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

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览呈现历史长卷

一厅之内,纵览百万年。走进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琳琅满目的文物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生动呈现。展厅中,北京周口店出土的石锤、石砧,距今约42万年,是旧石器时代先民智慧火花迸发的见证;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琮,器身阴刻的日月纹图案诉说着史前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壮丽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及食具,讲述着各民族往来互动的生动故事……

“感觉很震撼,像在跟隔着久远时光的文物对话。”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说。她的同学代梓程也深有同感:“这些文物上面精美的花纹,让我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

“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3位年轻观众看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在留言本上接连写下了观后感。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展厅里,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前,观众纷纷与这抹“最美中国红”合影。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国博,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统计,截至11月底,国博今年累计接待观众630余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62.09%。

如何将展览办得有新意、有活力,以吸引、满足更多年轻人?国博用现代技术激活展览的全新活力和无限可能。国博的首个数字展览“数说犀尊”80%以上的展览内容基于数字技术获得,并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呈现。“它还是国博的首个智慧展厅,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环境监测、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提供全新观展体验的同时,让观众走进幕后,全面了解博物馆智慧化的技术路线和最新成果。”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数说犀尊”展策展人朱晓云说。

博物馆虽不可移动,但博物馆可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国博积极打造巡展品牌,2024年在全国11个省区市及海外举办巡展,落地巡展项目14个,在海内外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文物故事。

专属讲解满足不同需求

文物无言,讲解员们就是“代言者”。在国博,人们经常能看到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文物故事,带领观众奔赴一场场历史文化之旅。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国博讲解员今年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

有许多“文博迷”“历史迷”不满足于普通的讲解,期冀在博物馆学到更具专业深度的内容。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国博提供了分众化、特色化的讲解内容和服务。他们邀请策展人等专家学者进行兼具学术性、趣味性、教育性的专场讲解。截至10月底,国博今年共聘请馆内外专家45人,举办“专家讲解周”10期97场次,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

国博还积极建设研学教育品牌,深化馆校合作。国博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涵盖“古代中国·通史”与“古代中国·通识”两个系列20门课程,并承接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七个一”活动,今年以每天接待400至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一千余场,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

个性文创激发文物活力

冬日清晨,国博开门没几分钟,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的观众已在国博大厅内“甩”出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长龙。截至11月27日,“木质凤冠”和“AR金属凤冠”两款冰箱贴自今年推出以来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这款文创产品不但销量惊人,而且形成文创产品与展览的良性互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内,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凤冠前,拿着精美典雅的凤冠冰箱贴等着与“原型”合影的观众也排起了长队。

有人说文创产品销售区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国博对待这一“展厅”丝毫不懈怠。“爆款是‘无迹可寻’的,我们能做的是对每一件产品精心打磨。”廖飞说。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AR考古盲盒等都受到观众的好评。

舞台上,一位“汉代说唱者”神态诙谐。他头戴帻巾,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满脸笑容拖着长音说:“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明星文物——击鼓说唱俑,在舞台上“活”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是国博馆藏文物舞台活化的首次尝试。这部剧以汉代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融合话剧、音乐剧、戏曲、歌舞、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汉代社会底层俳优的命运起伏。

国博通过匠心独运的展览、生动有趣的讲解、巧思设计的文创,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更多观众在这里读懂中国,体悟历史。

THE END
1.专题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l/ztcl/
2.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16个博物馆暑期精品展,感受文脉华章】有网友说,炎炎夏日,有一种避暑胜地叫博物馆。推荐16个暑期博物馆精品展览文物瑰宝、人文历史、创意主题、时空交响,总有你感兴趣的一款。文化中国行看暑期博物馆精品展,收藏! ?https://m.gmw.cn/2024-08/06/content_1303813288.htm
3.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名单来了→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 名单来了→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在现场揭晓。 (总台记者 雷恺 田云华)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1537671524282423831
4.专题展览展览时间:2018年1月3日——3月 主办单位:哈密市博物馆、巴里坤哈萨克民俗博物馆、郑州博物馆 展览地点:郑州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萨克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下辖县,地处新疆东北部,位于https://www.hnzzmuseum.com/display10_list1.html
5.专题展览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藏品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http://www.gmc.org.cn/special_exhibtion.html
6.看展览博物馆展讯速览甘肃简牍博物馆 鉴照古今——天水地区铜镜专题展 展厅:甘肃简牍博物馆第一临展厅 时间:5月18日至7月18日 简介:展览选取104面珍品铜镜,时间跨度从两汉到清代,基本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了铜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http://www.ncha.gov.cn/art/2024/7/4/art_722_190054.html
7.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展览现场“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题展览之一,新版“中国古代玉器”展览对2011年旧版内容做了全方位的调整和提升,旧版展览主要从艺术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古代玉器的特色,而新版展览则较为系统地阐释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深厚底蕴。 展览现场 国家博物馆提供图 摄影:余冠辰 https://news.artron.net/20230819/n1124193.html
8.文物局博物馆展览策划专题培训班浙大方案/课程/计划文物局博物馆展览策划培训专题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国家的文明象征,是中华文明传播交流的“文化使者”,文物展览交流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见证,也是中华文明传播发展的互通桥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有风姿和独特魅力,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物展览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展览策划是http://zdpx.zju.edu.cn/zfpx2_1_3978_409.html
9.5.18国际博物馆日,精彩即将上演!本节目将由讲解员带领大众走进张掖市博物馆,了解张掖博物馆,领略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历史风采,让博物馆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切身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博语闻物”节目将于每周六晚8:00在张掖市广播电视台、甘州区广播电视台同步播出。 三、(观)张掖市博物馆专题展览---华彩民族传统服饰交流展览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06936
10.专题展览禄丰恐龙博物馆那么,就跟随这个展览,来近距离的触摸我们身边的抗战历史。 第一专题 禄丰境内的滇缅公路 1.1 大花桥 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花桥 大花桥,原名大华桥,位于禄丰县一平浪镇320国道线K2897+500M的星宿江上,该桥为六墩五孔不等跨弧形石拱桥,桥斜跨在星宿江的禄丰河上,呈东西走向。全部用条石支砌,桥墩建在http://www.lfbwg.cn/cnPc/ztzl/310.html
11.洛阳博物馆专题陈列每日环球展览专注于全球艺术展览、博物馆活动,时刻了解身边正在进行的展览。https://art.idai.ly/events/7iwk58o
12.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一、专题展览 1、披沙拣金——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撷英展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披沙拣金——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撷英展”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二楼开展。展览从敦煌研究院目前收藏的549件珍贵文物中遴选出120件(套)精品,包含不同时代的文书、陶瓷器、铜铁器、木器、各类丝织品、钱币、法器等,并分为梵书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13.研究杨红张烈: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式研究?非遗专题展览如何叙事?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民族、民间文化展示空间先于非遗展示场馆出现,可提供一定经验。追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发端沿革,事实上,综合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都会有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文物和材料,而这些文物与文献是非遗展示中的重要实物展品。 https://www.cnacs.net.cn/14/202204/4211.html
14.5.18国际博物馆日咸阳“文博大餐”精彩纷呈活动内容:昭陵博物馆特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王双怀来馆进行题为《一代明君唐太宗》的专题讲座。 三原县博物馆 展览名称:“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5月12日——7月12日 展览地点: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 https://i.ifeng.com/c/8PseUkTZ6mR
15.宁波博物院2024年3月展览与活动资讯地点: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馆 本展览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70多件/套文物,生动展示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 https://www.nbmuseum.cn/art/2024/2/26/art_45_53239.html
16.博物馆展览内容一般情况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体例有通史式、专题式、混合式和其他式几类。通史式陈列通俗讲就是“从古讲到今”,是以时间为线索的陈列展览方式,一般地方性综合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采用这种体例,如“珠海通史”;专题式陈列以特定的选题为展示内容,如各博物馆以“陶瓷”“书画”等为主题专门策划的展览;混合式一般有“大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