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23662022智慧博物馆建设规范.pdf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1

5建设原则...........................................................................1

6基础设施...........................................................................2

7智慧管理...........................................................................3

8智慧服务...........................................................................4

9智慧展览...........................................................................4

10智慧社教..........................................................................5

11信息安全..........................................................................5

12运行保障..........................................................................5

13创新应用..........................................................................6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

研究院、河南博物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全民、魏荔莉、张得水、朱洪波、张怡晗、谢坚、王云标、李琳娜、舒湘苑、

陈白露、刘放、邵杰、刘娟、徐钰佳、杨艳丽。

II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博物馆建设原则、建设内容要求、运行保障、创新应用等。

本文件适用于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JGJ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博物馆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基于博物馆核心业务需求

所搭建的智能生态系统。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

OTA:在线旅行社(OnlineTravelAgency)

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

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

5建设原则

5.1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

5.2安全性

制定完善的冗余和应急方案,采取完备的数据保护和备份机制,具备容错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保证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安全,防止病毒感染、非法入侵、恶意篡改毁坏,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5.3开放性

提供各种层次、不同类型的接口,以实现硬件与硬件、硬件与软件、软件与软件之间等底层数据调

用。

5.4实用性

系统设计应结合实际,易于操作,便于信息查询及辅助决策支持。

6基础设施

6.1机房建设

信息机房按GB50174—2017中B级数据中心技术要求执行,消防按JGJ66—2015和GB50174—2017

的要求执行。

6.2网络支撑

6.2.1博物馆全区域应接入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实现各系统的顺畅运行。

6.2.2全场馆实现4G/5G网络全覆盖,可方便顺畅地将手机、电脑等终端连接互联网,实现大密度客

流情况下,网络浏览无障碍。

6.2.3应支持各种传感设备的信息互联,实现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文物保护技术区、公众服务

区、办公区等各种物联设备覆盖。

6.3视频监控

实现博物馆重要区域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图像可实时远程观看调用,重要区域视频监控具有行为

分析功能,视频存储期限不少于90d。

6.4广播系统

应设置覆盖博物馆全区域的广播系统,实现分区域控制,并提供清晰的语音服务。

6.5云平台

6.5.2采用业界主流、标准、开放的云操作系统,支持业界主流厂商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安全设

备。

6.5.3能统一提供物理机、虚拟机服务与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实现云资源统一自助申请。

6.5.4可对业务系统虚拟机提供可靠性保障,快速自动恢复业务系统。

6.6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汇集、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等,为应用层提供所需的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主

要包括:

2

a)数据采集模块:支持博物馆内外部分散、多样的各类数据的汇聚,具备批量采集和基于流处

理的准实时采集能力;

b)数据治理模块:可将数据进行集中治理和管控,功能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稽查与处理、

数据标准管理以及数据安全管理等;

c)数据库模块:对数据资源统一建模、管理,生成各类主题库、专题库等数据资源;

d)数据服务模块:针对数据资源目录,提供统一的API入口、管控服务,便于数据使用人员访

问、检索与共享数据;

e)存储模块:提供统一存储资源池,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

7智慧管理

7.1综合管理

7.1.1监测调度中心

包括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综合管控系统等,安防、消防、客流监控、车辆监控的中心控

制室,应具有以下功能:

a)实现对博物馆客流、车辆、安防、消防、藏品安全、在岗工作人员、场馆环境等一张图的在

线监测;

b)支持PC和移动终端应用;

c)实现应急点位、预案调取、一键报警、区域通知、广播分流、大屏提示、线上调度、视频会

议、接警上报等业务协同。

7.1.2客流管理

7.1.2.1实现出入口及热点区域客流计数管理,客流量超限时应自动报警。

7.1.2.2实现客流数据追溯查询、时长统计、分析预测。

7.1.2.3应建立紧急情况人员疏散预案和响应机制。

7.1.2.4实现客流数据与管理部门系统实时对接。

7.1.3车辆管理

7.1.3.1实现对出入场馆车辆车牌的自动识别、统计分析,车流状况、停车场空位信息实时发布,引

导车辆出入。

7.1.3.2实现反向寻车,不停车收缴费。

7.1.3.3实现车辆、车位等数据与管理部门系统实时对接。

7.1.4智慧安防

7.1.4.1应建有中心控制室,实时监控报警位置。

7.1.4.2应在文物库房与展厅设周界报警系统、振动报警系统,并与公安部门联动。

7.1.4.3应建有巡更系统。

7.2藏品管理

7.2.1在文物或藏品展柜、展厅、库房配备有害气体监测预警、温湿度监测记录、紫外辐照强度监测

等传感设施设备。

7.2.2文物庋藏和保护设施设备应具有文物(藏品)保存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智能数据挖掘分析。

3

7.2.3应有藏品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文物信息动态著录与数据交换、文物数字化资源管理、智慧

化文物藏品管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文物电子身份证、文物库房信息管理等。

7.3知识产权管理

应有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实现对博物馆知识产权的统筹管理。

7.4数据资源管理

7.4.1应有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7.4.2编制博物馆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应有统一的定义文档。

7.4.3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数据调用共享。

7.5协同办公

部署移动办公系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8智慧服务

8.1在线信息服务

8.1.1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等多种媒体方式,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在线服务,包括:

重要藏品介绍、展讯发布、文创产品展示、参观线路规划、网上预约、活动报名、咨询建议等。

8.1.2为特定人员提供学术研究和学习交流方面的信息服务。

8.1.3博物馆入口处和大厅观众主要活动区域设有显著的显示设备,动态发布承载量、在馆人数、车

8.1.4提供高清图片、详细文字信息等藏品数据的在线查阅、搜索服务。

8.2预约及票务服务

8.2.1提供分时段线上预约服务,实现分时预约数据与管理部门系统实时对接。

8.2.2提供官方网站、OTA购票及旅行团在线办理等多种无接触票务方式。

8.2.3博物馆场地提供自动检票等服务,能实现无接触快速入馆。

8.3导览服务

8.3.1博物馆应部署导览讲解预约管理系统,对场馆各讲解导览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8.3.2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智能机器人、专业导览终端、无线团队讲解器、虚拟讲解等

方式提供智能化导览讲解服务。

8.3.3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

8.3.4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提供人工讲解预约服务。

8.4咨询投诉

馈。

9智慧展览

4

9.1数字展示

物进行数字化展示,适时推出数字藏品,逐步实现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参照

实施。

9.1.2应建立数字化策展系统,逐步实现虚拟布展,并适时推出适宜公众参与的项目。

9.1.3设立线上展厅或专题,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对观众展示藏品数字化成果。开展云

展览、云科普、云体验等新的活动形式。

9.2数字体验

运用新创意、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实现文物及藏品数字化,为观众构建沉浸式体验互动场景。

10智慧社教

10.1网络宣传

10.1.1利用自媒体平台联通联动,实现各网络渠道内容发布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及辅助决策功能。

10.1.2利用自媒体开展宣传活动。

10.1.3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矩阵等,开展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活动。

10.2数字社教

10.2.1利用数字媒体资源制作社教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

10.2.2应有数字社教管理系统及数字社教课程资源库。

10.3大数据应用

10.3.1可对观众的年龄、性别、地域、参观目的、客流量、交通工具、展览喜好、观展留言等进行分

析。

11信息安全

11.1实现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的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预警。

11.2博物馆信息系统安全符合GB/T22239—2019中的二级及以上保护要求,安防系统按照GB/T16571

—2012的要求执行。

11.3具备核心数据的安全保护能力以及核心业务的高可用能力。

11.4利用通信网络将重要数据实时备份至备份场地,逐步实现异地实时备份。

11.5本地误操作、系统故障、机房故障、自然灾害等场景下导致数据丢失后,应能通过本地或异地备

份系统进行数据恢复或业务不中断服务。

12运行保障

12.1应建立博物馆智慧化的顶层设计和工作推进机制,设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并持续正常开展工

作。

5

12.2应配备满足智慧博物馆建设、运营和维护所需的数字化、信息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并参加相应的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

12.3应制定智能化硬件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操作指南。

13创新应用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3D建模、AR、VR、AI等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的管理、保护、服务、

THE END
1.2023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https://www.chnmuseum.cn/shxg/zlxz/pdfdown/202402/t20240201_265916_wap.shtml
2.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东城区 1、中国国家博物馆 2、故宫博物院 3、国家自然博物馆 4、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5、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6、茅盾故居纪念馆 7、老舍纪念馆 8、中国铁道博物馆 9、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 10、中国海关博物馆 11、北京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https://www.bjmuseum.org.cn/web/
3.大数据环境下博物馆的机遇与挑战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 张岚开通知网号 当今世界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跨入了一个新的数据化时代。数据的高速增长和"云端"的设计,使庞大的数据储存和运算将发生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这种飞跃将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无可估量的巨变。扑面而来的大数据时代,对于中国文博工作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博物馆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Article/SHZH201308001025.html
4.博物馆观察系列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数据”艺术看一看【博物馆观察系列】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数据” 温馨提示:在浏览“【博物馆观察系列】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数据””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https://www.027art.com/art/gzh17/8882750.html
5.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几个常见说法的质疑和解惑湖南博物院谈到博物馆大数据,很多博物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藏品数据,或者能更进一步想到观众数据。而我们更想要关注的是博物馆目前有没有应用大数据的条件?如果没有,那可不可能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从目前的国内各博物馆对数据的采集、处理、整合、分析、开放等情况看,要进行建立于庞大真实数据基础上的大数据应用,条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5%AF%B9%E5%8D%9A%E7%89%A9%E9%A6%86%E6%95%B0%E5%AD%97%E5%8C%96%E5%BB%BA%E8%AE%BE%E4%B8%AD%E5%87%A0%E4%B8%AA%E5%B8%B8%E8%A7%81%E8%AF%B4%E6%B3%95%E7%9A%84%E8%B4%A8%E7%96%91%E5%92%8C%E8%A7%A3%E6%83%91
6.大数据去博物馆只是看文物?这是个误会大数据|去博物馆只是看文物?这是个误会 博物馆内,一定会存有“馆藏文物”吗?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全国近三分之二的博物馆,没有任何拥有“馆藏文物”的记录。没有馆藏文物,那么这些博物馆平日展些什么呢?虽然我们无法得到这些“无文物”博物馆日常展品的信息,但从它们的名称来看,这些博物馆展出的主题似乎应有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132&newsId=1629029
7.“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发展对策分析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大数据技术得到蓬勃性的发展,我国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及推动作用。在进行智慧博物馆建设时,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融入新型的技术模式,从而使智慧博物馆建设能够有序的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效果。本文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发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206/9392760.shtml
8.各地博物馆大数据平台浙江省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皇家遗珍——蕲春县博物馆藏明荆藩文物特展 历史的面容——洛阳出土汉唐陶俑展 更多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展览时间:2024-11-09 - 2025-01-09 展览地址: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二楼临展厅C 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浙江省博物馆建https://www.zjmuex.com/
9.基于大数据对徽墨博物馆的再设计基于大数据对徽墨博物馆的再设计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类别: 重点支持领域: 所属学校: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实施时间: 至 所属学科门类: 艺术学 所属专业大类: 设计学类 立项时间: 项目成员: 姓名是否主持人 刘静 第一主持人 年级 * 学号 317106070117 所在院系 * 专业 * 联系电话 http://gjcxcy.bjtu.edu.cn/NewLXItemListForStudentDetail.aspx?IsLXItem=1&ItemNo=459872
10.文化博物馆及智慧景区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文化博物馆智慧景区大数据平台建设关注微信公众号“找方案”获取IT解决方案关注微信公众号“找方案”获取更多行业解决方案目录关注微信公众号“找方案”?0102公司介绍建设内容介绍项目建设目标扩充应用0304关注微信公众号“找方案”获取更多行业解决方案02项目建设目标关注微信公众号“找方案”获取更多行业解决方案智慧旅游 —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19/7001131054004113.shtm
11.多媒体军史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大数据自然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多媒体军史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大数据自然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 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前沿科研队伍与一线专家,至今在交互设计专业领域已有11年的经验积累。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的数字多媒体展示服务,结合互联网,以产品信息为传播核心,帮助企业直面消费者并进行互动体验式的深度沟通,从而Zui大https://product.11467.com/info/8163696.htm
12.蒙草生态大数据创新“云”分享智慧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科技博物馆 与生态大数据产品相匹配,蒙草推出实体化的“生态科技博物馆”,将一方水土的种子、标本、土壤、动物等实物进行系统展示,并以互动、童趣的方式,让参观者深度体验和了解地方生态。生态科技博物馆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岱海、扎赉诺尔、五原,河北沧州、青海河南县等地实现项目落地,吸引了大批市民和生态爱好者参观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4081447206095.html
13.大数据中国防疫博物馆展馆建设,VR虚拟国家公共卫生日施工规划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展馆规划设计领域不断进取,一直致力于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整套、独特、专业的多媒体互动展览展示解决方案。公司策划并参与完成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院史馆、荣誉厅、交易展览会等性展馆、临时展会、主题展之类的多媒体装饰布展工程,在房地产领域的电子沙盘等互动展示。 https://cn.trustexporter.com/cz6044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