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然博物馆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202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职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亲切指示,利用博物馆资源向公众传播自然科学、提高科学素养、服务人民群众。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免费开放、义务讲解,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截止2023年12月10日,我馆免费开放299天,新馆常设展览参观人数1048008人次,提供义务科普讲解1136(厅次),定点巡厅为6970(厅/次),2023年上半年无1件公共服务投诉。

(二)科普助力“双减”工作,深入推进馆校合作

推出“孙和平院士科普工作室进校园”活动,科普辅导员姜金恺、谢文举分别赴云阳县凤桥小学、云阳县海峡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天生桥小学等共计8所学校,开展《云阳的侏罗纪恐龙》《长空之王--翼龙》讲座9场次,参与观众2000余人次。

重庆自然博物馆跟随“科普班车进区县”走进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和奉节县西部新区第一小学,送去展览《海洋,是有生命的》,开展教育活动30余场次,惠及6000余名师生。

联合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开展“大自然奇遇记”博物馆研学活动,参与师生450人;联合北碚区两江小学开展“守护自然生命文化”科普活动,参与师生468人;与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合作开展研学活动,共计师生1200余人。

与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进行馆校合作,对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初等教育学院共168名学生参与,馆内专家及科普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讲解技巧和礼仪培训及科普作品讲解示范。

(三)持续开展“主题日、传统节日、纪念日”类型科普活动

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文化遗产月”“学雷锋纪念日”“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各大主题日、传统节日中,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07场次。

1、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开展专家科普讲座2场,举办第十期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孙和平院士作《精密大地测量助力国家发展新格局》科学报告;本馆研究员胥执清作《鸟类野外识别基础知识》科普讲座,线下听众约600人。

举办《第三届“巴山蜀水”川渝博物馆文创展》《地震主题图片巡展》等多个展览。与孙和平精密测量重庆科普工作室、蚕业科博园、重庆高教老协等单位,联合推出“昆虫世界的刚与柔”——蝴蝶甲虫主题科普展、蚕桑科普展、认识自然之美——唐安科动植物标本展、“反邪教进乡村”知识展等一系列现场展览展示活动,以“微展览+科普+手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现场观众献上丰富的科普大餐。

开展两场专题直播活动,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和研究馆员侯江做客“百馆之声”,并进行“518库房开放日”直播活动;举办“2023环球自然日重庆赛区预赛”,预赛现场共计一千余名选手参加比赛;举办“科学之夜——‘众生的地球’”亲子探究活动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10余场次,共150组亲子家庭参与,惠及1000余名观众。

2、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举办重庆市北碚区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西南大学科普负责人带来“蚕桑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科普讲座,公安民警带来“反邪教科普讲座”,共500余名观众参加;重庆自然博物馆科普团队和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生展示入围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手语花开”手语可视化志愿服务项目科普成果;开展“孙和平院士科普工作室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了北碚区金兴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讲座惠及学生2000人。

3、持续开展“主题日、传统节日、纪念日”科普活动

全年依托场馆、围绕展览、以展陈的深度解读为切入点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4余场次,其中,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开展“踏雪寻兔”“浓情端午·欢乐棕享”系列科普教育活动53余场次,开展专题讲座2场次;围绕“4·22地球日”“爱鸟周”“5·18博物馆日”“推普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日开展“保护迁徙候鸟,维护生态平衡”“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等系列科普教育活动49余场次;累计参与活动人数1.5万余人次。

4、开展“四进”服务活动70余场次。

参与“科普班车进区县——重庆自然博物馆走进巫溪、奉节”“科技列车渝东南行走进石柱”,为当地师生送去《海洋是有生命的--深海奇旅》科普展览,开展主题活动60余场次,惠及8000余名观众;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期间,输出《海洋,是有生命力的——深海奇旅科普艺术展》专题展览,到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展览期间,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不仅提高了观众对海洋的认知,同时也为海洋可持续性发展助力。参与由市委宣传部举办的“重庆市纪念学雷锋60周年志愿服务暨文明行为促进月”活动,策划“我们的中国梦—科普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惠及1000余名观众。

(四)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情况。

(五)志愿者工作及服务情况。

截止11月底,我馆已有注册志愿者4056人,累计开展服务137748小时。今年10月启动志愿者招募,目前已有200余名志愿者报名,将为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1、充分发挥博物馆馆藏优势,结合招募的志愿者岗位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分别对讲解岗志愿者和宣传岗志愿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讲解实践培训、科普教育活动策划培训,今年3月,累计对1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为期2周40余场次的培训,增强了志愿者科普讲解稿撰写能力,展厅现场讲解能力,课程教案设计能力,科普活动策划能力。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写、讲、做”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对大学生择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打造“手语花开”手语讲解可视化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自2020年策划,2021年推出,通过各大新闻平台发布获得近20万点击量,服务听障人群超万余人次,辐射群众百万余人,该项目推出后,我们培育出了一批手语志愿者,在今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开展“手语花开·无声传情”-重庆自然博物馆手语课堂,活动期间,累计发放手语宣传手册500余份,50余名聋人及健听人参与现场手语课堂,让聋人和健听人有效融合,双向互动,让特殊人群更加的自信,更好的感受博物馆自然科学之美。该项目入选“2022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评为“第四届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3、推进志愿服务“四进”活动。今年3月,为重庆市纪念学雷锋60周年志愿服务及文明行为促进月,我馆策划并组织实施“我们的中国梦-科普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分别进场馆、进社区、进区县、进学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互动体验触摸、有奖科普知识问答、手工diy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惠及7000余名观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科普工作经费

202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科普经费筹集额为300.36万元,均来自政府拨款;当年科普经费使用额322.38万元,其中科普活动支出42.12万元,科技活动周经费支出22.02万元,科普展品、设施支出258.24万元。

2、人员情况

馆内专兼职科普人数95人,另有科普志愿者4056人,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达到4451人。展览服务部为我馆科普工作主要部门,科普人员数量为14人,其中2人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策划、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大型活动;1人为策划员,积极开展宣传、创意策划方案;10人为科普辅导,组织、指导、协调重庆自然博物馆主题活动和管理工作;1人为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维护展厅秩序及开展各项活动。

科普研学中心负责开发古生物、动植物、地矿等主题的博物馆研学课程。研学中心人员数量为8人,其中2人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策划、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研学活动;2人为科普老师,负责课程讲解、活动策划及执行,保障活动效果并进行用户维护;2人为讲解员,负责活动展厅讲解及研学活动策划、执行工作;1人为市场人员,负责渠道拓展、招生工作;1人课程助教,负责协助活动落地。

按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部门岗位设置,我馆科普人员配置合理,可以满足社会教育工作的需求。

二、特色工作

(一)举办科普展览,推出原创展览5个,联合展览9个,惠及公众百万人。

1、兔年春节,联合中国文物报社等多家生肖文化传播联盟文博机构,展出《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2、春节期间,联手北京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推出《海洋,是有生命的》——深海奇旅科普艺术展。

3、同期推出原创科普展《鸥遇在冬季》——红嘴鸥越冬重庆科普展览。

4、在6·5世界环境日推出《渐变,沙漠与绿洲》——保护陆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科普展。

5、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推出《草木有灵“渝”见珍贵》——重庆保护植物专题展。

6、送出展览《无废城市》主题科普展亮相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7、在全国科普日期间,联合西南大学推出《昆虫世界的刚与柔》——蝴蝶甲虫主题科普展。

8、与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本草健康》展览。

9、举办《纪念卢作孚诞辰130周年图片展》。

(二)开展“院士大讲堂”“咏霓大讲堂”“遇见自然行走科普”系列讲座

1、重庆自然博物馆“院士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惕碚带来讲座《北碚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

2、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作《精密大地测量助力国家发展新格局》科学报告。

(三)持续实施科普活动品牌化建设

1、打造新的科普品牌,利用院士做科普以提升科普专业性和影响力,签订重庆市首家院士科普合作协议——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重庆科普工作室合作协议。

2、联合重庆少儿频道创作拍摄《自然科学小侦探》第二季,共11期,开启全新云游地球进化史诗,追踪古生物奥秘的奇妙探案故事,持续打造系列精品科普短视频,让青少年在家中云游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资源,了解自然科学背后的故事。

《自然科学小侦探》系列科普课程获评2022年中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入选2022年度全国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入围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2022年重庆市优秀文博短视频;《“自然科学小侦探”探究式研学活动》获2022年度文博研学实践优秀教育案例。

3、持续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暑假周周乐”。作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在暑假期间针对广大青少年及家长的活动,从2016年至2023年已连续开展8年,服务亲子家庭万余组。2023年共开展7期,持续2个月的公益科普活动,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品牌效益显著,拥有较好社会效益。同时积极对接各类公益单位及组织,拓展科普思路,提升博物馆教育职能,充分发挥我馆科普基地优势,持续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

4、联合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重庆日报,开展“行走的生态文明课”。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2023年“行走的生态文明课”——生物多样性的星球,让广大青少年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为期两天的“行走的生态文明课”上,近千名小学生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参加“行走的生态文明课”科普教育活动,在生态文明科普实践中,了解更多生态文明知识。

5、“遇见自然行走科普”教育品牌项目2023年累计开展120余场科普研学活动,3900余组家庭参与。“神兽奇妙夜”“化石小猎人”“缙云识草记”“飞羽寻踪”等活动让青少年能够在户外了解地质构造、科学观鸟、修复化石、学习昆虫标本制作,拥有寻踪自然与知识的旅程。

(四)科普赛事及交流合作

1、发挥科普基地职能,协同承办科普赛事。重庆自然博物馆积极协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开展“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扶持青年科普创作人才成长;举办“环球自然日”重庆赛区预赛及决赛;联合中国古生物协会,开展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承办2023重庆市文旅系统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2023环球自然日预赛、决赛;联合京东电器(永川店)打造《重返永川,有龙回家》品牌活动。

2、积极参与各类科普讲解赛事。一名获林业系统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一名获重庆市文旅系统一等奖,“手语花开手语讲解可视化志愿服务项目”获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云讲自然博物》系列节目获2022全国古生物十大科普进展(2023年下发)。

3、馆校、馆馆交流

(3)在第七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西南大学多彩生物分会场活动中,接待来自“一带一路”50余个沿线国家或地区的50余名国外师生,带领他们参观学习,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问题不足

重庆自然博物馆节假日期间室内外游客量巨大,一线科普人员中自然科学领域专业人员占比较低,专家讲解员与市场供需不平衡。同时,开展的科普项目较为同质化,应在形式上突破创新,开发更多原创独特的科普作品、科普活动,达到影响力辐射西南片区及全国。

四、工作建议

1.建议加强科普人员线上线下培训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培训,开展多种类型科普基地科普人员线上线下培训,推动科普讲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2.科普项目经费支持

建议给予支持各科普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科普服务体系,增加科普项目经费支持,助力各基地提档升级,做优做强特色品牌。

THE END
1.98亿全部到位!含博物馆纪念馆补助文保资金!日前,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精神,经研究,财政部下达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 数据显示,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总数为34.4亿元(含运转经费补助、陈列布展补助和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补助)提前下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779.html
2.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下达澎湃号·政务关于下达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教〔2024〕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86548
3.2024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下达请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博物馆 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88号)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安排等相关工作,不得擅自扩大补助范围,并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202…https://m.sohu.com/a/776987815_121107000
4.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申请报告.docx文档分类:办公文档|页数:约6页 分享到: 1/6 分享到: 1/6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申请报告目录 1 项目基本情况1 编制的依据和范围4 总体目标与建设要求5 建设内容6 投资估算https://www.taodocs.com/p-205506933.html
5.2024年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项目绩效目标表2024年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项目绩效目标表 详见附件 附件下载 2024年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项目绩效目标表.docx 打印 关闭 网站地图|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3508250002闽公安网备35082502000108闽ICP备14017300号-1 版权所有:? 连城县人民政府 新媒体矩阵 微信 闽政通APP e龙岩 更多 主办:连城县人民政府http://www.fjlylc.gov.cn/xxgk/zdxxgk/zdjcygk/202409/t20240910_2152321.htm
6.郑州12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者增多经费不足CCTV.com加上本月初免费开放的新郑博物馆,目前郑州已经有12家博物馆、纪念馆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文化部门3月11日公布的《郑州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情况调查》称,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公益文化单位长期免费开放的主要因素。 “免费开放后,来馆参观人数大大增加,各种管理成本迅速攀升,主要体现在设施增添和维修、补充人手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316/105492.shtml
7.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喜与忧——人民政协网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经费补助不平衡(纪念馆的免费开放经费普遍高于综合性博物馆);不同地域实施不够平衡(东西部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数量和经费差异过大);馆际补助经费核定不尽合理(有的省馆核定偏低,有的市馆核定太高);配套政策明显滞后(绩效考评办法迟迟未出台,经营收入政策不合理)。 https://www.rmzxb.com.cn/c/2017-07-18/1664410_1.shtml?n2m=1
8.浅谈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目前博物馆、纪念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自2008年开始都陆续实行免收门票,向社会公众开放。由于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国家根据各等级博物馆、纪念馆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主要用于提升博物馆、纪念馆的软硬件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免费开放专项经费是为保障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有序开展而特别设立的专项补助http://www.smsbwg.cn/xueshuyanjiu/wenlunjijin/95.html
9.单位没经费只能组织来免费的地方,凭身份证单位没经费只能组织来免费的地方,凭身份证入场,如果带有水请在检查人员面前喝一口,除违禁品外还有打火机!吸烟人士请注意了!博物馆里展示的全是广西少数民族的物品,包括:农用品、工艺品、古建筑等等,对外地人来说可是大开眼界,美女讲解员也是十分专业敬业,全程都是笑脸。该博物馆门票免费,停车费5元,星期一闭馆。https://m.dianping.com/review/337541866
10.博物馆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精选5篇)征管经费3万元、浏阳籍革命籍前辈后代参加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经费26万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活动开展经费60万元、博物馆20xx年度运行经费274.22万元、博物馆场馆租赁经费230.4万元、台办工作经费2万元、政协专项经费2万元、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63.57万元、浏阳市博物馆专项经费5万元、谭嗣同纪念馆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4439.html
11.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27页)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博物馆开放绩效考评自评报告单位名称:平凉市博物馆 单位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宝塔路 主管部门: 平凉市文物管理局报告报出时间:20XX年7月26日 1 20XX年度平凉市博物馆开放绩效考评自评报告为加强博物馆开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 化管理,提高开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开放工作深入 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09/6125144153002215.shtm
12.《博物馆条例》出炉鼓励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条例规定,博物馆应当自取得登记证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公众开放,并向公众公告具体开放时间;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博物馆应当开放;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应当对未成年人、成年学生、教师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mtgz/article32cf15fbf02f463387dbc18ee7ed939e.html
13.关于印发《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同设立,用于补助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运转经费支出和改善陈列布展。市县财政应当保障本地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日常运转经费,不得因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而减少应由市https://cwc.synu.edu.cn/2022/1020/c6099a84303/page.htm
14.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补助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经费支出,鼓励改善陈列布展,支持重点博物馆提升服务能力,对免费开放工作成绩突出的省份给予奖励。地方财政应当保障本地区免费开放博物http://www.sx-ci.cn/zcfg/gjjzcfg/gfxwj/content_20075
15.四川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法规第一条 为规范博物馆、 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保证免费开放博物馆、 纪念馆的正常运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中宣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 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https://www.cd3000y.com/html/law/A-10-0000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