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的历史绵延|故宫博物院馆藏陶瓷35万件精彩一览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在近百万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约三十五万件。另外,还收藏有数千件实物资料和自194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从全国各地150多个重要窑口采集的3万多片瓷片标本。

1.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红陶盂高15.3cm,口径15.3cm,底径11.3cm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盂是一种盛汤浆或饭食的器皿,红陶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热程度,因此这件红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红陶鬶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

这种器形最早出现在山东地区,山东位于东方,那个时候是少昊和太昊的部落,他们以鸟为图腾,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鬶这样形状的器物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漩涡菱形几何纹双系壶高37.7cm,口径13.8cm,底径14cm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几何纹盆高16.4cm,口径37.4cm

新石器时代黑陶高柄杯口径7cm,足径6cm,高15cm

2.夏商、西周时期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花瓶高38cm,口径5cm,足径10cm

西夏地区的瓷器烧造深受磁州窑系瓷窑的影响,釉色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茶叶末釉等,装饰风格亦有些相近,有白釉剔花、白釉划花、黑釉剔花、白釉点褐彩等品种。装饰多以花卉纹为主,造型硬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商白陶刻几何纹瓿高20cm,口径18.6cm,足径15cm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

商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高22cm,口径9.2cm,足径9.2cm

西周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高13.1cm,口径8.4cm,底径8.3cm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西周时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有所提高,出土范围更加广阔。江南地区原始青瓷的出土量及器形比北方黄河流域多且丰富。西周时,釉已成为瓷器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起隔水、利于清洁的作用,而且有装饰器物使之美观的功能。釉是一种玻璃体,由于其所含金属离子的作用,施于瓷器上,会产生各种颜色。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这是由于釉中含有适量氧化铁所致。

战国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高19cm,口径19cm,足距17cm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质炊具,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屈家岭、马家滨、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有发现。商周时代的鼎多为青铜制品,并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和原始青瓷鼎,仿青铜器式样,多做随葬品。

原始瓷提梁盉高17.7cm,口径7cm

汉彩绘陶方壶口边长11.5cm,足边长12.6cm,高39cm

西汉青釉原始瓷划花双系罐高31.5cm,口径8.3cm,足径16.5cm

东汉绿釉陶狗高29.7cm,长27cm,宽16cm

晋萧山窑青釉划莲瓣纹盘高4.5cm,口径24.2cm,足径9.6cm

西晋青釉印花三兽足洗高9cm,口径20.7cm,足距15.7cm

西晋青釉镂空双系罐通高17.7㎝,口径12.3㎝,足径14㎝

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

南朝青釉六系盘口瓶高39.4cm,口径14.7cm,底径11.7cm

北朝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高12.2cm,口径3.1cm,足径4.9cm

隋青釉模印塑贴四系罐高17.7cm,口径9.6cm,底径9cm

隋青釉盘口瓶高32.5cm,口径6.6cm,足径9.2cm

宫廷使用和收藏陶瓷器至迟可上溯至唐朝。唐、五代时,朝廷曾旨令一些制瓷质地优良的窑场烧造贡瓷,《国史补》、《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中有河南白瓷和浙江越窑青瓷向长安进贡的记载。宋代,朝廷先是令一些制瓷质量较好的窑场如定窑、耀州窑等烧造贡瓷,而后设立汝窑、钧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等官办瓷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

3.唐、五代时期

唐三彩凤首壶高33cm,口径5.7cm,底径10.4cm

唐花瓷双系注子高27.1cm,口径12.2cm,底径12.5cm

五代定窑白釉“官”字款碗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4.宋、辽、金时期

北宋定窑酱釉花口盘高2.5cm,口径12.6cm,足径8.2cm

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腰圆枕高15cm,长27cm,宽19cm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高18.3cm,口径26cm,足径13cm

北宋—金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高20cm,口颈26cm,底径14.5cm

宋哥窑青釉菊瓣式盘高4.1cm,口径16cm,足径5.6cm

宋官窑青釉蒜头瓶高13.2cm,口径3.2cm,足径5.7cm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

宋汝窑天青釉碗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北宋钧窑天蓝釉葵口盘高2.9cm,口径13.3cm,足径8cm

辽赤峰窑白釉划花填黑彩牡丹纹尊高39.5cm,口径19.8cm,底径18.5cm

金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高1.7cm,口径14.2cm,足径9.2cm

至明代初期,皇室已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宋代名窑瓷器。明、清两代朝廷均在景德镇设御窑厂,并选派督陶官驻厂或命地方官监造,不惜工本,大量烧造宫廷用瓷。从《明史》、《明实录》、《大明会典》、《江西省大志·陶书》、《瓷务事宜示谕稿·序》、《陶成纪事》等有关记载看,其烧造数量十分惊人。如明宣德八年,应专掌御膳的机构尚膳监之要求,一次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清雍正六年至十三年“计费帑金数万,而制进圆琢等器不下三四十万件”。至清末皇宫内保存的陶瓷器达数十万件之巨。

5.元、明、清时期

元钧窑天蓝釉碗高9cm,口径18.5cm,足径5.6cm

元青花鱼莲纹罐高31cm,口径21cm,足径20.3cm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目前这些瓷器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国内外其他一些博物馆及私人也有零星收藏,其中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即收藏约三十二万件。

明珐花人物纹罐高35cm,口径20cm,足径23cm

明洪武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明永乐翠青釉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

明宣德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高29.9cm,口径2.7cm,足横7cm,足纵5.2cm

许多闻名于世的精品,如唐代邢窑白釉葵口碗,宋代汝窑三足樽、哥窑鱼耳炉、官窑弦纹瓶、钧窑月白釉出戟尊、龙泉窑青釉凤耳瓶、定窑孩儿枕,元代蓝釉白龙纹盘,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成化斗彩鸡缸杯、弘治黄釉描金兽耳罐、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清代康熙紫红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乾隆各种釉彩大瓶等,均属于原清宫旧藏品。

青花夔龙纹罐高19cm,口径15.8cm,足径13.8cm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高3.9cm,口径6.9cm,足径2.6cm

明成化斗彩宝相花纹盖罐通高19.7cm,口径7.9cm,足径8.4cm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高3.4cm,口径8.3cm,足径4.3cm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拨交、个人捐献、出土流散文物征集等方式,使故宫博物院的陶瓷收藏日益丰厚,并弥补了原清宫收藏品在某些年代方面的欠缺。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通高33.2cm,口径19.5cm,足径24.1cm

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cm,口径5.1cm,足径13.4cm

清乾隆粉彩壁瓶

清乾隆青花转心瓶

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高7cm,口径14.8cm,足径5.7cm

清雍正斗彩如意耳蒜头瓶高26cm,口径5.2cm,足径11.8cm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高34.5cm,口径5.8cm,足径8.5×12.5cm

如今,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代陶瓷可谓自成体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陶瓷生产八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特别是所藏宋代五大名窑及明、清官窑瓷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上均堪称首屈一指。

THE END
1.八千年的历史绵延故宫博物院馆藏陶瓷35万件精彩一览!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在近百万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约三十五万件。另外,还收藏有数千件实物资料和自194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从全国各地150多个重要窑口采集的3万多片瓷片标本。 1. 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 红陶盂 高15.3cm,口径15.3cm,底径11.3cm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305059_1141888921.html
2.中国古代窑口大全丨古代所有瓷器窑口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 ,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21093.html
3.中国瓷器窑口大全南北篇.doc文档介绍:中国瓷器窑口大全南北篇精选中国瓷器窑口大全南北篇精选1 / 11中国瓷器窑口大全南北篇精选北方篇 (山西省 陕西省 山东省 河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甘肃省)南方篇 (湖南省 安徽省 江苏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广东省 广西)以各式罐为多。 3 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印花,以剔花最富饶代表性,施釉后剔刻装饰https://m.taodocs.com/p-769838549.html
4.中国瓷器图片,中国瓷器造型大全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瓷器图片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瓷器造型大全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1、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https://www.jiadelimei.com/guwan/24867.html
5.赏读中国最全窑口合集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 ,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ttps://www.cnacs.net.cn/19/202310/5356.html
6.中国古代瓷器窑口特点知识大全玺客瓷器安阳窑: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 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 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 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天僖二镇还发现宋 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后者烧白瓷; 二镇距磁州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http://blog.fcc.qinggl.com/page-113075.html
7.瓷器美术门类美术学术网美术网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http://www.meishu.com/baike/10/1/2690.html
8.知识古董瓷器知识大全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 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1877028003955
9.中国青瓷艺术鉴赏期末答案考试题库2024春从近年考古发现中唐代窑址出土瓷器约百分之( )为青瓷,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国已经成功烧制了( )。 东汉时期青瓷窑址分布在浙江( )等地。 哪些( )青被认为是最上佳的釉色。 对汝窑描述正确的是( )。 众所周知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都属于青瓷。 https://www.wkebb.com/c/a44fb296fa09267ddfc2b977cf569c95.html
10.湖北省地方志县志目录大全PDF下载县志公告县志资讯中国湖北省地方志县志目录大全PDF下载 嘉靖 湖广图经志书(上、下).pdf下载 安陆县志(1-6)清道光二十三年刊本.pdf下载 安陆县志_1993年版.pdf下载 安陸县志补正(全)清同治十一年刊本.pdf下载 巴东县志(一、二、三)清同治五年修.pdf下载 巴东县志_1993年版.pdf下载http://www.xianzhidaquan.com/article.php?id=1742
1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主 题词]:瓷器(考古) -- 中国 -- 图录 [学科分类]:历史学 [页 码]:240页 [定 价]:CNY5680.00 (16册)目录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2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3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4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5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6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7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8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9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10http://www.yidu.edu.cn/100000/detail/book/57156201ede40ef5c64d669f.html
12.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卷.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VIP免费下载 收藏 分享赏 0 下载提示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024/137832025.shtm
13.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全16册)(科学出版社).pdf【作者】张柏主编 【形态项】 240 【出版项】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8.03 【ISBN号】978-7-03-020255-0 【中图法分类号】K876.32 【原书定价】5680.00(共十六卷) 【主题词】瓷器(考古)-中国-图录 【参考文献格式】 张柏主编.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江苏 上海.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3. https://m.douban.com/note/853797709/
14.[探索·发现]土丘中出土的原始瓷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瓷器种类[探索·发现]土丘中出土的原始瓷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瓷器种类相关推荐 [百家讲坛]盉的用途是什么? 《大汶口》第4集:白陶器皿 代表古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国家宝藏]长沙窑青釉褐彩执壶 [探索·发现]金坛地区发现神秘的土丘 《我的美丽乡村》 20230425 古老苗寨寻新秋 [国家宝藏第四季]《条纹彩陶靴·前世https://tv.cctv.com/v/v2/VIDEa2CoXuMeWdCizXqwb9Vd20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