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让长城文化绽放新光芒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铺开宁夏长城分布图,北部以“几”字形自西向东依贺兰山和黄河蜿蜒,中部“Y”字形雄踞塞上,南部“一”字形横贯东西,沿线烽燧、敌台星罗棋布,三道长城环抱宁夏。

历史上,宁夏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地带,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自战国开始,秦、汉、宋、明等朝代先后在此修筑长城御边,因宁夏辖区内长城年代跨度大,资源类型丰富,素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

在宁夏,长城与山河戈壁融为一体,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其精神内涵正鼓舞着宁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长城依山就势,沿山脊延伸。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为长城编写“身份证号码”

2021年1月21日10时,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陈儿庄村,62岁的贺文希擦拭了一下旧墨镜,骑上摩托车,开始对明长城下马关段巡查。

下马关是明长城固原镇的重要关隘。明代,宁夏府总兵与固原总兵至同心一带换防时,常在此地休息,下马关由此得名。从下马关古城向东,沿线不少烽火墩依然守望着这片土地,斑驳的墙体承载着交流交融的历史。

贺文希负责15公里左右的长城本体保护巡查,是同心县境内3个长城保护员中巡查距离最长、任务最重的一个。是否有人在长城边倾倒垃圾、开荒种地、私取墙土,都是他的巡查范围。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得徒步前往,看到有人在长城附近转悠,贺文希总要上前问个明白。回到家中,贺文希照例记录当天的巡查笔记。几年来,他关于长城的“日记”已经有整整4本。“长城是祖先留下的,咱当了长城保护员,责任就要尽到,不能让任何人破坏它。”贺文希说。

根据国家长城资源调查最新确认,宁夏辖区内长城遗迹总长度为1500多公里,可见墙体约为1038公里。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宁夏有4处长城点段被纳入。

像贺文希一样的长城保护员有104名,他们常年行走在荒野戈壁,在经年累月的守望中,对文物遗迹的敬畏与日俱增,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浓兴趣。

长城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好长城,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自治区内长城分布在地广人稀的戈壁荒漠、高山峡谷,点多、线长、面广,沿线经济贫困地区难以拿出充足资金用于长城保护,加之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保护难度较大。

2006年至2012年,宁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自治区内长城调查摸排,记录调查文字420万字、图纸3454幅、照片5872幅、视频1836条,掌握了长城保护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根据国家长城管理有关要求,宁夏依法划定公布了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长城周边统一竖立了保护标识碑和保护界桩,建立健全了长城记录档案,还为自治区内长城制定了统一的认定编码,每段长城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宁夏长城地区是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沿线过度开发造成植被破坏,带来大面积沙化。风沙的侵蚀,曾是千百年来长城“无法言说的痛”。

“在我们这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保护长城就必须与风沙搏斗。”吴忠市盐池县博物馆馆长王生岩说,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曾经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荒漠化中。

20世纪90年代,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盐池县开始大规模种植耐旱植物柠条。兴武营村村民是最早以柠条“锁住”滚滚黄沙向长城侵袭的人。随着柠条在长城脚下渐成气候,盐池县陆续实施长城两侧绿化工程,植树造林,减轻风沙对长城的侵蚀。

绵延宁夏大地1500公里的长城遗迹,仅靠文物管理保护部门的定期巡查和官方的保护行动,难以实现对长城的动态监测和全覆盖保护。为此,宁夏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盐池县率先在全国成立县级长城保护协会,并首开古长城认领保护的先河。目前已有26家单位、企业和32位个人认领了4900米长城和3座烽燧,募集保护捐款近40万元。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要让每一段长城、每一个古城、每一座烽燧都得到有效保护,守护好长城文化根脉。

宁夏盐池举行环古长城迷你马拉松赛。资料图片

讲好绵延的“长城故事”

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横亘在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一条公路穿三关口而过,抬头望去,长城雄踞贺兰山脊。

明代,三关口名为“赤木口”。明嘉靖年间,为提升防御能力,在关口外修筑了三道防御墙体,称为“三关口”。三关口沿线长城不仅是游牧与农耕的天然界线,也是两种文化碰撞的融合线。

历经500多年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活动,不少长城墙体已坍塌。2014年,明长城三关口段维修工程启动,包括1000米墙体和一座敌台的抢险加固。

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长城墙体修复,首先要选择与原墙体成分近似的夯土,经过筛土、炒土、闷制等复杂工序,再根据原墙体结构适当添加石子、草秆等配料,增加墙体强度。施工前,技术人员会按照不同调配比例做出几十种夯土“实验品”,经过对比强度和颜色,对夯土进行复原,由人工槌一层层夯起来。

“修复工艺特别复杂,我们通过实验室分析,采用了黄土和石灰,光夯土配比就做了60多组,才敲定最优方案。”参与宁夏中卫姚滩段长城修复的工程师邓涛说。

绵延的长城承载的是一段段历史,总有“时光匠人”在拯救行将消失的故事。

“长城的修复工作自古就有,历朝历代在沿用长城时都会对其进行修缮加固。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经过很多次修缮保留下来的。”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马建军说。位于自治区内的汉长城,其中南线就是修缮沿用的秦长城。宋代虽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但因与西夏的战争大部分围绕宁夏南部的清水河展开,因此宋朝沿用既有长城,并循战国秦长城挖设壕堑、修筑敌台。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各个朝代对长城维修的痕迹。我们现在修长城,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很有意义。”参与青铜峡北岔口段长城修复的李军伟说。

近年来,宁夏文物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长城专项资金和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加大宁夏长城抢救保护力度,已完成了明长城银川三关口段、灵武水洞沟段、盐池高平堡段、战国秦长城原州区长城梁段和固原古城(一期)抢险加固保护修缮工程。目前正在组织实施战国秦长城彭阳白岔村段、西吉将台段抢险加固和固原古城(二期)保护修缮工程。

当前,宁夏正在开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规划,立足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具有宁夏地域空间布局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串起长城旅游“珍珠链”

为“止战”而修建的长城,并不是阻隔长城内外交流交融的“藩篱”。即使在长城两边交战对峙的情况下,长城沿线的民间交流和经贸往来也很少完全中断。“关市”“互市”“马市”等边贸兴旺,农耕民族的种植技术、铜铁冶铸技术等与游牧民族擅长的放牧饲养等充分融合,构成了宁夏地区早期开发的基础,也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文化。

挖掘长城文化价值,弘扬长城精神,离不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长城并不是一道孤立存在的墙。在宁夏,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长城为中心,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带,串联起沿线多个景点。

银川市往东约20公里处,毛乌素沙漠与黄河之间,有一处以史前遗址为核心的国家5A级景区——水洞沟遗址。景区内的河东长城水洞沟段及其附属的红山堡是重要的游览观赏点,还有完整的地下军事防御体系明代藏兵洞。长城、烽火台、城堡、古战场,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边塞烽火、大漠孤烟,体验到雄浑苍凉的边塞文化。

2020年年底,明长城银川横城至花马池段文化旅游廊道开工建设,这条70公里的休闲廊道将以长城线性遗产为主线,连接周围各个景点,推动全域旅游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宁夏正在尝试通过“嫁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把长城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可体验的文化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星爱好者“打卡”宁夏长城脚下,感受长城与星空的奇妙组合;一到秋季,明长城沿线都会迎来徒步爱好者,沿着长城便道、乡间公路、草滩、丛林、沙漠等展开挑战赛;每年春节前,盐池县花马池镇长城村“九曲”民俗文化园内,以盐池滩羊肉、传统剪纸和刺绣、荞麦皮枕头等特色产品展示为重要内容的民俗嘉年华活动热闹非凡。

“围绕长城沿线打造旅游目的地,让人们通过体验来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认识长城以及长城的文化价值。”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军说。

穿越2000多年历史的长城不断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1935年,毛泽东同志长征期间翻越六盘山时创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表达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宁夏干部群众用奋斗回报时代、用实干践行使命。站在新起点,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还有更多的坡要爬、更多的坎要过,面对各种风险矛盾,要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难关头冲得出、攻坚任务拿得下,不负新时代,不辱新使命。(光明日报记者张文攀王建宏)

传承长城文化为宁夏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宁夏大地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长城博物馆”,境内广布着修筑于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各个时期技术迥异的长城遗迹。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有助于借古鉴今,凝聚文化共识,为把宁夏建设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位于银川的长城三关口段。芦有碳摄/光明图片

1.深入挖掘长城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其规模之大、困难之艰、投入之多世所罕见,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长城文化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刚毅、勇敢睿智的品质,凝聚着炎黄子孙不屈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不朽丰碑,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留痕。

长城起源于中原大地。自春秋战国开始修筑直到明代,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统一的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修筑的起点和重要地段均在大西北,长度都超过万里。长城既是一条农牧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分界线、隔离线,又是在冲突中融合以致友好往来的会聚线。有了长城,使古代中原王朝相对避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干扰,长时期出现“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和平景象,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可以说,长城最大限度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相加相融、共生共荣”的思想。

长城文化是由物质产品所蕴含的物态文化。长城实体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文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物态的长城鲜明体现出构筑者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寄托了人们的向往和追求,铭刻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不同时代的社会人文信息。长城实体以“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文化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非攻、追求和平的思想传统。

长城文化是由精神产品不断释放出的精神文化。首先,长城文化反映了长城南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冲突与融合。其次,长城文化包含了围绕长城制定的战略战术及从中体现的军事思想,长城沿线军屯、民屯、商屯在运营管理中体现的经济思想,以及凭借长城调节民族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思想等意识形态文化。再次,长城文化包括历代帝王、文臣武将、迁客骚人、名流名家以长城为题材创作的文学艺术,以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与传说。最后,长城文化体现了在构筑运用长城以及长期戍守、生活于长城地带所显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等深层文化心态。

位于青铜峡北岔口的烽火台遗址。李鹏摄/光明图片

2.继续发挥长城作为多民族经济文化纽带的作用

修筑长城,防御是手段、交流是结果。历史上,每当新的朝代统一全国或称雄中原,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很多都采取修筑长城的举措,虽然元朝和清朝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但修葺利用长城也是重要内容。长城也是一些少数民族生存的重要环境依托,汉代属国、唐代的羁縻州等都位于长城一线,特别是大西北的长城内外一直是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实现了民族融合与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长城是各民族共同修筑的,长城的一抔土、一块石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血汗,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

长城在一些人心目中,是军事防御工程、战争产物,事实上,长城对于促进北方的经济开发、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长城沿线不是高山峻岭就是荒漠草原,甚至是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修筑长城则带来沿线区域的发展生机。秦筑长城曾大量“移民实边”,并在长城沿线设置郡县管辖,使当地经济得到发展。西汉在修筑大西北长城的同时,“徙民于塞下”,实行屯田制度,促使当地人口增加和经济繁荣。后来又设置西域都护府,进一步保障了丝路贸易的往来安全,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在修筑长城和开发边地的过程中,由于大量从中原和全国各地移民实边,激活了生产活动,促进了民族融合。

长城不是自我封锁的森严壁垒,而是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时代。中国西负亚欧内陆,东面汪洋大海,古代走开放发展之路只能向西拓展。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并在沿线修葺长城予以保障。万里长城与丝绸之路在历史长河中,始终表现出长城兴则丝路通、长城衰则丝路断的境况。在海上交通尚未发达之前,长城一直是中国对外交通的主干线,有效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明长城宁夏石嘴山归德沟段。何碧会摄/光明图片

3.在保护与发展中弘扬长城文化

长城文化是围绕长城构筑和使用所展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复合体。宁夏传承、弘扬长城文化,必须准确分析境内长城保存现状、科学评估遗产价值,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保护工程实施原则,结合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有针对性地对长城自然损毁严重的段落进行局部加固和重点修复,及时消除隐患险情,进一步明确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管理规定,促进长城文化永续传承和发展。

统筹好长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有序推进长城文化的合理开发。宁夏享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是长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弘扬长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重新认识和定位长城的旅游价值,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打造旅游目的地,抓住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机遇,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利用好长城遗址的基础上,与周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脉、文化禀赋相融合,串珠成链打造寓文化、风景、民俗、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努力打造长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宁夏样板。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必须筑牢精神防线,把以长城文化为代表的自强不息和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不断发扬光大。长城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文化象征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宁夏将继续组织各方面的学术力量,加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研究、长城文化遗产与黄河文化遗产比较研究、长城与丝绸之路研究等,深度挖掘长城文化精髓,不断提升长城文化价值的丰富内涵。

(作者:彭生选叶长青,分别系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编审)

保护好“长城博物馆”

古代宁夏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汇之地,是多民族生息、聚集、交融和传播文明的要地,形成了地域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留下了长城、贺兰山岩画等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长城遗址是宁夏境内体系最健全、规模最宏大的线性文化遗产。201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长城保护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部署长城保护工作。宁夏依法做好基本建设中涉长城项目审批工作,多年没有发生破坏长城本体的事件,做到长城巡查看护经常化、全覆盖。

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美誉

“无事之时,听其耕牧;遇有声息,各相护守,则寇盗无从剽掠,地方可保无虞”,便是对长城宁夏段的真实写照。长城连接沿线民族地区之间往来,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沿线所设“互市”,民间叫“买卖城”,即是长城内外重要的贸易渠道。

宁夏保护长城的“三重奏”

“十三五”期间,宁夏实施完成了明长城石嘴山红果子段、青铜峡北岔口段、灵武水洞沟段等15个长城修缮、保护、抢险加固本体保护工程和西吉县战国秦长城、明长城盐池段、闽宁镇段等9个长城基础设施建设预防性保护项目,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共计3亿元。这些项目有效改善了宁夏长城整体保存现状和沧桑古朴的历史环境风貌,恢复了长城昔日的荣耀,提升了长城管理水平,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长城资源“活”起来提供了有力保障。

宁夏用实际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城保护的良好氛围。比如,盐池县率先在全国成立县级长城保护协会,出台长城认领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认领长城段落进行保护。青铜峡市组织政协委员、中小学生开展辖区长城绿色徒步公益行动。

塑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宁夏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实施保护工程,有针对性地继续实施一批长城重点区段保护维修、抢险加固工程和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完善长城保护管理体系,在工作机制、经费投入、立法执法等方面落实责任。同时,鼓励长城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开发长城的研学游项目,塑造“宁夏长城烽火跑”“神奇宁夏长城星空”“两晒一促”等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保护状况好、展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长城参观游览示范区和凸显宁夏长城文化的经典人文旅游景点,打好“长城旅游牌”。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长城,培育壮大民间保护力量,鼓励成立长城学会、长城研究会等民间组织,提高民间保护人员的组织化水平。加强长城保护宣传力度,将长城保护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挖掘、阐释长城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传承弘扬和宣传好长城文化。加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立足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主体功能区,形成宁夏地域空间布局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作者:马建军,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

古长城迎来新流量

【长镜头】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在盐池,长城留下了唯一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雄关——长城关。从此盐池‘绝塞平川开堑垒,不用屯兵细柳营’。”视频短片中,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站在长城脚下,讲述这段古老长城的故事,还从3000米高空示范高空跳伞,吸引游客前来感受长城魅力。

2020年8月以来,宁夏持续举行了“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这是活动中的一段生动画面。

在这项活动中,宁夏所有22个县(市、区)的书记(县长)依次出镜,如数家珍推介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其中,辖区内分布有古长城的19个县区的主要领导,不约而同都将长城文化资源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介绍。

“8分钟宣传片、炫彩60秒短视频、经典故事、精品线路、云上文旅馆等主题,通过不同方式,把我们的长城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挖掘和呈现。”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马建军说。

“在宁夏,贺兰山下、六盘山上、黄河两岸,都有长城分布,通过全面展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特别是长城资源,使宁夏的文化旅游品牌逐步深入人心,为古长城引来了新流量。”“两晒一促”活动办公室协调组组长李进云说。

很多网友都在线上纷纷表达了要到宁夏这个露天“长城博物馆”打卡的愿望。网友“山之南水之北”留言说:“即使很少修筑长城的宋代,因与西夏对峙,也在宁夏循战国秦长城挖设壕堑,并修筑诸多敌台,这些都是两宋边防情况为数不多的实物见证。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现场感受一下。”

THE END
1.银川宁夏博物馆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宁夏博物馆一周天气预报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银川宁夏博物馆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https://you.ctrip.com/weather/yinchuan239/147000.html
2.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黄河明珠文化旅游城 4A 罗? 宁 13649500622 2022-8-18 16 银川市 玉泉国际酒庄旅游景区 4A 徐伯瀚 15595111085 2022-8-18 17 银川市 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景区 4A 朱学军 15378960778 2024-2-20 18 银川市 宁夏地质博物馆 3A 唐? 媛 13995195343 2018-1-12 19 银川市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3A 徐彩虹 https://whhlyt.nx.gov.cn/wlgz/202412/t20241212_4756344_zzb.html
3.银川宁夏博物馆攻略,宁夏博物馆门票博物馆的三楼是“回乡风情展”,展出的藏品以史籍和各种《古兰经》珍藏为主,是游客了解穆斯林文化和伊斯兰历史的好地方。 电话 0951-5085093;0951-5085085 用时参考 1-3小时 交通 乘坐1路、2路、13路、33路、38路等公交车,在宁夏博物馆(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17:00 (1月1日-https://www.mafengwo.cn/poi/651847.html
4.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了宁夏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各族人民为宁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友情链接 宁夏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宁夏博物馆小程序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参观须知 Visiting Not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09:00 - 17:00 星期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https://www.nxbwg.com/
5.宁夏博物馆参观指南「宁夏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是宁夏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如唐代的胡旋舞石刻墓门、西夏时期的鎏金铜牛等国宝级文物,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解宁夏历史的重要窗口。 注意周一闭馆哟!周二至周日09:00-17:00开放,建议游客至少预留半天时间进行参观。 提前小程序预约,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7085196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周一不闭馆延时开放,沪上这些博物馆8月超长待机活动时间:8月9日(周五)晚 参与对象:参与对象:4-16岁的亲子家庭 活动2:运动一“夏”,电竞啤酒奇妙夜 活动时间:8月10日(周六)、8月17日(周六)晚 参与对象:热爱体育赛事及运动的都市活力人群和电竞游戏发烧友 具体活动时间及参与方式请查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世博会博物馆 开放时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448477020328348&wfr=spider&for=pc
7.宁夏固原博物馆恢复开放公告—宁夏固原博物馆官方网站宁夏固原博物馆定于12月15日(星期四)起恢复对外开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除外)。 二、预约方式 观众可提前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预约成功后,请凭当日预约二维码、场所码,测温后入馆参观。 http://m.nxgybwg.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9&id=756
8.宁夏银川无线电博物馆地址,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 景点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新丝路42号(银基大厦东南侧) 交通路线距1路宁安北街大连路口站416m,步行6min 景点详情 宁夏银川无线电博物馆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无线电博物馆。 https://www.huanghepiao.com/view/134006924.html
9.银川必去的博物馆,银川博物馆开馆时间自驾游推荐关于银川博物馆好去处,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宁夏幻太奇海洋公园(悦海新天地店)、宁夏地质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金凤区新馆)、回族博物馆、中国(银川)花卉博览园、水洞沟遗址博物院、银川市雷锋纪念馆、西夏博物馆、宁夏邮政博物馆、中国枸杞馆,详细信息查看下表。 https://www.icauto.com.cn/trip/hot_9272.html
10.热依扎凭借《山海清》拿下33届飞天奖“视后”!劝地原来是这里10、宁夏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宁夏历史文物、西夏文物、宁夏革命文物 和回族民俗文物,藏品1万余件。 交通:17/41/102/301路公交可达 开放时间:9:00-16:50(周一闭馆) 费用: 免费(预约) 11、南关清真大寺: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情和浓郁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建筑,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时,成千上万穆斯林在此聚礼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918294
11.2024宁夏博物馆旅游攻略博物馆自助游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宜 购物推荐: (博物馆纪念品)回族装饰画、民俗雕塑、鎏金妙音鸟、西夏文残碑、太阳神拓片、双鹿图、鎏金铜牛、西夏权杖、西夏铜牛、党项马妙、回族盖碗、西夏笔筒等复制品和工艺品。 (当地购物)宁夏五宝 → 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中宁圆枣,银川苦荞,百里香。 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nxbwg.html
12.银川最佳旅游景点推荐,银川自驾游好玩的地方,五一游玩好去处4、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院馆藏文物数量众多,可进一步了解宁夏的历史、民俗风情、文物等,共设4个展类。 5、中国西部电影制片厂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中国西部电影制片厂是包括《红高粱》在内的中国西部电影的大型拍摄基地。游客还可以在这里享受土村、堡垒和其他娱乐活动。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952087575919027734.html
13.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简称宁夏博物馆)位于人民东路6号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广场路40号,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防教育基地。1959年7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35.html
14.宁夏地质博物馆门票宁夏地质博物馆地址/攻略宁夏地质博物馆座落于银川市金凤区,是国家AAA旅游景区,主体建筑为四层,造型新颖别致,独具风格。寓意沙漠中拔地而起且错落有致的巨型岩石,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其中,双体斜屋面喻示贺兰山、六盘山巍峨耸立,黄河从中穿越而过的宏伟气势,开放式观景楼顶,更是拓展了展示https://www.dahepiao.com/jingqu/nxdzb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