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走进孩子们的童年

2008年,我被选派到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在文化组担任文化副领事。除了参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和美国博物馆开展了很多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博物馆教育功能有了新的理解。这些见闻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

北京奥运会前,美国宝尔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特展。现场,有艺术家会去做兵马俑的造型,还有一些写小篆、竹简的活动。不同肤色、族裔、年龄的观众,在博物馆里玩得不亦乐乎。

当看到博物馆为学生、老师,甚至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服务时,我意识到:博物馆不仅是展览文物的场所,也是所有人可以终身学习的地方。这坚定了我回国后深入研究博物馆教育的决心。

2011年,结束外事工作回国后,我就开始做关于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工作。中国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博物馆教育体系和产品,我们也希望,从3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到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能够走进博物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

第二个对我触动比较大的经历是在2015年,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我去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做访问学者。在那里,我确实见识到了更加丰富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这个馆也有兵马俑的展览,他们会做一些模拟考古体验活动,还有“兵马俑修复”,比如兵马俑穿的盔甲,每一片是怎样连接的,怎么把一些残片绘制补充好。在展厅里面,还有专门面向0-5岁的孩子的区域,有水池、攀爬、画画、音乐,从这个年龄段孩子认知和学习方式的特点出发,去构建他们的活动。

同一年,我和我的团队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共同成立了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我们致力于创新教育方法,确信并实践“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理念。

2017年,四川博物院成为全国首家将博物馆数字资源接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博物馆。转年,我们在全省21个市州组建了68所文博教育联盟学校;2021年我们成立了“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2023年构建了全国首个“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希望在他们的成长中,和博物馆建立起亲近的关系,爱上博物馆。

所以,我经常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好的展览和丰富的学习、欣赏活动,牢牢地吸引住他们。

我们开课的次数最多一门课是《翘首观宇宙》。我们会把中国人探索宇宙和现阶段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探索及成果进行古今连接。

比如,我们选取画像砖当中的骖龙雷车,这是马车架在星云之上,好像腾空而起,它体现了汉代人对死后生活一种很雄健、很豪迈的期许。我们也会通过现代的一些方式,展示中国在航空航天的领域的一些成果。我们希望向孩子们传递一种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探索宇宙、探索整个自然变化,然后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不仅仅要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去探索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投入得到了认可。我们许多课实现了高复开率,《翘首观宇宙》这门课4年间开课68场。经过8年的不间断探索,博教所开发近200项研学课程,服务学生总数达4.4万余人。

THE END
1.多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每个月带儿子至少去一次博物馆这件事,刘静琪坚持了很久,被疫情中断后刚刚恢复。因疫情防控需要,现在的博物馆依然限流,“这让博物馆在这个夏天显得更加火爆,不少热门博物馆预约门票要靠抢”。她笑着说。的确,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花时间和精力走进博物馆、探索博物馆、爱上博物馆。(8月10日《经济日报》http://www.sdzzwm.com/mobile/news/show-12197.html
2.课堂之外有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孩子的视野,有什么高效、易行、低成本的方式?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咨询一位知名教育学者,得到的答案是: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就这么简单?初听之下,笔者未免有些讶异,但细细想来,才觉得这实在是高见。尤其是最近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求http://hongwenxx.fanedu.net/templ4/view.php?CODE=20120711154944168692&id=20241128093058323654
3.课后哪里去?到博物馆去,到野外去!到博物馆去,到野外去! 通过“财经小报进小学”“商学宣讲进课堂”“商学文化展览进校园”的进阶式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跟着文物学财经”;博物工坊、博物剧场、博物市集等更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的展位前,工作人员花老师向记者介绍了高校博物馆如何与中小学校对接,为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8194
4.研学于博,博以启智!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研学新课堂甘肃简牍博物馆整合馆内资源,开展了形式丰富、门类齐全的沉浸式体验课程。为了解文物《传车亶舆薄》和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博物馆设置了投壶、乐器以及射箭等体验课程。为了解篆刻艺术,博物馆设置了篆刻木板地图相关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篆刻的过程,增强对简牍书法美学的兴趣和了解。在文房四宝主题研学课程中,为了解文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1140
5.带孩子去博物馆的三大好处!专家们发现,科学和艺术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只重视孩子理性能力的发展,从而忽视其感性意识的发展,不仅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还会降低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从而使孩子的抗压能力大幅度降低。 要想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人的审美能力是从长期的美感熏陶中培养的,而博物馆恰恰是孩子们熏陶美感的首选之https://www.jianshu.com/p/b6d06aee8d38
6.孩子每天阅读的好处相反,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等其他选项则对孩子的成绩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两组结果就会发现其中暗藏着一个规律:那8 项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表述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其余的8 项因素则指向了父母的行为,即“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 https://www.wenshubang.com/shenghuo/421865.html
7.英语实用句子(共3篇)44.做家庭作业时,每10个学生中有8个会去利用诸如博物馆和 科学设施之类的资源。 missionjustanhourago. 29.她年轻时,常常在笔记本里记下一些摘引子诗歌的内容 (quotation) Whenshewasyoung,sheusedtostorequotationsfrompoemsina notebook. 30.不管他们是谁,他们都的对这次事故负责(whoever)Whoevertheyare,theyshouldhttps://m.oh100.com/a/201607/467573513746.html
8.生动有趣的《亲爱的古代朋友》,让孩子看懂博物馆文物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尤其是有娃家庭,必带孩子去博物馆打卡,参观博物馆日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很多家长如果不提前做功课直接进博物馆,自己都看不懂,更别说孩子了。虽然博物馆都有讲解器,但是让孩子直接听,接受度往往不尽人意,如果有用孩子语言生动讲解文物的书籍绘本,提前预习一下,效果会好很多。https://qinzi.huanqiu.com/article/3wzIQjCIN6K
9.端午假期带娃去莱州,开启一场寓教于游的研学之旅!推荐地点:云峰山、小草沟观星、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革命历史馆、向日葵亲子农场 注意安全 装备齐全 带孩子出行第一要点:安全第一!任何时刻不要让孩子走出你的视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旅行也一样。专业的旅行装备必须需要备齐,比如登山、观星、采摘、自驾等根据不同的旅行项目选择专业的设备。好的装备犹如给身体https://m.ytta.cn/pages/view/view?id=996019847106134016&type=information
10.亲子游去哪?带上你的小小旅行家探访新西兰中土世界!奥塔哥博物馆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毛利及太平洋地区的古代文物遗迹,有毛利人曾经使用的独木舟、战船、装饰品以及各种鸟类和动物等。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整条鲸鱼的完整骨架。而且展品基本都是实物,很多东西都可以让孩子亲手触摸感受的。新西兰的博物馆其实也是当地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老师会带着学生在博物馆内上常识课,孩子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19118.html
11.领悟千年底蕴绽放时代芳华在广州图书馆亲子绘本阅读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绘本 做幸福人,享幸福事,花城书房是幸福开始的地方。如果说绿美公园将清幽书香融汇山水之间,那么农家书屋则将这份温暖延续至乡野城田。 2022年开始,参照全民阅读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模式,在6个区10家农家书屋,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思路,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自然景https://www.gz.gov.cn/zlgz/whgz/content/mpost_9024282.html
12.带孩子游天津博物馆观后感怎样能让孩子不怕水?如何选择适合的游泳教练班呢?游泳的好处掰着指头说恐怕都说不完,不出汗的有氧运动能健美塑身,对孩子来说好处就更多了,诸如强化内脏功能、完善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以及提高协调能力 游博物馆作文 游博物馆400字曾带着一颗好奇心步入博物馆殿堂,其情形记不大清楚了,便朝思暮想再去https://www.unjs.com/h/b/60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