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人都应该看!快看你认识几个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你了解吗?大开眼界的国宝揭秘!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四羊铜尊

后母戊鼎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四羊铜尊1938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四羊青铜方尊,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卷,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绿松石。

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

铜奔马(马踏飞燕)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陕西历史博物馆

镶金兽首玛瑙杯、舞马衔杯纹银壶

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博物馆

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

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宁夏西吉县南大寺阿訇关清录祖辈数代珍藏,由他主动向博物馆捐赠的。这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这本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长26.6厘米、宽20厘米、厚6厘米,装帧考究。用硬牛皮精心制作封面,纸质为精心加工的麻纸,纸中加入了很细的棉或丝纤维。经文墨色匀称,阿文书写流利,隽秀。书页中每个篇章的边框均有描金装饰,图案为花卉和阿文。每个阿文经文字行间还有明代惯用的阿文小注。由于年代久远,这本《古兰经》纸质已变黄、发脆,边缘有些破损、掉渣。

宁夏博物馆

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鎏金铜牛,长120宽38高45重188千克。1977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M177。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比例匀称·造型逼真·个体硕大。铜牛中空,外表通体婆金。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如此精美"牛造型"工艺品,说明了牛在西夏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夏所属的河套地区和河西、河外十三个州“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灵州则很早以来就引黄河水而修建了奏家、汉延、唐株诸渠。在西夏元吴时期又修筑了“昊王渠”。西夏所实行的广薛农田、兴修水利的措施,极大的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敦煌榆林窟壁画中的西夏农耕图中就有和中原地区一样的"二牛抬杠"犁地场景。牛耕对发展西夏农业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海省博物馆

铜鎏金观音造像

铜鎏金观音造像铜鎏金观音造像,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该器物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河北省博物馆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山西博物馆

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如此精美"牛造型"工艺品,说明了牛在西夏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夏所属的河套地区和河西、河外十三个州“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灵州则很早以来就引黄河水而修建了奏家、汉延、唐株诸渠。在西夏元吴时期又修筑了“昊王渠”。西夏所实行的广薛农田、兴修水利的措施,极大的促进了灌溉农业的发展。敦煌榆林窟壁画中的西夏农耕图中就有和中原地区一样的"二牛抬杠"犁地场景。牛耕对发展西夏农业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河南博物馆

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

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四神云气图》《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1987年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后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移至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四神云气图》位于墓室顶部,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及云气纹图案装饰。壁画从主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丈余,总面积达30平方米,填补了中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气图。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高。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大、级别高、保存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山东博物馆

东平汉墓壁画

东平汉墓壁画2007年10月,在山东省东平县一座汉代墓室中发现一组罕见的色彩精美、保存完好的彩绘壁画,被誉为:保存完好,世所罕见。这些汉代壁画墓,是在东平商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东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共清理发掘汉代墓葬十八座,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铜器和铁器等,三座为壁画墓。其中1号墓约为东汉早期,墓葬结构规整,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匀称合理。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门楣、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间以鸡、狗等动物形象。内容有敬献、谒见、斗鸡、宴饮、舞蹈等场面,各类人物形象多达48人。其中尤以绘制于门楣内侧的12个人物形象神态各异,眉须飘然,栩栩如生。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文物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画,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对于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民间生活习俗以及汉代绘画,其价值不言而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西藏博物馆

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双体陶罐出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因器形为两件完全相同的袋形陶罐连接而成,故名为“双体陶罐”。其肩颈部穿系绳索的一对带孔器钮有如动物的耳和尾,从而巧妙地把双体陶罐勾勒成两只相向而立的小兽,造型雍容大气而极具生活情趣。双体陶罐通体打磨,表面饰以大量刻划纹和朱、墨两色彩绘,所以也称为“朱墨彩绘双体陶罐”。双体陶罐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与西藏同时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与众不同的特点: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纹饰精美,不仅代表了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而且体现出了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卡若先民智慧的结晶,是西藏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据专家考证,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史前时代,这件具有如此奇特造型和精湛工艺的艺术品,自然不是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供奉于神坛之上,作为祭祀和庆典之用的礼器,是蛮荒时代人与“神”沟通的媒介,是卡若人精神的依托,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蒙古博物馆

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金冠通高7.3厘米、带长30厘米、重1394克。由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和冠带组合而成,其上浮雕多处动物纹饰。于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鹰顶金冠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安徽博物馆

战国铸客铜鼎

铸客铜鼎战国铸客铜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1933年在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是统治阶级用来“明尊卑,别上下”的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铸客大鼎圆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腹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羽翅纹,双耳和颈部外壁模印变体鸟首几何纹,足的根部高浮雕兽首纹。鼎口平沿处阴刻铭文十二字“铸客为……”,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说明战国时期的工匠已不再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的附属物,身份比较自由。该鼎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为楚王重器。铸客大鼎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

黑龙江省博物馆

金代铜坐龙

金代铜坐龙这件珍贵的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于195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铜坐龙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这尊金代铜坐龙是黑龙江省省内最具分量的国宝级文物,现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铜龙为黄铜质铸造而成,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龙呈蹲坐式,龙首微扬,张口似吟啸,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瑞云与后腿相连,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鬣,威武雄姿,亦动亦静,浩气凛然。在龙的前右腿、尾部及瑞云处有以双向分开的扁锭残迹,当时与它物相连接固定而铸。可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吉林省博物馆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高11.4厘米,口径13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

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仲尼梦奠帖

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是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梦奠帖共七十八字,无款印。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天津博物馆

《雪景寒林图》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

《雪景寒林图》《雪景寒林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图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公认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杰作。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天津博物馆所藏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国宝级文物。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小撇口,长颈,腹部下端丰满,圈足。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面莹润如玉,上用珐琅彩绘画。颈部用蓝料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珐琅彩绘芍药雉鸡图:两只雌雄雉鸡栖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态亲昵,周围衬以芍药花及秋季花草。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赭彩四字方款“乾隆年制”。这件玉壶春瓶,构图十分精美,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绘画图案取自清代宫廷画家的手稿。此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称之国宝名副其实。

南京市博物馆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只以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为主体图案的梅瓶,造型端庄,胎坚釉白,在制坯、绘画、施釉、烧制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前段)

《富春山居图》(前段)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江西省博物馆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有“甗王”之誉。

上海博物馆

王羲之上虞帖

王羲之上虞帖《上虞帖》是“书圣”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曾是多代皇家收藏的物品。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湖南省博物馆

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素纱禅衣曲裾素纱褝衣,西汉早期,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在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轪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2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褝衣特别引人注目。其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经测算,其用纱料约2.6平方米,如果除去较厚重的用作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仅12-13克。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中国西汉绘画作品。长205厘米,上端宽92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烂场景为构图,极具文化内涵,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四川省博物馆

人面牛纹大铜罍

人面牛纹大铜罍西周人面牛纹大铜罍,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与广汉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头饰有几分相象,使人猜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值得一提的是,从牛角等造型特点看,所饰之牛,都有一对弯曲的牛角,当为四川地区耕田的水牛形象。由于该罍装饰的牛纹较多,因而也有人将该罍称作牛纹罍的。全器除主图外,没有再饰其他纹饰,器身素洁,翠绿亮润,如翠玉一般,是古玩界常说的典型“绿漆古”。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简洁大气,不愧是巴蜀青铜器的代表,国之重器。

四川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西汉偏将军印章

西汉偏将军印章“偏将军印章”是1982年市民刘定全在嘉陵江边拾得,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此印系龟纽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前2字为第一行,中间2字为第二行,后1字为第三行,是一方汉代官印。据文献记载,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偏将军印沿袭了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纽,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金制官印流行于汉晋时期,目前全国共发现26枚,两汉金印仅存15枚,为希罕之物,至为珍贵。

云南省博物馆

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战国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只站立状小牛。大牛与小胡用模铸造,一次成型,小牛则另铸再焊接于大牛腹下。作为滇国的一件祭器,牛虎铜案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几近完美。

贵州省博物馆

唐开元投龙铜简

唐开元投龙铜简唐开元二十六年,高35.9厘米,宽12厘米,厚0.8厘米,重3270克。投龙简系封建皇帝举行“投龙”典礼时,刊刻告文的铜版或银版。此简为长方形铜板,素地无纹饰,通体苍翠如玉,间有褐色斑痕。正面阴刻楷书李隆基告文、年款等共五行八十六字,背面刻字三行共五十一字。这件简为唐玄宗李隆基为祈“长生之法”,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投刺紫盖仙洞”之铜版简,时年玄宗53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翔鹭纹铜鼓

翔鹭纹铜鼓西汉翔鹭纹铜鼓,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体人,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水中有游鱼。鼓腰饰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展,双腿叉开作舞蹈状。舞上空有衔鱼的翔鹭。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铜鼓实测重30750克,弥足珍贵,整器品相完好、铸造精良,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国宝级文物。该鼓属石寨山型铜鼓。铜鼓是西瓯、骆越的重器,瓯骆人不仅用作伴舞节乐,还曾把它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是南方古代民族特有的综合艺术精品。铜鼓文化源远流长,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两千余年绵延不绝。直到今天,我们仍可在许多民族村寨领略到它的奇异风采。

广东省博物馆

千金猴王砚

千金猴王砚千金猴王砚,是粤博其中一件镇馆之宝。猴王砚以端石中最名贵的老坑石雕刻而成,砚中集合了鱼脑冻、胭脂火捺、微尘青花、玫瑰紫和金线等众多名贵石品。凡具有鱼脑冻的砚台都质地高洁,发墨细腻。此砚中的鱼脑冻更是独一无二,天然呈现出一只猕猴形象。猕猴形“鱼脑冻”被完整的保留在砚堂中。据说猴王砚因名气太大,曾几经辗转,多次易主。抗日战争时,何氏后代把猴王砚卖给了一古董商,后又转到汪精卫之妻手里。日本投降后被接收大员掠夺,再落入私人手中,1951年猴王砚又被卖到了广州文物店,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先生得知后又从文物店买下此砚,后再转让给了广东省文管会收藏。广东省博物馆建立后才正式收藏了此砚,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

福建博物院

云纹青铜大铙

海南省博物馆

越王亓北古剑

越王亓北古剑越王亓北古剑,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剑身通体散发冷光,刃口锋利,斜宽从厚格式,中脊起线,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喇叭形素面剑首,茎为柱形,茎上有平行箍2道,上有错金纹饰,剑首环铭及剑格铭文共计32个字,全部为错金鸟虫书篆体,历经2400年风风雨雨,铭文依然清晰可辨,色彩鲜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

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

毛公鼎、《快雪时晴帖》

翠玉白菜这件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題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別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此件作品原至于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宮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

东坡肉形石这块清代的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

毛公鼎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上这些各地博物馆的珍贵馆藏,你最喜欢哪件呢?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在哪里进入(关于国家博物馆网上预约入口)中国国家博物馆提前几天预约中国国家博物馆提前几天预约参观 每天预约人数为3万人,额满为止。个人观众国家博物馆预约时间:需提前1-5天预约,每天分以下三个预约时段:9:00-11:30,12:30-14:00,14:00-16:00。 注:3米及以下儿童可直接入场,不需要预约,其他人均需预约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预约时间可提前1-7天预https://gqf.dzlgyx.com/post/12310.html
2.国家博物馆参观全攻略:门票预约交通与参观提示一网打尽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拥有宏伟的建筑规模,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作为全球建筑面积之最,它宛如一座文化的殿堂,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每一位踏入国博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心灵得到深刻的洗礼。然而,由于其每日限流3000人,参观预约变得颇具挑战。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440188649648422&wfr=spider&for=pc
3.北京冬季出游计划1.2 军事博物馆 1.3 庙会 1.3 景山公园 1.5 环球影城 1.6 恭王府 1.7 天坛 1.8 北京动物园 1.9 国家博物馆 2. 出游安排 PLAN A DAY 1 DAY 2 DAY 3 1. 目的地 1.1 长城 参考:上下八达岭、详细地图 游玩时间:全长三公里,南线2个小时(走路来回,不包含出行时间,其中高铁站到登城口步行15分钟),如果爬山+缆https://blog.csdn.net/wm199/article/details/145435380
4.游览中国国家博物馆需要多久?取决于你个人兴趣爱好了,慢慢走一天都不够的 分各个主题, 复兴之路 基本上是一部近代史了 个人推荐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8201432.html
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门票价格多少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博物馆需要逛多久半天够用吗 这个主要看温度 而且四号准备降温了 山上凉 这个不建议前往了详情 > 北京一号线地铁周边旅游 朝阳公园去天安门,前门,可以选择搭乘地铁。去长城只能开车或者坐火车了详情 > 首都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哪个值得看 紧凑些其实这些景点3天就可以了,可以选择第一天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http://www.icslx.com/d/1153
6.故宫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s://www.dpm.org.cn/
7.蚂蚁庄园的今天正确答题蚂蚁庄园答案合集20256.28:为什么有些博物馆的展览禁止用闪光灯拍照 答案:强光对文物有伤害 6.28:小鸡宝宝考考你: 2025年欧洲杯在哪个国家举办 答案:德国 6.27:小鸡宝宝考考你:所有的大象都有长长的象牙吗 答案:并不是哦 6.27:你知道吗?成语“充耳不闻”的“充耳”在古代是一种 答案:玉饰 6.26:禁毒小知识:为了观赏或食用价值,https://www.duotegame.com/mgl/44691.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逛完需要多长时间?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好,展品最精美,囊括文化最全的国家级博物馆,有人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庙,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祠堂,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大概有150万件的文物藏品,基本覆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故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这里总归是要来一次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01/22/63703230_864376585.s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超强攻略保姆级中国国家博物馆超强攻略保姆级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全国唯一以“中国国家”四个字开头的博物馆,国博的前身是成立于1912年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今年恰好110周年,馆内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其中有24件文物是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关于这一部分会在下一期给大家https://m.qyer.com/feeds/p/SZKsgbX00nK41Q-NXSQPYQ.html
10.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推进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智慧博物馆”建设不断深入。博物馆导览系统协助观众更好地体验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是国内博物馆较早使用语音导览设备为观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11.《中国国家博物馆孩子一定要去的博物馆图说天下精装版》(王大庆版本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 三星堆博物馆 博物馆精装4册-中国篇 博物馆精装4册-世界篇 博物馆精装6册 不可思议的地球之谜 大科技 加入购物车 北京日知图书有限公司 当当自营 进入店铺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铜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70817924 所属分类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77497.html
12.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https://s.visitbeijing.com.cn/index.php/attraction/118030
13.国家博物馆推出新展览文化热点:独家推荐立刻预约赢好礼数据显示,去年11月,英国服务业环比增长0.1%,制造业环比萎缩0.4%,建筑业环比增长0.4%。去年9月和10月,英国经济均环比萎缩0.1%。 重差隐生之才女当家 txt全集小漏庆乎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返悉: 英国商会研究总监斯图尔特·莫里森说,从数据可以看出,英国经济增长乏力。由于不少英国企业http://www.5941.fun/blog/01301336461401.html
14.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机构,是国家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62722.html
15.真正的“意义”丨国家动物博物馆策划总监张劲硕谈中国自然好书奖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兼任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蝙蝠专家组成员。 他热心科普传播事业,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东非野生动物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zc5NzQ3Mw==&mid=2247483720&idx=1&sn=25f59222cad13289c3a3852847675dd7&chksm=fae03746cd97be5075a43303239059914db34fabfbe62365e81d29fa325058b15661b1ee550c&scene=27
16.蝙蝠与“祸福”,对未知要心存敬畏!商代 玉质蝙蝠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传统蝙蝠图饰也一改蝙蝠本身丑陋、诡秘的形象,变得美观。并运用在建筑门窗、家具、饰品、衣服鞋帽、瓷器、玉器等上面。 蝠图饰也变得多种多样,形态不同,有具象,有抽象,有与图像结合的,也有与文字呼应的。 两只蝙蝠并列,寓意“双福齐至” https://zhms8.com/3989.html
17.国家博物馆预约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门票团购,旅游攻略国家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经过重建和整改以后,现在面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为避免游客现场领票排队,国家博物馆实行提前预约制度。外地游客来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您最好事先查看一下国家博物馆预约要提前多久、国家博物馆旅游攻略以及国家博物馆观光注意事项,以合理安排您的出行。另外,旅游出门在外安全第https://xuexi.huize.com/special/zhoubian/gjbwgyy/
18.暑假/寒假全国值得打卡的18家博物馆#0元玩转这座城 #换个城市过周末#吃出冬日的仪式感#2025第一次出行#城市生活地图#笔记掘金计划#暖冬旅行指南#创作者赏金计划NO.1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NO.2北京——故宫博物院NO.3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NO.4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2384679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9.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参加今天会议的代表有:部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中国博物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江西省井冈山“一号工程”陈展专家代表和陈展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吉安和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井冈山管理局领导,共70余人。 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江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20.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通用4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1 今天我们去了大名鼎鼎的博物院,进了博物院,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古代中国的展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iqianzizuowen/201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