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京的博物馆遇上科技感buff……

曾经,博物馆是个让人觉得很“素”的地方。

先来看看

当南京的博物馆遇上这些科技感buff

“解锁”的这些玩法

有你心动的吗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加快与“数字化”的牵手,展示形式逐渐变得丰富化、生动化,愈加符合现代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审美与体验。一起来看看,南京是如何用科技感,为博物馆上buff的!

AR、VR等技术加持

让历史文物会“说话”

利用建模、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南京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实现了随时将古老的文物呈现于现实场景下进行互动的效果,让文物从此多了一种贴近生活的展现形式。

南京博物院为助力更多文物“活起来”,特推出了全新的三维体验设备,为公众提供鲜活、丰富、多元的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现在,观众不仅可以到展馆现场体验,还可以点击屏幕,感受指尖上的三维文物。

曾经亮相过央视《国家宝藏》的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等珍贵文物,在大报恩寺遗址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里,则可以“纤毫毕现”地进行观赏。琉璃拱门上的神兽栩栩如生,七宝鎏金阿育王塔上镶嵌的水晶、玛瑙等熠熠生辉,让人震撼不已。

南京云锦博物馆另辟蹊径,联合手游打造的云锦汉服皮肤,将古老的手工技艺与现代数字化的潮流结合,将云锦的美用数字化语言呈现给新一代年轻人、被广大年轻人所接受,该手游辐射亚洲及欧美,影响全球超3亿玩家。

从将现实中的藏品进行扫描、建模上传,到实现数字化博物馆的全真互联,南京这些博物馆让观众们从简单地看文物,变成主动去探索文物、了解文物,文物与公众“对话”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影视级”的炫酷导览

让观展体验沉浸感十足

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为观众了解文博知识架起了一座桥梁。南京不少博物馆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策划展览,观众可通过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在生动的数字展品中开启“漫游”之旅,直观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内涵。

德基艺术博物馆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金陵图》为蓝本,将新锐科技引入经典文物数字化中,让观众得以在尖端科技赋能传统文物的加持下,一览千年古都的崭新面貌。让“活起来”的文物,“诉说”源远流长的南京历史与金陵文脉。

忽明忽暗的如梦天灯下,走入110米的“金陵图动态长卷”,穿越恬淡乡野,一览繁华街市,听城中人畅聊民风民趣,看满屏烟花在上空肆意绽放。与画中人亲密互动中体验大宋生活百态,于市井烟火间看尽金陵无限繁华,在山水城林中感受古都南京的千古文化脉搏。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则通过生物环境模拟,让观者在自然环境中更直观地观察到活体昆虫和动植物生存状态。与蝴蝶、蜻蜓以及小狐狸“击掌”……它们会随着观者的节奏飞舞、走动,带来极强的沉浸感。

六朝博物馆策划的“公元前202——汉风美学沉浸式艺术展”特展,整个展览将汉画、漆器、瓦当、汉隶等多个汉代文化元素,以新媒体艺术形式呈现,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遇见别样的“汉风美学”,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去打卡。

最深能“下到”地下440米,与矿石来个亲密接触;在熊熊燃烧的“高炉”,又可“体验”1500℃的高温……在独特的梅钢钢铁博物馆,通过声光画的多重观感,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一块普通的矿石是如何变成有价值、高性能的钢铁产品。

在技术的加持下,南京的许多博物馆选择通过多元的数字化手段重新演绎展览,让游览体验充满惊喜,提升展示空间的趣味性。比起传统的静态展陈语音导览模式,移步换景、视觉效果逼真的影视级导览呈现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精细的博物馆服务体系

让数字化资源进一步整合

文博+科技的深远意义之一,是让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和传播发挥出更大合力。

文物保存环境是否理想?博物馆里的客流分布密度如何?是否有潜在风险?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支撑,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

在南京博物院的数据可视化平台上,通过物联网、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紧扣场馆运营数据需求,观众行为的关键性数据指标清晰可见。

人们的认知正在发生改变,公众走入博物馆的目的,正逐渐从看“宝”变为体验文化、获取知识。如此多的数字化技术及其产品,有利于博物馆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又成为良好的旅游目的地。

未来,相信南京的博物馆将继续做好数字化建设,用好用足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

综合自人民日报、江苏文脉、南京博物院、南京文化产业协会、秦淮发布、南京文旅、瞭望东方周刊

THE END
1.“穿越到大明搬砖,你来不来?”江苏数字消费创新嘲集中“上新”“让你穿越到600年前的大明,去亲身参与给建大报恩寺搬砖,你来不来?”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苏霄向记者推荐了“大报恩寺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场景。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庙遗址博物馆。该场景通过端云协同、数字孪生、AI多模驱动、XR等技术手段,与文博真实场https://www.taicangdaily.com/Home/NewsDetail/ea9df559-15af-4024-a3f9-ce9091f7cac5
2.ARVRXR等沉浸式体验在艺术展览中的应用案例分享人们戴上VR头显设备,能站在虚拟的卢浮宫大厅里,看到《蒙娜丽莎》前方的人群慢慢散去,画作周围的保护罩消失,然后可以近距离仔细观察画作的各个地方的细节,还能透过油彩层次,看到木头画板的纹理、木板的裂缝以及修复过的痕迹,并且感受达芬奇的晕涂法技术。 湖南省博物馆《国宝迷踪》VR行走体验项目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83853
3.喜报南京博物院荣获第八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奖由南京博物院总体策划建设完成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申报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荣获第八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优秀奖。 中运博将高质量数字化科技手段运用到展览展示展演中,从物证的聚合开始探索数字介入,以“实体体验+虚拟体验”“科技+艺术+文化”以及构建游戏型教育展览等理念,融入差异化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722
4.投石科技智慧校园互动装置案例集合2022年6月24日,南京投石科技中标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生涯教育平台搭建项目。 服务范围:开发生涯教育课程与探索平台,涉及学生、教师、核心雇主、后台管理及功能模块。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虚拟现实动态装置 2022年12月,南京投石科技中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虚拟现实动态装置项目。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93038.html
5.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此外,以南京大报恩寺的大藏经馆作为原型,以HTC Vive作为使用环境,设计了实际的虚拟现实展示项目,对本文的研究课题做了进一步的设计实践与验证,将观众、环境、技术三个要素进行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展项,作为提高博物馆展览传播效应的新探索。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95-1018265544.htm
6.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3)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截至2023年4月,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截至2013年底,全院有在编人员221名,另有300https://baike.sogou.com/v189711.htm
7.博物馆展示设计12篇(全文)这方面国外技术要领先于我国很多, 已经使用了多媒体虚拟技术, 而且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例如:360度环幕投影技术、多媒体互动投影系统中地面互动投影系统、空气投影成像和交互电子书等。这些新技术大多适用于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行业展馆、主题展馆、企业展厅等诸多常年展馆, 也适用于展览会现场、商场、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tzgchp.html
8.运用数字化系统赋能提升博物馆功能的发挥—以朝天宫古建筑群数字所以将来可以更加全面地运用文物建筑的三维模型等数字资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硬件设备构建虚拟博物馆,打破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大大扩展博物馆的延伸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展博物馆功能。借助虚拟设备,人们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通过各种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的场景,达到图像、声音等方面的高度拟真,在不动一砖一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515/6773.html
9.专家论道大报恩寺:数字技术与博物馆如何“双向奔赴”凤凰网江苏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厅的普遍应用,博物馆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和“好玩”,让观众越来越容易获得沉浸式体验,如穿越时空一般身临其境地探索历史场景或自然奇观。例如,观众可以通过AR眼镜在博物馆中“遇见”恐龙,或者通过VR设备“走进”古代宫殿,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https://i.ifeng.com/c/8dzKe4smW20
10.新媒体视野下的虚拟博物馆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新媒体视野下的虚拟博物馆研究 谢思思 南京艺术学院 开通知网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网络的泛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应用,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博物馆延伸发展的一种态势。虚拟博物馆指将馆藏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展示和传播,不仅更加有效地保存了文物,并且把传统博物馆中的实体服务迁移到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14386486.nh.htm
11.南京博物院线上虚拟展览的创新与实践南京博物院线上虚拟展览的创新与实践 https://wenku.baidu.com/view/d266b0c6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8.html
12.互动投影技术AR虚拟现实趋势3D全息投影应用5G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展 ?超震撼AR互动大屏,智立方互动科技! 2021-05-06 现在越来越多南京博物馆中的互动投影很厉害,游客进入了互动投影区之后,古时候的车子、人都会动起 互动投影的互动效果怎么样?沉浸式宴会厅了解一下 2020-10-11 http://www.m3games.com/zxzx
13.数字博物馆而数字博物馆打破了时空限制,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参观,而且文物藏品的展示效果通过数字技术的整合、加工和提升,更加全面、细腻、生动,还可以进行网络远程教学,使知识的学习更为便捷、深入和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博物馆融入多媒体、虚拟现实以及视觉互动的研究成果,会给观众带来更为真实的体验。https://www.xakpw.com/single/2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