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推智慧展厅,博物馆数字化进入新阶段技术文化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数字化可以极大拓展博物馆的辐射范围,更加全面地展现藏品的珍贵价值,充分发挥文博机构的文化影响力。

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藏品数字化,完善藏品数据库,加大基础信息开放力度。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

可见,进行数字化改造、提供智慧型服务是博物馆的必经之路。

智慧化对博物馆提出更高要求

据介绍,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启动,经过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发展过程。从2018年开始的智慧国博建设,强调智慧管理、智慧展览、智慧服务,并按照5条技术路径推进,即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数字孪生”则是进行智慧国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是藏品的数字孪生,通过数字采集形成高度还原的藏品数字孪生体,构建起对藏品文物考古、征藏、研究、展陈、教育、传播等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其次是展览的数字孪生,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在虚拟网络空间再现展览,既能令观众得到增强现实的体验,也能上线上云构建虚拟展厅。第三则是场馆的数字孪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整合场馆内外1∶1数字孪生,实现场馆的实时监控管理。

大部分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还处于藏品的数字化阶段,未来智慧博物馆则要求对展览、展馆、观众等都实现数字化管理,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带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何跟上博物馆数字化的浪潮

据国际博物馆协会所进行的全球博物馆调查显示,83.4%的博物馆在“重新审视数字化策略”,但仅有21.9%的博物馆拥有全职的数字化工作人员。具体到我国,中小型文博单位占全国文博单位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些博物馆普遍存在缺乏资源优势、发展动力不足、经费预算较少、数字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要求他们都学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之路并不现实,他们需要更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方案,从而跟上技术浪潮。

龙联科技研发的“龙联数字化博物馆云平台系统”就是能适配大部分文博机构的解决方案。它构建了“云、网、端”生态系统,使博物馆“上云用数赋智”。该系统具有多项技术优势:一是跨终端平台,多屏兼容适配;二是支持单机、内网、云服务器多种方式部署;三是支持5G技术;四是支持VR/AR/XR技术;五是支持云计算分布式技术;六是使用AI先进算法实现智能交互;八是支持区块链加密技术;九是适配信创安可替代,满足国产化安全性要求。

THE END
1.博物馆展厅中可以运用哪些数字科技?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博物馆展厅可以在展厅内设置社交媒体互动区,鼓励观众拍照分享,增加展览的曝光度和传播力。 6、智能导览机器人: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导览机器人可以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解答观众的疑问,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通过上述数字技术的应用,博物馆展厅可以打破传统的展览模式,为观众带来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400825
2.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3.数字博物馆中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多媒体设备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所以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当前对传统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升级十分必要,在博物馆内引入一些数字化展示技术与设备,能提高博物馆的档次,更能增强博物馆的科技感以及观众的观赏热情。那么,在数字化博物馆设计过程中用到哪些常见多媒体设备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49496/article/details/118625628
4.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博物馆藏品的信息化管理此时我们开始进行广泛地社会调研与参观学习,先后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故宫博物院信息中心,革命博物馆信息中心、历史博物馆信息中心、首都博物馆信息中心、河南博物院信息中心等单位,向很多的专家请教学习。参观之后我们大开眼界,对如何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博物馆藏品的信息化管理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就是选择软件公司,https://www.dpm.org.cn/study_detail/100201.html
5.博物馆“数字化”,寻求最佳技术策略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也为博物馆的知识传播与公共服务提供更多可能。 最新消息传来,历时6年多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今年将全面建成开放。新馆设置了丰富的数字化互动体验空间,包括面向青少年的“古代文明探索宫”、让观众在现场沉浸式游览的“数字馆”、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等。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10508
6.博物馆数字化:沉浸式数字技术还原古物,让“文物”活起来!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一般都是以展品摆设为主,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可使博物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多种技术赋予文物生动性、互动性,让观众有更直观、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增强观众的文化体验感,同时使历史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数字化网络技术的虚拟展示功能强大,以多媒体、跨媒体、全媒体为特色的信息http://yijigo.tuliyou.com/news/info/id/154.html
7.探索数字时代的文博新形式,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十大趋势!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以数字化的形态可以低成本的保存和流转,有利于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缩短国内博物馆间在展陈、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及海外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122993.html
8.数字化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设也得到较好发展,很多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博物馆中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数字化媒体技术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在博物馆各项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可使博物馆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本文就数字化媒体技术在博物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46270.html
9.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02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使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更加全面,通过虚拟展示、数字化资料,让游客全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03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如通过数字化的运营系统,实现更加精准的运营和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 传统博物馆面临的问题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使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成http://museum.gdghwl.com/
10.历年资讯■? 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承办“6·3”虎门销烟182周年纪念日 【考古】 ■富阳新登古城考古发现唐代城门等重要遗迹 ■白云翔受聘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甘肃山丹硖口古城启动数字化保护:虚拟复原汉明长城 ■湖北郧阳:100万年前“郧县人”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1.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中国教育在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拓展。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78家单位入选。 四月 八部门发文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312/t20231229_2552155.shtml
12.「故宫牵头」“文物数字化”技术规范(地标)首稿发布—中国体育2020年文物上“云”成为高频关键词,而馆藏文物的三维数字化建设成为基础环节。该规范选择博物馆中数量众多的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漆器等器物类文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三维数字化技术和实践上具有成熟性和示范性,是对全面制定馆藏文物数字化规范的先行探索。 https://www.olympic.cn/museum/news/bowuguan/2020/0911/357947.html
13.文物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研究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包括文物数字化采集与建模、文物数字化保存与修复、文物数字化展览与传播以及文物数字化交互与教育等多个方面。数字化采集和建模可以精确记录和保存文物的形状、结构和纹理等信息,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①;数字化保存和修复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文物的非接触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945.html
14.智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案(AI5GBIMVR等技术赋能).ppt内容提供方:2024有点扯! 大小:31.22 MB 字数:约6.9千字 发布时间:2022-04-25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88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智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案(AI、5G、BIM、VR等技术赋能).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4/501220022400422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