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証華僑華人的家國情懷(僑·博物館②)

11月,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學生參與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的故事——華社春秋”博物館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華僑博物院供圖

“華僑博物院創辦諸同志捐款姓名列下:陳嘉庚十萬元,王源興五萬元,華興公司、黃欽書、陳愛禮各二萬元……合計人民幣三十七萬零五百元正。”在華僑博物院的二樓門廳內,一座青草石芳名碑記錄著華僑博物院建院之初華僑華人捐款的具體數額。在1959年,這筆華僑捐贈的巨款支撐起華僑博物院的建設。

華僑博物院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辦,是中國第一家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從海內外華僑華人捐資建院,到陳嘉庚先生親自收集文物,再到幾代華僑華人源源不斷捐贈藏品……借由華僑博物院,海內外華僑華人與文博界的交流網絡在寒來暑往間越織越密。海內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赤誠深情浸潤著一件件文物,在華僑博物院的展櫃中熠熠生輝。

華僑“捐出來”的博物院——

“僑胞們也來盡一部分責任”

“永定侄:博物院門前石階體式不甚雅觀,不若半月圓式之佳,茲擬將改為半圓式……石階為本院重要大眾參觀經過,要雅妙美觀為至要。”1957年10月,陳嘉庚先生寫信給當時負責華僑博物院具體建設工作的陳永定,與他細致商討起博物院石階式樣。

像這樣與華僑博物院建設工作密切相關的陳嘉庚先生親筆信函,華僑博物院還收藏了很多。從1950年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到1956年9月華僑博物院開工建設,再到1959年5月14日博物院開幕剪彩,大到博物院建設的總體規劃、院址擇定、建筑風格,小到選材用料、規格尺度、陳列櫥櫃的樣式,陳嘉庚先生都親自指導設計,巡視督辦。他對華僑博物院的規劃也經由一封封信函,落實成博物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和琳琅滿目的文物展品。

“我認為社會主義建設是人民應盡的責任。我是華僑,很希望僑胞們也來盡一部分責任。因此我建議由華僑設立一所大規模的博物館。館址可設在華僑故鄉出入國的港口,既可給國內人民公共應用,又可給歸國華僑觀覽,兩者均受其益。”1956年9月20日,陳嘉庚先生在《倡辦華僑博物院緣起》中暢談對華僑博物院的建館規劃。他認為,“博物館是文化教育機構的一種,與圖書館、學校等同樣重要,而施教的范圍更為廣闊”“無論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間,都可由直觀獲得必要的常識”。

如今,坐落在福建省廈門市蜂巢山麓的華僑博物院保留著陳嘉庚先生最初的建筑設計風格,6層的主體建筑融合了富有中國古代建筑特色的飛檐斗拱和體現西式建筑特色的雪白花崗岩外牆,半圓式台階通往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展廳。這一展覽與自然館、陳嘉庚珍藏文物展共同構成華僑博物院的基本陳列。

“華僑博物院之所以叫博物‘院’,而非博物‘館’,源於陳嘉庚先生最初的設想——‘以博物院為總稱,以區別於內部的分館’。”華僑博物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鐘志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如今,陳嘉庚先生最初規劃設立的四個分館——人類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華僑與南洋博物館、工農業博物館,分別在華僑博物院的自然館、廈門大學和“華僑華人”展、集美鰲園得以呈現,構成了陳嘉庚先生實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后世留下了更為可貴的精神遺產。

“華僑華人”展講述從古至今華僑華人出海謀生、當地發展、貢獻當地、文化交流的歷程﹔自然館展出的長15米的鯨魚骨架以及現已滅絕的新加坡虎、馬來西亞鱷魚、印度尼西亞天堂鳥等標本﹔陳嘉庚珍藏文物展中的商代青銅器、歷代陶瓷器和明清書畫珍品……華僑博物院不僅為觀眾奉上華僑發展的歷史畫卷,也為公眾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和自然知識打開一扇窗口。

寄托愛國思鄉情愫的博物院——

“為建設心中的家園添磚加瓦”

在“華僑華人”展廳,一把锃亮的龍泉劍是華僑博物院的明星展品。這把由精鋼劍身和木質劍鞘組成的龍泉劍,一面刻著“披荊斬棘為國增光”“龍泉民字號制”,另一面刻著“陳嘉庚惠存浙江龍泉各界敬贈”。這是1940年陳嘉庚先生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國慰問抗日軍民時,浙江龍泉各界敬贈給他的禮物。陳嘉庚將這一珍愛的收藏捐贈給華僑博物院。

如今華僑博物院8000多件文物藏品中,大部分來源於陳嘉庚先生從各地政府監定價格的文物店購得的文物,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於數十年來華僑華人及相關機構的捐贈。許多藏品的背后,蘊藏著華僑華人心系祖(籍)國的動人故事——

由菲律賓僑胞楊淑芳捐贈的雕花髹漆舊式木床,是她當年在家鄉福建省石獅市仕林村出嫁時的嫁妝。旅居菲律賓數十年后,1996年,年屆古稀的楊淑芳寫信到華僑博物院,希望把這個嫁妝捐贈給博物院,讓更多人欣賞中國傳統木雕技藝,也紀念她家鄉的父母先人。

由新加坡僑胞柯鎮安捐贈的南洋大學喜慶禮券,是他結婚當日,包括陳六使等僑領在內的200多名新加坡華僑華人共同贈送的結婚賀禮。當時正值陳六使等僑領倡議捐建新加坡南洋大學,柯鎮安及其家人決定將全部禮金收入贈予南洋大學,支持新加坡華文教育事業發展。“這些禮券不僅承載了柯鎮安先生自己的記憶、柯氏的記憶,也承載了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的記憶,更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為華文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深刻記憶。”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曾玲認為。

由馬來西亞歸僑、南僑機工翁家貴捐贈的南僑機工獎狀,記錄了他1939年報名參加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奔赴滇緬公路、參與抗戰7年的熱血青春。獎狀上記錄著:“華僑機工翁家貴,熱心愛國,敵愾同仇,抗戰軍與應募服務,前后七載,備致勤勞,應予嘉獎。”

美式水壺、螺絲刀、皮帶、牙缸、毛毯……類似這樣的南僑機工相關文物,也讓更多觀眾通過展品,回望南僑機工用生命搭建抗日戰爭運輸生命線的崢嶸歲月。

華僑博物院文物典藏部主任林翠茹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華僑博物院是國內較早開始關注、收集和保存南僑機工相關實物的文博機構。從1993年起,華僑博物院多次前往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拜訪了近30名當時健在的南僑機工,連續十幾年每年到雲南參加相關紀念活動,陸續推出多個南僑機工相關展覽,由此和南僑機工及其后人保持著持續的聯系和友誼。

“華僑博物院與海外華僑華人建立了廣泛聯系和深厚情誼,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把華僑博物院當作心中的家園,他們為建設心中的家園添磚加瓦,為這片家園默默耕耘,在這片家園裡寄托著愛國愛鄉的情感。”鐘志誠說。

聯絡新老朋友的博物院——

“成為社會教育的大課堂”

陳嘉庚先生的孫輩后人,陳六使、陳文確、曾江水、唐裕等新加坡僑領的后人,20多年專注收集僑史文物的新加坡華人陳來華……華僑博物院的僑界“朋友圈”既聯絡著許多老朋友,也一直在結交新朋友。

陳嘉庚先生長孫、新加坡華人陳立人已經習慣了每次到廈門,都到華僑博物院走一走。“這麼多年,我幫忙運到華僑博物院的資料和藏品差不多有10個集裝箱嘍。”陳立人笑著說,“1961年,我的父親到北京看望祖父時,就帶了一些新加坡華僑華人相關的老物件回國,捐贈給華僑博物院。這些年來,我們家族的親人捐贈了家中的許多藏品,我也動員許多朋友將父輩有文化價值的東西捐給博物院,還協助新加坡僑界與博物院聯絡、運輸藏品。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把父輩的東西捐給祖(籍)國的博物院,是一種懷念父輩的方式,也能把住在國華僑華人的文化風貌展示給祖(籍)國的同胞。”

“不管是捐贈文物資料的整理、家族資料的核對,華僑博物院的大小事情,隻要他能幫忙,總是盡心盡力。”鐘志誠回憶與陳立人的來往,“之前,在楊鬆鶴的幫助下,新加坡福建會館捐贈了一批天福宮珍貴文物,裝了整整幾車,先是存放在立人先生的家裡,再由立人先生聯系船運送到華僑博物院。之后很多天,他的家裡依然散發著天福宮供桌的香火味。”

林翠茹介紹,華僑博物院的大部分文物,由海外華僑華人和歸僑主動捐贈,有零散贈送的,有將自己長期收集的或者僑團保存的文物集齊一整個集裝箱運來的,也有博物院到外地或者僑鄉征集的。有時一次征集到上千件文物,有時一件文物的征集就耗費一年的時間。“華僑博物院的每一件館藏文物都來之不易。”

如今,華僑博物院致力於讓珍藏文物煥發更強的生命力。策劃“存史啟智——陳嘉庚社會教育理念與華僑博物院”專題展覽,與北京、雲南、廣西等多地博物館聯合辦展,與廈門市中小學聯合舉辦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奔赴基層鄉村開展科普講堂、手工制作、科普巡展活動,培養廈門外國語學校等中學學生擔任外語講解員……華僑博物院的“朋友圈”正從僑界拓展到更廣闊的公眾中。

“華僑博物院的辦院宗旨是幫助國內人民對華僑、僑居地人民的風土人情有更好的了解,促進我國與華僑、僑居國的文化交流。我們也在不斷創新社會教育模式,將博物館教育與社會教育無縫銜接,讓博物館成為社會教育的大課堂。”鐘志誠說。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情牽著你……”在華僑博物院“華僑華人”展的結尾,巨幅屏幕投射出一片月光下的海洋,由歸僑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綠葉對根的情意》歌詞緩緩浮現。正如歌曲唱的那樣,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眷戀和情誼在華僑博物院匯聚。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获赠千年中国瓷器见证文化盛事限时抢购这次捐赠对于大英博物馆和中国瓷器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批瓷器的加入,使得大英博物馆的瓷器收藏更加丰富多样,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瓷器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工艺和价值,这次捐赠也是对中英文化交流的有力推动,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https://uutequan.com/post/6845.html
2.马鞍山市博物馆皖江文化博物馆向马鞍山市博物馆捐赠藏品 近日,皖江文化博物馆向马鞍山市博物馆捐赠12套藏品,种类包括瓷器、民俗用品、兵器、书籍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马鞍山市博物馆馆长李军与捐赠单位签订了相关捐赠协议,并为捐赠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对他们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表达了深深的敬意。http://www.mas-museum.com/index.php?a=show&catid=20&id=12958
3.文物保护要力戒六种倾向时事评论媒体关注最近,有博主发现某地博物馆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发霉、馆藏多件文物展标文字出现错误,博物馆变身“毁物馆”,爆料后该博物馆迅速改进工作,但此事背后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值得反思。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https://zgcsswdx.cn/info/12429.html
4.埃文凯尔与中国博物馆,国礼瓷的传世之旅精准解释落实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友谊与情谊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展现,在这其中,国礼瓷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成为了传递友谊的使者,埃文凯尔有意将国礼瓷赠予中国博物馆,这一举动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展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http://link.victory100.cn/explain/11216.html
5.爱心传递:大理企业捐赠优质普洱茶助力公益活动2020年,大益爱心基金会设立了1000万元的“逆行天使护佑基金”,为超过8万名赴鄂抗疫的医护人员捐赠保险。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企业对医护人员的关爱,也为抗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茶马古道行滇藏一家亲”低氟健康砖茶授牌捐赠仪式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此次活动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https://www.jiceng.org/post/baiye/teays/168890.html
6.星露谷物语捐东西给博物馆有什么好处,星露谷物语捐东西给博物馆有后期任务也有需求,捐的东西多了,你会在馆长给的奖励里面得到一把下水道钥匙,然后去你农场下面那个场景(就是卖牛羊那个场景)最下方的下水道,打开锁,里面有人卖珍贵道具,还有体力星星,这个值得拥有。 博物馆由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展示藏品的博物馆组成。游戏开始时,整个收藏室都是空的。冈瑟希望玩家捐赠古物和矿物来增https://www.ourplay.net/wendaci/278642
7.赵泰来和博物馆捐赠群雅昌观点赵泰来和博物馆捐赠群 近日,“网络鬼才”马伯庸的一篇博文《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揭露河北冀宝斋的雷人藏品,数日微博转发破10万。而就在冀宝斋事件持续发酵期间,被称为“国宝帮”大本营的“利益集团”甚嚣尘上,先是代其冀宝斋发表了一篇“就马伯庸诽谤冀宝斋博物馆事件发表严正声明”的文章,还声称将在7月15https://news.artron.net/20130718/n479622.html
8.博物馆游记作文(精选72篇)上海博物馆中共有12个馆,分别是:青铜器馆、陶瓷馆、绘画馆、书法馆、雕塑馆、钱币馆、玉器馆、家具馆、玺印馆、少数民族工艺馆、胡惠春先生捐赠瓷器陈列室、西方艺术馆。 我最喜欢的是钱币馆,因为它里面展示了古代的钱币 ,那时的钱币各种各样:有的是我们最常见的外表圆形,中间有个正方形孔,四条边上还写着不同https://m.ruiwen.com/zuowen/youji/3973612.html
9.重庆大学博物馆“赝品”风波还在继续:捐赠者系馆长之父曾卖假画被免职其一,博物馆展品真伪究竟如何,是否经过专家严格鉴定? 据业内人士介绍,博物馆接受捐赠有一套严格的鉴定程序,“真伪鉴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文物的真伪由谁鉴定、如何鉴定目前尚存争议。 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显示,2015年重庆大学曾邀请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就吴应骑拟捐赠的藏品进行评估,与会专家表示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0161262799959.html
10.星露谷物语遗失之书获取途径介绍当你博物馆捐赠达到一定数量后,冈瑟就会感谢你的帮忙!(好像没有奖励) 第六本 这本书的内容就相当重要了,当我们完成献祭或joja线后,去到火车站那边就会触发法师与他前妻女巫的任务,在前往女巫小屋的过程中,就会碰到一只挡路的哥布林,你需要给它一样物品把它引走,根据书的内容就是虚空蛋黄酱了(多少人跟我一样是https://www.9game.cn/news/10090272.html
11.保护文物的倡议书由于我州现有文物数量远不能满足地市级博物馆的陈展需求,因此急需充实和丰富馆藏文物。与此同时,相当部分的文物散落于民间,没有得到规范有效的保护,文物的价值也因缺少展示平台而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为此,我们倡议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对德宏州博物馆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向博物馆捐赠文物。具体捐赠细则如下: https://www.jy135.com/changyishu/1197327.html
12.保护文物的倡议书捐赠物必须为合法持有。以捐赠人自愿为原则,充分体现捐赠人“支持城建、关心教育,关爱文博”的意愿。 三、捐赠及征集形式 (一)无偿捐赠:接受个人、团体无偿捐赠,捐赠物由校城建博物馆永久收藏。 (二)有偿捐赠:捐赠者所捐赠的文物(或老物件)有较高收藏价值,数量和品种较多,经专家鉴定,学校将给予捐赠者一定奖金。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uxingeshi/changyishu/20230303084122_6574262.html
13.资讯丨非国有博物馆传承的现状非国有博物馆自然也是常设机构,其场地和经费通常由举办者提供,馆长及财务人员由理事会聘任,工作人员自主聘用。举办者不仅将自己的藏品捐赠给博物馆, 还需为博物馆的日常运营负责,如何将博物馆作为常设机构传承下去成了非国有博物馆绕不开的话题。 从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设立到现在已经 40 多年,非国有博物馆的http://www.changeemuseum.com/cjbwg/vip_doc/28446501.html
14.大英博物馆:变宝为废,我们有一手!今天有理哥在电视上看到一新闻惊掉下巴:12月16日,央视新闻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根据大英博物馆最新发布的审查报告,该馆有2000件藏品被盗或受损,一些藏品的部件甚至被当成废品出售。 人人都恨不得变废为宝,而大英博物馆直接来了个变宝为废,嗯,这操作果然“骚”!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e8d557366c.shtml
15.柳州工业博物馆文史新景柳州电厂把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这台老发电机转子捐赠给了工业博物馆,也让人们记住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国第一代汽油机 这台广西柳州机械厂1953年试制成功的1101型汽油机,也是我国第一代汽油机。这种仅有4马力的汽油机当年为电影局 、工程兵 、通信兵发电照明 、放电影 、高山哨所和农村抽水灌溉所用。 1953年,http://lzzx.liuzhou.gov.cn/liuzhouwenshi/wenshi_pic/202007/t20200713_1707528.html
16.“让好作品有个好归宿”——张书旂家属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作品2019年8月,我从沈阳到达北京,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先生聊了辽宁省博物馆“当代海外华人名家书画系列”之傅狷夫展览情况后,提起2020年是张书旂先生诞辰120周年,身在美国的张氏后人有意在祖国举办纪念活动,并愿意无偿捐赠一些张书旂先生作品,其中包括张先生1957年病逝前奋力完成的《翎毛集》画谱(全二册)原稿https://www.chnmuseum.cn/zj/jzrgs/202011/t20201124_248149.shtml
17.专题五非文学作品阅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盲目开展体育培优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利大于弊,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pt1792ct4932n10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