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今日科苑》2022年第3期。
引用本文:任鹏.加强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2022(3):25-31.
关键词: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科学传播,科学中心
1.引言
2015年3月,中国科协、中宣部、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5〕20号)[1];随后,中国科协发出了《中国科协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2]。到2020年末,全国已经有6批共245家公益性科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除特殊说明外,本文使用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科协科普部)。这些免费开放科技馆向公众提供了公平、普惠、丰富的科普公共服务内容,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效地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质,也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发展。科技馆免费开放已经成为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公益性事业,对于提升我国科普基础设施能力,促进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美丽中国,乃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工作成效
《关于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行动,切实把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公共服务。文件明确提出,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联合各级科协加强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宣传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吸引更多公众走进科技馆,了解科技馆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参与科技馆的活动,同时树立科技馆的良好社会形象。从2015年第一批免费开放的92家科技馆到2020年末全国免费开放的245家科技馆(见表1),在落实文件精神、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均做了有益的工作。
大多数免费开放科技馆都通过报纸、电视、电台、新闻网站、科技馆官方网站、新媒体等多元化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宣传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公众知晓率逐步提升,使科技馆免费开放这一惠民工程获得了较好的社会信誉。财政部每年都公开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并附资金预算表,各地方财政部门也积极推动落实,更加有效地扩大了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3.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3.1当前机制重申请而轻宣传
一些科技馆以获得免费开放支持为目标,非常重视申报评审等环节,但是对于获得支持后的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有的科技馆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统筹考虑和安排,只是在获得支持后“一阵风”地宣传一下,之后就基本不再跟进。重视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工作在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仍未形成普遍共识,全过程重视宣传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3.2科技馆缺乏值得宣传的亮点内容
3.3宣传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可持续性不强
3.4宣传工作各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3.5宣传工作不平衡
3.6国际化宣传刚刚起步
近年来,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提到了中国正在实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程,用学术交流的方式对我国的科技馆免费开放进行了宣传,也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对外宣传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这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迅速发展的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不相适应,应该进一步加强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国际宣传工作。与此相对的,则是我国科技馆在展览展示、科学教育、一般性理念等方面所取得的良好宣传效果。例如,在2021年11月举办的“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TheFirstAnnouncementofThe2021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heDevelopmentofNaturalScienceMuseumsundertheBeltandRoadInitiative&theThematicForumofthe2021WorldConferenceonScienceLiteracy)中,对科普场馆的数字化转型、气候变化与双碳、疫情背景下科普场馆的教学实践等进行了探讨。
3.7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在目前的免费开放科技馆数据统计表中设立了媒体报道数量(篇/条)总数的要求,即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官方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和其他媒体报道的数量之和(中国科协科普部.2019年免费开放科技馆数据统计表)。表中只列出了统计数量,还没有提出免费开放科技馆每年应该达到媒体报道的数量要求。前面曾提到,2019年在全国免费开放的219家科技馆中,有18家媒体报道的数量为零,说明这些科技馆的宣传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4.加强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的建议
本着以问题导向为主、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为辅的原则,笔者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树立重视宣传的理念
4.2创新宣传亮点内容
4.3创新宣传方法和形式
4.4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各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
4.5加大国际化宣传的力度
持续追踪国际上关于科技馆、博物馆乃至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免费开放策略,及时梳理、总结最前沿的国际经验和理念,为国内科技馆免费开放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依据。同时,加强对国内科技馆地域环境、目标受众、工作模式等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提炼国内公众的新需求并寻求响应的解决方案,及时总结符合国内切实情况的经验依据。求同存异,在广泛了解国际通行做法和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并坚持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科技馆建设理念,使科技馆免费开放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来适应国家和民族的真正需求,久久为功。
4.7加强对科技馆免费开放宣传工作的激励评价
5.结语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与上一轮“纲要”相比,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的要求,从“纲要”的名称从“计划”变为“规划”就已经体现了明显的系统化思想。在这一文件的统领下,未来的15年对科技馆免费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符合条件的科技馆免费开放。”这既是我国科技馆近年来已经逐步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的重要工作,也是未来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科技馆免费开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事业,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发展进程中,应该按照新时代新要求,抓住科技馆免费开放的主题,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策划、组织、实施好宣传工作。通过更加有效的宣传,让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深入人心,赢得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推动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免费开放科技馆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免费开放科技馆不断提升科普展教水平,提升科技馆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中宣部、财政部.关于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5〕20号)[S].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
[2]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5〕39号)[S].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
[3]鲍聪颖,张丽霞,朱志良.浅谈科技馆免费开放后的工作应对[J].科技广场,2015(12):180-184.
[4]许军.全面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J].学会,2016(4):57-59.
[5]张成贵,郑文君.浅谈免费开放实施后带来的变化与对策——以黑龙江省科技馆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A1):144-148.
[6]黄卉.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基本规律[J].学会,2017(02):61-64.
[7]廖红,温超.2019年全国免费开放科技馆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03):42-50,101.
[8]任福君.科技馆免费开放评估的总体思考[J].今日科苑,2020(09):15-24.
[9]任福君.科技馆免费开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今日科苑,2020(12):23-31.
[10]任福君,高洁,许哲平,等.公众的科普偏好及影响因素——基于免费开放科技馆的多源数据统计分析[J].科技导报,2021,39(22):111-119.
作者简介:
任鹏,男,科普与智能产品推广研究人员,副研究馆员,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科普与智能产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