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早期专业博物馆:开启民智普及科学知识——中新网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纪念日从1978年开始每年举办,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主题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版特别约请了一位热爱北京的“老地理”,走访京城最早成立的几家博物馆,寻找老北京与博物馆的记忆。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许多新理念传入我国,博物馆、陈列所等新事物也逐步在北京出现。除在紫禁城内开办了三个综合性博物馆(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国立历史博物馆)外,不少专业性博物馆、陈列所也在北京兴办,成为开启民智、普及科学知识的场所。

■北京劝工陈列所:曾在廊房头条内

明永乐年间为繁荣北京商业,在前门外盖铺房,移民居住并鼓励商业活动,谓之廊房胡同。从北向南共四条,廊房头条、二条西起煤市街,东至前门大街。廊房三条较短,西起煤市街,过门框胡同不远即不通行了。廊房四条即现在的大栅栏街。廊房诸条在清初已是繁华的商业街。

廊房头条中段路北有一座近代西式商业建筑,北门直达前门西河沿街,这就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北京劝工陈列所”,北京最早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建筑。它用以展览各地工商产品,供人参观为主,同时也销售一些商品,是清政府推行新政,效仿外国,促进商业发展之举。开业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兴盛一时。

然而这座北京最早的西式商业建筑却命运多舛,屡遭厄运。民国初年两次失火,民国九年(1920)失火后政府无力修复,将其抵押给北洋军阀魏连芳,由他出资复建。修复后改名“劝业场”,取“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之意。民国十六年(1927)再次失火。劝业场几乎化为灰烬,后依靠8万元火险费加以重建。1938年被收归实业部,又投资加以修缮,劝业场成为一座集百货、餐饮、娱乐、演出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建筑。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社会动荡,通货膨胀,民不聊生,20世纪40年代末劝业场濒临倒闭。

1956年公私合营后,劝业场成为国营商场,国家投资加以装修整顿,商场在经营上采取厂店挂钩、产销结合、批零兼营的方针,劝业场得以振兴。“文革”十年中,劝业场又遭厄运,曾数年停业,后改为信托旧货业务。1975年,改组为新新服装店,现为新新宾馆。

■工艺官局商品陈列所:曾在广安门内大街

在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原仙露寺旧址上曾建有工艺官局商品陈列所,它也是北京最早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陈列所之一。

仙露寺在明代曾重建,称增寿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至南横街,在原址上兴建了工艺官局所属商品陈列所。陈列所主楼为三层,两翼为两层,两端各建有两层八角形亭楼,整座建筑中西合璧、精巧别致。所内展出各省送来的工商产品、地方特产和工艺官局及京城生产的工艺品。陈列所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人们发出“吾华制品多如许”的赞叹。

前些天,我到广安门大街上去寻找这个陈列所。在街北广安胡同和宣武门外大街之间,走了几个来回,始终不能确定具体位置。忽然在一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门外,看到一块石头。石上刻有“唐仙露寺遗址”。由此可以确认这里就是仙露寺遗址,也就是陈列所旧址。

再仔细欣赏这座大门,既有伊斯兰风格,又有现代风韵,门上挂着北京市回民学校的校牌。1949年10月在此建立的北京市回民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第一所由国家建筑的民族学校,1985年改称北京市回民学校。在学校的几次扩建中,原有陈列所的建筑陆续被拆除。

■中国地质博物馆

从丰盛胡同到阜城门内大街

丰盛胡同是西四南大街西侧由北向南数的第五条胡同,东西向,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是这一带比较大的胡同。明初,明成祖朱棣的名将李彬为其夺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丰城侯,府邸就在这条胡同里,因而被称为丰城胡同。到清初被讹传为丰盛胡同了,名称保留至今。

1913年实业部在丰盛胡同3号成立地质研究所。研究所内附设标本陈列室,展出不少矿石标本,这就是地质博物馆的前身。1915年,在丰盛胡同以北的兵马司胡同原师范学校的校址内修建了欧式的研究用楼。第二年研究所更名地质调查所,迁入新楼。标本陈列室也扩建为地质矿产陈列馆。

进兵马司胡同东口不远,路北15号院内有三栋欧式楼房,造型朴实,色彩淡雅,十分引人注目。东面的一栋坐北朝南,正面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楼的侧面还有一个转折部分为三层。西面的一栋坐西朝东,两层,中间有一坡顶阁楼。从这两座楼的夹道中穿过去,北面还有一座三层的实验楼。就在这样三栋不大的楼房内,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地质科学,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地质博物馆。

中国早期的著名地质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章鸿钊、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丁文江、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地质学博士翁文灏等先后任地质调查所所长。这些当年的“海归”们在这里呕心沥血,创建了中国的地质科学。当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的李四光也常光顾这里,与他们一起讨论研究。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时的26名会员中,该所会员占20名,它当之无愧是中国早期地质研究的大本营。

现在,兵马司胡同15号还保留得很完好。三栋楼静立在胡同边,见证着中国地质科学的早期发展。

1958年地质博物馆在阜成门内大街东口路南建成,1959年10月正式开馆,它的前身就是地质矿产陈列馆。几十年来,经过多次维修扩建,2001年又启动了馆史上规模最大的修缮改造工程,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为目标,历时三年,2004年竣工,展陈水平全面提升。全馆分为地球厅、矿产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国土资源厅等多个展厅,馆藏标本达20余万件。其中许多是国宝级藏品,包括世界上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鸭嘴龙类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元谋人的牙齿化石;鸟类的祖先、身披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单晶晶体——水晶王等等,这些镇馆之宝都因其稀有、珍贵及极高的科学价值而蜚声海内外。

现在这幢平面呈L形的六层浅灰色大楼,是我国规模最大、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地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它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学类科学博物馆,并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从小小的标本陈列室到地质矿产陈列馆,再到亚洲最大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它走过了许多艰辛而曲折的历程。

■北京最早的交通博物馆:曾在力学胡同

力学胡同在西长安街以北,东西向,东起府右街,西至横二条,原名李阁老胡同,1965年改今名。

明朝时,有两位李姓朝官,官都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被尊为一代阁老。李阁老胡同的名称是源于哪一位呢?人们普遍认为是李东阳。《长安客话》中记有:“李文正东阳赐第,在灰厂小巷李阁老胡同。”灰厂小巷即今府右街。

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字宾之,号西涯。他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不是为官,而是为文。他的诗词典雅工丽,在明代独树一帜,被誉为“茶陵诗派”的代表。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等著作传世。他曾长期住在什刹海畔的西涯,并写有多篇吟咏西涯风光的诗篇。明孝宗时被赐居李阁老胡同。当然,李东阳为官也是不错的。他历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尽管在刘瑾专权时曾委蛇周旋,但绝不助纣为虐,“立朝五十载,清廉不渝”。

李东阳年老辞官后回到了湖南老家。李阁老胡同中的宅邸很快就破败了。后来还是他的老乡耿定向出资将宅邸修葺,为李东阳建了祠堂。

清末,当时的邮传部在李阁老胡同李东阳故居及祠堂的遗址上,创建了铁道管理传习所,旨在培养铁路管理人才。1910年改名为交通传习所,后在校内设交通博物馆,为北京近代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该馆陈列分为四部分:工务、机务、车务和图书仪器,共有各种模型、图表等8000余件,同时还展有铁路沿线的物产和出土文物等。这在当时是规模较大的科技类专业博物馆。

1923年交通传习所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迁往湖南、四川等地,1946年迁回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迅速发展,李阁老胡同内用地不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西北郊红果园另建新校舍,是北京大规模建设高校中建得最早的一所。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任院长。

从资料中查到,现在交通博物馆旧址上的是北京力学小学。我从西单北大街进入灵境胡同去找力学小学,从灵境胡同中段往南找到背阴胡同,再往南是太仆寺街。从太仆寺街临近西口向南拐入横二条,再往南走才看到东西向的力学胡同。沿着胡同向东,在临近胡同东口的路北,终于看到了暗红色、很有气派的北京力学小学的大门。这里就曾经是李东阳的府邸和当年北京最早的交通博物馆吗?岁月沧桑,过去的痕迹一点也找不到了。再往东走不远,就是宽敞的府右街了。我突然醒悟,如果从府右街进来,力学小学是很好找的。人脑中常有些无形的框框,我认定力学胡同是在西单,便从西单北大街找起,结果绕了一大圈。

■国立天文陈列馆:在北京古观象台

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有一段古城墙,在路上就能看到上面放置的古代天文仪器,这就是北京古观象台。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其建筑完整、仪器精美而又保存完好,更是因为在东西方科技交流史上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

元至元十六年(1279),在大都城东南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位置曾建有一座天文观测台,名为司天台,上置郭守敬、王恂等人创制的筒仪、仰仪等,后毁于战乱。明正统七年(1442)在东南城角重建,复制了元代仪器名观星台。正统十一年又增修紫微殿、晷影堂等附属建筑,观星台初具规模。清代沿袭明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于钦天监。

清康熙、乾隆年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德国传教士戴进贤先后监制,制造了8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造型美观,雕刻精湛。天文仪器在工艺和装饰上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而在天文度量制、结构等方面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以来天文测量的进展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科技交流的历史见证,不仅是天文观测工具,还成为珍贵文物。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古观象台遭到洗劫,德、法两国瓜分了观象台的10架仪器,后迫于世界舆论,陆续归还中国,德国抢掠的仪器直至1921年才运回北京。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为中央观象台,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结束了历时近500年的世界上历史最久的连续天文观测史。

1956年5月古观象台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的名称对社会开放。1967年修建环城地铁时,地下工程危及台体,周恩来总理指示“古观象台不能拆,绕道施工”,保存了这座古迹。1979年8月,连日暴雨,古观象台东北角坍塌,东南角开裂,国家投巨资进行抢修。修后的古观象台外观依旧,但城墙内掏空,不但进行了加固,而且建成了上下两层的展室,于1983年重新对社会开放,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天文科普教育的重要场馆。

■卫生陈列所:在中山公园内

紫禁城的西南方为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太社(土地神)和太稷(五谷神)的场所。辛亥革命后,废除祭祀社稷的制度。1914年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发起士绅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名中央公园,于1915年对公众开放。

中央公园内除原有的拜殿、社稷坛等古建外,还新建了塘花坞、水榭、松柏交翠亭等新景点。特别让游人感到新奇的是在社稷坛西南新设了卫生陈列所。

陈列所不大,展品却不少,分为饮食卫生、居住卫生、儿童卫生、生理解剖、传染病、寄生虫等多个部分。玻璃橱内陈列的各种标本、挂图和表格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吸引了大批游人。这个小小的陈列所不仅是北京最早的医药卫生类博物馆,也是北京最早的健康教育机构。

1928年中央公园改称中山公园后,卫生陈列所仍在公园内。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市卫生教育所,一直坚持进行健康卫生教育和有关防病、健康、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展览陈列,直至今日。它是北京市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同一个场所进行展示陈列的唯一场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景山公园绮望楼成立

20世纪的20-30年代,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平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一个小高潮,除上面提到的博物馆、陈列所外,相继建成、开放的还有以下场馆:

国剧陈列馆,馆址在宣武门内绒线胡同,收藏和展示有原内务府档案中有关戏曲的资料2000多种,戏装及剧照一万余件。

天然博物馆,馆址在西直门外原乐善园、继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清末实行新政,1906年这里改建为万牲园,园东为动物园,园西为植物园,后改称北平农事试验场。1929年改组为天然博物馆,是现北京动物园的前身。

北平研究院博物馆,在中南海怀仁堂筹办,设有理工、艺术、风俗三个陈列室,1931年对外开放。

通俗博物馆,由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筹建,馆址在石驸马大街,即今新文化街。展品主要是动植物标本,有8万余件,是自然博物馆的早期雏形。

这么多博物馆、陈列馆设立、开放了,需要一个组织来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中国博物馆协会应运而生。

1935年5月,在景山公园绮望楼内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选举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为会长,以“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为宗旨,团体会员30余个。协会出版会报,编辑丛书,举办展览,做了许多有益工作。但好景不长,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猖獗,北平形势日益紧张,刚刚兴起的博物馆事业再一次遭到厄运。

THE END
1.博物馆头条的个人主页博物馆头条 46.4万+ 阅读 604 内容 30 订阅 6 获赞 博物馆头条传播博物馆行业前瞻资讯。 注册信息 分享作者至 24小时热文 更多 天津一学校教室天花板坍塌,多部门回应 吴忠琼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台当局称已从美国接收38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外交部回应 倪萍回应网传的疑似整容 称自己是瘦脱相了 张宁https://mp.sohu.com/profile?xpt=OGU4ZGRmNzUtYjM4MS00NjIxLWJlMGEtYjljNTQxMjRkOThj
2.国际博物馆日那些小众宝藏博物馆,你去过几个?南京博物院国家国际博物馆日|那些小众宝藏博物馆,你去过几个?,南京博物院,国家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F9GG830514R9NP.html
3.发布会实录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 从2009年起,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已连续举办15届。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国际博物馆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了解和参与博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IzNTM2OA==&mid=2247566531&idx=1&sn=67926c88f68ae1dfbdd3906fd1c42627&chksm=e8ca383b1856f09d8d29ccd1bcb3d57be1efc990b5a1b27222cc711e35d4fe333431eb241203&scene=27
4.博物馆头条网中国领先的博物馆资讯与知识分享平台。https://www.muspress.com/
5.头条新闻头条新闻 12 04 “弘扬‘两路’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川藏公路博物馆开展“两路”精神进校园活动 2024年4月12日,川藏公路博物馆联合温江区庆丰小学,开展了以“弘扬‘两路’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川藏公路的修建历史和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将川藏公路建设中体现出的坚韧不http://kpy.svtcc.edu.cn/ttxw.htm
6.一个人可预约几张成都自然博物馆门票?快看成都自然博物馆实行实名预约参观,需要提前在官方预约平台预约入场票,可用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进行实名预约,一人一票,每张身份证每天可预约参观一次。 一周只能预约2次多人票,单人单个订单预约不超过3人。单个订单多人预约需要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同时进行实名预约的。不能一张身份证预约多张门票。 http://zixun.hnmdtv.com/zixun/2023/0222/216642.html
7.今日头条发起“走进博物馆”活动云打卡甘肃40余家博物馆来源标题:今日头条发起“走进博物馆”活动 云打卡甘肃40余家博物馆 马踏飞燕,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令中外无数考古学家与艺术家叹为观止,作为中国旅游标志形象而享誉海内外;满壁风动,天衣飞扬,将中国书画的线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敦煌莫高窟壁画既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更被誉为“人类的瑰宝”;有着“中华第一刀”之称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youth.cn/xw360/202406/t20240605_15294468.htm
8.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展品发霉?官方回应广东头条 1.39亿4.77万免费订阅 北京观复突然裁员80人?多名员工已申请仲裁 90209:07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展品发霉?官方回应 19202:24 广东首个“房源超市”开张!黄埔17个楼盘上架,村民可用房票选购 50304:12 最强大脑集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49802:40 湖南一家4口遇害,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https://m.ximalaya.com/sound/738929118
9.今日头条携手28家博物馆发起“走进博物馆”活动,邀你“云”赏珍贵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今日头条联合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28家博物馆共同发起“走进博物馆”主题活动,邀请20余位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走进北京、陕西、山东、湖南、内蒙古、广西等地的博物馆,探访馆藏文物。 图说:今日头条上线“走进博物馆”活动海报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517/8030118.shtml
10.头条文章(套),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宝,比如曹魏《毋丘俭纪功碑》、《曹娥诔辞卷》、《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洛神赋图》、唐摹《万岁通天帖》、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张旭的《古诗四帖》、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与《瑞鹤图》、利玛窦的《两仪玄览图》等重量级精品,全都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72971217814122
11.历数陕西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历数陕西智库头条1977年,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国际博物馆协会将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2020年是第44个世界博物馆日。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 多元与包容 每一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想要“阅读”一座博物馆,不妨从它的“镇馆https://zhiku.hsw.cn/system/2020/0512/2933.shtml
12.走近山东博物馆走近山东博物馆玉座珠帘7月27日一个热乎乎_编辑:济南头条._济南头条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744864.html
13.春姬峡民俗博物馆~今日头条号《农民收藏家老刘》《老刘农民博物另外有2点50到有新化到我们大兴村子的车,我们的博物馆在春姬峡,一般的人都知道,我叫汉木匠,我弟弟高木匠。 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点击并进入今日头条号:《农民收藏家老刘》 点击并进入今日头条号:《老刘农民博物馆》 大熊山春姬峡民俗博物馆开业啦 中华文化的传承:春姬峡民俗博物馆志 http://www.417614.com/Item/6373.aspx
14.长沙马王堆博物馆长沙马王堆博物馆https://www.toutiao.com/w/1817780077654020/
15.中博网“美好焕新·预见未来”2023年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主题宣传片博物馆头条 故宫文创融合馆开馆 打造无障碍文化体验空间 在国际残疾人日即将到来之际,12月1日,故宫文创融合馆开馆仪式暨残疾人“走进文化殿堂 感受故宫魅力”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启用 首个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在浙江揭牌 https://www.museum.cn/
16.[文化十分]十分头条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落成暨赵朴初珍贵文物捐赠仪式在沪举行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第45届美国电影市场在拉斯维加斯落下帷幕 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为国际市场注入新活力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总台精品影视节目展播 广受秘鲁和巴西观众好评 [文化十分]十分深度·电视剧《上甘岭》幕后创作 致敬先辈 书写英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VSET100236156738/a496003ab04d414f9c9747ce85ebbe5c/index.shtml
17.数说中国博物馆建设成绩单今日头条【数说中国博物馆建设成绩单】博物馆场馆数量逐年增加、总数排名世界前列、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超90%……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建设持续升级。今天国际博物馆日,戳图看中国博物馆建设成绩单(“人民网+”客户端) ?https://m.gmw.cn/toutiao/2024-05/18/content_1303740033.htm
18.陕西热门博物馆50强首次发布新闻频道日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的“中博热搜榜”已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最受网友关注的百强博物馆榜单,百余家受到网友高频搜索的博物馆上榜。 与此同期,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陕西省文物局指导,博物馆头条联合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陕西省热搜50强博物馆榜单出炉,这是陕西省首次发布热门博物馆50强http://news4g.xiancity.cn/system/2023/07/17/031077072.shtml
19.TA说成博璀璨设计!成博莞博长沙博三馆海报赏江西省美南通福州市美三馆海报赏 自博物馆头条启动2023年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海报设计年度推介活动海报征集以来,已收到多家博物馆和多位设计师投稿。本期为大家带来成都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和长沙博物馆的2023年年度海报大赏。 本期展播 成都博物馆 编码:M319 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401/3451.html
20.博物馆的力量:让运河动起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系列活动喜迎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为了喜迎博物馆日到来,发挥博物馆在社教、研究等方面的力量,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于5月18日正式启动,以“运河动起来”为活动主题,举办“我与大运河”纪录片沙龙、“运河动起来”摄影展以及“古诗词里的运动会”大声展等系列活动,让博物馆走入生活,将运河元素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21606113335418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