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博物馆新浪财经

市场洞察:2022年中国博物馆数量为6565家,同比增长6.2%

行业现状:文旅市场复苏带动“博物馆热”,与旅游资源的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目前,全国各地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数量众多,2022年中国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这些展览和活动大多依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或展品特色进行展览,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但部分博物馆在特色定位上不够明确,未能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结合,无法形成博物馆之间的协同效应。建议通过联票、集印章等形式,推动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旅游资源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专属IP,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特性

博物馆旅游内涵: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对象,吸引游客的一种服务和消费模式。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馆旅游中,博物馆是其中最大的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技术

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法定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次

国外博物馆旅游发展历程

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开放,成为近代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开端。此后,国外博物馆撕下皇室贵族的标签,逐渐走向大众化、多样化,使得博物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当前,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招徕游客的重要景点。英国《世界报》公布2022年全球百大文博机构的客流量总计达1.41亿人次,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在全年共接待约770万游客。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数量分析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9-2021年博物馆数量同比增长率持续上涨,截至2022年,中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6565家,同比增长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普惠均等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显著特征,博物馆数量和类型的提升为推动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类型及地域分布

当前,中国博物馆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2021年,中国非国有博物馆占比32.2%,较2019年占比有所升高。从地域来看,华东地区博物馆总数位居第一,为2154家,占比35.4%,这与华东地区悠久的曲阜文化等历史文化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博物馆旅游开发各具特色。

博物馆开发创新模式四:GM-TCD模式

中国博物馆藏品及展览数量分布数据

从区域博物馆文物藏品分布来看,北京市博物馆藏品数量远超其他地区,为632.2万件/套,其次是四川省、上海市和陕西省,博物馆藏品数量均超300万件/套。从区域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来看,山东、浙江、广东、河南和江苏五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较多,均超过1500场。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北京

北京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数据分析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院(二)

2021年春节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满足方便观众对基本藏品信息的查询需求,推出新版“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数据显示,202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为1863404件/套,其中数字文物有103906件/套。2023年藏品共分为25大类别,其中古籍文献与织绣远多于其他类别,分别有602124件/套和377440件/套。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广东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349家,占比95.1%,2022年博物馆免费开放占比95.5%,较上一年提高0.4%。目前,广东省已把是否完成藏品认定和藏品建档工作、是否完善规章制度、是否坚持对老年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陈列展览质量是否提升、硬件设施是否安全等评价标准加入到两年一次的运行评估体系中,并把评估结果与财政资金补助挂钩,以此提高博物馆改善的积极性,促进博物馆质量的提升。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深圳博物馆(七)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上海

上海博物馆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22年上海市备案博物馆共159家。其中国有性质博物馆占比较高,为74.8%;从级别上看,上海市未定级博物馆占比最大,为81.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上海市有评级的博物馆数量占比较低,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这三方面仍有待完善。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六)

2023年5月11日《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手语版在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线。9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面向听力障碍群体的博物馆无障碍教育公益活动。一批来自上海市第四聋校的学生们在博物馆的周一闭馆日体验了无障碍导览讲解和非遗的古籍装帧技艺。丰富的无障碍教育服务是特殊人群的需求,博物馆鼓励更多特殊人群走进博物馆有利于推动发展平等的公共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未来面临的挑战分析

全球化

全球化让不同区域的博物馆同质化发展问题更加凸显,观众眼界提升、博物馆展陈方式近似,都会让观众质疑甚至批评博物馆的服务和运营水平。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博物馆与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作用、如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这对博物馆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物馆跟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选择新技术、选择什么技术,怎么通过技术提高观众参展的沉浸度,怎么利用新技术准确呈现要表达的内容等都是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

博物馆互联网传统运营策略分析——微博营销战略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以文创产品打造专属IP

文创不仅仅是藏品的衍生品,也是肩负着传达文物内涵和审美旨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阶段中国缺乏充分了解各类文物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将其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制作中的人才。因此,部分博物馆选择和国内各类高校进行合作,商议制订定向培养计划,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此外,博物馆也会通过人才中介平台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强且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来为博物馆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推动“博物馆+”跨界合作

近年来,《只此青绿》《国家宝藏》等以文物为创作灵感或节目主题的影视作品持续出圈,各类博物馆研学活动也广受师生喜爱,“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媒体“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开发为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主要的文物收藏机构,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展“博物馆+”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打破自身的束缚和障碍,提升文物资源的公众可及性,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THE END
1.30件罕见文物,一出土就惊艳世界!盘子。罗马,约。公元 1-2 世纪。铸造、车床车削和抛光玻璃。托莱多艺术博物馆藏品。 带有彩绘螺旋的钢包。美国,普韦布洛人祖先,公元 1250–1300 年。 镀金钢制鹤形十字弓,带有德国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的徽章,约 1500 年1500-1600。 白地花瓶(约公元前 460 年)。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221674_1104669442.html
2.大英博物馆必看十大藏品清单大英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大约只占其拥有藏品的1%。很难想象当年列强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掠夺这些珍贵文物的。驻足中国馆,那些被切割的壁画、琉璃砖佛像无一不刺痛着我。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4号展厅 亚述猎狮浮雕(Assyrian Lion Hunt reliefs),10号展厅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134994360942526377
3.国外博物馆都有哪些来自中国的藏品?仅此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国外博物馆都有哪些来自中国的藏品?仅此于大英博物馆的英国第二大国立博物馆,V&A博物馆拥有东亚以外最全面和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之一。 . 馆藏年代跨越5000年,从公元前3000年到当今,不乏中国历代精品,尤其是明代和清代的艺术品。 . - 潘华龙于20221219发布在抖音,https://www.douyin.com/note/7178743101341683005
4.34家国内外顶级博物馆在线接力展示近150件珍藏“云”上赏宝遨游不久前,故宫博物院故宫云课APP发布首款数字徽章《瑞鹿幽夏》,创新了博物馆文物线上数字体验。记者注意到,不只国内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许多国外著名文博机构近年来也在积极开发数字藏品。比如,日前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直播活动中,30余万中国观众在“云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罗塞塔石碑、拉美西斯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207/t20220708_203773_m.html
5.参观国外展厅7大顶级博物馆展厅展馆设计需要融合当地文化,但是对于现代化展厅博物馆来讲除了符合历史文化以外在设计上还需要部分创新创意,比如用多媒体互动设备提供博物馆藏品讲解,等方式帮助参观者更加方便了解博物馆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对于创新创意,一定不是在家里苦思冥想,可以参观其他博物馆尤其是国外风格不同的博物馆进行思想的碰撞,让创意灵感闪https://xaybyh.com/news/newsinfo/288.html
6.收藏海外流失中国文物最多的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称古代中国藏品与古代希腊、埃及收藏一并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大英博物馆藏品主要是于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对外扩张中得来。英帝国在向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大英博物馆盛不下,只得分藏于各个博物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15/01/69584090_935673689.shtml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高校博物馆发展简史 Alan Warhursr在他所著的《大学博物馆》 (University Museums) 一书中记载, 早在公元前530年, 在苏美尔文明的古城乌尔的学校里, 就出现了类似博物馆展厅的藏品展览所[1]。早期的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古代遗物、自然界珍品, 并且考古发现亚历山大学院和其他类似机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8.2024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攻略(门票+时间+镇馆之宝+必看藏品大名鼎鼎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简称Me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并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都说大都会博物馆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代表了人类历史的过去。因此,如果你是以为艺术爱好者, 并准备去大都会好好看看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813191
9.学林随笔现存海外的中国文物质量上乘数量巨大,为何不少遭遇但不少老牌博物馆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文物的展陈方式上还未能及时更新换代。比如,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对中国藏品的展示,仍以传统橱窗展示为主,缺少在线信息分享和手机互动程序。这对观众观展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再次,现存海外的中国文物质量上乘、数量巨大,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研究力量。很多国外机构缺乏相关的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12620
10.探究论科学博物馆的藏品定名——中国博物馆藏品定名回顾和伦敦藏品名称既是博物馆库房总账或分类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观众参观展览时了解藏品的最快和必要途径。给博物馆藏品定一个不同于其它藏品、最能体现其特征的名字,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1990年,杨海峰和韩奎元曾对藏品定名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博物馆藏品的定名,就是博物馆在对其藏品进行科学鉴定和分类的基础上https://tsm.tsinghua.edu.cn/?p=8001
11.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及部分藏品介绍六、1800-1900年期间博物馆藏品 在19世纪的前30年,荷兰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1806年,巴达维亚共和国改制为王国,由路易?拿破仑(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弟弟)担任国王。1813年,将法国人赶走后,奥兰治王室重掌荷兰政权。1815年,在威廉一世的领导下,南北荷兰合并为一个王国。但在1830年,南部省份爆发革命,宣布https://www.meipian.cn/2c2vs1th
12.浅谈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相关法律规定该声明是《道德准则》关于藏品登记著录工作的具体诠释和宏观指导,并指出“一个有效的登记著录制度”应当具有如下特点:1.设置标准和界定程序的框架性规定;2.充足的登录工作人员;3.借鉴符合本馆需要的国内、国际标准。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博物馆藏品丰富的国家对登记著录工作都比较重视,均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307/27b6ab11d906410e829fed6aaf1e00ef.shtml
13.分享10个国外的小众有趣博物馆!5. 葡萄牙里斯本·古尔本基安博物馆 Calouste Gulbenkian Museum 全世界古文物与艺术品收藏规模最大的私人机构,创始人Calouste Gulbenki是石油大亨,一生共收集超过6400件艺术品,时间跨度从古埃及时期至20世纪,藏品曾借展英国国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有比较丰富的中国文物。 https://m.douban.com/note/803209360/
14.梵蒂冈博物馆重要藏品一览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其藏品的丰富性和价值完全可以和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相媲美。梵蒂冈博物馆里的珍品多如繁星,而下面这几件是参观博物馆最值得留意的。 《拉奥孔》(古希腊) Gruppo del Laocoonte 图:wikipedia@JuanMa 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的雕塑《拉奥孔》是希腊化时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雕塑中的https://m.qyer.com/guide/page/OyO9JuRR9UM/
15.博物馆概论2这些博物馆通常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在观念、方法、技术等方面,较此前的博物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东欧地区,到19世纪中期,现代博物馆也形成一定规模,并呈现出网状特征。专门博物馆得到进一步发展。1864年,在圣彼得堡,俄国第一座面向军事学校的教学博物馆开放。因不少博物馆藏品归属私人,开放程度受限,博物馆的社会https://www.jianshu.com/p/99a17ba02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