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雄踞,黄河西来,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从自然造物到人文化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这片土地镌刻深深烙印。日前,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曲阜,探寻文明足迹,传承文化薪火,以“弦歌不辍”作答“何以中国”的历史叩问。知其所来:礼乐先声弦歌不辍山东,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印证文明连绵不绝的考古遗址星罗棋
2024-12-05
此次修改是该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经过1991年、2007年、2013年、2015年、2017年五次修正及2002年一次修订后的又一次全面修订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由原法的8章80条修改为8章101条,增加19条、修改75条,没有修改的只有5条明确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24-12-02
11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出席并致辞。此次活动聚焦“两个结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表达、可视化传播,融合线上线下,充
2024-11-29
中国文物灿若星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华民族探索科学治理的经验与智慧。两者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保护文物的理念古已有之。礼刑并用,古代文物保护法制脉络初显。礼源于祀,自有氏族部落以来,敬天法祖,安祖于土,守祖于陵,宗庙社稷及祭祀随葬品具有超脱于一般物的地位,受到景仰礼拜,逐渐形成一套伦理道德习俗。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为保护祖
2024-11-28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
2024-11-22
11月18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群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乔云飞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综合协调组关于普查总体进展和各组关于近期进展的汇报。会议指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文物局与中直管理局等19个成员单位的普查通知全部印发
2024-11-21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指出,要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构建以文物资源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4-11-20
(文宣)责任编辑:翟如月
2024-11-19
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为全国文物工作和文物法治指明了方向。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制定出台以来,迄今已有四十余年。这期间,该法历经6次修改(包括1次修订和5次修
2024-11-13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2024-11-11
11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女儿劳拉共同赏鉴意大利查获并返还中方的中国流失文物。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双方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又一次成功合作。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5
近年来,从本体保护到综合保护,从环境监测到灾害预警,从数字化技术到新材料应用,科技的力量正在深刻融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环节,为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保护提供了强大支撑。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甘肃敦煌举办,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科技支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主题,展开广泛交流研讨,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支撑与引领作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