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揭晓|“琼博十大镇馆之宝”新鲜出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为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海南故事,海南省博物馆综合馆藏海南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南海出水文物、国家文物局调拨文物以及海南特色物产等类别,在兼顾文物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推出15件文物精品。经过观众广泛票选并综合专家意见,最终推选出海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此次推荐评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我馆馆藏文物特色,有助于今后公众更多地了解海南省博物馆,感受海南历史文化的魅力。

海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战国“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国家文物局调拨。通长65.2厘米,格宽5厘米。青铜复合质,剑圆茎上有平行箍两圈,上有错金纹饰,刃一侧有细微缺口。剑格正、背两面皆有错金鸟虫书铭文,左右两边对称分布,“戊(越)王亓北古,自乍(作)元用之”;圆形剑首环列错金鸟虫书铭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

越王“亓北古”,我国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先生认为即越王勾践之孙越王盲姑“不寿”,“亓北古”古音与“盲姑”相近,此剑之主应为越王勾践之孙越王盲姑“不寿”。吴越的王者所作剑是当时的极品,是我国兵器史上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汉代弦纹双耳铜釜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出土。口径50厘米,底径44厘米,高39厘米。青铜质,盘口,直身,圜底,腹部有凸弦纹,口沿两侧附绳纹立耳,双耳上各立有一对小鸟。釜是古代的一种炊具,流行于汉代,此铜釜体型硕大、铸造精良,可能与汉朝军队平定海南岛的战事有关,应该是军队遗留下来的行军炊具,它们既是汉朝军队平定海南岛战乱的铁证,也是中央政权经略海南地区的最好注解。

1950年张玉华将军海南岛战役工作笔记

长9.6厘米,宽6.6厘米,厚0.3厘米。张玉华将军(1916年-2017年)山东文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任第40军11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

此件藏品是张玉华将军在解放海南岛时期的工作笔记,笔记中不仅有第118师所有团营级指挥员的名册,还有韩先楚军长对登陆先锋营成功登岛后所做的指示,以及战役准备工作许多具体事项的记录,例如渡海船只的数量、各团船只情况、船只改造工人的待遇等。对研究解放海南战役军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极为珍贵。

南宋“华光礁I号”沉船

华光礁I号水下全景

“华光礁I号”沉船发现于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侧,沉船残长18.4米、残宽9米、舷深3~4米。发现时船体仅存船底部摊散在海底,可辨认的主要有龙骨、龙骨翼板、抱梁肋骨、船板等,大部分船板腐蚀严重。受当时条件所限,2008年沉船残体经拆解发掘出水,目前正在海南省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工作。沉船共发掘出水文物近万件,其中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有碗、盘、碟、盏、瓶、壶、粉盒、罐、钵、军持等。

“华光礁Ⅰ号”是我国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沉船,是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遗存之一,为研究中国南宋时期的造船航海技术和海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作为一艘贸易商船,它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见证,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宋代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国家文物局调拨。口径6~7.3厘米,足径10.4厘米,高40厘米。此壶造型是受唐代波斯金银器风格影响而演变来。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首上大喙、大眼,长颈渐宽,丰肩圆腹,颈下部有三道凸弦纹,腹部有两道弦纹,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剔透,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1940年南洋华侨赠给冯白驹的怀表

冯白驹(1903年—1973年),海南省琼山县(今海口市)云龙镇人,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1940年,琼侨回乡服务团中的工作人员将这块怀表赠予了冯白驹,它是南洋琼侨抗日救国和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实物见证。

清代张岳崧行书轴

行书,纸本,纵118厘米,横40厘米。释文:“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款识“澥山张岳崧”,钤印“张岳崧印”、“秦陇持衡”。此轴书法风姿绰约,运笔轻快,简约精细,笔锋起伏变化,生动灵秀,韵味幽淡自然。

张岳崧,海南定安人,清代名臣、书画家。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张岳崧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

清代《琼黎风俗图》册页

全册15开页,右图左题,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描绘黎族先民建屋、纺织、取香等生产生活场景。图中人物线条简练,多用原色,注意色调的和谐统一;山石背景用青绿法,勾勒填色,整体渲染恰到好处。此册页是现存较早的描绘明清时期海南黎族社会风貌的资料,为研究当时黎族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清代黄花梨公阁楣

长406厘米,高55厘米。此公阁楣材质为海南黄花梨,由二十五块透雕和浮雕花板组成。花板图案有丹凤朝阳、松鹿同春、喜鹊登梅、博古纹及花鸟瑞兽等吉祥纹饰。黄花梨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物产之一,此件公阁楣采用多种装饰手法,雕作精巧细致,立体感强,有鲜明的海南地方特色,是民间制作中的精品。

清代黎族五龙出海图龙被

长176厘米,宽116厘米。三幅连缀而成,手工织绣,花纹图案用黄、白、绿、褐等彩色的丝线绣成。“卍”字宽带纹组成矩形画框,把图案分割为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主体图案为“五龙出海”图,龙舞沧海,气势恢宏;外圈为喜鹊登梅、平(瓶)安(鹌鹑)富贵等辅助纹饰;上下两头为灵芝、仙草等装饰纹样。

龙被,是黎族织锦艺术的精品,是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味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王朝的珍品之一。

THE END
1.一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Z:这个挑战是建馆之初我就考虑到的,甚至是主动面对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从一开始的使命,就是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博物馆。我对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定义是美学新空间。我在意的是这个空间的先锋性。 很多人对一个博物馆的认知是,这个馆有哪些镇馆之宝。我们则没有去突出,或者说去具化镇馆之宝,因为我们的办馆理念就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6307
2.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排第一位故宫博物院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今天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便来为大家盘点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排第一位,带着你的好奇心一起看一看吧。 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一、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bai]为北宋风俗画http://m.bala.cc/mip/chengshi/renwen/2024/29928.html
3.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你能想象一件文物的价值足以买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这样的珍宝存在!它们不仅是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灵魂。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的神秘面纱。一、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鼎内壁铸有铭文 49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829709811245267&wfr=spider&for=pc
4.保利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爱问知识人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神面卣,出土自西周时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件复制品,属于千年孤品。而另https://iask.sina.com.cn/b/new2DWCqji2pu9.html
5.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汉金乌瓦当、首都博物馆的班簋、中国古动物馆的许氏禄丰龙、国际友谊博物馆瓷塑天鹅、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武士饮兽图》门墩、明十三陵博物馆的金冠[明神宗]、北京晋商博物馆https://blog.csdn.net/chengmei4012/article/details/100783145
6.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doc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由互动百科上万网民在5月18日第 33个国际博物馆日 投票选出的 ,包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 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汉金乌瓦当首都博物馆的班簋中国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8761654.html
7.馆藏国宝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这次的博物馆之行也是灵光乍现的产物,涓涓原本有些意兴阑珊,但万能的爸爸寻找到了魔法,租了语音讲解器,瞬间打开孩子的新世界,十大镇馆之宝频频向我们招手! N0.1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上榜理由——造型浑厚,青花浓艳、装饰花纹达10余层,集绘画、浮雕、贴塑、青花、釉里红等多种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https://www.jianshu.com/p/2b294aa8134d
8.保利艺术博物馆关于保利艺术博物馆恢复开放的公告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利艺术博物馆自2022年6月8日起,恢复开放,特此公告。 2022-06-07 保利艺术博物馆闭馆公告 2022-05-19 「青花的故事」特展5月将于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 2022-04-20 关于2022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 http://www.polyartmuseum.com/
9.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到了重庆怎能不去博物馆,怎能不好好看看汉阙、画像石,重庆博物馆主馆位于渝中区人民路,交通十分方便。 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https://you.ctrip.com/travels/chongqing158/4027870.html
10.齐白石2件国宝级藏品跨越百年旷世重聚,首现成都!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齐白石《四季山水屏》 齐白石《四季山水屏》重庆三峡博物馆 齐白石的另一件国宝级藏品,是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四季山水屏》,该作品创作于1931年,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的经典佳作。 齐氏主要以花鸟画闻名于世,其山水画存世数量并不如花鸟画之巨。而实际上他的山水画在他全部的创作中占据http://www.cfgw.net.cn/2023-12/29/content_25076796.htm
11.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12.广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排行榜广东博物馆是始建于1957年,且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成立至今,一直展览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目前馆内文物数量高达16.6万余件(套),那么广东博物馆藏品之最有哪些?广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排行榜123网为大家介绍广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https://www.phb123.com/city/wenhua/vtcghe2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