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新时代成就促进高质量发展——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回眸

泱泱五千年,煌煌文明史。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异彩纷呈的彩塑壁画,闻名天下的石窟造像,蜚声遐迩的自然资源,遍布全国的革命文物。博物馆于历史长卷中撷取亮点,于浩瀚沧海中拾取遗珍,凝练成各具特色的陈列展览。

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文博热”持续升温,全国68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文博热”的背后,是社会公众对于文化的强烈需求,去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办公众欢迎的展览、把优秀的展览推介给公众,是博物馆人的职责和使命。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西安,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以下简称“十大精品”)推介结果,再一次点燃了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

颁证现场

稳步提升参评展览量多质优

第二十一届“十大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申报数量创新高。本届推介活动得到中央及军队系统博物馆和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的积极响应,申报数量达132项,其中境内展览117项,出入境展览15项(出境展6项、入境展9项)。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评审方式再完善。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本届推介活动办法对初评方式进行了修订,评审方式由线上调整为线下,初评评委由来自主办单位的自然评委、从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和“十大精品”专家库中抽签产生的评委共30名组成。经过审阅申报材料、观看视频、现场评议、实名投票、媒体公示、国家文物局审核等环节,最终遴选出进入终评的项目。

专家评审会

入围终评展览主题鲜明,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地域分布均衡。与往年网上评审相比,展览水平明显提升。同时为适应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今年入围项目数量较往年有了明显增加。

公平公正公开是“十大精品”一贯的原则。推介活动办公室严格按照“推介办法”和活动要求,对每一个展览项目都进行认真审核。今年有2个项目因不符合推介要求,经评审委员会研究,取消其推介资格。

终评现场公证

蔚为大观现场汇报妙趣横生

5月的古都西安,室外用骄阳似火来形容毫不为过。而室内,“十大精品”终评汇报会现场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现场汇报

山东,岱青海蓝,山海相望。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山东博物馆“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以山东省文物为实证,叙说着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祭祀与战争,展示着古代文明发展与近现代奋斗的历程,首次全面反映山东古代文明发展历程。

透亮的天空、广阔的草原、雪白的山峰、湛蓝的湖水、幽深的山谷、粗砺的荒野……沿着青藏高原东麓直至香格里拉,是一片由独特地形和纬度造就的色彩丰富、对比鲜明的土地。云南省博物馆“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展览以“迁徙”联结当下,以实物链接个体话语,通过260件实物展品、8个深度口述史访谈,采用三条叙事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诗叙事、历史叙事、考古学叙事,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揭示青藏高原东麓地区藏缅语族人群的迁徙流动及文化融合。

安徽博物馆“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展厅里,有一幅名为《最后的凝视》创作油画,油画描绘的是工程建设总工程师黄昌栋为工程呕心沥血,42岁英年早逝,临终凝望工地告别,并留下安葬在此地遗言的感人场景。

新时代的博物馆,不仅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继承矢志不渝的革命文化和展示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淠史杭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历时14年,江淮儿女用原始的工具建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灌区工程,创造了渠走丘陵、引水上岗的“人间天河”奇观。历史上的贫瘠之地成为今天的鱼米之乡、江淮粮仓。如今,淠史杭灌区灌溉安徽、河南1060万亩良田,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源保障。

一天半的汇报会紧张而热烈。

每一个汇报人都是精心准备,精神饱满,显示了对活动的重视和尊重。馆长亲自上阵已经屡见不鲜,厅长局长冲锋在前也已稀松平常,但地方主要领导汇报还是第一次。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所在地陕西佳县县委书记开场一句陕北民歌,博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汇报精彩,评委也按捺不住,时时发问。主持人不得不对评委提出要求——每人只能问一个问题,一个项目提问不能超过2个。有评委表示“痛苦并快乐着”,痛苦是因为难以取舍,快乐是因为个个精彩;也有评委表示,干货满满,目不暇接。

评委提问

有目共赏推介展览百花齐放

近年来,博物馆通过新技术应用、跨界融合等方式,不断创新展览展示手段,不断完善陈列展览的当代表达,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加强文物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挖掘阐发,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当代表达。

本届推介活动竞争激烈,从脱颖而出的37个推介项目中,可以窥见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速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不断提升。

这些展览在主题立意、内容研究、展陈水平、技术手段、社会教育等方面亮点突出。地域和层级分布较为均衡,涵盖东、中、西部地区和省、市、县级博物馆;展览题材丰富,涉及历史文化、专题、自然等不同题材及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专题展览等多种类型。

大馆老馆推陈出新,基本陈列厚积薄发。山西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馆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用文物说话、讲中华故事。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由政治一统逐渐达到民族、文化、国家认同,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以大历史串联小专题的版块式内容架构,多角度阐述秦汉文明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态势及其之所以“立中国,启世界”的重要意义。

于“晋魂”里观岁月流逝,天地沧桑。2020年以来,山西博物院分3期对“晋魂”基本陈列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提升后的“晋魂”基本陈列,展览叙事注重新理念、新表达。展品选择突出新发现、新成果。重视对最新考古发现文物的吸纳,注重科研转化利用。打破空间限制,循历史脉络,聚文明亮点,在人类文明的宏观语境下聚焦山西,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山西的独特贡献作了精彩诠释。

“浙江一万年”展览立足浙江,面向世界,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多维叙事,构建展陈新模式,以“全景+点线面”多重视角深入解读与传播浙江灿烂历史文化。学术先行,展示考古新成果,展品涵盖浙江近年来的最新考古发现,在展览展示中将馆藏器物与最新考古物证组合展出。

中小馆地区馆迎头赶上,行业馆专题馆不断创新。“大馆有大馆的担当、小馆有小馆的责任。”中小馆从大时代小主题角度切入,结合在地历史及文化特色,将展览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展示理念、突破展示思路,水平有极大提升。有评委明确表示,大馆如果再不积极进取,还盲目自大的话,就会被中小馆赶上甚至超越了。

“简述中国”可以被称为两汉丝路“百科全书”式展览。在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专题在简述中国主轴理念的统领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讲述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动人故事,勾画出一幅绚烂多彩的历史图卷,为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现了简牍里的丝路文化与中华智慧。以“简牍+”架起时空穿梭的桥梁,勾连了历史的通感。

作为古墓葬类专题博物馆,集帝陵、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的“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以展览普及古代墓葬基本知识,全面系统阐释古代墓葬文化,以25座异地搬迁至馆内的洛阳地区不同时期典型墓葬,真实呈现中国古代墓葬发展演变,让观众对中国传统墓葬有一个宏观了解。

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从西、北、东三面流经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黄河环抱的“几”字弯。“黄河从草原上流过”紧紧围绕黄河、草原、历史、文化这些核心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鄂尔多斯及周边古代先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历史史实。

“长河万古流——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放眼全国、立足陕西、突出地方,以黄河为源脉,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多维度讲述,展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之根的重要地位,阐释黄河流域对中国古代先民、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诞生、发展与辉煌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打破传统策展思路,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遵从考古学的学科特点,以考古学的视角,以考古学文化、考古学遗址来组织陈列展示,为阐释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提供支撑。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以重大考古发现为依托,以最新研究成果为支撑,以文明交流为陈列主线,以对话参与为展陈理念。多维度展开,梳理百年考古史。首次全面、系统展现三星堆近百年考古历程与考古成果。

作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为何要改?因为有了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新的观众教育需求、新征集的文物资料。如何去改?更新充实内容、强化伟人主题,重构展览空间、打造研学课堂,突出文物主题、讲好文物故事。

出入境展览成绩斐然,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首先是申报数量大大增加,比往年几乎翻了一番;其次是展览质量明显提高、题材更为广泛;然后是合作区域范围扩大,欧美国家显著增多。从文化到艺术,由东亚到北非,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览视角从区域拓展到全球。既有从世界看中国,又有从中华文明的序列中看世界、找自己。

花鸟画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征。“河上花——中国花鸟画之道”展览荟萃明清500多年间的59位画家的百余幅作品,呈现明清两代主要画家、画派在花鸟画方面的不同风格特征。展览表达上积极吸收中美两国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重磅文物八大山人传世杰作《河上花图》原迹近五年首次展出、近十年首次出国展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参观者络绎不绝、社会各界好评如潮,美国、中国多家主流媒体均对展览进行了全面报道。

协力同心场外服务锦上添花

场内紧张激烈,场外精彩依然。

国家文物局视频号,腾讯新闻、腾讯直播,中国文物报视频号及央视频号、知乎号,文博在线平台微博,文物之声视频号近30家平台对本届活动终评会进行全程直播。据不完全统计,为期一天半的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了2000万人次。

5月7日至15日,为配合2023年度“十大精品”展览入围终评项目的预热宣发,中国日报(Chinadaily)旗下的文博中国海媒平台对入围的8个出入境展览逐一进行视频宣发。其中脸书和推特平台的传播效果良好,脸书平均覆盖量超过120万,推特平均覆盖量突破50万。脸书平均互动量达27万,推特平均互动量为36万。

“学习强国”平台在其推荐频道、文化频道开设“聚焦2023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栏目,对37个入围项目进行宣传展示,阅读量达430万、点赞量达8万。

“在历史的长河中,博物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们收藏着人类文明的瑰宝,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展览都是文化的传承。”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发现》栏目,5月19日上线播出了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全纪实——《璀璨星河》。节目详细记录了入围本届推介活动终评37家博物馆现场汇报情况与入围展览的精彩回顾。除此之外,节目组还派出专门团队,对馆长和专家进行现场采访,生动立体展现了博物馆界“奥斯卡”诞生的全过程。

评委接受采访

为保障会议顺利进行,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保障。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理委员会的公安消防、安全监督、食品卫生等部门入驻现场,给予指导,保障了会议平安。

精益求精推介活动日臻完善

“十大精品”推介活动开展以来,体现着党和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导向,反映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实际,见证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形式、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守正创新,评选出的展览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正确,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根本目标。

紧跟时代步伐,呼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期待,服务国家大局,是推介活动的一贯宗旨。本届的特别奖项目从众多精品项目中脱颖而出,反映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最新成果,是生动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国家重大标志性、代表性展示项目。精品奖项目展示了博物馆展览的新成就、新水平;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项目体现了我国博物馆文化国际传播力的进一步扩大。其他入围项目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近年来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如行业馆的快速发展、中小馆的水平提升。

活动开展20多年,标准虽已经成熟,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一些新的问题逐渐产生,评委讨论最多的就是水平接近、难以取舍。今年精品项目的产生,进行了二次投票,这已经是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随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陈列展览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评审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相对于每年4万多个展览这个庞大的基数而言,每届10个精品项目的数量显然不足以反映博物馆展览蓬勃发展的实际。

对于不同类别的展览一起评审是否合理,评委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是否可以增加单项推介,是否可以分类评审。

今年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为“十大精品”活动主办方,我们将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深入加强研究、致力于发挥博物馆教育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权威性和导向性,进一步完善活动规则,扩大推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THE END
1.展览咸若馆 寿康宫 养心殿暂闭 储秀宫 皇极殿 加载更多 Created with Rapha?l 瑞彩熠熠——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展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故宫厅(13号厅)2024/06/08 - 2024/12/12 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展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2024/02/05 - 2025/02/05 https://www.dpm.org.cn/shows/i
2.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3.博物馆展览首都之窗活动类型:博物馆展览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汇聚265组件古蜀文明相关文物,通过“发现三星堆”“解读三星堆”“定位三星堆”3个篇章,带观众领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过程,感受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进而逐步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7日-10月10日 场馆名称:北京大https://www.beijing.gov.cn/fwcj/calendar/bwgzl/667d860a8fe19c19440d019d.html
4.2024博物馆展览五大新趋势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入博物馆,希望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和艺术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 如何将“博物馆热”变为“长热”,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博物馆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就博物馆展览而言,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推出精品展、特色展等,用更好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那2024年博物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59
5.(23)博物馆展览的类型.ppt博物馆展览的类型博物馆展览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国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展览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按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类按照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博物馆有两类展览:一类是长期展出的体量较 大的基本陈列,即常设展览,其展览主题展品和展示体系一般比较稳定 基本陈列往往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0/5033111342010304.shtm
6.中国陈列展览网企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CD&E中国陈列展览网官方网站,创立于2016年8月,依托多家优质的装饰企业会员、众多建材企业会员、以及大量的设计师资源、数百位最权威的专家智囊和全方位的媒体资源,倾力打造最专业的行业资讯平台、最实用的行业数据库、最具效率的合作管道,为博物馆展示展览全产业链提供https://www.chinaclzl.com/index.html
7.山东博物馆展览临时展览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 与时偕行——山东博物馆建馆七十周年展 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 地点: 山东博物馆一楼4号展厅 时间: 2024年8月4日开展 更多内容 与时偕行——山东博物馆建馆七十周年展 地点: 山东博物馆三楼15号展厅 https://www.sdmuseum.com/col/col270290/index.html?uid=580818&pageNum=12
8.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陆建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只有首先具备一个好的陈列展览内容文本,形式设计和制作师才能制造出一个优秀的博物馆展览来。反之,面对一个简单粗糙的陈列展览文本,即使是最优秀的展览形式设计和制作大师,也难以创造出一个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展览。 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水平不高,固然与我们不重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有关,但也与我国博物馆http://www.fudanpress.com/news/showdetail.asp?bookid=11176
9.宁波博物院2024年3月展览与活动资讯地点: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馆 本展览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70多件/套文物,生动展示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 https://www.nbmuseum.cn/art/2024/2/26/art_45_53239.html
10.展览常设展览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惠泉山下,古运河畔,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省内颇具影响的地市级博物馆,园内北侧是是周怀民藏画馆,后又在主建筑内增设http://www.wxmuseum.com/Exhibition/Index/BaseDisplay?page=2
11.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2.海南省博物馆“尽携书画到天涯”书画特展今日开幕 海南地区三家博物馆强强联合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01日 至 2024年12月01日 展览地点:海南省博物馆1号展厅 展览主要展示经典影像 已结束 “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化展开幕! 展览时间:2024年07月30日 至 2024年11月01日 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node/251
13.长沙简牍博物馆展讯:阁下华章——纪念天心阁公园建园100周年主题艺术展即将开展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9日-12月8日(9:00-16:30)展览地点:长沙简牍博物馆美庐展厅“自古长沙多故事,而今古阁展新姿”,天心阁,是长沙人民的精神象征,100年的天心阁,作为长沙古老的地标建筑,经历了岁月沧桑,见https://www.chinajiandu.cn/Exhibition/TList/lszl
14.什么是博物馆特展?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中收藏是基础和前提,研究是手段和过程,教育是目的和结果。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博物馆展览得以实现。博物馆展览有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两大类。 常设展览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博物馆实现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临时展览是辅助手段。自然类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分类https://www.purespace.com.cn/newsinfo/6836076.html
15.博物馆旅游博物馆看展览博物馆游学网-在线看展、活动预约、社区互动http://www.bwgyou.com/
16.上海博物馆绘画馆上海博物馆-绘画馆_在线展览/线下展览_雅昌展览https://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55626.html
17.临时展览展览地点:主陈列楼一楼邓永清收藏书画厅 展馆简介 指导单位 江苏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 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10日——9月20日(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主陈列楼一楼邓永清收藏书画厅 前言 “故,旧也…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5日——8月27日(逢周一闭馆) 展https://www.xzmuseum.com/zl_list.aspx?category_id=496
18.展览临时展览 贵博新展: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 展出时间:2024年11月12号——2025年2月16号 展出地点:贵州省博物馆负一层7号厅 更多展览 贵博新展: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首诗出自唐代李隆基的《傀儡吟》,通过木偶戏的隐喻,描写木偶的制https://www.gzmuseum.com/zhanlan.html
19.临时展览当前展览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前 笔底有戏——北京画院藏贺友直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 2025年2月16日(周日)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本馆 现代艺术厅 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2日(周五) - 2025年2月20日(周四)展览地点:负一层特展厅https://www.szmuseum.com/Wap/Exhibition/Temporary
20.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本丛书集合了我国文博业界、学界的重要力量,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担任主编,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毛若寒担任执行主编,多位考古、文博界的知名馆长、资深教授等构成丛书编委会。从中国博物馆展览界的“奥斯卡”——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获奖精品中选取了13个具有较大影响力及鲜明特色的优质https://book.douban.com/series/70093?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