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12月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厦门市文联、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文广传媒集团协办的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下简称“全国影展”)在景色宜人、底蕴深厚、文化交融且富有大型活动经验的国际会展名城厦门市开幕。全国影展自此将连续5届10年在厦门市举行,这也是全国影展与地方合作后首次长驻一座城市。
徐永军、李舸、郑更生、吴子东、王来文、郑岳林、庄荣良、薛琪安、欧阳丽娟、陈影、胡旭彬、林跃锋、戴志望共同为活动启幕。
李舸代表中国摄协致辞,他表示,本届全国影展自今年2月启动征稿以来,得到广大摄影人的云集响应、广泛参与,收到94476件有效来稿作品,脱颖而出的295件入展作品即将亮相,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出方式接受大家的检阅。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摄影人在题材选择上既积极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话题,又观照质朴真实的人间烟火、百姓生活,在艺术表达上既传承传统文化审美意趣,又努力探索当代视觉表达;越来越多的青年摄影人积极参与,并在这一舞台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他强调,今天的摄影创作,视野更加宽广、表达更加丰富、传播更加多元。本届全国影展将办成一次主题性强、专业水准高、群众参与广的摄影艺术展会!当前,中国摄影事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与挑战,希望更多的摄影人以本届全国影展为新的起点,勇立时代潮头,回应人民所需,坚持守正创新,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走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全国影展,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摄影力量!
吴子东表示,厦门是摄影技术在中国最早的登陆地之一,摄影艺术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厦门也是公认的“天然摄影棚”和一流摄影地,是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之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摄影资源和丰厚的群众摄影基础。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把本届全国影展放在厦门举办,并确定连续5届10年落户厦门,这是对厦门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对厦门摄影事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必将有利于不断提升全国影展办展质量水平,推动厦门文化产业和摄影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摄影事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第29届全国影展入展作者代表、优秀组织团体会员代表、首届厦门影像艺术周入展作者代表、美图秀秀全民摄影季入展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郑更生代表中国摄协向厦门市政府代表练更生颁发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特别贡献证书。
本届全国影展在厦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的展出场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1500米,均为历届全国影展之最。策展工作秉持创新理念和专业精神,综合考虑作品特色、空间设计、观看体验,在图片编辑、展陈排列、布光设计等方面精心打磨,力求打造一场彰显中国文化、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级摄影艺术展览。
为了加强观众的互动参与,主办单位在展览现场设置“我最喜爱的全国影展作品”多媒体互动项目,观众可手机扫码选出自己心仪的入展作品。这是全国影展在科技互动方面所做的新尝试,建构起展览观看和反馈的完整闭环。
第29届全国影展作品集同期推出。作品集在编辑上严谨规范、生动多元,既注重整体效果,又强化作品之间、板块之间的联系,力图达到精品画册的视觉效果。同时,为了与全国乃至全球摄影人共襄盛举,本届全国影展还将推出线上360°展厅,努力提升线上展览视觉观感,为未能抵达现场的摄影人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在中国摄协、福建省文联指导下,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厦门影像艺术周”和主打全民参与的“美图秀秀全民摄影季”,以及“鼓浪屿摄影历史交流音乐会”等活动在展览期间相继举办,3场摄影名家讲坛,从不同层面让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面对面交流互动,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活动充分彰显厦门特色,成功助力并提升全国影展的品牌价值,为中国摄影高质量发展做出厦门贡献。
全国影展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自1957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共推出万余幅佳作,在摄影工作者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66年来,全国影展与时代同行,为百姓发声,留存珍贵的历史记忆。每届全国影展也是对中国摄影创作成果的大检阅,集中展示出中国摄影人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摄影家,推出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摄影作品,全面展现了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11月28日至12月4日每晚八点半至十点,在厦门市世茂海峡双子塔、绿发大厦、中闽大厦、狐尾山气象塔、集美新城等楼宇上演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灯光秀,“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相约鹭岛光影同行”“摄影之都光影之城”等标语滚动播放,为全国影展助力,在厦门市营造浓厚的摄影氛围。
据悉,本次全国影展首次以展览月的形式展出,将持续至2024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