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窑之“色”:雪白是我斑驳绚丽是我釉里透青花也是我……唐代新浪科技

说起“瓷之色”,巩义窑,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世人所熟知的“唐三彩”,正是这个窑场的“著名作品”。同时,它还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绞胎瓷、白釉蓝彩、白釉绿彩以及唐青花瓷等。作为一座有着“非凡创造力”的古代北方陶瓷窑场,今天,广州的市民可以在展厅与它邂逅。

2024年11月10日至2025年3月9日,“中原出海——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该展览是“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广州工作站”于今年3月25日揭牌成立后,广州与河南携手推进考古成果阐释与展示的“开篇之作”;展品包括河南、扬州、广州出土的巩义窑陶瓷器131件/套,含三彩鸭衔梅花杯、三彩雕花杯等国家一级文物。

巩义窑有三大重大变革:生产出了白瓷;把“釉上彩”淋漓尽致发挥并使“唐三彩”兴盛;成功创烧“唐青花”。唐青花是如何汲取“前辈”经验而诞生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三者间的一些关系。

■收藏周刊记者潘玮倩通讯员穗文考

一脉相承,色韵纷繁

“中原出海——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策展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陈宣教部王斯宇向记者介绍,巩义窑(亦称巩县窑)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支流西泗河的两岸,自上游的白河村,到下游的小黄冶村,素有“十里窑场”之称。

2002至2004年、2005至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先后对巩义大小黄冶窑址、白河窑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釉陶器、素烧器以及各类窑具等。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白河窑址与“黄冶唐三彩窑址”合并,称为“巩义窑址”。

巩义窑至迟从汉代开始陶瓷烧造,北魏至隋代兴起,唐代达到鼎盛,晚唐至宋逐渐衰落。由汉及唐,巩义窑在一脉相承的陶瓷工艺积淀中,逐渐生产出纷繁众多的陶瓷种类,从釉色与装饰来看,有青瓷、白瓷,三彩、绞胎、白釉绿彩、白釉蓝彩和晚唐时期的青花瓷;从器型来看,有盆、碗、杯、三足炉、钵、瓶、水盂、灯、盏、盘、洗、罐、三足樽、水注、豆、枕、执壶、人物俑、动物俑及玩具等,可谓琳琅满目、器韵万千。

工艺揭秘:从青瓷到白瓷

青瓷之青,也许是瓷器上出现的第一个釉色;而接下来的白瓷之白,则也许是后世工匠们对于“纯净颜色”的第一个执着追求。

而就在巩义白河窑,“首次发现了白釉和青釉瓷器同窑装烧,这反映了制瓷业由青釉向白釉转化的过程,说明巩义窑是烧制早期白瓷重要窑场之一。白瓷的生产是巩义窑制瓷工艺的一大变革”。这是记者在展览中获得的信息。

“南青北白”,是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系统,青,主要指当时的南方越窑青瓷;白,指北方邢窑、定窑白瓷。而巩义黄冶窑出土的唐中期白瓷,胎质细腻、造型美观、釉色光泽莹润,“为不属于邢窑和定窑的那部分唐代细白瓷找到了产地”。

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为瓷器“脱青”“美白”的呢?王斯宇在展览中介绍:“透过巩义窑青瓷、白瓷的科技分析,可以看到窑工们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原料中的铁含量、改进窑炉工艺、使用化妆土等方法,达到提高白度的目标。”

釉上彩:斑驳璀璨,变化万千

王斯宇介绍,巩义窑的窑工在烧制黑釉、茶叶末釉、黄釉、绿釉、蓝釉等单色釉陶瓷的过程中,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颜色釉料的提取与运用之道,加之唐代低温铅釉技术的成熟、狂热的厚葬之风和多元的文化艺术,釉上彩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斑驳璀璨,变化万千”的唐三彩由此在巩义窑兴盛起来——这是巩义窑的又一重要变革。

唐三彩,属于低温铅釉陶,是唐代陶瓷的新品种。它并非只有三种釉色,而是有黄、赭、绿、蓝、白、褐等多种,因“三”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的意思,习惯上称之为“唐三彩”。三彩的绝妙。在于运用不同色釉的流动,互相浸润后自然漫延,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斑驳淋漓,没有明显界限的装饰艺术效果。

绞胎,则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料,分别制成坯泥,并把不同颜色的坯泥,擀成板块后,相间叠合,然后进行特定的绞揉、切片、模压、拼镶、贴合,呈现出不同色调相间、变化多端的纹理。要实现“泥里开花”的效果,需要熟练地掌握、调整两种泥料的收缩率与耐火度,以适应同一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对窑工的技艺要求非常高。巩义黄冶窑出土的黄釉绞胎枕,有菱形、团花等纹理,与丝织品、马赛克玻璃“异工同效”,反映出不同工艺间的相互借鉴和当时的潮流。

釉下彩:唐青花出现在巩义窑并非偶然

“青花”是指利用含钴的矿物作为着色颜料在坯体上绘画,再上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而呈现蓝色装饰的釉下彩瓷器。

记者在展览中获悉:“唐青花首先出现在巩义窑并非偶然,巩义窑唐代成熟的白瓷和唐三彩生产技术为唐青花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窑工通过对原料不断深入地认知和实践,最终在白瓷基础上借用并发展了白釉蓝彩的装饰技法,成功创烧出唐青花——这是巩义窑的第三个重要变革。”

唐青花的出现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从唐三彩到白釉蓝彩,仍使用铅釉,只保留蓝色彩绘,钴矿更为优质,部分器物使用较为精细的胎料,烧制工艺与三彩基本相同(低温、二次烧成、釉上彩)。

二、从白釉蓝彩到唐青花,使用白釉蓝彩的钴料,白瓷的胎料和釉料,延续并发展了白釉蓝彩的蓝色装饰技法,烧制工艺与白瓷基本相同(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

“唐青花的釉下装饰纹样虽然简单,但以釉下彩绘的技法装饰器表,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古代陶瓷史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为以后蓬勃发展的瓷器釉下彩工艺开了先例。”

唐青花是釉下在坯体上作画,而唐三彩和白釉蓝彩都是釉上彩装饰。“从釉上彩到釉下彩工艺的转变可能使唐代陶工认识到由于使用的是低温铅釉,釉上彩随着釉的熔融流动会增加装饰图案的不稳定性。”可以看到,白釉蓝彩仅限于简单的圆点组成的图案,而唐青花则已经呈现为由线条组成的较为复杂的花草纹图案。

(本版图片由潘玮倩摄于“中原出海——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

THE END
1.瞧,磁县的文物“动”起来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武士俑表明中国北朝时期执政者对军事力量高度重视。当时战事频繁,多国并存,军事实力是一个政权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 萨满巫师俑 解读 此文物收藏于北朝考古博物馆。 这件萨满巫师俑出土于茹茹公主墓,高30厘米,是一位头戴毡帽的老者。他手拿锯齿状乐器,手舞足蹈,是当时宫廷宴乐上的领舞者。这样的陶俑通常只会出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6701
2.八千年的历史绵延故宫博物院馆藏陶瓷35万件精彩一览!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在近百万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约三十五万件。另外,还收藏有数千件实物资料和自194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从全国各地150多个重要窑口采集的3万多片瓷片标本。 1. 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 红陶盂 高15.3cm,口径15.3cm,底径11.3cm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305059_1141888921.html
3.大美磁州窑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内的古窑遗址。刘鹏举摄 1918年,直隶钜鹿县(今邢台巨鹿县)百姓掘地挖井时发现了一些古物。一座埋藏于地下800多年的宋代古城,由此惊现于世。 1920年,天津博物院对钜鹿宋城遗址调查后出版《钜鹿宋器丛录》,披露了磁州窑瓷器。1921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对钜鹿故城进行发掘,所获磁州窑瓷器受到学界http://www.hebei.gov.cn/columns/ad01ea0c-e904-4030-a20d-f93fb7b89f99/202407/26/7dfa1ec4-f51b-4c5a-8819-c23c23e8ec2b.html
4.山东博物馆: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图库大汶口遗址(Dawenkou Site),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https://m.sohu.com/a/731149955_100144861
5.平遥县是唯一全面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综合性博物馆。中轴线上的道教文化,主要建筑是牌坊、山门、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玉皇阁、面南背北。 平遥县博物馆成立于1997年10月,1998年6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物馆内文物藏品总数:1338件。其中:一级文物:28件;二级文物:13件https://globalbaike.com/4281/
6.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结项要求(精选5篇)4、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专题博物馆建设及其展示手段科技化5、文化生态区的科学规划及实施 6、文物保护的系统技术 7、博物馆陈列新技术研究 8、地下文物探测技术 9、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保护技术 10、石质文物防风化材料的研制、 有机质文物虫蛀霉烂防治技术、青铜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iz3ss42.html
7.菏泽古沉船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赶赴菏泽,对菏泽沉船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出土漆木器保护科研基地主任吴顺清到现场对沉船的提取及保护提出具体意见,他们将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制定木质沉船的保护规划。 菏泽市发现的沉船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沉船的发现对菏泽http://baike.soso.com/v13758214.htm
8.山东博物馆展出瓷器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山东省陶瓷协会1936年明义士回国,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再回到中国来。明义士留在齐大校园内的文物在当时的战争期间历经风险,经多方的努力得以完存[2]。1951年这批文物被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收,后归入山东省博物馆,本文介绍的瓷枕就是其中的一件。 关于这件虎枕年代,可以与其他有纪年的虎枕或有明确出土墓葬的虎http://www.sdtaoxie.com/item/?id=1634
9.中国国家博物馆(七)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一个必须参观的展厅就是《中国古代瓷器展》。这里既有流传千古的传世品,又有出处明确的考古遗物,品类丰富、时代序列完整,基本囊括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瓷窑的典型器物,能够全面呈现古代瓷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演进脉络。 在参观了《古代中国》和《中国佛造像》后,我来到了这个让我心驰神往的《中国古https://www.meipian.cn/55wjg1mb
10.第一百二十三讲毕业后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陈列、保管、鉴定等研究工作。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器物部主任、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等。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46239.html
11.天津博物馆11月13日上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拉开序幕,90多个单位的200余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致辞 文博圈摄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于平致辞 文博圈摄 中国园林博物馆党委书记阚跃致欢迎辞 文博圈摄 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4556
12.文物造句36、而在地面则搜集了大量的文物,除了“瑞云宫”宫碑,还有“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陵”的陵碑。 37、我去北京的时候参观了国家博物馆,那里的文物个个都是无价之宝。 38、紧挨着1号刘非墓东侧的是2号墓,规模虽只是8号墓的一半,但出土了金缕玉衣、玉棺等重要文物,体现的确是王后级别身份。 https://www.chazidian.com/zj-374389/
13.持续更新丨河南强降雨已致56人遇难5人失踪【河南博物院“报平安”:馆内人和文物“一切安好”】 连日来,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雨量超历史极值,郑州更是一小时降下超常年一个月的雨量,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受暴雨影响,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等,都相继发出了紧急闭馆通知。21日一早,记者联系到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询问馆内情况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2241_892703.html
14.鲁西南鲁中除了沉船及沉船一起出土的文物,博物馆其他藏品不多,或者说,展出的不多。 有关菏泽历史,从史前到明清的顺序,以图文及相关文物做出展示。 自北辛文化时期,荷泽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行生息,以堌堆文化的独特形式,创造着早期的农耕文化。进入文明社会,菏泽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传说始https://bbs.qyer.com/thread-3686043-1.html
15.磁州窑博物馆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磁县周边游磁州窑博物馆真的好棒呀!这里全方位展示了磁州窑的文化,珍贵的馆藏文物诉说着千年窑火的发展历史与技艺之美。特别是那“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呢!而且博物馆的建筑也很有特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超级有艺术感!总之,去磁州窑博物馆参观真的超有收获哦! https://www.dianping.com/shop/k1da5IOBE8QRZS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