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五大名窑哥窑哥窑简介: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
2、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哥窑青釉弦纹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开片碗秋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哥窑碗哥窑胆式瓶哥窑八方碗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哥窑葵花洗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鱼耳瓷炉哥窑青釉弦纹瓶哥窑青釉弦纹瓶底部哥窑青釉弦纹瓶,宋,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瓶撇口,口沿隐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釉面开“金丝铁线”片纹。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弦纹瓶是典型
3、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瓷器传世不多,现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鱼耳炉底部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cm,口径11.8cm,足径9.6cm。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
4、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炉之外底。诗云: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哥窑开片碗秋徐定昌作品秋,作者是用秋水无声来表意,采用哥窑开片碗,米黄釉,象征着金色的秋天,五谷丰登,盆满钵满,又是一个丰收年。它承载着希望和汗水,就如同那哥窑镶嵌的铁线,自然流淌,此时无声胜有声,丰收是硬道理。作者简介:徐定昌,1955年出生,浙江平阳人
5、。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浙江省艺术陶瓷委员会副主任,丽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龙泉市青瓷行业会会长,龙泉市振昌青瓷厂厂长。致力于青瓷胎釉的研究,探索哥窑胎和弟窑胎结合的创作工艺,擅长将传统工艺同现代的理念有机结合。作品风之弦和追求获2005年杭州民间工艺品金奖。作品粉青舒心五头文具获200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作品青瓷春夏秋冬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金奖,春夏秋冬系列之冬夏获“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61公分紫光盘和18寸云鹤梅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钱王炉被
6、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盘心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底部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宋,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哥窑碗哥窑碗底部哥窑碗,高7.5cm,口径19.8cm,足径5.6cm。碗敞口,弧壁,浅圈足。里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
7、纹,深浅不一,如网如织,深纹片呈黑色,浅纹片呈黄色,俗称“金丝铁线”纹。哥窑胆式瓶,高14.2cm,口径2.2cm,足径5.4cm。瓶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通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此瓶造型秀美,器型为宋代所仅见,釉色润泽,纹片典型。此类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哥窑八方碗哥窑八方碗底部哥窑八方碗,高4.2cm,口径7.8cm,足径2.8cm。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碗里外满施釉,外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内壁施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口沿因釉下垂呈现出紫
8、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此碗造型新颖雅致,折角棱线分明,线条宛转自然,为宋哥窑器物中的珍品。哥窑八方贯耳扁瓶,高14.9cm,口径4.6-3.7cm,足径4.8-6.4cm。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撇。底足一周无釉,呈黑色。此瓶釉面光亮莹润,通体开细碎鱼子纹,纹片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为典型的哥窑产品。哥窑葵花洗哥窑葵花洗底部哥窑葵花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