍贵的珠宝。

来到南横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座座“黄金”匣钵墙。黄金二字,指的是它们的颜色。匣钵又叫笼盔,是一种装烧瓷器的窑具,它们的样子像个直筒,高约60厘米,直径40厘米,一端敞口,用来放置瓷坯。制作匣钵先把笼泥摔打,打搓成条状,用模具盘筑,成形后由匠人精修成生坯,再高温煅烧,成品耐得住高温火烤,在瓷器烧造过程中对它们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今,南横口的乡亲把这些弃之不用的东西利用起来,精心地组合在一起,盖房垒墙,养花植树,铺路搭桥,使它们成为了当地陶瓷文化的一种符号。横垒而头朝外的墙体,俗称“卧龙”,竖垒起来呈线条状的,唤作“立龙”,村子最美的一座“卧龙”墙,是把匣钵横放,孔头朝外,用壶盖或碗底将孔堵上,大圆套小圆,整个墙面图案像古老的钱币纹饰,独特美观,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傍晚夕阳西下,匣钵垒成的墙体透出了金灿灿、黄澄澄的色彩,构成南横口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漫步南横口,寻瓷访旧,古老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每一段老墙都在默默诉说井陉窑的历史,每一块青砖都记录着曾经有过的往事。道路两旁,屋前檐下,那些零零散散的角落里,无名的小花从匣钵豁口探出身来,看似随意,又错落有致,让游赏的人们兴致盎然。

清道光年间的“马家大院”,是当地乡绅马席珍、马贡珍兄弟的宅子,分南北两座,经过子孙三辈的经营,院落整齐周正,气派大方。南院宽敞明亮,砖砌的门楼精美细致,院东坐落着长20米、宽3米的砖雕影壁。北院布局工整,结构严谨,是标准的二进院落,门额上高悬着“孝弟忠恕”四字匾额,书风遒劲有力,为清代同治年间礼部尚书祁隽藻所书。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井陉窑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古窑,曾经,其确切烧造年代是一个“谜”,而南横口成为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钥匙”。据考证,过去南横口曾经窑场遍布,这里烧制的瓷器构成了井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金年间,水流丰沛,南横口是有名的水运码头,瓷器装船,水陆并进,通过真定府向外出售,一度声名远扬,占据了北方瓷器的主要市场。史料记载:“真定府,产瓷器、铜铁。”井陉窑的白瓷制作尤其以戳印填彩最为独特,工匠们用戳模在胎体上戳印,内填棕褐或黑色釉粉,再施以透明釉,如此烧出的瓷器古朴典雅,在业内远近闻名,独树一帜。

井陉窑的烧造给南横口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在这个自然宁静的地方,游古村、品美食、赏民俗、制陶具,游人可以开启一段穿越时光的休闲之旅。“缕缕窑烟轻入梦,千年古风在人间。”这是石家庄独有的陶瓷文化,袅袅不绝的历史余音依然在耳边回响。

THE END
1.景德镇古窑的微博25名海外青年汉学家来古窑参观研学11月26日,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25名研修班学员和9名上海社科院工作人员及翻译等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这座被誉为“活”的博物馆,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研学之旅。研修班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古代制瓷作坊及手工制瓷生产线、历代瓷窑,参与“人人加 https://weibo.com/chinaguyao
2.景德镇古窑博物馆攻略,景德镇古窑博物馆门票景德镇古窑博物馆攻略,包含景德镇古窑博物馆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景德镇古窑博物馆点评分享景德镇古窑博物馆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马蜂窝旅游景点攻略看看大家如何点评景德镇古窑博物馆.https://www.mafengwo.cn/poi/114188804.html
3.记一座惊喜镇子——史上最全景德镇攻略古窑博物馆:门票95元, 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此处百度的,因为觉得门票贵就没去)。可以参观各种陶瓷工艺,参与各种瓷器的制作过程,亲自体验。 陶阳里-御窑博物馆:陶阳里景区53元,御窑博物馆在其内部,需预约,也就是说你必须买陶阳里景区的门票才能进入博物馆。但是很值得!整个景区其https://www.douban.com/note/864279881/
4.老窑瓷博物馆地铁:7号线虎坊桥站C口;2号线和平门站D2口 公交:48路、57路虎坊桥路口东站;特5路、6 路虎坊桥路口西站;7路、14路琉璃厂站;102路、105路虎坊桥路口南站 合作内容:展览、推广、销售 合作人群:藏家、陶瓷艺术家、复烧企业 客服电话:4000306063 建馆理念:开启财富传承新领域,共鉴现代生活美学 http://apcmuseum.erongw.cn/
5.景德镇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景德镇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门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珠山中路187号,是科技类传统工艺专题博物馆,收藏在该馆内的藏品大多为孤品、绝品,其中有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明洪武釉里红地白莲纹大碗、明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明宣德青花五爪龙纹蟋蚌罐、明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明成化素三彩鸭熏等。 2023-06-25IP属地:福建 https://you.ctrip.com/sight/jingdezhen405/5703493.html
6.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受追捧澎湃号·政务“这件白釉翰林罐是我们博物馆镇馆之宝,它通体洁白无瑕,且瓶底刻有‘翰林’字样,是官窑的标识。”在邢窑博物馆内,顺着中国邢窑博物馆讲解员的指引,馆内件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在邢窑博物馆的不远处,便是全省首座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今年上半年的参观人数已经超过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43110
7.湖田古窑遗址(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以东航空路18号,1984年开馆,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遗址保护区内。其前身为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所属的“湖田古窑遗址陈列馆”。2003年单列,定名为“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直属于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是财政拨款的公益性科级事业单位。全馆现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在https://www.wylxs.net/product/html/128.html
8.景德镇——古窑民俗文化村御窑博物馆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古窑都还可以古法烧制瓷器。 御窑博物馆 进来这里,看到这里很多年轻人在排队,仔细看看,这个图案是很有特色。 御窑博物馆是对御窑遗址进行发掘以后,在御窑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 不同规格的瓷器烧制前需要依次装入不同规格的匣子里,以便可以堆放起来烧,提高产量 https://www.meipian.cn/4ypwl450
9.平江窑古窑遗址博物馆(陆慕老街)苏州平江窑古窑遗址博物馆(陆慕老街)陆慕老街项目位于相城区南部,元和塘两侧,开发年限为2024至2029年。通过https://gaoloumi.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27078
10.官博上线AR黑科技,“活起来”的古窑会不会超惊艳?一手体验在这里一座跨越800多年的古窑——南宋官窑龙窑,就这样 “复活”了。 今天(5月17日),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以下简称“官博”)在全国遗址类博物馆中率先推出了一项AR黑科技,让800岁的古窑遇上了走在时尚前沿的新技术,生动再现了南宋官窑制瓷工艺全流程。 今后,只需要一部手机,你就能在“AR虚拟讲解员”的指引下,玩转官https://www.thehour.cn/news/270345.html
11.景德镇博物馆范文3篇(全文)景德镇有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 古窑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厂。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所列瓷器品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馆内设有我国官窑和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名窑馆;此外,有着中国官窑的象征、陶艺瑰宝摇篮的景德镇御窑厂内收藏着丰富的官窑陶瓷,古代它专为皇帝烧制瓷器,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ae2tpd6.html
12.紫晶宾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店),地址:古窑民俗博览区/陶瓷博物馆古窑民俗博览区/陶瓷博物馆 | 昌江区昌南大道紫晶路9号,昌江区,景德镇市,333000,江西,中国 在地图上显示 4.8超棒 查看所有照片 江西,中国 古窑民俗博览区/陶瓷博物馆 | 昌江区昌南大道紫晶路9号,昌江区,景德镇市,333000 在地图上显示 设施 查看全部 https://hotel.elong.com/51507001/
13.2024景德镇民窑博物馆门票,景德镇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游玩攻略,"景德镇"千年瓷都,很值得去的一个地方,AAAAA景区的"古窑博物馆",仿佛穿越回到千年之前…… 5张 来自携程 网友 2015-09-15 22:09 个人觉得比瑶里好玩,更精致,有表演看,有动手体验,有遗址参观,景德镇景点差不多,这里也算集大成了。 4张 来自携程 网友 2015-08-15 23:26 很小的景点,一小会儿就看完啦,https://touch.travel.qunar.com/dist/poi/7469847
14.铜官古窑户外拓展铜官窑团建拓展铜官窑真人CS拓展1.长沙真人cs+铜官古窑博物馆参观一日 长沙黑麋峰真人cs 【铁腿户外拓展】?黑麋峰拓展训练基地(0731-8819 2129)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北郊,距省会长沙仅19公里,黑麋峰面积4079公顷,主峰海拔590.5米,2000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登临绝顶、群山莽莽、奔来眼底、朝赏日出、暮观晚霞、令人心旷神怡。因她风景秀丽https://www.cncn.com/xianlu/825204409248
15.宋金异彩——鹤壁古瓷窑的辉煌摘要:鹤壁古瓷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始烧于唐,至元而终,前后历时五百余年。在宋金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品种繁多、生产量大、工艺完备,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 关键词:鹤壁古瓷窑、民窑、宋金时期、古瓷器 http://hbsbwg.com/a/xueshutiandi/wenboyanjiu/2017/07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