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教父张宗宪:最好的东西要留给社会,捐给博物馆凤凰网资讯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公开对谈中,自诩特长是“吹大炮”的张宗宪一直在被老友马未都和寇勤“规矩”着,想必张宗宪也是“扎心”了,面对四百多位观众,张宗宪倒也是透露了一些人和事儿,毕竟“90后”的张宗宪没什么担忧,激动之处依然是拍案而起,直呼其名。

难怪要被“规矩”着,不过据说在公开对谈前晚的私人聚餐中,张宗宪的“演讲”干货更多。

张宗宪与《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一书在嘉德艺术中心合影留念

但是对于出书这件事儿,张宗宪还是犹豫了很久,说自己是一个古董生意人,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角色,在寇勤多次诚恳的沟通下,最终这本《张宗宪的收藏江湖》得以出版,同时这本传记也是送给张宗宪九十岁的生日礼物。

说到“90后”的张宗宪,第一个人设肯定是不老男神,很多人都说他一定是被上帝遗忘了,张宗宪1927年生于上海,但是完全不想用高龄来形容他的年纪,才91而已,比“自来旧”的马未都大了整整27岁。

“60后”马未都、“90后”张宗宪、“50后”寇勤在一起

“你们看看我呀,我的脸不拉皮的,不擦粉的,你看我现在还能保持这样子,我小时候得有多漂亮,我在上海也参加过演员的考试,当时的考官是谁啊,你们知道吗,是蓝苹啊。”张宗宪拉着自己的脸给我们看,手上甚至一点都没有老年人的斑点和皱纹之类,就连体型都保持的很好,些微的发福而已。

这要说起来,真的是不科学,因为张宗宪从来不遵循所谓的早睡早起的长寿之道,一直到今天,凌晨三点睡觉,快中午十一点起床的习惯依然保持着,这简直是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

还有一个体力的证明是,张宗宪现在依然可以跳舞,随口来几句评弹更不在话下,这对于13岁就进入风月场的张宗宪来讲,绝对是终生傍家的本事。

“我13岁就开始到舞厅跳舞,从早上十点跳到半夜三点。”这惹得人“心生羡慕”。

张宗宪倒是丝毫不掩饰对于风月场的喜爱,这也是令张宗宪的父亲,当时上海滩著名的古董商张仲英最为头疼的,年纪小小一点怎么会对那种地方那么热爱?!

13岁的张宗宪梳着“飞机头”帅到炸裂(出自《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当时已经上了初中的张宗宪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他喜欢学校外面流光溢彩的世界,穿着也颇为讲究,时髦漂亮,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张宗宪13岁的时候一张梳着“飞机头”的照片,穿着考究的西装出入上海滩的舞场,并且舞技出众,张宗宪在舞场一跳就到后半夜,偷偷回家让工人帮他开门,脱下鞋子鸟悄的进入自己的房间。

但是木质的楼梯咯吱咯吱的响,父亲到底是知道了他的小秘密,狠狠的训斥了张宗宪,并说了句狠话:你将来不是要做要饭的瘪三,就是做土匪!

谁成想,这个最不受父亲待见的小儿子,到最后竟然是他继承了家族的古董生意,并且成为佼佼者。

为了让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戒掉舞瘾,父亲决定把张宗宪送到苏州,远离上海滩这个风月场,并且把他安排在自己有股份的百货商店,出任总经理一职,可是张宗宪根本无心这些个生意上的事儿,一到苏州,没有那么多的舞场,但是唱的莺莺燕燕多啊,张宗宪很快就迷上了苏州评弹,从来不看账本,这让父亲气急败坏。

再加上张宗宪的百货商店以及后来开的舞厅都赔了个精光,一无所获的张宗宪从苏州回到了上海之后,就跟在父亲身边,偶尔打理一些生意,这才慢慢的进入了古董行业。

张宗宪与耿宝昌成为终生挚友

“那个时候我经常去北京和天津找货,在天津就住在劝业场对面的交通旅馆,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买几根香蕉填肚子。在北京就住在东四牌楼古董商孙瀛洲的店里,现在都已经拆了。”这段“跑单帮”的日子对于张宗宪而言,是出入古董商路径的原始积累,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张宗宪和大他几岁的耿宝昌成为挚友。

好景不长,在大陆的日子并不太平,1948年开始双方的拉锯战,整个上海都是人心惶惶,周围的人都收拾细软往香港跑,张宗宪觉得自己也该走,去香港闯闯。

坐上那辆去火车站的三轮车的时候,张宗宪身上只带了一个箱子、一两黄金、24美元,他用一两黄金买了张火车票到广州,在广州停留一晚,第二天赶到罗湖,再从罗湖过境到香港,此时,张宗宪身上只有24美元,换成了140多块港币。

时年25岁的张宗宪早已到香港打拼天下

“到了香港我很辛苦的,不会讲英文,也不会讲广东话,也不会讲国语,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也没有钱,就这么开始创业,人家扔掉的报纸我拿起来看,一天只能花一块港币。那个时候香港有很多上海和南京的行家拿货做生意,这种方法在北京叫跑河的,香港叫掮客,外国人叫经纪人。”初到香港的张宗宪完全是一筹莫展,怎么办

现在身为顶级古董商的张宗宪初到香港,虽然家族里也经营古董生意,但是他对于当时香港古董行情的判断却是“不准确的”,此时的张宗宪反而在做服装生意,勉强糊口。

1960年代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一片繁荣

这一切的变化都被张宗宪看在眼里,他立刻决定放下刚有起色的服装生意,重新进入古董行,可是香港毕竟不比上海,父亲也不在身边。

那个时候父亲在内地的一些行家朋友每次来香港带货,都会住在湾仔的六国饭店,聪明的张宗宪开始了两边跑的掮客生意,他在香港本地的摩罗街一带打听,如果听说这边有人要什么货,他就马上跑到六国饭店去通知这些老板,再帮忙从六国饭店送到摩罗街去,按照规矩,如果成交他就有5%的提成,可以说张宗宪在香港古董行的生意就是起源于这些跑腿打杂的活儿。

1962年时父亲给张宗宪的信件(出自《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那个时候我为了一块钱都能和人家打架,后来就是这样慢慢凑,终于攒到了1000块,想着做些大生意,但是那个时候如果想和内地做出口生意,必须在香港银行有一个3000块的信用证的户头,但是我又没有,怎么办,我就向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我的一个贵人,北京来的梁三爷借钱,他对我的印象很深,他说他这一辈子从来不借钱给人家的,但是看得起我,可以借钱给我,但是只能借金条给我,无论何时还,都要按照市价换金条,今天如果借给我如果金价是十块,换的时候跌到一块也换他金条,但是涨到一千块也是要换金条的。”就这样,办好户头之后,张宗宪立刻给父亲写信,让父亲从上海速发八箱货来香港。

最终的结果是,父亲从上海发来的八箱货,张宗宪卖出去了百分之八十,收回了上万元的货款,第一件事儿是把金条买回来,还给梁三爷,又用剩下的钱准备做下一单。

“当时啊,一块从天津发过来的玉牌子5毛钱,我汇过去1000块,那边给我发过来500块玉牌子,我拿到货之后,在桶里过一晚上水,把表面的脏东西处理一下,变得干干净净的,那个时候在香港一块好的能卖8-10块,一般的玉牌子也得4、5块,但是现在你看看一块假的子冈牌都要100多万了,真的是想不到啊。”张宗宪感叹到当时大陆和香港的行情差距。

30岁的张宗宪在香港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商号——永元行(出自《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吃苦打拼的日子一直到1959年才告一段落,三十岁的张宗宪终于在香港有了属于自己的古董商号——永元行。

其实说起张宗宪在香港古董店的生意经,如今被他当作笑谈,但是唯有一条,货真价实、诚实守信,这既是张家家风的教诲,也是闯荡江湖多年的张宗宪自己悟出来的真理。

对于做生意,张宗宪也是“小心思”满满,就连最基本摆货都是一门学问。

张宗宪的店里做的是批发的生意,货很足,通常是前面的客人还没来取货,后面的客人又来了,店里的东西怎么摆放就成了一门学问。

张宗宪在永元行坚道仓库1960年

张宗宪都是一柜一柜的码放,红釉是红釉,青花全是青花,一眼看上去红绿分明,非常醒目。张宗宪还会把高的东西放在后面,靠窗整齐四排,小件摆在前面,那些相互往来已久并建立信任的外国客人的反应就是,不要麻烦了,别总搬凳子拿来拿去了,后面的那一柜东西我全要了。

张宗宪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张自己古董店的照片,果然如他所说,一排排的码放整齐。“现在的古董店绝不会这么摆货了,一共三件东西八个探灯。”马未都曾经在那时去过香港,生意最好的时候人挤人。

当然,身为专业的掮客,张宗宪自然有着自己的各种小算盘,除了摆货还有暗码。

上海申新纱厂厂长、香港纬纶纱厂董事长吴昆生(中)在永元行香港九龙汉口道分店

永元行的暗码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为主线,对应1-10这是个数字,比如他写个“若要”,代表的数字是“12”,“己”代表的是“8”,如果要表示百位以上的数字,张宗宪又用“永元行”三个字来对应“十、百、千”三个数字,元是百,行是千,他如果写“要己行”,便是28000,这样一来,当着客人的面,伙计都看得懂价格,如果碰到自己不在店里的情况,伙计也可以帮着开货。

但是本来顺风顺水的古董店生意,也让张宗宪的人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一是来自亦师亦友的仇炎之,二是来自古董店的两次案件。

仇炎之在1947年的时候就把生意做到了香港,张宗宪是在开办了永元行后才再次见到了仇炎之,如果说在上海还是“仇叔叔”,那到了香港,两个异乡人成为了好友,也只有仇炎之还叫张宗宪的小名。

在书房的仇炎之,张宗宪与他亦师亦友

每次张宗宪的货从内陆发到香港,如果还没有开箱,仇炎之一进门就是,开开开,然后边开玩笑说,三囡(张宗宪小名),不要以为我喜欢,你就虚报价钱,不要乱来啊。玩笑归玩笑,仇炎之从来不拖欠货款,最为重要的时候,仇炎之眼光很远,会讲英语和法语,也知道欧洲人喜欢什么货,常常一转手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通常,仇炎之还会从欧洲市场上买回来便宜的货,卖到香港,赚取差价。关键的是,仇炎之也从来不在张宗宪面前掩饰。

第二件事儿就是张宗宪的古董店遭遇过伙计被偷,还有一次遭遇盗抢,尤其是盗抢那次最为惊心动魄。

对于这次经历,张宗宪耿耿于怀。

张永珍年轻时的照片(张宗宪与妹妹张永珍感情最为要好)

“那个时候,1968年香港暴动之后,仇炎之就搬到瑞士定居了,我妹妹在伦敦念书,她说哥哥你要到伦敦来看看,来看看他们的拍卖行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时候我第一个去的拍卖行叫Sotheby’s。后来再加上我在香港海源大厦的店铺租期到了,索性就把店铺给停了,冲进拍卖场去”。

自此,张宗宪结束了在香港二十多年的古董店生意,进入拍卖场中,成为日后大名鼎鼎的NO.1先生。

“我第一次去Sotheby’s的时候,连办牌子都不知道怎么做,举牌子更不知道,中间一大圈是有钱的大老板,普通点的人就近桌站着,大家都规规矩矩的,西装笔挺的,估价1、2万的东西基本上都能以这价格买得到,不像是现在标价1、2万,举到100多万还买不到。”张宗宪笑着说,现在的估价简直是逗大家玩。

戴福葆旧照

那个时候在伦敦的拍卖行的那一圈最重要的大老板中,只有两个华人面孔,一个是仇炎之,一个是戴福葆,初入拍卖场的张宗宪走得很不容易。

“刚站在一个地方就被人赶开,说这是本国人的位置,外国人在那边,抬头看标识,哦,这是本国,那是外国,赶紧用笔在纸上记下来。还有拍卖场从哪里进,哪里出,怎么走,不同国家拍卖场的不同规矩,就是这么笨的方法记,反正就一个目的,最终必须买到。”初入拍场的张宗宪尚还没有NO.1先生的霸气。

在这么一来一往之间,张宗宪成为空中飞人,在伦敦和纽约的拍卖场上收了不少回流的好东西,那个时候的官窑市场基本上掌握在张宗宪的手上。

这一次,张宗宪准确的嗅到了商机,20世纪80年代随着仇炎之辞世,大批藏品开始进入拍卖市场,胡惠春也开始出手暂得楼的藏品,而正在崛起的台湾和香港的收藏家族又和张宗宪走的非常近,1985年前后,张宗宪的官窑收藏达到了个人古董生涯的顶峰,RobertChang的名字开始在国际古董拍卖圈子里叫响了。

朱汤生(朱利安·汤普森)主持的香港苏富比首场拍卖会

在这个过程中,张宗宪结识了苏富比拍卖的总裁朱利安·汤普森,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朱汤生,1971年的某天,朱汤生在熟人的带领下找到张宗宪,开门见山提出需求,苏富比想在香港开个拍卖分部,需要张宗宪的帮忙。

两年之后,香港苏富比第一场拍卖会在文华酒店举槌,这一场是瓷器专拍,100多件拍品中,张宗宪一人就送拍了50多件官窑瓷器。

詹姆斯·史彬士为佳士得进入香港组织者和策划者

十多年之后,伦敦佳士得的拍卖师詹姆斯·史彬士按照惯例来拜访张宗宪,后来开车从地下车库出来的途中,张宗宪突然说,史彬士,你这几年在佳士得做的不错,也可以试试来香港做个分部,史彬士说自己对香港不熟,货源和客户都不熟。

张宗宪回到:“你们来,没货找我,没人买,找我,我是有卖有买”。

这样雷厉风行的脾气在拍卖现场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朵云轩拍卖的创始人祝君波等人去香港观摩拍卖的时候,被张宗宪现场的竞买也懵了。后来,也正是在上海朵云轩首拍中,1号先生开始崭露头角。

张宗宪在上海朵云轩首拍中(左边为米景扬,右边为陈逸飞)

“你们的1号牌子不能给人家,要留给我。”拍卖伊始,张宗宪就“霸占”了1号牌,再次出乎祝君波的意料,人家都是恨不得拿个最不显眼的牌子躲在角落中,张宗宪倒好,在乌泱乌泱的人群中,他穿着黄色的西服,手拿1号牌,身边坐着米景扬和陈逸飞等人,这出手的习惯也是广东人的习惯,好彩头的第一件要买,最后一件也要买。

那个时候大家在拍卖现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举牌子,张宗宪手拿一支卡地亚的金笔,也不举高,很有腔调的抬手一翘,手起手落拿下丰子恺《一轮红日东方涌》、张大千《溪山雪霁图》等作品。

北京翰海拍卖中坐在第一排一个的张宗宪

这一场拍卖让大陆的人知道了张宗宪,更是为以后北京翰海以及中国嘉德拍卖打下了基础。北京翰海拍卖成立前的筹备工作,张宗宪更是手把手的传授经验。

“他告诉我什么是底价,什么是起拍价、落槌价、成交价,当时我真的是绕晕了,这么多怎么记得住那个时候张先生耐心的给我解释,拍卖师只需要负责起拍价、底价和落槌价就行了,尤其是底价,不到底价就不能落,否则就赔了。”时任文物公司部门经理的王刚回忆到。

在嘉德创办初期,张宗宪更是成为嘉德拍卖的义务顾问,给兴业者做培训,指导他们到香港去观摩拍卖。

中国嘉德首拍张宗宪举起1号牌

“我们逮到张宗宪什么都问,问题现在看来都是很幼稚,简直小儿科,预展的玻璃该多厚图录尺寸多大合适举牌整个流程怎么走拍卖成交了怎么着客户签单什么都不懂,都是张宗宪一点点教的。”现在回忆起来,陈东升十分感激张宗宪实打实的指导。

张宗宪起身竞拍的瞬间(中国嘉德首拍)

1994年3月27日,中国嘉德首拍在长城饭店举槌,张宗宪照例拿1号牌,第一件拍品是吴镜汀的《渔乐图》,起拍价是8000元,张宗宪率先出价:“我出1.8万,一拍就发。”全场立刻活跃起来,很快为了这个好彩头,后面一个台湾藏家出价2.8万,张宗宪立马跟进3.8万,别人再举,张宗宪干脆站起来:“今天嘉德开张,祝他们兴旺发达,八万八,发发发!”这一喊再也没有人和他争了。

张宗宪以8.8万元(落槌价)拍下的中国嘉德首拍第一件拍品:吴镜汀《渔乐图》

后来这张画转来转去的,被张宗宪以8000块钱卖出去了,此后,张宗宪在嘉德拍卖件件都顶,而且都是18万、28万、380万、680万,都是8,广东人说8就是发,“我就要让嘉德发,结果他们真的发了,可是也没便宜我当时的佣金。”张宗宪打趣着寇勤。

其实熟悉张宗宪的人都知道,他在拍卖行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主动要求优惠或者有暗箱操作之类的事情,并且作为一个经纪人,张宗宪捧场归捧场,但绝不会买错,每件拍品都是仔细研究过的,他看好的东西紧咬不放手,他的好友们都知道,如果张宗宪穿得鲜亮,那他肯定是要出手了。

张宗宪与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等拍卖行的朋友们在一起

直到现在,张宗宪的拍卖行程依然是满满当当的,伦敦、纽约、北京、香港等拍卖行的1号牌还给张宗宪留着,一场拍卖会有张宗宪的1号牌在,就有信心。

拍卖场中还有一件关于张宗宪的趣事,现在想来也是笑谈。

“张先生参加拍卖会的时候影响越来越大,好多人都跟着他,他举就跟着举,有些人总是跟着他,他很烦,所以现场就拿图录认真的记录了很多东西,然后走的时候假装一不留神把书落在现场,结果就有人赶紧悄悄的把书拿过去,感叹一番,哇,这是张先生想买的东西。”当寇勤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张宗宪哈哈一笑。

“这是空城计,他们每次都看我的书,我每次要买的东西就折一折,那么有的折是真折,有的时候嘛,就是假装折一折,把他们注意力转移到我不想要的东西上。”时隔多年,张宗宪想起来也佩服自己当时的机智。

除了这些技巧之外,张宗宪还十分擅长掌握场上的气氛,出其不意的吓着对手。

张宗宪与好友陈德曦在拍卖现场(出自《张宗宪的收藏江湖》)

“当时有一件张大千的泼墨,苏富比定价是5万,朱汤生是那场的拍卖官,朱汤生报出来15万,我立刻说50万,他懵了半天看了一下我后面的陈德曦(另一位经纪人,张宗宪好友),朱汤生说halfmillion,15万到50万,大家其实都有些愣了,我说朱汤生你怎么还不敲,他听了我的之后就敲了,落槌之后我就出去了,好多人跟着我出去说,哎呀这个东西我也要的,我是要出到100万的,但是被我这么一跳叫,就吓着了。”张宗宪大笑到。

但是这背后却是张宗宪的专业眼光,作为一个优秀的经纪人,永远要以最低最合适的价格为客人买到东西。

拍卖场犹如年轻时张宗宪痴迷的舞场,是一辈子也戒不掉的了。

张宗宪说,在拍卖场中挣的钱自由,有钱吃个炒虾仁,没钱吃个虾米,不做同行的生意,不做收藏家的生意,不受人家的气,不看人家的脸色,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挣钱了,要有多少钱做多少钱的生意。

身为古董经纪商的张宗宪也深知在过硬专业的前提下,更要诚信待人。

“1985年在香港拍卖商,有一只乾隆御制杏林春燕图碗,传闻有个台湾大佬咨询张宗宪说,我挺喜欢这个碗,但是我能不能买,张宗宪说,这个碗很不错,但是碗芯儿有一点点划痕,然后这个大佬就放弃了购买的意愿,张宗宪用110万港币买到手,后来那个台湾大佬说你怎么不建议我买,为什么你买,张宗宪说我不在乎那个划痕。”马未都回忆到。

张宗宪的妹妹张永珍以1.35亿港币(落槌价)竞下杏林春燕图碗

事实证明,张宗宪的专业和诚信都是最好的回报,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举办张宗宪藏御制瓷器珍赏专场中,这件杏林春燕图碗以1.35亿港币落槌,被张宗宪的妹妹张永珍竞得,一举打破了清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成为仅次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第二高价瓷器。

而对于今天的收藏江湖,张宗宪也有自己的看法。

“那个时候的收藏家一般是好东西买进来,放在家里20多年都不出手,除非是家里出什么事情了,不超过10年的东西就卖出去,不算是收藏家,更不像是现在,今天买明天卖。”张宗宪说,除此之外,还要切记不要贪,不要贪便宜,有钱要买好的东西。

张宗宪在香港家里

“古董不要你喂饭吃,放在家里,你喜欢就去看看,他也不会和你生气,过了五年十年,还在天天给你赚钱,10年最低的回报是1-2倍,但是如果你买普通的东西,多年之后还是老价格,能卖出去就不错了。”张宗宪说,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一件一件买回来的,深知这其中的道道。

而对于身后收藏之事,张宗宪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最好的东西一定要留给社会,捐赠给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这样的凛然着实让人佩服。

毕竟已过90岁,张宗宪难免也是敏感的,独处的时候,他会拿着以前的老照片,把那些去世的故人画个叉,叉越来越多,和他同时代做古董的老朋友就越来越少。

张宗宪的风采依旧

眼下的张宗宪,依然是拍卖场上的“小鲜肉”,张宗宪说:我要让大家知道,我还在。

“那个时候拍卖做到几千万就已经是很好了,但是现在动动就是十几亿,这个时期是我没有想到的,可是我还想看看以后会怎么样,也许我的年纪不允许,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能发明出可以长命的药,让我们每一个活到150岁,看看那时的拍卖是什么样的。”

张宗宪很满意的签名

后记:采访的最后,大家拿着《张宗宪的收藏江湖》请他签名留念,到笔者的时候,因为感冒戴着口罩离张先生有些距离,张先生认真的写上:“小王小妹妹,惠存,张宗宪,2018年1月8日。”

其实,那一天并不是1月8日,但是张宗宪喜欢这个“发”的日子,签完名字之后,张宗宪指着自己的签名说,看,我写的多好,别人我都不写,给你写上“惠存”。

谢谢“小张”先生。

备注:

1、其中内容经由张宗宪先生采访口述以及《张宗宪的收藏江湖》一书,作者:李昶伟

2、感谢《张宗宪的收藏江湖》策划者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先生

3、本文图片由嘉德艺术中心提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博物馆业务知识小问答连州门户网站答:博物馆主要职责有:负责文物的征集、收藏、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和文物相关研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推动连州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按规定对文物进行妥善保管监督,制定并采取有效防火、防盗措施,确保文物安全;常设展览有《光辉岁月连州人民革命史展》《瑶乡岁韵》《连州风情》《馆藏精品书画http://www.lianzhou.gov.cn/lzszdlyxxgkzl/whxx/content/post_1955969.html
2.区块链技术b类数据上链是什么意思当这个规则定下以后,这个系统中一定会出现一批人,他们开始竖着耳朵监听周围发出的声音,以抢占第一个记账的权利。对的,你脑海中是不是又浮现出了“比特币挖矿”的字眼?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比特币挖矿, @玲珑邪僧 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单身汪们要找女票,国民岳母说我有好多女儿,这样吧我给你们出点题目,解出https://blog.csdn.net/heqinghua217/article/details/79026483
3.www.tmmor.com/moken10622.html今年2月,企业通过了预警监测评估,具备了信用修复条件,监管部门立即启动信用修复主动响应机制,点对点指导企业全程网上完成信用修复“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信用中国(四川成都)“两网”同步修复。-——。 255.22MB 版本V4.88.2http://www.tmmor.com/moken10622.html
4.车主故事我今年12岁,上个月捐了一辆车,给博物馆本文来自博物馆特约撰稿人@王一尧 本期的车主王一尧,说是车主,倒不如叫“小车迷”更亲切。 从小受到汽车零件工程师老爸的熏陶,还没学会走路就学会了看汽车展,从汽车的构造到历史,他都能款款道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一尧知道了上海汽车博物馆,于是,他又有了一个可以了解汽车的渠道。根据博物馆的公众号,一点点地学习https://m.yoojia.com/article/8986598894998584649.html
5.www.hjclean.com/mokaka38285.html苏联海军舰艇使用金兰湾的协议是在中越武装冲突爆发两个月后的1979年5月2日签订的,期限25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使用,之后在2002年撤离金兰湾。如果重新审视10年前的情况的话,可以推断,尽管当时俄罗斯有其他外交和军事政治优先方向,但是在提前结束在金兰湾的驻军问题上,中国的愿望几乎起到了最后的决定作用。2001年https://www.hjclean.com/mokaka38285.html
6.最美志愿者事迹材料(通用28篇)5、爱心书画展志愿活动,感受老艺术家的风采还有高超技艺。 6、暖冬行动——给环卫工人送早餐等。 7、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个得尿毒症学生进行募捐,义卖,汇聚爱心,感动你我。在活动期间积极主动,热情服务,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现成为管理学院组织部干事。自己主动积极参加文明交通活动,义卖募捐,爱心帮助,汇集爱心,给环https://m.fwsir.com/dangzheng/html/dangzheng_20150930135120_312877.html
7.www.kvhat.com/moken85424.html杜锋在采访中明确表示:王少杰腰椎被摔到了,走路都不太行。如果走路都不行,他肯定也要缺席一段时间。当然王少杰不是什么内线大核,但对于其他年轻球员来说,王少杰就是第一档的存在。他不能打之后,对于整体的轮换又是巨大的弊端。别忘了,现在就莫兰德这一个点能给到护框贡献,内线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http://www.kvhat.com/moken85424.html
8.华大基因CEO尹烨:基因即因,未来已来做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很多钱,当时华大没有钱,我们员工不拿工资,甚至还跟家里借钱,当时杨焕明院士从乐清市市长那儿借到了一笔钱。所以我们有一个基因博物馆放了一台机器,上面放了一个玉米棒子,这叫“穷棒子精神永放光芒”。华大那个时候没有今天这样的条件,我们后来终于有资本,代表中国人、代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做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7101357264
9.康生迷恋“考古”,用假名给杂志投稿1964~1965年《文物》以“砚史资料”名义,连载介绍康生捐出的藏砚八十件 1964年(也许更早些),康生将自己收藏的古砚近百件,捐献给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由文物局下属的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接收,当时的《文物》编辑部也隶属该所。编辑部的一位前辈,曾亲口向笔者证实此事。她说,是王冶秋局长亲自带她和另一位工作人员https://www.meipian.cn/3vojeeso
10.家长会家长简短发言稿20篇给孩子定规矩,放学回家吃点东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在吃晚饭之前必须写完。在完成作业之前不许看电视或玩耍。不许边做作业,边吃零食。在写作业之前,鼓励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需要帮助的。20xx年xx月xx日只帮助做好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例如听写等。对于他独立完成的部分要在时间上监督https://www.yuwenmi.com/fanwen/yanjianggao/4063218.html
11.同理心地图简约化设计游戏化设计UI进阶UX演化师但是我们有时冥思苦想也无法有所创新,没有灵感也苦恼没有适合的洞察方法,这时候同理心必不可少。而同理心地图就是锻炼同理心的有力工具之一。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相关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 一、什么是同理心地图 首先要说明的是,同理心地图不等于用户画像,有的文章将这两者等同,同理心地图和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12546.html
12.遇见?巴士独行中土,追寻最真的新西兰而且大巴都相当舒适,车上还有卫生间应急(注意大巴是会有停靠站让客人吃点东西上个卫生间的,所以车上的卫生间只是应急的)。 其次,(这大概是第四遍说了)大巴司机都同时身兼导游,一路为客人讲解沿途景观,从历史讲到毛利神话,从自然讲到人文,而且讲的都是当地“正版”干货,比网络上传了无数遍而难免走形的版本准确!https://bbs.qyer.com/thread-2881124-1.html
13.实践活动总结(精选20篇)对辽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学校又利用一周的时间,带领同学们到博物馆去参观调查文物。学生根据印发的“辽代文物调查表”,深入博物馆参观调查,听辽博人员详细讲解,认真填写“辽代文物调查表”,提出不懂得问题。在参观调查时,学生个个看得认真,听得详细,填得仔细,嫣然是一个个“小考古学家”。 https://www.jy135.com/huodongzongjie/1151335.html
14.家风家训事迹材料15篇“知道一点信息是在解放之后,曾与陈延年在广州一起工作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老同志徐彬如直接告诉我,说陈延年是‘小列宁’”,叶说。 叶尚志从工作岗位离休后,多次回到故乡安庆,见到了陈松年。那时陈松年已经是79岁,骨折卧床,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只有长女长璞在身边照顾。安庆窑厂退休会计师陈松年先生已于1990年https://www.ruiwen.com/shijicailiao/5224143.html
15.市民背藤椅捐给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是巴金以前送我奶奶的浦江头条最令工作人员感动的是,市民刘先生日前乘地铁,背着一把藤椅送到博物馆。他表示,这把藤椅是巴金坐过的,要捐赠给博物馆。经过研究员的进一步了解,刘先生的奶奶曾是巴金在上海武康路的老邻居,分别之际,巴金将自己屋中的一把藤椅送给了对方,老人家不舍得坐,一直保留至今。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5540
16.赌王和那些时代记忆1941年,香港沦陷,何鸿燊的叔伯爷爷何甘棠,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去澳门。由此开启了赌王开挂的人生。 很多人都知道赌王的原配黎婉华,是“澳门街第一美人”,爷爷是葡萄牙的高官,爸爸是律师,也是本地唯一的公证人。 但恐怕很少注意,黎婉华她爸共有40多个子女(黎家承认的只有23个),黎婉华是四姨太所生,排行老15,虽然https://story.hao.360.cn/topic/LdbXRkrlNHzBPT
17.www.rjbl.net/mokslip66462.html由于大批市民出城避水,曼谷长途客运公司每天加开了1000班次客车,加紧把先前滞留在车站的市民送往目的地。目前,长途客运公司每天总共运营约4000次客车,可将20万名市民运送出城。 2月17日,学校再次发来通知,要求家长带孩子自觉接受晨检,测体温,一日两次,如有感冒、或发烧超过37.5度以上的,学生不要上学,家长要带http://www.rjbl.net/mokslip66462.html
18.春节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15篇)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与朋友逛街购物,去公园玩或参观博物馆,买游戏卡,去网吧,买图书,购买文具用品,请同学吃饭等,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择存一部分钱。调查中,很少有人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由此可看出,家长平时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有所欠缺。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103123840_6199209.html
19.2020我对心理学、哲学、宗教、社会学一向很有兴趣,但对佛教有些敬而远之,我那时觉得一个人信奉宗教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应避开求神拜佛上香许愿这些迷信活动,在东北农村里神佛和跳大神也常联系到一起,那时的男友出身于佛教家庭,母亲四处求神拜佛捐佛塔的钱超过了家里承受能力,我对此也有点理解不能https://www.douban.com/note/864338051/
20.《六祖坛经》讲解暨拓展版by星云大师佛教灵性资料库1、敦煌本:是近代从敦煌所发现的写本,约成立于七八○──八○○年间。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题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共一卷。 2、惠昕本:近于敦煌本,晚唐僧惠昕参考古本改编删定而成。编定的时间,约在宋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据《郡斋读书志》、《文http://know.qiudao.org/buddhism/index.php?doc-view-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