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Vol.11博物馆及其观众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组织观众、了解并满足观众需求,是博物馆服务的基本宗旨。

观众和目标观众群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国际博物馆界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博物馆的根本任务。

社会公众是一个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博物馆观众既包括已经来过博物馆的观众,也包括将至未至的潜在观众。要了解博物馆观众,首先需要明确三个概念:

1.潜在观众

博物馆的“潜在观众”是指那些至今还没来过博物馆的公众,是博物馆需要争取的、“明天的观众”。

2.目标观众

在我国博物馆的多年实践中,每当筹划举办一个陈列展览或某项社会教育活动,往往提出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个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广泛观众中的特定目标观众群。

在答题【“博物馆观众”名解】时,既要包括已经参观过博物馆的观众,也要包括“潜在观众”和“目标观众群”的含义。以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硕真题“博物馆观众”为例,答题参考如下:

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从博物馆的宗旨来说,那些来到博物馆或曾经来馆参观的公众,形成了博物馆观众。而那些至今还没来过博物馆的公众,应该看作是博物馆“潜在的”观众。观众由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人们构成。博物馆举办的每一项陈列展览、讲座、电化教育等为观众服务的工作,虽然都希望有最广泛的适应性,但是总是会对广泛观众中某一部分观众最为适合。这一特定群体就是举办这项服务所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一特定的服务对象,在国际博物馆学界称之为陈列展览或某项活动的“目标观众群”。

3.博物馆观众调查

在筹备一个新的陈列展览和希望拥有更多观众时,进行观众调查是非常重要的。观众由哪些人群构成?他们的参观目的是什么?他们对哪些展项更感兴趣?他们的参观体验如何?对展览和博物馆有什么建议或感官?这些都是博物馆在进行观众调查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观众的重要性在于,他们不仅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服务对象,而且观众的需求和愿望都是代表社会舆论促进博物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力。尽管观众们的意见和反映不尽相同,但是比较普遍的反馈,总是代表了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观众在博物馆活动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博物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客观评价和检验博物馆工作及效果的主人。

观众的一般构成

博物馆的服务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它的观众构成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我国博物馆观众构成的分析我国博物馆观众构成的分析,一般可以按照年龄和参观目的划分:

1.按年龄划分

按照年龄层次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①少年儿童

指3-16岁这一年龄层次的观众群体,往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容易被展览内容和讲解感染产生激动情绪,但稳定性较差。

②青年

只是7-30岁左右的观众群,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参观时兴趣浓厚,并能够引发思考和讨论。但是从这一年龄阶段开始,观众的前期基础会对他们观展的体验和学习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学习成果终会包涵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

③中年

指从30-60岁这一年龄层次的观众群,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不尽相同,参观目的差别较大,因而差异也较为突出。

④老年

多为60岁及以上的观众群体,或带领晚辈及陪同亲朋好友参观,或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或是为一些特定的展出内容所吸引。

2.按参观目的划分

按参观目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①学习型

这类观众大多是有目的的来获取专门性知识,以及以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大、中、小学学生等。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希望在已掌握了某些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参观博物馆进一步开拓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这类观众,博物馆应当尽量设计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讲解和教育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②科研型

③观光休闲型

这类观众大多是非组织的零星而来,但数量很多。他们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年龄层次及职业等等因素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这类观众的特点往往是具有一次性、随意性、消遣性和旅游观赏等。

④其他目的

这类观众多为平时不常参观博物馆的群体,偶尔会因为避雨、纳凉等原因选择进入博物馆。

不断加强对参观者的分类及特征分析,应当是博物馆组织接待观众,做好各项服务的基础和依据,在理论形成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博物馆工作者都要把熟悉观众和了解观众的意见作为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条件,要多接触观众并充分研究反馈,才能够更加适应观众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观众的调查研究

当代博物馆不断发展,调查研究观众显得尤为重要。

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包括:

调查了解观众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两种。

1.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包括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和座谈会等形式。

这种调查方法,不拘泥于形式,随便自然,往往能够听到观众最直接和真实的看法;但不足在于,各种意见比较零散而不系统。

2.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留言簿等方式,及时听取观众反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调查面广、时效性强。对于这一类数据和反馈,博物馆应当及时收阅,并认真研究,凡可行的合理建议都要及时采纳,有必要解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POINT】抽样调查法

调查不能仅靠个人耳闻目睹的去取得个别现象或事例,更重要的是掌握系统和准确的统计数据,抽样调查是博物馆了解观众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和类型随机抽样等方式,由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一般情况。

抽样调查的项目一定要明确具体,进行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

①提出假设,拟定计划,并形成调查表格;

②按计划发放调查问卷;

③按照一定方法将收回表格中的各种原始数据进行综合;

④分析资料,从各个角度对综合数据进行分析推断,从而得到调查结论,并提出改进工作的设想。

在这一过程中,调查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当简单扼要,不要强求面面俱到,可以对调查项目进行限额选择。

调查的内容往往包括以下几点:

①博物馆参观频率;

②博物馆观众的主要特点;

③观众来馆参观的原因;

④对博物馆的看法;

⑤博物馆的总体形象;

⑥影响博物馆参观的主要因素。

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工作者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为了服务社会公众而办,同时,又必须依靠社会公众来发展。

1.博物馆之友和会员组织

为了使博物馆的发展获得社会广泛支持,对博物馆之友组织的建立,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他们必须能够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声音。理想的情况应当是能够反映社区的不同层面,并能够尽量将整个社会的不同阶层包含在内。

博物馆之友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的欧洲,然后也在美国和日本等地逐渐发展起来。以英国铁桥峡博物馆之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之友会,以及其他诸多成熟案例综合分析,博物馆之友以及博物馆会员除了定期为博物馆进行义务服务以及缴纳会费外,应当可以从其会员资格中获得相应的权益,主要包括:

2.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团队,可以为博物馆员工提供有益的帮助,但不应将志愿者看作是对其员工的免费劳力替代,他们应当辅助而非复制专职人员的工作。

虽然志愿者的性质及其他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不适合承担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但是志愿者对博物馆的无偿奉献,仍旧是他们应当获得来自各方面的尊重及感谢。博物馆有必要定期向他们告知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博物馆的发展规划,以期能够使他们获得一定的参与感并能够更好地融入博物馆发展的规划和前行趋势之中。

博物馆免费开放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博物馆,尤其是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及公共文化部门有责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普通公众能够体验到由其提供的免费服务,然而免费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对于博物馆开放的影响和成果,应当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2002年起,我国博物馆开始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2008年全国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正式启动。免费开放为博物馆带来了观众人数激增、公共文化职能提升等一系列可喜变化,同时也呈现出不少新问题。

1.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利

①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符合国际运行模式。

博物馆、纪念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化、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博物馆免费开放既向国内外参观者宣扬了本国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也带动了本国旅游业的发展。

②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而博物馆、纪念馆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其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非常突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③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博物馆、纪念馆等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领略祖国文化的巨大魅力。

④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能够加快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增加博物馆的活力。

实行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其公共性和社会性变得更强,广大群众急剧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将迫使博物馆加速其社会化进程,通过开设各种教育项目、强化教育手段,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引导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另外,免费开放降低了公众接受教育的成本,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弊

①“爆棚”、“井喷”现象

免费开放带来了观众高涨的情绪和人流的猛增等潜在问题,发生了“爆棚”、“井喷”现象,既影响了游客的参观质量,也对文物保护产生了威胁。

②服务质量的下降

3.综述

综上所述,免费开放博物馆能在更大范围内接纳不同的社会群体(尤其是经济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经济收入的公民)接受文化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才能迅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博物馆意识,提高博物馆参观质量,提高博物馆作为国家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至于免费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完善和博物馆自身努力得到有效解决。

THE END
1.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实践报告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目的与意义 本次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636279.html
2.参观博物馆活动记录14篇(全文)1.举行参观活动启动仪式。? 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重温入团誓词,立志报效祖国 2.参观博物馆、进行重温“五四”活动。 五、活动步骤 1.活动部署阶段:确定活动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确定参观人数。2.活动准备阶段:系团总支进行参观方案解读,并明确活动要求。3.活动开展阶段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elvnpel.html
3.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2155065.html
4.参观博物馆活动策划书(精选6篇)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少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让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正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举办此次活动也是为了加强我们院内部凝聚力。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增加课余活动,丰富大学生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a1a6vd5.html
5.博物馆策划方案12篇(博物馆策划文案)2、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维持秩序,不可高声喧哗; 3、注意保持馆内的环境清洁,不能带零食进入馆内。 博物馆策划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发挥博物馆、图书馆、庆典馆教育功能,彰显传承庆典记忆,融合多元https://www.i-b.cn/69402.html
6.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因此,本团队认为红色博物馆文创产业将政治性、经济性和文化性融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提出了本次项目的研究。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时间推移,艰苦的革命岁月在人们心中的记忆越来越浅,红色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也愈来愈小,同时受流行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影响,人们对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7.博物馆参观策划书一、活动目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可以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参观博物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切的了解文化,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国民素质。 二、活动主题:文化 教育 三、活动时间:2010年11月。 四、活动要求: 1.了解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和对文化教育普及的重要作用。 https://yjbys.com/cehuashu/505292.html
8.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通用8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1 一、实践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3843.html
9.如何读懂一个博物馆?超实用参观指南值得收藏“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去博物馆的路上”,刷馆看展,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要如何选择心仪的博物馆,如何才能看懂一个展览,参观博物馆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今日为大家奉上一份超级实用的参观指南。 by 盛崖余 1. 如何确定目的地? 博物馆那么多,该如何选择呢?以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5497.html
10.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11.博物馆调查报告(通用6篇)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但是面对展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现博物馆建筑能否能否在迎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此的省博物馆参观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举例,也让以后的博物馆设计有了一个最理想的初步构思与规划。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819090448_1269534.html
12.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依靠合适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需要贯彻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体现藏品真正价值的信息并传之久远。 正确的保护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条原则: (一)最小干预原则 藏品的保护,主要包括对藏品的保护修复与日常保养。 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3.如何参观博物馆?一份超实用参观指南请查收→当然啦,参观博物馆不一定要选择大馆、热馆。一些偏冷门的馆、特色小众馆、家门口的博物馆也都值得一去。动手查查,说不定就能遇到惊喜。 做好出行功课 确定好目的地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收集信息。博物馆的地址、开放时间、门票预约、展览情况等都非常必要。 http://3g.sdchina.com/show/4804536.html
14.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免费的博物馆是绝佳参观目的地原紫番博客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每天逛一个至少有点儿名气的博物馆,在北京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注意我说的是有点儿名气,而不是随便什么博物馆。公开的资料可见,北京市博物馆共176个,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4个,国家二级博物馆6个,国家三级博物馆8个;也就是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加一起就是28个了。2月一个月,可以天天不https://www.yuanzifan.com/5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