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文博热——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暑期参观人数创新高成热门打卡地

这个暑期,文化味浓,博物馆热,文旅正当“夏”。

8月12日,位于乌鲁木齐文化中心的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传来好消息:自7月1日至8月12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达217279人次,超2023年暑期7月、8月之和,创新高。

8月10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举办七夕节快闪展示,身穿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翩翩起舞。记者王畅彤摄

当下,暑期虽已接近尾声,来自各地的游客正抓住暑期的尾巴来到乌鲁木齐旅游、体验,文旅热持续,其中逛博物馆,正在成为大家行程中的优选项。

逛博物馆成为文旅新风尚

从过去被认为是“文物仓库”的博物馆,如今已成为旅行的必选项,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和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一样,正随着全国文博“热”而出圈。

沉浸式体验即市博物馆品牌活动“博物馆奇妙夜”,工作人员身着传统服饰漫步博物馆,模拟古人与游客互动、合影,以清代乌鲁木齐老街风貌打造的还原场景为背景,游客可与古人交谈,擦肩而过仿佛时空交错,成为博物馆的一道亮丽风景。

社交媒体及推荐平台让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的故事早已传播出去。

当天,我们打开美团APP,在趣玩榜寻宝博物馆板块,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以53.8万人气位列全疆文博场馆第二,第一名为82.5万人气的新疆博物馆。

仅8月11日,在自由行散客的基础上,市博物馆就接待了二十多个旅行团体。

新疆途百斯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潇说:“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毗邻吾悦广场、会展中心等地,馆内展览多样,广受游客好评,因此是乌鲁木齐城市游的重要推荐场馆。”

比如很多人对南京博物院的少女心文物“小粉炉”一见倾心,惊叹于老祖宗的浪漫与审美。成都博物馆的汉代陶俑小人,个个手舞足蹈、笑容满面,被年轻人称为“显眼包”,专治精神内耗。

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也逐渐涌现出了一批有特点、有意趣等文物展品。

“这件囍字图案的瓷器我在网上有看到,七夕节逛博物馆,讲解员还特意为大家介绍了这件展品,能够感到古人的浪漫。”来自浙江的游客牛紫玉说,暑假即将结束,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是她和孩子们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当天的参观体验让大家收获满满,对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了更多了解。

“从小就听过乌鲁木齐大十字,今天我在博物馆真实看到了那个曾经的岁月。”来自天津的游客刘丹华祖辈中有赶大营的杨柳青人,他说,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他感受到了家族的故事和这段历史的契合,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博物馆“热”彰显文化自信

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人参观旅游的必选项。

据市博物馆统计,今年以来,市博物馆参观人数屡创新高,以参观人数为依据。2023年全年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人数773230人,2024年至今,人数已接近60万人次。

热潮之下,静心思考,“博物馆热”又现新高峰,是在何处下“功夫”?带着问题,我们翻开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一楼大厅的游客意见簿,大家用最传统的手写方式表达着对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的认可与新期待。

首先是不断更新的展览。在馆内常设的《乌鲁木齐历史文化陈列》《家园记忆》等展览基础上,市博物馆持续推出了《国茗天香——中华茶文化展》《“龙起中华”——中国龙文化百馆联展》《高昌古风——吐鲁番文书临摹展》等多样化展览。花样百出的博物馆“打开方式”也让一众游客惊喜万分、尽兴而归。

8月11日,游客参观乌鲁木齐市博物馆。记者王畅彤摄

馆藏文物本身的精美、可爱、有趣,让不少年轻人看展像寻宝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藏品。

用心策展,创意加持,让博物馆“热”得有生命力;文化市集,沉浸式体验,让博物馆“热”得有参与感;数字化加持,打造优秀讲解员队伍,让博物馆“热”得有亲和力。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自2019年搬迁至新馆后,一直在新疆文博界开创新的展陈项目,从传统常设展览到文博讲堂,从沉浸式体验到互动展示区面向社会文艺团体免费开放,到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已不仅局限于看展本身,外加“寻找博物馆里传统文化”城市话题,到“暑期社会实践到博物馆打卡”的接力等活动的热捧,也激励着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团队努力向打造国内优秀文博场馆而努力。

“‘热’的背后,是文化自信托起了博物馆热的高度。”李黎说,博物馆是一城一地一国之历史汇聚处,“博物馆热”的持续与“国潮”的兴发交相辉映,彰显着中华璀璨文明在新时代的焕发新姿,也昭示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在这一时代中华儿女心中的扎根。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探寻中国国家博物馆“淡季不淡”的密码天光尚未大亮,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外已排起长长的队伍,观众们等待第一时间入馆参观。 一般来说,工作日或寒暑假之外的时间,博物馆参观人数会比较少,是“淡季”。而国博馆内外的火热场景与“淡季”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近日,国博公布的一组数据印证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开放运营常态:截至11月28日,今年观众http://dx.greenyao.com/dongtai/59927.html
2.全国博物馆客流飙升,文化热潮持续火热发展新闻中心以故宫、南京博物院等知名博物馆为例,其客流量屡创新高,据统计,故宫博物院的年客流量已经突破千万人次,而南京博物院的客流量也在逐年攀升,许多地方博物馆也借助特色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热潮持续升温 博物馆客流的激增,反映了社会文化热潮的持续升温,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各https://qijianshiye.com/post/7385.html
3.金陵晚报数字报好的展览是博物馆的“硬通货”。“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国博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每年30个左右的临时展览也各具特色,持续释放吸引力。 工作日早上9点多,“明星展品”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的展柜前已蜿蜒排出十几米的队伍。这样的盛况也出现在国庆节前开放的“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参观人数较多时http://jlwb.njdaily.cn/html/2024-12/12/content_555_185281.htm
4.博物馆参观量数据分析怎么写报告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博物馆参观量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结论与建议。数据收集是第一步,涉及获取参观量的历史数据,如每日、每月或每年的参观人数;数据清洗则是去除数据中的错误或无效信息;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数据可视化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468870/
5.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排名一览表(70座博物馆)排行榜123网为您提供最新的2023年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排名一览表,告诉您博物馆客流量统计2023,带您了解最受观众欢迎的博物馆是哪一座。https://web.phb123.com/city/wenhua/phb_259.html
6.时代数据发布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以及主要参观人群的数据统计图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从参观人数看“博物馆热” 时代数据发布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以及主要参观人群的数据统计图。 阅读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出的结论。 2024九年级·吉林长春·专题练习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4/07/19 20:19:15 【知识点】图文转换 https://zujuan.xkw.com/1q23592484.html
7.参观博物馆活动策划书(精选6篇)(1)依次有序的离开参观场地,并在事先安排好的地方集中等待,中途个人不得私自离开馆区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清点本部门人数,到齐后报告给会长。在一起返回学校 八、注意事项 1、中途任何会员和部长不得离开博物馆内,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过会长批准 2、会员要严格遵守博物馆纪律,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乱碰设备仪器,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a1a6vd5.html
8.安庆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中,喜欢安庆古代文明陈列的占比15%,喜欢安庆近代文明陈列的占比15%,喜欢安庆城市记忆陈列的占比15%,喜欢黄梅戏艺术陈列的占比20%,喜欢安庆书画陈列的占比10%,喜欢安庆钱币陈列的占比5%,石楠书屋陈列的占比5%,临展的占比5%,黄镇生平事迹陈列的占比10%。2023年安庆博物馆观众最喜爱的展览统计见表9。http://www.aqbwg.cn/detail?id=1919
9.新华网: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165家参观人数超6亿人次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在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开幕致辞中透露,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165家,比上年增长299家。据文化部统计,全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6亿人次,同比增长13.1%。 励小捷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确定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个主题提醒我们,博物馆是一种https://www.xybwg.cn/meitiguanzhu/631.html
10.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2023年度)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https://www.chnmuseum.cn/gbgg/202401/t20240122_265842.shtml
11.博物馆运营现状及改进建议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综合考虑馆内参观面积、配套设施、服务人员、安全峰值,计算博物馆最适宜参观人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预约参观制度。疫情以来,由于不得不对参观人员做有效的防控,各大型博物馆已建立相应的预约制度。预约制度的施行,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更新,以免产生系统瘫痪。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5757020&efid=hVGNEsWsMfzxLg0STka8Ng
12.美术馆上新了,100余件展品来自法国塞纳河畔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此次展出内容如此丰富,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基础密不可分。据介绍,凯布朗利博物馆坐落在塞纳河畔,是法国当地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内保护、记录了来自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30万件馆藏。除此前部分展品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外,这是凯布朗利博物馆第二次牵手上海的文化场馆。 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456431
13.安徽暑期参观博物馆人数创新高炎炎烈日阻挡不了观众的浓浓热情,今年暑期博物馆热潮席卷全省。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全省博物馆用优质服务暖民心、文化盛宴引游客、社教研学齐欢乐,暑期博物馆参观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家庭和学生群体的文化体验首选地。据统计,7月和8月,全省共617万余人次走进博物馆http://www.wehefei.com/mobile/article.html?path=/news/2024/09/06/c_614382.htm
14.附录2016卷保定年鉴保定市红色旅游产业应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进一步发挥和加强发展红色旅游的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免费开放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景区中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建立和完善企业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市场运作机制;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创造经济增长点,增强红色景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建立http://www.bddfz.com/?m=show&cid=158&id=2205
15.参观博物馆活动记录14篇(全文)1.举行参观活动启动仪式。? 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重温入团誓词,立志报效祖国 2.参观博物馆、进行重温“五四”活动。 五、活动步骤 1.活动部署阶段:确定活动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确定参观人数。2.活动准备阶段:系团总支进行参观方案解读,并明确活动要求。3.活动开展阶段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elvnpel.html
16.光明日报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深闺”服务社会当前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情况如何?记者对南京部分高校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数据的统计。南京大学博物馆2023年总参观人数42215人次,其中校内观众35273人次,校外观众6942人次;而2024年1至6月,校外观众已超5000人次。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2023年之前年均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2024年1至8月共接待观众12万多人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https://www.njau.edu.cn/2024/0924/c124a130936/pagem.htm
17.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文博新闻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突破10亿人次。参观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在博物馆热里,年轻人无疑是主力军。不论是在参观者的占比,还是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或者在网上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年轻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据https://www.hebeimuseum.org.cn/show-80-8277-1.html
18.私人博物馆如何申请国家补贴私人博物馆申请国家补贴,市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非国有博物馆专项资金申报书;参观人数统计材料;房屋租赁合同、发票;自有房产的,提供房产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其他。市文物行政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拟定补贴金额,并向社会公示后按程序核拨。 法律依据 《中央对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https://www.lawtime.cn/tuwen/693105.html