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国博古代中国馆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既新鲜又熟悉。要是让扎帐篷,都想住上半个月,凑近每件,慢慢看。
以前的吉祥话真好听,@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上面的铭文特别契合当下,尤其是年初的疫情之后。“中国大宁”“子孙益昌”就不必说了,“黄裳元吉”语出《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强行对应过来就是闷声发大财,在《易》的体系里,“元吉”比“大吉”还要吉,所以还能更准确点儿,就是闷声发巨财。嗯,祝各位都如镜铭所言!
国家博物馆,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这个展的布展特别棒,说明和解释很充分,方便观众了解~
好水好绿好通透的玻璃盖罐,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在一片沉寂灰暗的色调中,格外跳眼。【隋大业四年·绿玻璃盖罐】此件玻璃器为贵族盛放香料之用,1957年陕西西安西郊李静训墓出土。(“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国潮东方美##全民素养提升V计划#
推荐国博现在一个很不错的展,是按照时代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素描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集中展示了每个阶段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素描精品,内容很丰富!可以亲眼看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艺术大家们不同风格的素描速写原作,真的是很有意思!
#遇见国博在中国古代,镜子不仅是生活用品,能够照面理容、装饰居所,还具有辟邪祈福、寄托相思等精神层面的意义。《旧唐书·魏徵传》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一斑,即可见镜子的重要性!@中国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为我们呈现了历代铜镜的真实面貌,就如沈从文先生所言:“我们可以从不同形制和图案花纹发展中,看出镜子对于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同反映,和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文学、诗歌、音乐、美术,及宗教信仰的种种联系。”所以,不要小看镜子的方寸之地,它富有多彩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快来打卡吧!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国博的展越来越好了!展览的背景设计、色调、灯光,还有放大镜的贴心设计,简直是太专业了,不愧是国博!博兴的石雕实在是太美了,语言的贫瘠,让我无法表达我的感动。推荐朋友们一定去看看!
国博刷小展,看到好多1.“浮槎万里”古代海上贸易瓷器展,元代磁州窑鱼藻纹盆。特大,讨论这么大的盆干什么用,饼老师:“吃水煮鱼!”2.十八世纪朝鲜半岛仿中国工艺制作的青花瓷。咸鱼画得深得我心。3.浮槎展中的一个宋代执壶,独立展柜没亮灯,看不清细节,但被后面的圆形介绍牌一衬,意外有举杯邀明月的意境。4.浮槎展的一个白瓷罐,盖子部分好像微笑小青蛙。5.“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各种柳条编织工艺。6.山东展的织染区域,布景好看。7.山东展的鱼形小板凳。8.山东博山大鱼盘。类似的盘子展了整整一面墙,饼老师语无伦次:“红鲤鱼与里、吕、绿吕、绿!鲤!鱼!”9.山东展的车,好奇轮子上为什么要有齿,防滑?减震?感觉加了这个更颠簸……10-12.“天地同和”古代乐器展,唐三彩人首陶埙。实物大概就乒乓球大,很可爱,就是每个脑袋都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今天最喜欢的展品应该是这几个唐代小乐俑了(国博“天地同和”展)。小小的十分精致,人人面带笑意,感觉沉浸在音乐里,快乐而自在。
我是第二次来国家博物馆,还是有点小收获,中华上下五千年,确实很牛,我想应该没几个人知道天平秤是啥时候就有吧,也没几个人知道圆规,三角尺是啥时候就有的吧,这次看的虽然不多,也没多细,但是这个算是一个小收获,挺佩服古人,也有个遗憾,现代人是不是似乎止步于祖先留下的知识。
【买家“绣”】双十一买了@国家博物馆的DIY刺绣文创。第一次遇见门槛这么强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成品是一个口金圆包,配色非常简约典雅,取了荷花和燕子的图案,应了“海晏河清”的寓意。如果能顺利做出来,搭配古风服饰应该非常棒。其实制作过程也不算复杂,就是需要耐心。每每绣得眼睛发涩,就会想起那句“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在新开了两个新展后,国家博物馆的临展已经高达15个了!今天又逛了一天国博,看完上周没看完的展览。北4层的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有很多沉船出土的瓷器,曾经我们也是做高端定制的国度呀。南4层新开了铜镜展,各种漂亮铜镜。北3层的甘肃彩陶展看了好久,那些纹饰真是简单明了,是做设计的好范例。北3层的红山文化展、山西酒务头展、北2层的山东博兴造像展,也很精美。还重温了一遍我喜欢的山东民艺展。好了,彩蛋是,图4潮不潮?图6萌不萌?想看去甘肃彩陶展厅吧。
#遇见国博#@国家博物馆《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在南14展厅拉开了帷幕,260余件套展品,带领观者进入神秘的镜世界!这些镜子上起新石器时代,下及清朝,是国博馆藏铜镜第一次完整、系统的展出。喜欢铜镜的盆友千万不要错过!~
认真觉得今年国家博物馆办的几个展览布展都不错,知识点、视觉效果、光线,甚至还有一些小道具。#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里有个可以滑动的放大镜,倍数差了点但增加了互动趣味性;#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几乎每样文物都配有清晰的铭文解说;#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一进门就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配合背景中的巨C龙食用更佳。
【旅行:北京Day2】中国国家博物馆,来了才发现,不亏是国家博物馆,建筑高大宏伟,安检也非常严格,负一楼的古代中国就耗时一个半小时才粗略的游览完,特别值得推荐,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展览了很多的文物,感受人类历史的变化,真是大饱眼福。
【国家博物馆随手拍】跟那些说教相比,历史还算有趣;跟那些刻板相比,历史保持中立;跟那些哗众相比,历史低调含蓄;跟那些雨烟相比,历史不离不弃。谷纹玉璧,笼冠陶俑……这里是历史的见证,这里是文明的诉说,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