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动”起来文博馆藏陈列馆殷墟博物馆新馆

通过数字化呈现,一件件文物让观众“触手可及”;借助互联网传播,一个个展览“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沈阳多家文博场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在沈阳博物馆,全息影像再现了7200年前新乐人的日常生活、投影技术让“大十面”石碑上模糊不清的碑文缓缓再现;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点击展示机屏幕,打开VR链接,即可观看省内7家展馆的数字化采集成果,进行线上跨时空沉浸式参观。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沈阳各大文博场馆再迎客流高峰,而数字化、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也提升了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

沈阳博物馆数字化展陈还原“人间烟火”

“妈妈快看,这儿一点就能查看《四库全书》全文,真的太好玩了!”“这里竟然有虚拟的小桥流水,与真实的文物融为一体,有种穿越的感觉!”在沈阳博物馆二层的沈阳历史陈列展厅,这样有趣的体验随处可见。

走入“沈阳源流”展厅,你便会被3D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的一组新石器时代渔猎、祭祀的影像所吸引,其再现了7200年前新乐人的日常生活。在“近代风云”展厅,有着精妙构思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解放战争的硝烟洗礼,沈阳这座城市重获光明,走向新生。而展厅内的场景还设置使用了三维投影等方式,让观众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成为那段时光的见证者。观众仿佛站在中街一家店面的二楼,向窗外望去,可见三维投影下军队和市民欢天喜地、锣鼓喧天的场景,这座城市全新的历史气象一览无余。另外,在沈阳著名文物“大十面”展区,石碑上原已模糊不清的碑文,通过投影技术缓缓再现,这也拉近了观众与历史文化的距离。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跨时空沉浸参观“触手可及”

同时,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实景展览扫描、无人机外景航拍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馆藏千余件珍贵文物和沈阳抗战联线成员博物馆展厅、展览进行影像数据采集,并将数字化成果投入应用和展示,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深刻体验。另外,点击展示机屏幕,打开VR链接,还可观看赵尚志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等7家展馆的数字化采集成果,进行线上跨时空沉浸式参观。

加快数字化建设文物形象由平面走向立体

事实上,同样带给观众奇妙体验的,还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场馆。记者了解到,未来沈阳将逐步推出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云展览、云直播等服务项目,全场景、精细化复原馆藏文物,打造文物数字化展示空间。

运用数字化手段,文物形象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止趋向流动,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动”起来,从而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THE END
1.在辽宁省博物馆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又一次集结呈现和合中国10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和合中国”展览,这场展览将持续三个月的时间。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内22家单位则作为承办及协办单位共同参与。该展览不仅是辽宁省博物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也是对“和https://www.mssso.cn/ru-jia-wen-hua/433177.html
2.在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展览又一次将地方民俗文化的精髓带给了10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和合中国”展览,这场展览将持续三个月的时间。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携手主办,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国内22家单位则共同承担协办角色。这次展览不仅是辽宁省博物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也是对“和合”文化https://www.thsksjzvq.cn/dao-jiao-wen-hua/111743.html
3.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一层4号展厅 查看展览 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 2024.09.29-2025.01.28 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0、21号展厅 查看展览 辽博资讯 查看更多 2024-10-01 辽宁省博物馆国庆节假期延长开放 为方便广大观众假期参观,经我馆研究决定,2024年国庆节假期(10月1日至10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正常开放,并且https://www.lnmuseum.com.cn/mobile/?ID=3206
4.海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南溟学堂”研学活动走进五指山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优秀文化为青少年培根铸魂,海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南溟学堂”研学活动走进五指山通什镇福关村和毛阳镇毛兴村,通过流动展览、研学课堂、非遗工坊等环节,让学生们近距离走近https://lwt.hainan.gov.cn/ywdt/ywdt_55370/gzdt/202306/t20230614_3435444.html
5.知古鉴今研学于心——小学部赴辽宁省博物馆研学之旅学校概况 新闻资讯 师资队伍 招生报名 加入我们 特色教育 学生园地 家校互动 校园环境 名师课堂 社会实践知古鉴今 研学于心——小学部赴辽宁省博物馆研学之旅请您点击文字或是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内容。电话 特色教育 首页 在线报名 联系方式http://www.pkujinzhou.cn/wap/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876
6.实践研学活动7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专任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分赴抚顺雷锋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辽宁“六地”实践研学活动,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感悟革命精神伟力,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 https://www.lncc.edu.cn/info/1094/21724.htm
7.南阳市博物馆2021年年度发展报告2021年,南阳市博物馆启动申报《南阳市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方案》《南阳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南阳市博物馆智慧研学基地建设设计方案》,目前已经顺利通过省局专家组验收;目前,南阳市博物馆在原有智慧博物馆建设基础上,已经实现网上预约功能,开发设计出环境监测、客流分析等智慧博物馆系统,60件珍贵文物“http://www.nysbwg.com/portal/article/index/cid/23/id/327.html
8.研学旅行扶沟:走进古陶瓷博物馆感悟传统文化魅力10月14日,扶沟县神墨教育200余名师生走进桐丘古陶瓷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丰富视野、增长见识,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怀着激动的心情,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入陶瓷博物馆。一件件造型优美的展品,古朴中透着雅致,别具匠心、栩栩如生,吸引孩子们驻足观赏,不时发出赞叹。讲解员耐心https://www.hntv.tv/ystt/article/1/1713718949559615490
9.博物馆研学触摸历史感悟文明从早期文明到近代历史,同学们跟随讲解员,沿着历史的脉络了解了家乡深厚而灿烂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通过此次博物馆研学之旅,同学们进一步坚定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初心,自觉把爱党、爱国情怀落实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http://www.sanjinmedia.com/linfen/jiaoyukeji/2022-07-28/22729.html
10.辽宁传媒学院“学習报国”红色研学团系列报道(一)辽宁组活动纪实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锦州老城区古塔脚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内即锦州市博物馆院内。1963年10月基本陈列完成并开放。2017年12月,纪念馆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21年7月,辽沈战役纪念馆第二党支部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http://www.lncu.cn/dangjian/24004.html
11.探寻杭州西溪湿地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研学感悟随后,我们来到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动植物标本和自然历史文物,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通过参观展览,我们更加了解了地球的自然历史和生物多样性。我们看到了远古生物的化石,感受到了生命的演化与变迁;我们也看到了各种珍稀动物的标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 https://www.jianshu.com/p/6b358cba1166
12.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沈阳艺术评论澎湃新闻辽宁省博物馆 据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其中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各地将“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与地域特色充分结合,关注宣教育人,突出惠民利民,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6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